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教案.pdf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教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教案.pdf(5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教案教学进度表周 次 起 讫 日 期 教 学 内 容 课 时 备 注1 8.31-90 6 在山的那边 生命生命 走一步,再走一步 62 9.7-9o 13 紫藤萝瀑布 童趣 63 9.14-9o 2 7 综 合性学习6第一单元测试4 9.21 9o 2 7 理想 人生寓言 短文两篇 65 9.28-10o 4 国庆长假66 10.5-10o 1 1 我的信念 论语十则 6第二单元测试7 10.12-10o 18 春 山中访友 济南的冬天 68 10.18-10o 25 秋天 古代诗歌五首 69 10.26-Ho 1 综 合 性学习6第三单元测试10 11.2-Ik 8 化石
2、吟绿色蛔蛔 看云识天气611 11.9-llo 1 5 月亮上的足迹 山市 612 11.16-110 22 综合性学习6第四单元测试13 11.23-llo 29 风筝 散步 羚羊木雕 614 11.30-12o 6 诗两首 世说新语两 则 615 12.7-120 1 3 综 合性学习6第五单元测试16 12.14-12o 20 皇帝的新装 郭沫若诗两首 617 12.21 12o 27 女婿造人 寓言四则 盲孩子和他的影子6第六单元测试18 12.28-lo 3 期末复习19 1.4-lo 10 期末复习20 1.11-lo 1 7期末考试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安排了六个单元,内容上分三大板块
3、: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第一单元:生命体验。第二单元:理想信念。第三单元:自然美景。第四单元:科学世界。第五单元:家庭亲情。第六单元:幻想世界。新课文开发力度大,课文质兼美,具有丰富的思想文化内涵,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跃动着生活的脉搏又注意题材、体裁、风格的多样化,可读性强,适合学生学习。课后练习设计新颖灵巧,富于启发性,既注重激活学生思维,又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实际运用能力。写作要求能同单元学习要求结合,并能重视多种表达方式的训练。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的设计有特色,注重实践性,应用性和趣味性,密切语文同生活的联系,拓展学生视野;同时注意跟单元学习的内在联系,设计具体,可操作,能从适应时代
4、需要、体现民族精神和优秀传统文化的角度选取古代诗文,且难易度和背诵量均较为适当。附录的知识短文写得简明扼要。总之,为适应素质教育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这册教材能面向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遵循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融工具性和人文性于一体,切实体现语文课程的基础性、实践性,时代性和开发性的特征。第一单元单元说明本单元以人生为主题组元,五篇课文,都是抒写人生感悟的精彩篇章。有诗歌,有散文;有现代文,有文言文;有中国作品,有外国作品。同一主题的课文内容,可以融会贯通。在山的那边,“山”与“海”两个相对的形象,是富有象征意义的,这首诗抒写童年的想望和困惑,成年的感悟和信念,启示人们要实现远大的理想,必须
5、百折不挠,坚持奋斗,要一次次地战胜失望,不停地翻过无数座山。走一步,再走一步,是过来人的经验之谈,在人生道路上,艰难险阻并不可怕,大困难可以化整为零,化难为易,走一步,再走一步,定能战胜一切困难。生命生命,从种种生命现象写起,抒写理性的思考,表达了顽强乐观、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紫藤萝瀑布,由紫藤萝瀑布的辉煌、藤萝的命运,感悟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一时的不幸,个人的不幸,都不足畏;人生,也应该是豁达的,乐观的,奋发的,进取的。童趣回忆童稚时代的种种情趣,人是有精神活动的,在精神作用之下,自能享受无穷的物外之趣。本单元的阅读教学,要求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用心领会写作意图,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想想人生
6、的大问题。在阅读方法上,主要提高朗读能力,要求读音准确,停顿恰当,能初步读出语气。本单元是七九年级阶段语文学习的第一单元,在起始阶段具有定位、定势的意义,影响深远。务必认真贯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争取开个好头。要确认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教师应引导、组织学生自主地、合作地、探究性地从事学习,要努力形成这种新的学习方式。要牢牢把握语文课程的性质和目标,防止这样或那样的偏颇,一切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努力培养学生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人文教育要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通过熏陶感染,收到潜移默化的功效
7、。引导学生探究,要从学生实际出发,首先要摸清学生的已知领域与未知领域,据以确定探究什么,怎样引导学生探究,要重视学生探究的过程和方法。探究之后,还要回顾探究的得失,总结经验教训,使学生逐步学会学习。要注意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语言学习总是从模仿开始的,要模仿着说和写,日积月累,丰富语言,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朗读教学要有示范,要有指导,要多让学生自己练读,使全体学生都得到提高。本单元综合性学习,根据新生入学的情境,以“自我介绍”为主题,设计了多种活动方式,进行口语交际和写作练习。综合性学习是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和新型的教学活动,不像单纯的口语交际、单纯的写作训练那样简单,有许多准备工作要做,教师要
8、满腔热情,组织好这种学习活动。第一课:在山的那边一、教学目标1.阅读文学作品,要培养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综合能力,要使学生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精妙之处,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2.重视朗读训练。3.从第一课开始,着力开创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给学生定位 于“语文学习的主人”,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引导和组织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二、课时安排一课时三、教学设计1.看导语,默读课文。2.读一读,写一写。痴 想 隐 秘 铁 青 凝 成 诱 惑 喧 腾 漫 湿 一 瞬 间3 .朗读。要求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1)教师范读。各自练习朗读。领 读。齐
9、 读。4 .内容研讨。可在适当时候将“有关资料”中的诗人创作谈读给学生听,以帮助理解诗歌。研讨,首先要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疑难就是问题,深层的含义或奥妙也是问题。让学生用铅笔打问号,然后提出问题,教师补充。“在山的那边,是海”,对 这 个“山”字,“我”小时候理解的和今天的理解有什么不同?诗人领悟妈妈所说的“海”,“是用信念凝成的海”,不是自然界的海,那么,什 么 是“信念凝成的海”?诗中有没有回答这个问题?读第一部分,你觉得小时候的“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他为什么想至I 山的那边,而 且 是“常伏在窗口痴想”?为什么去爬山?为什么又说自己的想望是“幻想”?(4)“隐秘的想望”指什么?为什么说
10、“隐秘、”?山那边的青山,为 什 么“铁青着脸”?(6)“给我的幻想打了一个零分”,改用议论语言,怎么说?(7)“一颗从小飘来的种子”指什么?一座座山顶为什么诱惑着我?“我”为什么失望?心灵为什么是枯干的?海潮漫湿枯干的心灵又是什么意思?(8)结尾表达的信念,如果用议论语言该怎样表达?5.小结内容研讨的经验。学习方法和习惯也是教学目标。学习笔记应该有一部分专门记“语文学习经验”,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等方面应该分页记。每次小结只须提要式地记一两点。6 .再朗读。7.课外作业。从“研讨与练习”选题,或自行设计。有关资料一、作者简介王家新,1 9 57年生于湖北均县(现在丹江口市)。1 9 78年
11、入武汉大学中文系读书。1 9 8 2年毕业,分配到湖北邮阳师专任教。1 9 8 5年借调到北京 诗刊社从事编辑工作,1 9 9 0年离开。1 9 9 2年去英国。1 9 9 4年归国,在北京教育学院中文系从事教学工作。出版的诗集有 纪念(1 9 8 5年)、游动悬崖(1 9 9 7)等。二、山那边的海关于 在山的那边(王家新)在山的那边是我在二十多年前写下的一首诗,那时我还是一个从边远山区来到大学校园不久的大学生。因此,对我来说,重读这首诗,犹如翻开封存多年的老相册,重又看到了那个不无稚气、却让人感叹和怀念的早年的我。显然,在山的那边起源于童年经验。我生于湖北西北部山区的武当山下,父母为中小学
12、老师,从小随着父母的工作调动,在五六个地方生活过,但一直没有走出山里的世界。世界对于幼年的我来说,就是放学后一片寂静的校园、山川中那道清澈的河流以及环抱着这一切的无言的群山。而我偏偏又是一个耽于幻想、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的少年。诗的开头两句,正 是 我“小时候”的真实写照。我想儿乎在每一个人的童年和少年时期都有 一 些“隐秘的想望”,而诗中的这种对“山那边”的遥望和幻想,构成了我小时候特有的秘密在今天看来,它还隐秘地影响到我的一生。但是,仅仅如此,还不足以构成一首诗。于是,“海”在我的生活中并最终在这首诗中出现了。“海”的出现,恰 好 与“山”形成了对应,显现出一种诗的结构。这 里
13、的“山”与“海”,可以从隐喻的意义上来读解:山,一个实际生活的世界,封闭、灰暗、压抑;海,一个想像性的世界,开阔、光亮、自由。海,是山川陆地的结束,另一个世界的开始。海,从古到今,都是对人的自由天性、对人的想像力的召唤。而这些含义,在我年幼时都不可能意识到。我只是凭借着我那耽于幻想的天性在遥望山的那边,在想像海的那一片蓝色。第二课:走一步再走一步一、教学目标与重点1.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2.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
14、提高阅读质量。3.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二、教学步骤第一课时1.导语让一个同学读“导语”。“导语”补充。“导语”中 说“写 的 是 我 童年时 一 次 脱 险 的 经 历 ,既然是“脱险”,那么,是什么险呢?怎么会陷入险境的呢?又是怎么能脱险的呢?时隔57年,6 5 岁的作者为什么要写这次经历呢?说“其中蕴含着生活的哲理”,是什么哲理呢?2.默读默读要注意速度,要从每分钟300字提高到500字,本文大约1500字,要 求 4 分半钟看完。到 时 说“时间到”。默读后要请同学复述故事情节,复述的难点往往是时间、地点、人物、数字,默读时要注意看清楚。3.复述故事情节(1)
15、复述前的准备抢答:故事发生在美国哪个城市?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爬悬崖的一共儿个孩子?有名字的有哪两个?那座悬崖有多高?岩石架有多高?把故事分成两部分,前一部分可谓“冒险”,后一部分 可 谓“脱险”,请一个同学复述“冒险”,一个同学复述“脱险”。(3)根据复述的得失,想一想自己的默读应该怎样改进。把经验记下来。4.字词教学看课本列出的词语,看注释,查词典,读一读,讲一讲。5.朗读训练要求: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注意发音、停顿、重音、语调、速度。6.课文主旨研讨从课文内容看,标 题“走一步,再走一步”是什么意思?在人生道路上,面对困难,“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是什么意思?一个巨大的困
16、难分成“一步一步”,是什么意思?(4)为什么不要想着距离有多远?7.小结这次研讨的经验。8.课外作业“研讨与练习”第一题。第二课时1.多角度阅读学习方法指导一篇文章,除了探究中心意思之外,还可以多角度地阅读,这样读就不至于老是往一个方面去想,能读得有创意,能提高阅读质量。多角度阅读,首先要确立角度,关键也在于确立角度。怎样确立角度呢?可以着眼于某一人物,也可以着眼于某一情节,提出问题,思考问题。举个例子说,评论杰利什么地方做得对,什么地方做得不太好,就是一个角度。这样的角度课文中很多。(2)确定角度学生先说,教师启发、整理。父亲怎样教孩子脱险?评论杰利。评论四个孩子。探究问题石架大约7米高,扛
17、梯子把孩子抱下来要保险得多,也简单得多,父亲为什么不这样做?他的办法有什么普遍意义?哪些地方写到杰利,请一一加以评论。请评论四个孩子的行为。假 如“我”的父亲没有来,你 作 为“我”的同学,将怎么办?假如你是“我”,孤身一人在悬崖上,将怎么办?2.语言运用学习语文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运用可以从模仿开始,不会说的学着说,坚持不懈,语言能力就会逐步提高。请利用下列格式,在横线上补出词语,表达自己想说的一个意思。投影或出示大卡片(1)时 隔 年,。我一直牢记着叫我不要的训诫。(3)向 攀 爬。(4)有人啜泣。(5)正 纳 罕o暮色开始四合,。暮色苍茫,(8)全身麻木,不
18、能动弹。带 着 的 口 气 说。(1 0)我小心翼翼地。(1 1)我的信心大增。(1 2)产生了一种成就感。3.练笔生活中难免遇到困难。你遇到过什么困难?是怎样克服的?有什么经验教训I?写一个片段或一篇短文。当堂没有完成的,课外完成。组织同学布置专栏。第三课:生命生命一、教学目标和重点1 .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注重质疑问难,切磋学问,砥砺思想,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好课文。2.在熏陶感染中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1.看导语,默读课文,画出各段“主题词”。如第一段中的“生之欲望”。2.从把握各段主题词入手,整体把握课文内容。事例思考飞蛾:生之欲望意义香瓜子:生命力价
19、值心跳:生命珍视、奋斗3.借助注释和词典,读一读,写一写。骚扰小憩茁壮糟蹋庸碌辜负昂然挺立擎天撼地肃然起敬4 .朗读。要求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各自练读。点名朗读。5 .质疑问难。6.问题设计与研讨。研讨方式:四人合作,全班交流。(1)三个事例为什么这样排列?为什么前两个事例举的都是小虫子、小瓜苗这样的小生命?三个事例蕴含的意思侧重点有什么不同?小瓜苗仅仅活了几天,说得上“擎天撼地的生命力”吗?(4)三点思考侧重点有什么不同?7.小结这次质疑与研讨的经验。8 .朗读练习。9.语言运用:补成一句话。一 只 不 停 地 在 飞 来 旋 去,骚扰着我。在 小 憩。(3)令我震惊。(4)令
20、我肃然起敬。(5)昂 然 挺 立。(6)足以擎天撼地。(7)我 可 以 也 可 以。(8)庸碌一生。我 应 许。(1 0)遇福遇祸,或喜或忧,。10.作业。见“研讨与练习”。第四课:紫藤萝瀑布一、教学目标和重点阅读方法上,以朗读训练为重点;内容理解上,以感悟人生为重点;写作学习上,以写景状物为重点。教师发挥引导和组织作用:在朗读训练上,范读一个片段,鼓励读得好的同学,根据学生朗读情况举例指导;在内容探究上,启发学生拎出透露背景的语句,适当补充背景资料,引导学生领悟藤萝花情与社会形势的联系,作者心情与民心的联系;在写作揣摩上,引导学生就“写景抒情”类作文从课文中得到启示。二、教学大体步骤第一课时
21、1.看导语默读课文。2.组织学生谈谈整体感知。要求抓住作者感情有什么变化,作者感悟到什么哲理,思路上大体怎么展开。3.字词教学。“读一读,写一写”看“注释”,查词典学生读,教师正音。4.朗读训练。范读片段(教师自行选择)学生各自练读抽两名学生起来读教师举例指导。5.内容研讨。为什么面对紫藤萝瀑布,作者的感情有那样的变化,对生命有那样的感悟?辅助性问题设计:你能不能画一张图表,画出作者所说的藤萝的变迁小史?课文所说的“十多年”,我们国家的历史你知道哪些?图(略)“生死谜、手足情”透露出作者遭遇到什么不幸?(2)“那时的说法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是一种什么观念?这种观念在当时占据什么地
22、位?(3)探究最后第二段含义。作 者 说“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想想从这个信念中可以引出什么结论来作为人生的指南?作者描写一朵朵花与整树花的河流,花的瀑布,二者的关系给我们什么启示?6.小结这次探究的经验。这一次探究作者的思想感情,研究这一篇比较含蓄的文章,你取得什么经验?把自己想到的和同学谈到的,记 在“语文学习经验录?阅读经验?内容探究”上。7.布置课外作业。(1)”研讨与练习”第一题。常见的花我们往往熟视无睹,印象模糊。学习作者,细细观察一种花,边观察边思考,最好也能对生命、对人生有所感悟,准备课堂发言,写一个发言提纲。第二课时1.交流第一题答案。2.交流赏花所得。3.抽几名学生轮流朗
23、读。4.语言揣摩。(1)哪些句子写景写得特别好,你特别喜欢?默读一遍,画出佳句。朗读自己最欣赏的佳句。(3)集体揣摩练习二所列四个句子。5.小结语言揣摩的经验。这次揣摩品味语言,你取得什么经验?在“语文学习经验录?阅读经验?语言揣摩”上记几条。6.写作学习。启发思考题总题目:写景抒情的作文,怎样写才好?分题目:写景与抒情二者怎样摆法才好?景物怎样才能写得细腻?景物怎样才能写得生动亲切?观察景物怎样才能有所感悟?7.小结写作借鉴的经验。8 .再练朗读。9 .布置作业。(1)练习二(2)练习三第五课:童趣一:教学建议和重点本文可用两节课教读。由于本文是学生入学后所学第一篇文言文,有必要先谈谈学习文
24、言文的意义和方法。时间不超过2 0分钟。要点如下:一、文言文是古代的书面语体,特点是简洁、典雅。文言文来源于古代汉语口语,现代汉语也来源于古代汉语口语,二者同源而异流,二者既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同为主,不同为次,所以不难学,我们要有学好的信心。二、学文言是为了继承祖国的文化,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历史上的许多事情;文言文中的许多词汇、语汇依然保存在现代汉语中,学文言文可以丰富我们的语言仓库。三、学好文言文的关键在于培养语感。培养语感方法有“三要”:一要熟读背诵课文,目的是熟悉文言文的表达方式和语言习惯;二要自己用心领悟,目的是把“言”和“意”融为一体,见“言”而知“意”;三要主动积累词汇、
25、语汇,目的是掌握文言文的表达工具。这三条密切相关,缺一不可。教读本课,拟 用70分钟。建议如下:1.一定要做到当堂成诵本文共221字,用中速读一遍约需1分50秒,假定在课上读12遍(含教师范读和领读),仅 需24分钟左右,完全有可能实现当堂成诵。这样做,有利于学生养成一个诵读的习惯。为实现这个目标,可采取以下的措施:(1)预习时要提出诵读课文和领会课文大意的要求,至少读三遍。(2)要指导学生诵读。可从划分停顿入手。由于学生在小学时习惯于用一字一顿的读法(有利于认清字形和读准字音),无妨先用个别句子示例,使学生知道现在的读法跟以前有所不同。如:能/张目?对日昂首/观之,项/为之?强使之/冲烟/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 语文 年级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