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衡传》导学案(教师版).docx
《《张衡传》导学案(教师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张衡传》导学案(教师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张衡传导学案(教师版)张衡传导学案(老师版) 本文关键词:学案,老师版,张衡传张衡传导学案(老师版) 本文简介:张衡传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范晔的生平和后汉书。2、疏通课文大意,归纳文言学问点,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深化了解张衡。3、学习本文记人叙事详略得当的写法。【学习重点】1、积累肯定的文言学问。2、了解张衡在各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学习他刻苦求学、科学务实、追求真理的精神。【学习难点】学习本文张衡传导学案(老师版) 本文内容:张衡传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范晔的生平和后汉书。2、疏通课文大意,归纳文言学问点,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深化了解张衡。3、学习本文记人叙事详略得当的写法。【
2、学习重点】1、积累肯定的文言学问。2、了解张衡在各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学习他刻苦求学、科学务实、追求真理的精神。【学习难点】学习本文记人叙事详略得当的写法。【学法指导】1、利用工具书自主疏通文意。2、小组合作解决疑难。【学问链接】1、作者与作品简介范晔(3101445),字蔚宗,顺阳(今河南省淅川)人。南朝宋闻名历史学家。他依据前人撰述的几十种有关后汉的历史著作,编写成后汉书。后汉书的记述,起于刘秀起兵推翻王莽,最终汉献帝禅位于曹丕,详载了东汉一一百零一零一九十五年的历史。该书既具史家识见,又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司马迁(西汉)的史记、班固(东汉)的汉书、范晔(南朝宋)的后汉书、陈寿(西晋)三国志合
3、称为“前四史”。2、张衡简介张衡不但是宏大的科学家,还是宏大的文学家,他才华横溢,学问渊博,诗文俱佳,造诣精深,是中华民族文化史上一位少见的全才。在自然科学方面,他精通天文、地理、历法、数学、机械、气象;在社会科学方面,历史、文学、经学、哲学、礼法、绘画均至佳境。他既在自然科学方面为我们留下了震惊世界的浑天仪、地动仪、独飞木雕等宏大独创,又在社会科学方面留下了熠熠闪光的理论著作和文学作品。他的二京赋,达到了汉代大赋长篇巨制的极致;他的抒情小赋为赋的发绽开创了新的途径;他的诗是我国七言诗由发展到成熟的一个标记,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起到了划时代的作用。为了纪念张衡的功绩,人们将月球背面的一环形山命名
4、为“张衡环形山”,将小行星1802命名为“张衡小行星”。【学习过程】一、难词难句说明。(1)从容淡静:从容,举止行动,礼记?缁衣:“衣服不贰,从容有常。”孔颖达疏:“谓举动有其常度。”楚辞?九章:“孰知余之从容。”王逸注:“从容,举动也。”不能作舒缓、不急迫来讲。淡静,淡泊娴静。全句:(他)平常举止淡泊娴静。(2)衡不慕当世:当世,是当世之人,即当时的掌权者。(3)自去史职,五载复还:张衡,公元111年(安帝永初五年)拜郎中,114年(安帝元初元年)迁尚书侍郎,115年迁太史令,121年(安帝建光元年)迁公车司马令,126年(顺帝永建元年)再复为太史令。文中所指“五载”,即公元121年辞太史令
5、,拜公车司马令,到126年又复为太史令的“五载”。(4)咸怪其无征:征,是应验、征验、效验的意思,不宜作“证据”讲。(5)“举孝廉”、“辟公府”、“累召不应”、“公车特征”:举,举荐。辟,征召。召,呼喊,特指上对下的呼喊,引申为招致,征,召,特指君召臣。“举、辟”二字在这里都表被动。(6)“拜郎中”、“迁为太史令”、“积年不徙”、“再转复为太史令”:拜,授予官职。迁,调动官职,一般指升官,“左迁”才是贬官。徙,表一般的调职,有时也用以表示降职,本文指前者。转,迁调官职。这四字的意思很接近,略有区分。(7)关于“璇机”的说明:一说是玉饰的测天仪器。一说,“机”即“玑”,“璇机”是两颗星的名字,即
6、“天璇”和“天玑”。从上下文看,似以其次说为宜。用“璇”“玑”二星指代北斗七星,又进而指代天文,“妙尽璇机之正”即精通天文的意思。(把“璇机”指代天文,可参见王力古代汉语下册第一分册第787页)二、拓展延长:人物传记是文言文中常见的类别,而且多为官吏的传记,常涉及人宦海生涯中的升迁、调转、罢免等事。与现代汉语比较,古代官职变动用词具有词汇量丰富的特点。了解和驾驭这些术语的含义、特点及规律,对于更好的阅读文言文具有很大的帮助。第一类:表示授予、提升的词语。征:由君王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员;辟:由中心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任以官职;荐、举:由地方向中心举荐品德端正的人,任以官职;拜:授予官职;
7、除:任命,授予官职;授:赐予官职;起:起用某人任以官职。擢:在原官职上提拔;拔:提升没有官职的人。其次类:表示调动官职的词语。迁:调动官职,一般是提升调用;转、调、徙:调动官职;补:补任缺职;改:改任官职。第三类:表示兼职、代理的词语。兼:同时掌管,兼任;领:兼任;署:代理,短暂担当;权:暂代官职。第四类:表示降职、罢免的词语。贬:降职;谪:被罚流放或降职;出:离开京城外调(与“入”相对,古人一般以入京任官为荣);左迁:降职;罢、免:罢黜、免去官职;黜、废:废弃不用。第五类:其他。还有一些不表示职官的变动,但经常与职官结合在一起,可敏捷翻译为执掌、主持的意思。例如:知:调清河丞,寻知大谷县(1
8、1016年)行:迁左丞,行徐州事(2000年)主:掌管。例如史记吕太后本纪:“太尉绛侯勃不得入军中主兵。”(勃:人名。)其他(1)年号纪年。永元中阳嘉元年永和初元丰七年元和十年德二年(2)地名。南阳西鄂人也三辅(京城旁边的三个地区)河间相京师(京城)(3)学校。太学(最高学俯)(“今诸生学于太学”)观、游(指游学,考察学习)庠、序(学校)(“俾人邑痒”)国子监(明清最高学府,入监读书称监生)(“老监生”)教授、博士、直讲、助教(教学人员)(“有司业、博士为之师”)(4)姓名。(“名”和“字”有对应关系)张衡字平子屈原名平韩愈字退之苏轼字子瞻苏辙字子由诸葛亮字孔明刘备字玄德关羽字云长张飞字翼德赵
9、云字子龙辛弃疾字幼安班固字孟坚三、自读课文,利用工具书,读准字音,疏通文意,完成下面的题。(一)这篇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张衡的?文章记叙的重点是什么?(二)翻译下列各句。1、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2、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3、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4、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5、时政事渐损,权移于下,衡因上疏陈事。张衡传导学案(一)答案三、(一)答:三个方面:(1)写张衡的品行和文才(2)写张衡在科学技术上取得的成就()(3)写张衡的政治才能()其次部分是文章的重点,又可分为两层:一是仕途状况,以及制
10、作浑天仪和著灵宪、算图论的状况;一是特地介绍候风地支仪。明显,后者又是其次部分的重点。作者这样处理,使文章的详略得当。因为张衡一生有多方面的才能和成就,而他在科技方面的才能和创建独创最为突出,因此成为本文记叙的重点。(二)翻译下列各句。1、译文:虽然才学高出当时一般人,却没有傲慢自大的心情。(他)总是举止稳重,神态淡泊安静,不爱和一般的世俗之人往来。2、译文:张衡擅长器械制造方面的技巧,尤其用心探讨天文、气象、历法等的推算。3、译文:他不趋附当时的权贵,所担当的官职,经常多年得不到提升。4、译文:曾有一次,一条龙的机关发动了,可是(洛阳)并没有感到地震,京城里的学者都惊异地动仪这次没有灵验。5
11、、译文:当时政治越来越腐败,中心权利向下转移,张衡于是给皇帝上疏陈述关于政事的看法。张衡传导学案(二)学习目标:1、了解张衡一生对人类文明发展做出的杰出贡献,学习张衡高尚品德和刻苦钻研的精神。2、驾驭常用文言实词,弄懂一些专指词语,疏理文言否定词。3、学习记叙和说明相结合的表达方式。难点重点:目标2、3、学习方法自读法、探讨法、展示法【学问链接】张衡的生平和成就张衡(78139),字平子,南阳西鄂(今河南南阳县石桥镇)人,东汉闻名文学家,杰出的科学家。17岁离家,先后到长安、洛阳,拒绝官僚贵族召请,在太学日夜攻读,博览群书。28岁任南阳太守鲍德主簿。29岁写成东京赋、西京赋。二京赋是模拟司马相
12、如的子虚赋和班固的两都赋写成的。34岁为郎中,后又作过尚书郎。太史令、侍中、河间相一类的官。作太史令最久,前后几次,历时数年,掌管天象观测。写有闻名天文著作灵宪和算罔论,创建了世界上第一架用铜壶滴漏带动的浑天仪。他用肉眼观测星星,制成星图。当时他视察到星星有2500多颗(现代天文学用肉眼能看到3000颗左右)。汉阳嘉元年(132年),又创建了世界上第一台测定地震方向的地动仪。他曾上疏要求禁绝当时流行的图谶迷信。任侍中期间,遭遇宦官谗毁,遂作思玄赋以宣情述志。59岁离京任河间相,在职之年,“郡中大治,称为政理”。以后又征召为尚书,不久即去世,终年62岁。有张河间集存世。张衡勤敏朴实。崔瑗说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张衡传 导学案 教师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