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总复习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综合检测(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物理试题.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高考物理总复习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综合检测(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物理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物理总复习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综合检测(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物理试题.doc(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运动的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综合检测(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7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第812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选的得 0分)1.如图所示,某赛车手在一次野外训练中,先用地图计算出出发地A和目的地B的直线距离为9 km,实际从A运动到B用时5 min,赛车上的里程表指示的里程数增加了15 km,当他经过某路标C时,车内速度计指示的示数为150 km/h,那么可以确定的是(C)A.整个过程中赛车的平均速度为180 km/hB.整个过程中赛车的平均速度为150
2、 km/hC.赛车经过路标C时的瞬时速度为150 km/hD.赛车经过路标C时速度方向为由A指向B解析:平均速度等于位移与时间的比值,即v=108 km/h,故A,B错误.赛车经过C点时的瞬时速度大小为150 km/h,故C正确.赛车经过路标C时的瞬时速度方向为运动方向,并不是由A指向B,故D错误.2.如图所示,某学习小组利用直尺估测反应时间:甲同学捏住直尺上端,使直尺保持竖直,直尺零刻度线位于乙同学的两指之间.当乙看见甲放开直尺时,立即用手指捏住直尺,根据乙手指所在位置计算反应时间.为简化计算,某同学将直尺刻度进行了改进,先把直尺零刻度线朝向下,以相等时间间隔在直尺的反面标记相对应的反应时间
3、(单位为s)刻度线,制成了“反应时间测量仪”.下列四幅图中反应时间刻度线标度正确的是(C)解析:由题可知,乙同学手的位置在开始时应放在0刻度处,所以反应时间0刻度要在下边.由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的位移h=gt2可知,位移与时间的二次方成正比,所以随时间的增大,刻度尺上的间距增大.由以上分析可知,只有图C是正确的.3.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列车出站时,车头经过站台某点O时速度是 1 m/s,车尾经过O点时速度是7 m/s,则这列列车的中点经过O点时的速度为(A)A.5 m/sB.5.5 m/sC.4 m/sD.3.5 m/s解析: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过程中,中间位置速度公式v=,可得这列列车的中点经过O
4、点时的速度为v= m/s=5 m/s.4.一质点0时刻从某点出发做直线运动,vt图像如图所示.关于质点运动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A.02 s内的位移与24 s内的位移相同B.第5 s内的加速度与第6 s内的加速度方向相反C.6 s末距出发点最远D.4 s末经过出发点解析:vt图像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质点在该段时间内发生的位移,图像在时间轴上方位移为正,图像在时间轴下方位移为负,可知02 s内的位移与24 s内的位移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则位移不同,故A错误;vt图像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可知质点在第5 s内的加速度与第6 s内的加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同,故B错误;根据图像与时间轴围成的“面
5、积”表示位移,可知2 s末距出发点最远,故C错误;根据图像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可知04 s内质点的位移为0,则4 s末经过出发点,故D正确.5.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做直线运动,某时刻开始计时,其t的部分图像如图所示,则(B)A.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8 m/sB.汽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2 m/s2C.汽车在前2 s内的平均速度为7 m/sD.汽车在前5 s内的位移为15 m解析:由运动学公式x=v0t+at2得=v0+at,结合图像知汽车做初速度为8 m/s,加速度大小为2 m/s2的匀减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B正确;汽车在2 s内的位移为x=v0t+at2=82+
6、(-2)22m=12 m,则平均速度为v= m/s=6 m/s,故C错误;汽车停下来所用的时间为t= s=4 s,则汽车在5 s内的位移就是4 s内的位移,由位移公式知汽车在前5 s内的位移为x=t=4 m=16 m,故D错误.6.某物体从A点由静止开始以大小为a1的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时间t后到达B点,此时物体的加速度大小变为a2,方向与a1方向相反,又经时间t物体回到了A点.设物体在B点和回到A点时的速率分别为v1,v2,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D)A.a1a2=12,v1v2=12B.a1a2=12,v1v2=13C.a1a2=13,v1v2=13D.a1a2=13,v1v2=12解析
7、:物体由A点到B点的过程有v1=a1t,x=a1t2,由B点经时间t返回到A点的过程有-x=v1t-a2t2,-v2=v1-a2t,得a1a2=13,v1v2=12.7.两物体同时从同一位置出发,二者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A.t=2 s时,两物体相遇B.相遇前,在t=1 s时两物体间距离最大C.t=1 s时,两物体相距0.5 mD.t=3 s时,两物体相距1.5 m解析:vt图像与坐标轴所围成“面积”表示位移,由图可知t=2 s时,两物体位移不相等,没有相遇,故A错误;相遇前,两物体速度相等时距离最大,即在t=2 s时两物体间距离最大,故B错误;根据vt图像与坐
8、标轴所围“面积”表示位移,由图可知t=1 s时,两物体相距 1.5 m,故C错误;t=3 s时,两物体相距33-24+1 2 m=1.5 m,故D正确.8.我国月球探测器“嫦娥三号”经过约8天的绕月飞行,从近月点开始制动下降并成功着陆在月球的虹湾以东区域,这标志着我国已成为美国和前苏联之后,世界上第三个实现地外天体软着陆的国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D)A.“嫦娥三号”绕月球做椭圆运动,是以地球为参考系来描述的B.在观测“嫦娥三号”绕月运行周期时可将其看成质点C.“8天”是时刻D.“嫦娥三号”绕月飞行一周的过程平均速度为零,但平均速率不 为零解析:“嫦娥三号”绕月球做椭圆运动,是以月球为参考系的
9、,A错误;在观测“嫦娥三号”绕月运行周期时,探测器的形状和大小是次要因素,可以忽略,能看做一个质点,B正确;“8天”表示探测器绕月球飞行的时间,C错误;“嫦娥三号”绕月飞行一周的过程位移为零,路程不为零,故平均速度为零,平均速率不为零,D正确.9.酒后驾驶会导致许多安全隐患,这是因为驾驶员的反应时间变长.反应时间是指驾驶员从发现情况到采取制动的时间.下表中“思考距离”是指驾驶员从发现情况到采取制动的时间内汽车行驶的距离;“制动距离”是指驾驶员发现情况到汽车停止行驶的距离(假设汽车制动时的加速度大小都相同).速度/(ms-1)思考距离/m制动距离/m正常酒后正常酒后157.515.022.530
10、.02010.020.036.746.72512.525.054.266.7分析表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D)A.驾驶员正常情况下反应时间为0.5 sB.驾驶员酒后反应时间比正常情况下多0.5 sC.驾驶员采取制动措施后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为3.75 m/s2D.若汽车以25 m/s的速度行驶时,发现前方60 m处有险情,酒后驾驶者不能安全停车解析:由题意知正常情况下反应时间为t= s=0.5 s,选项A正确;酒后反应时间t= s=1 s,t=t-t=0.5 s,选项B正确;由运动学公式可得v2=2a(x制-x思),a=7.5 m/s2,选项C错误;由题意可得,当酒后以25 m/s的速度行驶时
11、,制动距离为66.7 m60 m,不能安全停车,选项D正确.10.如图,小球沿斜面向上运动,依次经a,b,c,d到达最高点e.已知ab=bd=8 m,bc=1 m,小球从a到c和从c到d所用的时间都是2 s,设小球经b,c时的速度分别为vb,vc,则(BC)A.de=8 mB.vc=4 m/sC.vb= m/sD.从d到e所用的时间是3 s解析:小球从a到c和从c到d所用的时间都是2 s,则c点的速度vc= m/s=4 m/s,故B正确.ac间中点时刻的瞬时速度为v1= m/s=4.5 m/s,cd间中点时刻的瞬时速度为v2= m/s=3.5 m/s,所以小球的加速度大小a=0.5 m/s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物理总复习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综合检测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物理试题 高考 物理 复习 运动 描述 变速 直线运动 研究 综合 检测 解析 人教版高三全册 物理试题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92305954.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