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二轮复习“电学创新实验”学前诊断-人教版高三全册物理试题.doc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电学创新实验”学前诊断-人教版高三全册物理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物理二轮复习“电学创新实验”学前诊断-人教版高三全册物理试题.doc(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电学创新实验”考点一实验原理的拓展与创新1.考查安培力相关因素探究某同学用图中所给器材进行与安培力有关的实验。两根金属导轨ab和a1b1固定在同一水平面内且相互平行,足够大的电磁铁(未画出)的N极位于两导轨的正上方,S极位于两导轨的正下方,一金属棒置于导轨上且与两导轨垂直。(1)在图中画出连线,完成实验电路。要求滑动变阻器以限流方式接入电路,且在开关闭合后,金属棒沿箭头所示的方向移动。(2)为使金属棒在离开导轨时具有更大的速度,有人提出以下建议:A适当增加两导轨间的距离B换一根更长的金属棒C适当增大金属棒中的电流其中正确的是_(填入正确选项前的标号)。解析:(1)实验电路连线如图所示。(2)
2、为使金属棒获得更大的速度,则金属棒运动时需要更大的加速度,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a,所以增加磁感应强度、增大电流、增加两导轨间的距离都可以使加速度增大。故选项A、C正确,选项B错误。答案:(1)见解析图(2)AC2考查自动控制电路设计与调整现要组装一个由热敏电阻控制的报警系统,要求当热敏电阻的温度达到或超过60 时,系统报警。提供的器材有:热敏电阻,报警器(内阻很小,流过的电流超过Ic时就会报警),电阻箱(最大阻值为999.9 ),直流电源(输出电压为U,内阻不计),滑动变阻器R1(最大阻值为1 000 ),滑动变阻器R2(最大阻值为2 000 ),单刀双掷开关一个,导线若干。在室温下对系统进行调
3、节。已知U约为18 V,Ic约为10 mA;流过报警器的电流超过20 mA时,报警器可能损坏;该热敏电阻的阻值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在60 时阻值为650.0 。(1)完成待调节的报警系统原理电路图的连线。(2)电路中应选用滑动变阻器_(填“R1”或“R2”)。(3)按照下列步骤调节此报警系统:电路接通前,需将电阻箱调到一固定的阻值,根据实验要求,这一阻值为_;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置于_(填“a”或“b”)端附近,不能置于另一端的原因是_。将开关向_(填“c”或“d”)端闭合,缓慢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直至_。(4)保持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不变,将开关向另一端闭合,报警系统即可正常使用。解析:(1)
4、电路图连接如图。(2)报警器开始报警时,对整个回路有UIc(R滑R热)代入数据可得R滑1 150.0 ,因此滑动变阻器应选择R2。(3)在调节过程中,电阻箱起到等效替代热敏电阻的作用,电阻箱的阻值应为报警器报警时热敏电阻的阻值,即为650.0 。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为限流接法,滑片应置于b端附近,若置于另一端a时,闭合开关,则电路中的电流I A27.7 mA,超过报警器最大电流20 mA,报警器可能损坏。开关应先向c端闭合,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直至报警器开始报警为止。答案:(1)连线见解析图(2)R2(3)650.0b接通电源后,流过报警器的电流会超过20 mA,报警器可能损坏c报警器开始报警
5、3考查探测压敏电阻随压力变化的特性压敏电阻由在压力作用下发生形变进而导致电阻率发生变化的材料组成,为了探究某压敏材料的特性,有人设计了如下的电路,其中电源电动势为3 V、内阻约为1 ,两个电流表量程相同均为0.6 A,一个电流表内阻r已知,另外一个电流表内阻较小但阻值未知。(1)电路图中哪个电流表的内阻r已知_(填“A1”或“A2”)。(2)在某一个压力测试下,两个电流表A1和A2的读数分别为I1和I2,则压敏电阻的阻值Rx_。(3)经过测试获得压敏电阻的阻值和压力的关系图如图所示,以竖直向下为正方向,则阻值和压力的关系式是_。解析:(1)没有电压表,但内阻已知的电流表不仅可以测出通过自身的电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 物理 二轮 复习 电学 创新 实验 学前 诊断 人教版高三全册 物理试题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