高考物理二轮复习 专题17 力学实验(测)(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物理试题.doc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 专题17 力学实验(测)(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物理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物理二轮复习 专题17 力学实验(测)(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物理试题.doc(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力学实验【满分:110分 时间:90分钟】1(9分)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时,某同学先按图1对弹簧甲进行探究,然后把原长相同的弹簧甲和弹簧乙并联起来按图2进行探究。在弹性限度内,将质量为的钩码逐个挂在弹簧下端,分别测得图1、图2中弹簧的长度、如下表所示。已知重力加速度,要求尽可能多的利用测量数据,计算弹簧甲的劲度系数 (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由表中数据 (填“能”或“不能”)计算出弹簧乙的劲度系数。【答案】 49, 能【解析】考点: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名师点睛】根据弹簧形变量的变化量,结合胡克定律求出弹簧甲的劲度系数,通过弹簧并联时的弹力的变化量和形变量的变化量可以求出弹簧并联的劲
2、度系数,再根据,计算弹簧乙的劲度系数。 3(9分)某同学设计了一个如图所示的装置来测定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其中A为滑块,B和C是质量可调的砝码,不计绳和滑轮的质量及它们之间的摩擦实验中该同学在砝码总质量(mmm0)保持不变的条件下,改变m和m的大小,测出不同m下系统的加速度,然后通过实验数据的分析就可求出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1)该同学手中有电磁打点计时器、纸带、10个质量均为100克的砝码、滑块、一端带有定滑轮的长木板、细线,为了完成本实验,得到所要测量的物理量,还应有 ()A秒表 B毫米刻度尺 C天平 D低压交流电源(2)实验中,该同学得到一条较为理想的纸带,如图所示,从清晰的O
3、点开始,每隔4个点取一计数点(中间4个点没画出),分别记为A、B、C、D、E、F,各计数点到O点的距离为OA1.61 cm,OB4.02 cm,OC7.26 cm,OD11.30 cm,OE16.14 cm,OF21.80 cm,打点计时器打点频率为50 Hz,则由此纸带可得到打E点时滑块的速度v_m/s,此次实验滑块的加速度a_m/s2.(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3)在实验数据处理中,该同学以m为横轴,以系统的加速度a为纵轴,绘制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图线,结合本实验可知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_.(g取10 m/s2)【答案】 (1)BD(2)v=0.53m/s a=0.81m/s2(3)0.
4、3【解析】考点:测量动摩擦因数的实验。4(9分)在做“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的实验时将小车靠近打点计时器,将穿好的纸带拉直,接通电源,释放小车. 图乙是打出的一条清晰纸带, O点是打下的第一个点,1、2、3、4、5是连续的计数点,O点和计数点1之间还有多个点(图中未画出),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02s在打计数点4时小车的速度v=_m/s,小车的加速度a =_m/s2(保留三位有效数字)【答案】 v=2.30m/sa=5.00【解析】试题分析:做分析匀变速直线运动情况时,其两个推论能使我们更为方便解决问题,一、在相等时间内走过的位移差是一个定值,即,二、在选定的某一过程中,中间时刻瞬时速度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 专题17 力学实验测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物理试题 高考 物理 二轮 复习 专题 17 力学 实验 解析 人教版高三全册 物理试题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