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考试《学科专业知识-小学数学》考前点题二.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教师招聘考试《学科专业知识-小学数学》考前点题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招聘考试《学科专业知识-小学数学》考前点题二.docx(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教师招聘考试学科专业知识-小学数学考前点题二单选题1.教师提供课题和材料,引导学生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一系列活动(江南博哥),最后得出学习结果的方法属于()。A.研究探讨法B.发现学习C.暗示教学法D.范例教学法 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发现学习是以培养探究性思维方法为目标,利用基本教材使学生通过一定的发现步骤进行学习的一种方式,其主要特点是学习的主要内容必须由学生自我发现。单选题2.教学过程一般可分为感知、理解、巩固和()四个基本发展阶段。A.复习B.应用C.培养D.运用 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教学过程一般可分为感知、理解、巩固、应用四个基本发展阶段。单选题3.教学过程一般可分为感知、
2、理解、巩固和()四个基本发展阶段。A.复习B.应用C.培养D.运用 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教学过程一般可分为感知、理解、巩固、应用四个基本发展阶段。单选题4.从迁移的观点来看,“温故而知新”属于()。A.顺向负迁移B.顺向正迁移C.逆向正迁移D.逆向负迁移 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顺向迁移指先前学习对后继学习发生影响,逆向迁移指后继学习对先前学习发生影响;凡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称为正迁移,起干扰或抑制作用则称为负迁移。“温故而知新”属于顺向正迁移。单选题5.老师自觉利用环境和自身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熏陶和感染的德育方法是()。A.指导自我教育法B.陶冶教育法C.榜样示范法D.
3、实际锻炼法 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情感陶冶法指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地设置和利用各种情感和环境因素,让受教育者受到潜移默化、耳濡目染的影响、感化和熏陶的教育方法。单选题6.根据人身心发展的差异性,教育应该做到()。A.循序渐进B.教学相长C.防微杜渐D.因材施教 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因材施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发展。单选题7.学习汉语拼音会对学习英语产生影响,这属于学习中的()现象。A.定势B.功能因素C.迁移D.酝酿因素 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指在一种情境中获得的技能、知识或态
4、度对另一种情境中技能、知识的获得或态度的形成的影响。这种影响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前者叫正迁移,后者叫负迁移。学习汉语拼音会对学习英语产生影响,这属于学习中的迁移现象。单选题8.一个数四舍五入求近似值为3万,这个数最大是()。A.29999B.34999C.30000D.39999 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ABC三项,四舍五入后都为3万,显然B最大;D项四舍五入为4万。单选题9.文具盒里有4支圆珠笔,1支钢笔,3支铅笔,任取1支,则取出圆珠笔的概率为()。A.1/2B.1/4C.1/7D.1/8 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取出圆珠笔的概率为4/81/2。单选题10.A、B、C、D四人一起完成
5、一件工作,D做了一天就因病请假了,A做了6天,B做了5天,C做了4天。工程结束后,D拿出48元给A、B、C三人作为报酬,若按天数计算劳务费,则这48元中A分了多少元?()A.18B.19.2C.20D.32 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4人一共做了6+5+4+1=16天,如果每个人的效率相同设为1,整个工程为16,每人应该做164=4天,现在A多做了6-4=2天,B多做了5-4=1天,C做的正好,D少做了4-1=3天,所以D付出48元,由A,B来分A分得:2/34832元。单选题11.已知集合M=,则MN=()。A.B.C.D. 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MN=。单选题12.曲线在点(1,-1)处的切线
6、方程为()。A.y=x-2B.y=-3x+2C.y=2x-3D.y=-2x+1 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由,代入x=1得切线斜率为k=-2,故切线方程为y=-2x+1。单选题13.函数y=2x+1与函数y=k/x的图象相交于点(2,m),则下列各点不在函数y=k/x的图象上的是()。A.(-2,-5)B.(5/2,4)C.(-1,10)D.(5,2) 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由点(2,m)在函数y=2x+1上可知,m=5,将(2,5)代入函数y=k/x,得k=10,即y=10/x,点(-1,10)不在函数y=10/x的图象上。单选题14.不等式组的解集是()。A.x-3B.x3C.-3x3D.无解
7、 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的解为,故解集为x3。单选题15.已知三棱柱ABC-A1B1C1,的侧棱与底面边长都相等,A1在底面ABC上的射影为BC的中点,则异面直线AB与CC1所成的角的余弦值为()。A.B.C.D.3/4 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设BC的中点为D,连结A1D,AD,易知=A1AB即为异面直线AB与CC1所成的角,由三角余弦定理,。问答题1.怎样上好一堂课? 参考答案:一堂课程效果的好坏充分体现了教师教学素养的高低,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要上好一堂课,需要充分做到以下几点:(1)教学目标全面、适度、明确、具体可测在设定教学目标时,学校应当从整体学生的实际素养水平出发,以学生为基
8、础,结合学校的相应教学指标设定全面、明确和具体可测的教学目标。(2)注重教学过程设计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互动的过程,教学成果的凸显,需要教学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因此,教师应当注重教学过程的设计,提升教学效果。(3)教师对教材的讲解正确,保证教学的科学性和思想性教师在课程开始前,应当充分预习教材,把握教学重点和核心,对教材进行深入的理解和分析,使得在课堂上能够对教材进行正确的讲解,以保证教学的科学性和思想性。(4)教学方法多样,有实效教学方法的多样化,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会形成属于自己的一套较为固定的风格。在固定教学风格下学习通常会固化学生的思维模式,因此,应当适时运用
9、新型的教学方法,来提升教学趣味性。(5)教师对教材的组织,层次清楚,重点突出教师应当对教材进行细致的剖析,罗列课程的大纲及层次,并在教学过程中突出教学重点,理清教学脉络及层次。(6)时间分配合理,课堂效率高教学时间的分配体现的是教师的水平,教师应当在课前进行课程演练,确定大致的课堂时间分配。课程进行过程中,教师应当在演练的基础上,根据课堂的实际情况,多时间进行有效把握,提升课堂效率。问答题2.简述两条以上传统的学生数学学习评价中存在的最主要问题。 参考答案:(1)评价的主体单一,忽视了多方评价的价值。(2)评价过分关注数学学习结果的评价,忽视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3)学生基本处于被动地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科专业知识-小学数学 教师 招聘 考试 学科专业 知识 小学 数学 考前 点题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