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二轮复习 专题冲刺 选择题专练(三)(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物理试题.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 专题冲刺 选择题专练(三)(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物理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物理二轮复习 专题冲刺 选择题专练(三)(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物理试题.doc(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选择题专练(三)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5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68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2020辽宁省六校协作体高三上初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结合能越大的原子核越稳定B玻尔的跃迁假设是根据粒子散射实验分析得出的C光电效应揭示了光具有粒子性,康普顿效应揭示了光具有波动性D衰变所释放的电子是原子核内的中子转化成质子和电子所产生的答案D解析结合能是将原子核拆分成自由状态的核子需要的能量,即组成原子核的核子越多,结合能越大,比结合能越大,表示原子核中核子结合得越牢靠,原子核越稳定,故A错误;为解释氢光谱,玻
2、尔提出了轨道量子化与跃迁假设,卢瑟福原子核式结构模型是根据粒子散射实验提出的,故B错误;光电效应与康普顿效应都揭示了光具有粒子性,故C错误;衰变所释放的电子是原子核内的中子转化成质子和电子所产生的,故D正确。2(2019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二模)如图所示,一攀岩运动员正沿竖直岩壁缓慢攀登。由于身背较重的行囊,重心上移至肩部的O点,总质量为80 kg,此时手臂与身体垂直,手臂与岩壁夹角为53,则手受到的拉力和脚受到的作用力分别为(设手、脚受到的作用力均通过重心O,g取10 m/s2,sin530.8,cos530.6)()A640 N480 N B480 N640 NC480 N800 N D800
3、 N480 N答案B解析设运动员和行囊的总质量为M,以运动员和行囊整体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情况:重力Mg、岩壁对手臂的拉力F1和岩壁对脚的作用力F2,作出受力示意图,如图所示,根据平衡条件得:F1Mgcos538000.6 N480 N,F2Mgsin538000.8 N640 N,故B正确。3(2019云南昆明4月质检)汽车在限速为40 km/h的道路上匀速行驶,驾驶员发现前方斑马线上有行人,于是减速礼让,汽车到达斑马线处时行人已通过斑马线,驾驶员便加速前进,监控系统绘制出该汽车的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减速前该车已超速B汽车在加速阶段的加速度大小为3 m/s
4、2C驾驶员开始减速时距斑马线18 mD汽车在加速阶段发动机的输出功率保持不变答案B解析由图象可知,汽车减速前的行驶速度为:v010 m/s36 km/h,未超速,故A错误;汽车在加速阶段的加速度大小为:a m/s23 m/s2,故B正确;由图象不能精确求解汽车开始减速时距斑马线的距离,故C错误;加速阶段,汽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由牛顿第二定律Ffma知,牵引力F恒定,速度增加,据PFv知,功率P增加,故D错误。4(2019成都三模)目前,我国在人工智能和无人驾驶技术方面已取得较大突破。为早日实现无人驾驶,某公司对汽车性能进行了一项测试,让质量为m的汽车沿一山坡直线行驶。测试中发现,下坡时若关掉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 专题冲刺 选择题专练三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物理试题 高考 物理 二轮 复习 专题 冲刺 选择题 解析 人教版高三全册 物理试题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