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说明文阅读答题技巧导读.pdf
《中考说明文阅读答题技巧导读.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说明文阅读答题技巧导读.pdf(2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考说明文阅读答题技巧1、说明文的类型:事物、事理说明文(从内容角度,根据说明的对象和目的)。事物说明文一般标题就是说明的对象;事理说明文找准开头结尾的总结句。因为说明对象是一篇文章所要介绍的事物或事理,一般是一个名词或名词短语,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看文题二看首尾段。事物说明文指出被说明事物即可。事理说明文指出说明内容,形成一个短语:介绍了的(对象加内容)。2、说明文的语言:平实、生动说明文(语言表达角度)。3、说明方法:一般回答三个字,要掌握几种常见的说明方法,会分析在文中的作用:.举 例 子:具体真切地说明了事物的X X特点。.分类别:条理清楚地说明了事物的X X特点。对事物的特征/事理
2、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使说明的内容眉目清楚,避免重复交叉的现象。.列 数 字:具体而准确地说明该事物的X X特点。使说明更有说服力。.作 比 较:突出强调了被说明对象的X X特 点(地位、影响等)。.下定义: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科学事理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事理。.打 比 方:打比方就是修辞方法中的比喻。生动形象地说明该事物的X X特点,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画 图 表:使读者一目了然,非常直观形象地说明的事物的X X特点。.作 诠 释: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下定义与作诠释的区别是:定义要求完整,而诠释并
3、不要求完整,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可以颠倒。.摹 状 貌: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说明更具体生动形象。.引 资 料:能使说明的内容更具体、更充实。用引用的方法说明事物的特征,增强说服力,如引用古诗文、谚语、俗话。引用说明在文章开头,还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4、说明顺序:时 间 顺 序(程序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在答题时可答得具体些。如:空 间 顺 序(从上到下,从里到外,总到分,外到内,前到后,左到右,整体到局部,都可反之等,常用方位词如介绍建筑物或实体)。逻 辑 顺 序(先结果后原因,层层递进,现象到本质,因到果,果到因,主到次,浅入深
4、,个别到一般等,常用表因果、表事理顺序的词,如“因为、所以”“首先、其次”时间顺序则是说明事物发展、演变,例如介绍工作程序的文章。6、说明文的结构常见的形式有:“总分”式(或由总到分,或由分到总,或总分总)、并列式、递进式等。分析文章结构,抓中心句及连接词,如“首先”“其次”“还”“也”“此外”等词语8、说明语言类型1、加点字词有何作用?抓住说明文语文准确这一特点答题。对策:答:准确/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类型2、能否替换为另一个词语?并说明理由。对策:答:(1)不可以。(2)原词的意思或内容。(3)所换词语的意思或内容。(4)换了后意思有何改变,与不符合实际。类型3、限制性
5、词语能否删去?对策:答:(1)表态(删还是不删)。(2)定性。如:“比较”“几乎”“相当”等词表程度修辞;“大约”“可能”“左 右”等表估计,“多”“有余”等表数量。(3)若删去,原来什么样的意思就变成了什么样的意思了,不符合实际,太绝对了。(4)x x 词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周密性、科学性。类型4、从文章中找出一个能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特点的词句,并体会。类型5:指代“这些条件”、“这种现象”“同样道理”等在文中具体指代什么。对策:一般指的就是代词前面的那句话,找最近的一句话。有时要注意可能不是整句话,而是其中的一部分。9 常见考点:1、对说明对象及说明特征理解。2、对说明方法辨识与理解。
6、3、对说明顺序的分析与理解。4、对文章段落结构特点的分析。5、对文意、层意、段意的概括。6、对关键词语、重点句子含义及其表达作用的评析。7、对说明语言准确性的体会。中考备考20 1 0 年中考语文复习总纲第一 部 分 基础知识及阅读一、基本文体知识识记(-)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二)修辞手法及作用:1、比喻:形象生动,简洁凝练地描写事物,说明道理2、拟人:赋予事物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动作,使事物人格化,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3、排比:条理清晰,节奏鲜明、增强语势、长于抒情。4、夸张:突出特征,揭示本质,给人鲜明而强烈的印象。5、反复:强调某种意思,强烈抒情,富有感染力。6、
7、对偶:形式整齐,音韵和谐,互相映衬,互为补充。7、反问:态度鲜明,加强语气,强烈抒情。8、设问:自问自答,引起注意,启发思考。其他:引用、对比、借代等(三)常见写作方法、表现手法:联想、想像、象征、比较、对比、衬托、烘托、反衬、先(后)抑 后(先)扬、欲扬先抑、以小见大、托物言志、借物喻理、寓理于物、借物喻人、寓理于事、寄情于事、运用典故、状物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借古讽今(讽刺)1 三大文体基本知识(说明类)(四)说明文分类:1、实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2、科技性说明文、文艺性说明文(科学小品或知识小品)(五)说明顺序:1、时间顺序 2、空间顺序:注意表方位的名词3、逻辑顺序:先总后分、由
8、主到次、由表及里、由简到繁由此及彼、由现象到本质等。(六)说明方法: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打比方、分类别、作诠释、下定义、列图表、引 用(名言、资料等)两大说明方式:平实说明与生动说明(七)说明文语言特征:准 确(科学性)、生 动(趣味性)、比较:议论文语言特征:严密 记叙文语言特征:生动、形象、准确1 三大文体基本知识(记叙类)(A)记叙的顺序及作用:1、顺叙: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楚,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2、倒叙:造成悬念,吸引读者,避免叙事的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3、插 叙(追叙):对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丰富形象,突出中心。(九)记叙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
9、过、结果(十)记叙的线索作用:1、核心人物 2、核心事件3、时 间4、地 点5、作者情感作用:是贯穿全文的脉络,把文中的人和事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十一)散文的分类:抒情散文和叙事散文 散文的特点:形散而神不散(十二)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故事情节与环境(十三)小说的结构:开端、发展、高潮、结 局(有的前有序幕,后有尾声)(十四)描写的方法:1、概括介绍与具体描写;2、肖 像(外貌)描写、行为动作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3、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4、环境描写及作用:社会环境描写的主要作用: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在回答时必须结合当时当地的时代背景,指出文段中环境描写的
10、相关语句揭示了什么样的社会现实。自然环境描写(景物描写)句的主要作用:表现地域风光,提示时间、季节和环境特点;推动情节发展;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心情、感情);突出、深化主题。1 三大文体基本知识(议论类)(十五)议论文分类:立论、驳论(十六)议论文三要素:1、论点:解 决“需要证明什么”2、论据:解 决“用什么来证明”3、论证:解 决“怎样来证明”(十七)议论文结构1、引论:提 出 问 题2、本论:分析问题3、结论:解决问题(十八)论据类型: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十九)常见论证方法:1、最基本的论证方法:摆事实、讲道理2、常用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引 用 论 证(如引用故事则属
11、于举例论证,如引用名言则属于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类比论证(常 有“同样”“诸如此类”等词语)(二十)语句在文章篇章结构上的作用:总起全文、引起下文、打下伏笔、作铺垫、承 上 启 下(过渡)、前后照应、首尾呼应、总结全文、点题、推动情节发展(二十一)语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感情)、点 明 中 心(揭示主旨)、突 出 主 题(深化中心)(二十二)语句特色评价用词:准确、严密、生动、形象、通俗易懂、语言简练、简洁明了、言简意赅、富有感染力、节奏感强、委婉含蓄、意味深长、发人深省、寓意深刻、引发阅读兴趣、说理透彻、有说服力。作品风格:柔 婉 豪 放 灵秀 庄
12、 严 绮 丽 朴 实 繁 复 凝练生动等二、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词语的比较(选词填空)1、比较词义,尤其是意思相近的词,一定要仔细辨别两个词在程度、适用范围、感情色彩的方面的区别。2、选好之后应该将相关句子多读儿遍,反复体会。(二)语句作用、含义分析题1、句中用了关联词“虽然但是”,这组关联词表转折关系;用了关联词“不但而且”之类,这类关联词表递进关系,两者用意都在于强调后者。2、倒装句的作用:往往是强调前置(即调到前面)的部分,例如:“甚矣,汝之不惠”就是为了强调“汝之不惠”的程度是“甚矣”。又 如“并不见佳,我以为 一句是为旗帜鲜明地强调作者对“雷峰夕照”这一胜景的评价是“并不见佳”。
13、3、评价、赏析一句话:应从两个方面入手,先评写作特色、语言特色,如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语言或生动或优美或讲求对称或准确严密再评思想内涵,即阐明这一句表达了什么观点,给你什么感受、启辿、教育4、分析一句话的含义也可从分析关键词入手,着重体会关键词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5、说明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说明内容、说明对象的特征和说明文语言的特色(准确、生动)。6、记叙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文章所渲染的特定气氛、表达的感情、人物形象的特点等。7、议论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论点(或是全文的中心论点,或是所在段的分论点)以及议论文语言的特色。8、关键句子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点明题旨的句子
14、;描写、议论、抒情的句子;总结全文的句子;起承转合的句子(如相互照应的句子和起承上启下作用的过渡句);运用各种修辞手法的句子(如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反语、设问、反问,特别是引用的句子)。理解关键句子主要是指能体味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如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喜怒哀乐、褒贬态度及思想倾向等。同时要理解句子在文中的功能、作用、特点。指明语句所用的写作方法:一定要注意文体特征和名词使用的准确性。(三)问答题型、常规答题术语及技巧1 句子在文章结构上的作用分析:1、对 上 文(或全文):照应上文、首尾呼应、总 结 上 文(或全文);2、对下文:引起下文,打下伏笔、作铺垫;3、对上下文:
15、承 上 启 下(过渡)。1 用自己的话回答问题:1、这种题目往往就是限定不能直接原文中的语句来回答,从另个层面上来说,也就是暗示你原文中有相关语句,所以你首先应该找出原文中的相关语句;2、现在要考虑的就是如何将原文中的语句变成自己的话,可以采用下列方法:概括大意法,适用于原文相关句子较长的情况;翻译句子法,适用于文言文语段;解释重点词法,适用于原文语句中有生僻词;变换句式法,适用于原文使用的是疑问、设问、反问的语意未能完全明确的句子,而题目又要求作出明确表达的情况。1 文段中主人公的判断:原则:必须依据本文的主题。例如:孔乙己“孔乙己”。散 文(包括杂文、通讯、一般记叙文)中 的“我”等于作者
16、本人;而小说中的“我”不等于作者本人,而是作者在生活的基础上通过虚构塑造出来的人物形象。1 根据阅读短文的感受谈自己的看法或体会:1、用第一人称;2、采 用 1+2 或 1+3 的形式,先用一句话概括出自己的看法或体会,再用两三句话谈谈理由,可以摆事实、也可以讲道理,如题目有相关要求,还要注意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根据语境,补写心理活动:1、必须用第一人称;2、必须仔细研读具体语境。1 根据短文提出的观点补充举例:1、可举名人事例,有更大的说服力,并能展示出自己的知识面,但一定要写准确人物、事件,切忌张冠李戴。2、也可举凡人事例,可以编造,但要注意具有真实感,切忌过于夸大,让人一看就知道是胡编乱
17、造的。3、格式:人物+事例+简短评价1 文段中事例的概括:1、必须包含两个要素:人 物+事 情;2、其他要素如:时 间(季节、年代)、地点、环境如果有特定意义,也应概括在内。划分段落、层次,概括段意、层意:要注意理清文章的线索,借助文章中的过渡性的段落、句子和词语,表时间变化的语句,表地点转换的语句,还要注意人物出场的先后顺序。1 提炼中心、主题:要注意体会本文的主要内容和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以及蕴涵在文中的思想感情。注意一些常用词语,如概括主要内容,一般用:本文记叙了,描写了,介绍了,通过,等等,如概括写作目的和思想感情,一般用:表达、抒发、赞美、歌颂、揭露、鞭挞、讽刺、说明、揭示、反映等。1
18、 判断文段的说明中心(说明内容):答题方式:1、实物说明文:说明对象+对象的特征2、事理说明文:关于.的 道 理(原因、方法、原理等)3、程序说明文:.的操作或实验或制作的过程1 说明方法及其作用分析的常用答题格式:本句用了 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具体直观、深 入 浅 出(科学准确)地说明了(说明内容),使读者。1 说明文中词语作用的认识与辨析:主要有两种题型:A、“X X”词好在哪里?答题方式:用了“X X”词,生 动 地(准确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能够激发读者 的 兴 趣(符合实际情况,具有科学性)。B、“X X”词能不能删掉?答题方式:不能,用了“X X”词,生动地说明了,能够激发读者的
19、兴趣,去掉就没有这种效果。不能,删掉“X X”词,句子的意思就变成了,显得太绝对化;用了“X X”词,准确地说明了,符合实际情况,留有余地,具有科学性。1 说明文中的主观题及其解答:着重要表现创新意识、科学精神。主要题型:1、对文中的内容进行简明、准确的改写。如:根据提示给事物下定义、文字图表式处理、图表文字化、简要概述所举例子等。2、对文中内容进行合理的补写。如:加标题、结合语境补写句子、对文章说明的对象按要求进行补充说明。3、联系实际举例说明。(要符合文段的说明中心的要求)4、对文章说明的现象提出合理化建议与设想。(要有科学性,切忌胡编乱造)5、对语言的表达特色进行评说。(结合说明顺序、说
20、明方法、说明文语言特色来考虑)1 识别或提炼中心论点、分论点:1、论点出现的形式和位置论点应该是明确的判断,是作者看法的完整陈述,在形式上应该是较完整的句子。位置:标题、开头、篇末、论述过程中(注意承上启下的过渡句)、表述不集中,需要概括2、当碰到文中没有现成的表达论点的句子时,尽管有一定难度,但也有方法可循:需要在准确理解全文内容的基础上,抽取文章核心,依据论题和论据,参考作者要解决的问题,准确判断和提炼作者的观点,然后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3、要注意的是,有些文章中表达中心论点意思的句子不止一句,需要加以比较,找出最简洁、最明确的句子。1 分析论据与论点的关系:答题方式:本 文(段)的论点是
21、,这里所列举的属(事实或道理)论据,是为了从(反面或正面)证明这个论点,辨识论证方法,分析其作用:1、回答这类问题,首先需要明确常见的几种论证方法的概念,了解它们之间的差别,然后结合语境,具体内容具体分析。2、答题方式:这一段(一句)运用了 论证方法,论证了(论点),显得(好处)。1 仿照原文中表述论点(分论点)的句式,提出自己的一个观点:1、回答这类问题,首先要整体感知文章的内容,再根据阅读文章的启示获取独特体验,最后用规定的句式表述出来,并构成一个论点(分论点)。2、这种题目既考查联想能力,又考查语言表达能力,还考查把握分论点与中心论点关系的能力。1 文 段(各种文体)中指代词指代对象的判
22、断:1、常考的指代词有:这、那、这些、那些、其他、以上、如此、此;2、一般是往前找;3、找到之后,将找到的内容放在指代词所在句中读一读,看是否适合。1 开放性阅读试题的解答:这类试题实际就是要考查学生对选文内容或重要句子的感悟能力。要求学生把阅读与生活、阅读与写作、阅读与学习方法、阅读与创新有机地结合起来。主要有以下儿个方面:1、要求根据选文材料谈看法、感受和启示;2、结合实际阐述对选文内容的理解;3、对文中的人物进行评说;4、根据生活、学习经验,判断优劣,对选文材料谈自己独到的见解;5、联系实际对文中说明的现象提出合理化建议和设想;6、调动知识的积累,考查选文材料由内向外的延伸和课本外与内的
23、联系(如理解选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作品中的文学典型、名句等);7、发挥联想、想像补写有关内容;8、对文中的艺术手法或美点进行赏析。西游记 作者吴承恩(明)主要人物形象或主要内容孙悟空:封建社会的叛逆者和反抗者,好动、顽皮,武艺高强,勇敢机智,疾妖如仇。猪八戒:憨厚纯朴,贪吃好睡,滑稽荒唐,作战勇敢,不畏妖魔,有小生产者、小市民的意识特点。A 僧:是个善良闵诚的苦行僧,不辞劳苦,不畏艰险,但有昏庸顽固,是非不分。主要艺术特色具有浪漫主义色彩,想象超凡,夸张神奇,变形荒诞。精彩片段孙悟空大闹天宫真假美猴王孙悟空三调芭蕉扇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猪八戒高老庄招亲水浒传 作 者 施 耐 庵(元末明初)主要人
24、物形象或主要内容宋江:人民理想的忠义之士,起义军中最有威望的领袖。能团结兄弟,网罗人才;多谋善段,有军事、组织才能;性格既有反抗性,又有妥协性。鲁智深:正直无畏、见义勇为的豪侠。林冲:逼上梁山前逆来顺受、忍辱负重、委曲求全,其后变得精明果敢,凶狠泼辣。武松:力、勇和正义的象征。勇士的典型,复仇的代表,刚正的义士。李逵:淳朴、粗鲁、富有反抗性和同情心,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游民的典型。主要艺术特色全文结构宏伟完整,众多人物一个引一个,每个英雄故事都像一篇英雄传记,传记间一环套有环。成功地塑造了一大批英雄人物形象。叙事翔实精彩。语言通俗生动,充满个性化特色。精彩片段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智取生辰纲武松打虎、
25、斗杀西门庆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大闹五台山宋江题反诗真假李逵朝花夕拾 作者鲁迅主要艺术特色语言优美、流畅,生动幽默,妙趣横生。叙事充满奇妙艺术。内容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阿 长 与 山海经 二十四孝图 藤野先生 无常 五猖会记叙了作者少年时一次看五猖会时发生的波折,控诉了封建家长和封建教育制度对青少年身心的摧残;父亲的病揭 露“巫医不分”的名医敲诈勒索、封建迷信,鞭挞了复古倒退的反动;范爱农通过一个爱国知识分子在辛亥革命前、中、后的不同遭遇,深刻批判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和软弱性;琐记歌颂了“不满现状”的革命青年。骆 驼 祥 子 作 者 老 舍主要人物形象祥子:勤劳正直、诚实善良、纯洁憨厚、坚强健壮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考 说明文 阅读 答题 技巧 导读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