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15篇).pdf
《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15篇).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15篇).pdf(5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文言文题库15篇第 一 类 人 物 轶 事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 成 14 题。(12分)先生,汉光武之故人也。相尚以道。及 帝 握 赤符,乘六龙,得圣人之时,臣妾亿兆,天下孰加焉?惟先生以节高之。既而动星象,归江湖,得圣人之清。泥涂轩冕,天下孰加焉?惟光武以礼下之。在 蛊之上九,众方有为,而 独”不事王侯,高尚其事”,先生以之。在 屯之初九,阳德方亨,而 能“以贵下贱,大得民也”,光武以之。奉先生之心,出乎日月之上;光武之量,包乎天地之外。微先生,不能成光武之大,微光武,岂能遂先生之高哉?而使贪夫廉,懦夫立,是大有功于名教也。仲淹来守是邦,始构堂而奠焉,乃复为其后者四家,以奉祠事。又从而歌
2、日:“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节选自范仲淹 严先生祠堂记)【注】先生:指严光,又名遵,字子陵,汉族,会稽余姚(今浙江余姚市)人,东汉著名隐士。相尚:互相推崇。圣人之时:登基称帝的时机。臣妾:原指男女奴隶,这里引申为被统治的人民。亿兆:指千千万万,古代以十万为亿,十亿为兆。1.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巧碰的一项是(2分)()A.及 帝 握/赤符 B.惟/先生以节高之C.得/圣人之清 D.盖/先生之心2.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3分)(1)道()(2)惟()(3)盖()3 .翻译文中画线句子。(4分)(1)泥涂轩冕,天下孰加焉?(2)而使贪夫廉,懦夫立。4.联 系 岳阳楼记中的名
3、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说说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3 分)一、1.(2分)A【解 析】A项的意思是:等到光武帝得到 赤符,据 此 可 在“及”后划分。故 选A项。2.(1)(3分)道义(2只有(3)表推测,应该是【课 内外链接】本题原句及解释与教材的关联句及解释管 光 武 以 礼 下 之(只有)年 吾 德 馨(只有)(陋室铭)季 先 生 之 心(表推测,应该是)承大苏泛赤壁云(表推测,应该是)(核舟记)3.(4分)(1)(先 生)视官爵为泥土,天下谁比得上呢?(2)先生的作为使贪婪的人清廉起来,胆怯的人勇敢起来。4.(3分)表达了作者对明君贤臣的清平政治的渴望,同时透出
4、作者政治上失意的淡淡惆怅。【解 析】作者生活的北宋王朝,内忧外患日趋严重,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日益尖锐。他 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人生目标自警。为改变积贫积弱的北宋王朝,他于庆历年间主持变法,不久因保守派反对而失败;又因议论朝政,屡遭谪贬,一生郁郁不得志。这篇文章通过对严子陵、汉光武帝之间“相尚以道”的交谊的赞颂,表现了他对明君贤臣的清平政治的渴望,同时透出政治上失意之人的淡淡惆怅。【参考译文】严先生,是光武帝的老朋友。他们之间以道义互相推崇。等到光武帝 得 到 赤符,乘驾着六龙的阳气,获得了登基称帝的时机。那时他统治着千千万万的人民,天下有谁能比得上呢?只有先生能够以节操方面来
5、尊崇他。后来触动了天上的星象,归隐江湖,达到了圣人自然清静的境界。(先生)视官爵为泥土,天下谁比得上呢?只有光武帝能够用礼节对待他。在 盅卦的上九爻辞中说,大家正当有为的时候,却 偏 偏“不事奉王侯,保持自己品德的高尚”,先生正是这样做的。在 屯卦的初九爻辞中说,阳 气(帝德)正开始亨通,因而能够显示“以高贵的身份交结卑贱的人,深得民心”,光武帝正是这样做的。应该说先生的品质,比日月还高;光武帝的气量比天地还广阔。如果不是先生就不能成就光武帝的气量的宏大;如果不是光武帝,又怎能促成先生品质的崇高呢?先生的作为使贪婪的人清廉起来,胆怯的人勇敢起来,这对维护礼仪教化确实是很有功劳的。我到这个州任职
6、后,开始建造祠堂来祭奠先生,这才免除了先生四家后裔的徭役,用来负责祭祀的事情。从而又作了一首诗歌:“云雾缭绕的高山,郁郁苍苍,大江的水浩浩荡荡,先生的品德啊,比高山还高,比长江还长!”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 成1 4题。(12分)骆统字公绪,会稽乌伤人也。父俊,官至陈相,为袁术所害。统母改适,为华歆小妻,统时八岁,遂与亲客归会稽。其母送之,拜辞上车,面而不飒,其母泣涕于后。御者曰:“夫人犹在也。”统曰:“不欲增母思,故不顾耳。”事适母甚谨。时饥荒,乡里及远方客多有困乏,统为之饮食衰少。其姊仁爱有行,寡归无子,见统甚哀之,数问其故。统曰:“士大夫糟糠不足,我何心独饱!姊 曰:“诚如是,何不告我
7、,而自苦若此?”乃自以私粟与统又以告母,母亦贤之,遂使分施,由是显名。以随陆逊破蜀军于宜都,迁偏将军。黄武初,曹仁攻濡须,使别将常雕等袭中洲,统与严圭共拒破之,封新阳亭侯,后为濡须督。数陈便宜,前后书数十上,所言皆善,文多故不悉载。(节 选 自 三国志卷五七吴书虞陆张骆陆吾朱传)1.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无琥的一项是(2分)()A.拜辞/上车 B.其/姊仁爱有行C.而/自苦若此?D.数陈/便宜2.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3分)(1)顾()(2)诚()(3)数()3.翻译文中画线句子。(4分)(1)乡里及远方客多有困乏,统为之饮食衰少。(2)士大夫糟糠不足,我何心独饱!4.试简要概括骆统具有怎样
8、的特点。(3分)二、1.(2 分)B【解析】B项的意思是:他的姐姐仁爱有德行,应 在“其姊”后划分,故选B项。2.(3 分)(1)回头看(2)确实(3)多次【课内外链接】本题原句及解释与教材的关联句及解释面 而 不 理(回头看)元方入门不融(回头看)(陈太丘与友期)诚 如 是(确实)臣诚知不如徐公美(确实)(邹忌讽齐王纳谏)教 陈 便 宜(多次)又 卷 刀毙之(多次)(狼)3.(4分)(1)同乡和远方的客人很多生活困乏,骆统为了他们而减少了饮食。(2)士大夫们粗劣的食物都不够吃,我有什么心思独自吃饱饭!4.(3分)具有孝心,宅心仁厚;洞悉民心,直言敢谏。【解析】从骆统为了不增加母亲的伤心不回头
9、看母亲,和他恭谨的侍奉母亲可以看出有孝心。从遇到饥荒的时候,乡里及远方的客人很多生活贫困,骆统为帮助他们减少饮食可以看出宅心仁厚。骆统认为,百姓安土重迁,不愿迁移,再加上外出当兵的人,没有生活保障,所以他们贪恋故土,畏惧远行,把出门看作死一样可怕,可以看出骆统洞悉民心。骆统多次陈述有利于时政的见解,前后几十次上书。对于招募的方式,孙权虽然多次与他争辩,但最终仍然按照他说的主张去做,可以看出骆统直言敢谏。【参考译文】骆统字公绪,是会稽郡乌伤县人。父亲骆俊,官做到陈国相,被袁术杀害。骆统的母亲改嫁,做了华歆的妾,骆统当时八岁,就和亲戚宾客返回到会稽郡。他的母亲送他,他拜别母亲上了车,脸朝前不回头看
10、,他的母亲在后面哭泣。驾车的人说:“夫人还在呢。”骆统说:“不想增加母亲的思念,所以才不回头。”他服侍嫡母非常恭谨。当时发生饥荒,同乡和远方的客人很多生活困乏,骆统为了他们而减少了饮食。他的姐姐仁爱有德行,丈夫死后回到娘家,没有儿子,见骆统这样很为他难过,多次询问他原因。骆统说:“士大夫们粗劣的食物都不够吃,我有什么心思独自吃饱饭!”姐姐说:“确实像这样,为什么不告诉我,而像这样苦自己呢?”就把自己私人的粮食给了骆统,又 把(这件事)告诉了母亲,母亲也认为骆统有贤德,于是就分发施舍,骆统因此出了名。骆统因随陆逊在宜都打败蜀军,升任偏将军。黄武初年,曹仁进攻濡须,派非主力部队将领常雕等人袭击中洲
11、,骆统和严圭共同抗击打败了他,骆统封为新阳亭侯,后来任湍须督。他多次陈述有利时政的意见,前后数十次上书,所说的都很好,文字太多所以没有全部记载。三、(江西相关)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 成1 4题。(12分)罗复仁,吉水人。少嗜学,陈友谅辟为编修。已,知其无成,遁去。谒太祖于九江,留置左右。从战鄱阳,赍蜡书谕降江西未下诸郡,授中书话议。从围武昌,太祖欲招陈理降,以复仁故友谅臣也,遣入城谕,且曰:“理若来,不失富贵。”复仁顿首日:“如陈氏遣孤得保首领,俾臣不食言于异日,臣死不憾。太 祖 日:“汝行,吾不汝误也。”复仁至城下,号恸者竟日,理缱之入。见理大哭,陈太祖意,且日:“大兵所向皆摧,不降且屠,城
12、中民何罪?”理听其言,遂率官属出降。(节 选 自 明 史 列 传 卷二十五)【注释】陈友谅:湖北沔阳人,元末大汉政权建立者。辟:征召。编修:官名,负责编修实录、会要、国史等。太祖:明太祖朱元璋。赍:携带。蜡书:用蜡写的书信。谕:晓谕。未下诸郡:未 被(太祖)攻破的郡。授:任命。中书珞议:官名。如陈氏遣孤得保首领:如 果(陈理投降)你能保全他家属的性命。俾:使。缱:用绳子拴住人从上往下放或从下往上拉。1.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亚琥的一项是(2分)()A.授中书/i咨议 B.从围/武昌C.复仁/至城下 D.不降/且屠2.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3分)(1)谒()(2)故()(3)罪()3.请将文中
13、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理若来,不失富贵。(2)理听其言,遂率官属出降。4.罗复仁是怎样劝降陈理的?请结合选文具体分析。(3 分)三、1.(2分)A【解析】“中书谄议”是官名,“授”是动词,故应在“授”后划分。2.(3分)(1)拜访(2)原来的(3)罪过【课内外链接】本题原句及解释与教材的关联句及解释单 太 祖于九江(拜访)日版仲永环单于邑人(拜访)(伤仲永)以 复 仁 竺 友 谅 臣 也(原来的)而 两 狼 之 并 驱 如 (原来的)(狼)城 中 民 何 善(罪过)则 治 臣 之 萼(罪过)(出师表)3.(4分)(1)陈理如果能够归降,(我保证他)不会失去富贵。(2)陈理听
14、从了罗复仁的劝谕,于是带领所辖官吏出城投降。4.(3分)先是动之以情:号恸者竟日;见理大哭,陈太祖意。接着是晓之以理:大兵所向皆摧,不降且屠,城中民何罪?【参考译文】罗复仁,是江西吉水人。年少时酷爱学习,(后来被)陈友谅召用,任命为编修。过了一些时候,罗复仁认为陈友谅最终不会有成就,就悄悄离开了。罗复仁在九江拜见太祖,太祖留下罗复仁,并把他安排在自己的身边。罗复仁跟随太祖在鄱阳作战,(曾奉命)携带蜡书前往江西那些还未被(太祖)攻破的郡,晓谕这些郡投降,被任命为中书珞议。(罗复仁)跟随太祖围攻武昌,太祖想要招 降(武昌守将)陈理,因为罗复仁原来是陈友谅的部下(熟悉对方内情人事),(太祖)就派遣罗
15、复仁进入城中告知陈理,并且对罗复仁说:“陈理如果能够归降,(我保证他)不会失去富贵。”罗复仁跪下叩头说:“如 果(陈理投降)你能保全他家属的性命,使我在今后不会被人认为是食言者,我就是死也没有什么遗憾的。”太祖回答说:“你放心前往,我不会害得你成为食言者的。”罗复仁来到武昌城下,(因被拒绝入城)悲哀得大哭了一整天,陈 理(最后)用绳子将他拉上城墙进城。罗复仁见到陈理大哭,(接着)陈述太祖希望其归降的愿望,并且说:“强大的明军所到之处,攻无不克,你不投降明军就要屠城,城中的老百姓有什么罪过呢?”陈理听从了罗复仁的劝谕,于是带领所辖官吏出城投降。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 成1 4题。(12分)太宗
16、谓房玄龄曰:“高昌若不失臣礼,岂至灭亡?朕平此一国,甚怀危俱,惟当戒骄逸以自防,纳忠骞以自正。黜邪佞,用贤良,不以小人之言而议君子,以此慎守,庶几于获安也。”魏征进日:“臣观古来帝王拨乱创业,必自戒慎,采刍茏 之议,从忠谎之言。天下既安,则恣情肆欲,甘乐谄谀,恶闻正谏即位十有五年,圣德光被,今又平殄高昌。屡以安危系意,方欲纳用忠良,开直言之路,天下幸甚。昔齐桓公与管仲、鲍叔牙、宁戚四人饮,桓公谓叔牙曰:盍起为寡人寿乎?叔牙奉觞而起日:,愿公无忘出在莒时,使管仲无忘束缚于鲁时,使宁戚无忘饭牛车下时桓公避席而谢日:寡人与二大夫能无忘夫子之言,则社稷不危矣!”(节选 自 君臣鉴戒第六)【注】忠骞(j
17、 i d n):忠诚正直。这里指忠诚正直的人。庶几:差不多。刍 莞(ch u r d o):指割草打柴的人。这里指百姓。忠 说(d d n g):忠诚正直。殄(t i d n):殄灭,平定。奉觞(s h G n g):举起酒杯。觞,酒杯。莒(j U):地名。无忘饭牛车下时:不要忘记在车下喂牛的情景。1.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事聊的一项是(2分)()A.高昌/若不失臣礼C.则/恣情肆欲B.纳忠骞/以自正D.开/直言之路2 .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4分)惧()安()避()3 .翻译文中画线句子。(4分)(1)臣观古来帝王拨乱创业,必自戒慎,采刍花之议,从忠说之言。(2)寡人与二大夫能无忘夫子之言
18、,则社稷不危矣!4 .魏征在进言中列举“昔齐桓公与管仲、鲍叔牙、宁戚四人饮”的例子有什么作用?(3分)四、1.(2分)B【解析】B项的意思是:采纳忠诚实正直之人的言来改正自己的过失。可知其正确应划分为:纳/忠骞以自正。2.(3分)(1)恐 惧(2)安 逸(2)离开【课内外链接】本题原句及解释与教材的关联句及解释甚 怀 危 佟(愤怒)一怒而诸侯惧(恐惧)(富贵不能淫)庶 几于获安也(通“无”,没有)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安逸)(生于忧患,死于安乐)3.(4分)(1)我看到自古以来帝王在拨乱创业的时候,一定能自警戒谨慎,采纳百姓的意见,听从忠直的谏言。(2)寡人与管仲、宁戚二位如能不忘你说的
19、话,那么国家就不会有覆亡的危险了!4.(3分)告诫唐太宗不忘记过去,要警戒谨慎,善听谏言。【解析】从文中魏征进言要唐太宗“必自戒慎,采刍茏之议,从忠谎之言”,可看出他列举事例是为了劝谏唐太宗应该如何做。【参考译文】唐太宗对房玄龄说:“高昌如果不丧失作为臣子的礼节,怎么会遭到灭亡呢?我平定这一个国家,心中深感恐惧,只有警戒骄奢淫逸来自我防范,采纳忠诚实正直之人的言来改正自己的过失。罢黜邪佞小人,任用贤良人士,不以小人的言论评论君子,用这些方法来谨慎守业,也许可以使国家获得安逸魏征进言说:“我看到自古以来帝王在拨乱创业的时候,一定能自警戒谨慎,采纳百姓的意见,听从忠直的谏言。等到天下安定时,就恣情
20、纵欲,喜欢听阿谀奉承的话,厌恶忠直的规谏陛下即位十五年,圣德普照天下,如今又平定了高昌。经常把国家的安危记在心上,想任用忠良之士,广开直言之路,这是天下人的大幸。以前齐桓公与管仲、鲍叔牙、宁戚四人在一起喝酒时,桓公对鲍叔牙说:“为什么不起来向我敬酒呢?”鲍叔牙起身举起酒杯敬酒说:愿主公不要忘记当年流亡莒国时的情景,愿管仲不要忘记在鲁国被囚禁时的情景,愿宁戚不要忘记在车下喂牛时的情景。齐桓公离座起来答谢说:寡人与管仲、宁戚二位如能不忘你说的话,那么国家就不会有覆亡的危险了!五、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 成1 4题。(12分)济阳之贾人,渡河南亡其舟,栖于浮直之上,号焉。有沧者以舟徒救之,未至,贾人急
21、号曰:“吾,济人之巨室也,能救我,予尔百金。”淡者载而升诸陆,则予十金。渣 者 日:“向许百金而今予十金,无乃不可乎?”贾人勃然作色,日:“若,渔者也,一日之芽几何?而骤得十金犹为不足乎?”渔者顿感愤然,黯然而退。贾人以为得利,欣然返之。然孰利孰 失,由他人定之。他日,贾人浮吕梁而下,舟薄于石,又覆,而渔者在焉。或 曰:“何 以 不 就?”渔 者 曰:“是许金而不酬者也。”立而观之,遂 没。吾独以信为旨,信乃立人之本。若信,大道也;若无信,人神共弃。【注】论(g o n)者:渔人。骤 得:突然获得。薄:迫近。1.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项的一 项 是(2分)()A.栖于/浮直之上 B.予尔/百
22、金C.贾人/勃然作色 D.是/许金而不酬者也2.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3分)(1)往()(2)获()(3)足()3.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然孰利孰失,由他人定之。(2)吾独以信为旨,信乃立人之本。4.本文通过贾人的事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3分)五、1.(2分)B【解析】B 项 中“予”是给予的意思,在这里作动词,故其应正确划分为:予/尔百金。2.(3分)(1)前往,前去(2)收获(3)满足【课内外链接】本题原句及解释与教材的关联句及解释3.(4分)(1)然而到底是得到了好处还是失去了道义,由别人定夺。有渝者以舟在救之(前往,前去)得来不绝者(前往,前去)(醉翁亭
23、记)一 日 之巷几何(收获)卒 卷 有 所 闻(收获)(送东阳马生序)而臊得十金犹为不自乎(满足)最爱湖东行不冬(满足)(钱塘湖春行)(2)我唯独以诚信为做人的主旨,诚信也是做人的根本。4.(3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如果没有信用,就不能在社会上立足,以此告诫人们应该信守承诺,这也是做人的基本原则。【解析】回答此题要结合最后一段的内容,最后一段是议论,也是对贾人故事的总结,做人要有诚信,诚信是做人的根本。【参考译文】济阳有个商人,渡河时船沉了,他抓住一根大麻杆大声呼救。有个渔 夫(闻声)划船前去救商人。还没有到跟前,商人就急忙喊:“我是济阳最大的富翁,你若能救我,给你一百两金子”。渔夫用船把他载
24、到岸上去以后,他却只给了渔夫十两银子。渔夫问他:“你刚才许诺给我一百两银子,可是现在只给十两,这恐怕不合理吧?”富翁说:“你,一个打渔的,一天能收获多少钱?突然得十两金子还不满足吗?渔夫顿时觉得十分生气,只得不开心地离开了。渔夫觉得自己得到了好处,高兴地回去了。然而到底是得到了好处还是失去了道义,由别人定夺。后来有一天,这商人乘船顺吕梁湖而下,船撞在礁石上又沉了,正好原先救过他的那个渔夫也在那里。有人便问他:“你怎么不去救救他?”渔夫回答说:“这是那位答应给我百两银子却又说不算的人。”于是他们站在旁边袖手旁观,商人淹死了。我独以诚信为做人的主旨,诚信也是做人的根本。如果有诚信,是做人的大道;如
25、果没有诚信,人和神仙就会同时舍弃(你)。六、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 成1 4题。(12分)贾逵年五岁,明慧过人。其姊韩瑶之妇,嫁瑶无嗣,而归居焉,亦以贞明见称。闻邻中读书,旦夕抱逵隔篱而听之。逵静听不言,姊以为喜。至年十岁,乃暗诵 六经。姊谓逵日:“吾家贫困,未尝有教者入门,汝安知天下有 三坟 五典而诵无遗句耶?”逵曰:“忆昔姊抱逵于篱间,听邻家读书,今万不遗一。”乃剥庭中桑皮以为牒,或题于扉屏,且诵且记,题年,经文诵遍。于闾里每有观者,称云振古无伦。门徒来学,不远万里,或襁负子孙,舍于门侧,皆口厚经文。赠献者积粟盈仓,或云:“贾逵非力耕所得,诵经吞倦,世 所 谓 舌 耕 也。”【注】三坟:传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考 语文 文言文 阅读 15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