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入麻醉.doc
《吸入麻醉.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吸入麻醉.doc(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吸入麻醉1.肺泡最低有效浓度(minimum alveolar concentration,MAC) ,例举三种常用药的MAC值?MAC是指某种吸入麻醉药在一个大气压下与纯氧同时吸入时,能使50%病人在切皮时不发生摇头、四肢运动等反应时的最低肺泡浓度。因为MAC是不同麻醉药的等效价浓度,所以能反应该麻醉药的效能,MAC越小麻醉效能越强。MAC的概念包含有4个基本要素:当受到强的有害刺激后必须发生一个全或无的体动反应;把肺泡内呼气末麻醉药浓度作为一个平衡样点,以反映脑内麻醉药浓度;用适当的数学方法表达肺泡内麻醉药的浓度与相应反应间的量化关系来评估MAC;MAC还可量化以反映生理或药理状态的变化,
2、如可以作为一项敏感的手段以确定其它麻醉药、中枢性药物与吸入麻醉药的相互影响。氧化亚氮105%,氟烷0.75%,异氟烷1.2%,地氟烷6.0%,七氟烷2.0%。2.MAC定义?与何分配系数有关? 举例说明。吸入麻醉药的麻醉强度与油/气分配系数有关,油/气分配系数越高,麻醉强度越大,所需MAC也小。如氧化亚氮的油气分配系数为1.4,其MAC值为101;七氟烷的油气分配系数为2.0,其MAC值为2.0。通常吸入麻醉药的血/气分配系数与油/气分配系数成反比,即麻醉强度越大,其可控性越差。其血中分压升高就越慢,也就是说气体的溶解度越大,麻醉起效也就越慢,如甲氧氟烷比氧化亚氮要慢得多。当吸入氧化亚氮时血中
3、氧化亚氮分压就会快速升高,这是因为氧化亚氮的血/气分配系数低(0.47),相比之下由于甲氧氟烷的血/气分配系数高(13),在血中溶解的多,其血中分压就升高的非常慢。氟烷血气分配系数2.4,异氟烷1.4,地氟烷0.42,七氟烷0.65。3.什么是MAC?增加,降低及不影响MAC的因素分别有哪些?(1)降低MAC的因素1)PaCO290 mmHg或PaCO210 mmHg;2)低氧血症,PaO240 mmHg;3)代谢性酸中毒;4)贫血(血细胞比容在10%以下,血中含氧量4.3 ml/dl;5)平均动脉压在50 mmHg以下;6)老年人;7)使中枢神经儿茶酚胺减少的药物(如利血平、甲基多巴等,动物
4、);8)巴比妥类及苯二氮卓药物;9)麻醉药物,如氯胺酮或并用其它吸入麻醉药及局麻药;10)妊娠;11)低体温;12)长期应用苯丙胺;13)胆碱酯酶抑制剂;14)2-激动剂。(2)升高MAC的因素1)体温升高时MAC升高,但42以上时MAC则减少;2)使中枢神经儿茶酚胺增加的药物,如右旋苯丙胺等(动物);3)脑脊液中Na+增加时(静脉输注甘露醇、高渗盐水等);4)长期饮酒者可增加异氟烷或氟烷MAC约30%50%;5)甲状腺功能亢进。(3)不影响MAC的因素1)性别;2)麻醉时间,麻醉开始及经过数h皆不改变;3)昼夜变化;4)甲状腺功能减低;5)PaCO2在1090 mmHg之间;6)PaO2在4
5、0500 mmHg之间;7)酸碱代谢状态;8)等容性贫血;9)高血压。4第二气体效应(Second gas effect)指同时吸入高浓度气体和低浓度气体时,低浓度气体的肺泡浓度及血中浓度提高的速度,较单独使用相等的低浓度气体时为快。临床上常把含氟吸入麻醉药与N2O 合用的作用,加快诱导;减轻其不良反应;维持循环功能的稳定。5.半数苏醒肺泡气浓度(MAC awake50)半数苏醒肺泡气浓度(MAC awake50),为亚MAC范围,是50%病人对简单的指令能睁眼时的肺泡气麻醉药浓度。6.何谓低流量吸入麻醉?简述低流量吸入麻醉及存在的问题采用循环紧闭式麻醉机,新鲜气流量4L/min为高流量吸入麻
6、醉,新鲜气流量2L/min为低流量吸入麻醉。优点:1.CO2排除完全;2.吸入气体湿度正常,易于保持呼吸道湿润,保留体内水分;3.碱石灰产热,有利于保持患者麻醉中体温;4.采用低流量气体,行低流量吸入麻醉,可显著节约麻醉药和O2;5.麻醉深浅易于调节,一般保持1.3MAC(MAV95);6.可随时了解VT大小和呼吸道阻力变化;7.可减少手术室的空气污染。缺点:1.使用N2O必须监测O2浓度。2.需有配备低流量流量计、蒸发器、通气装置的麻醉机。3.回路内有麻醉气体以外的气体蓄积 ( N2O、CO 、吸入麻醉药的代谢产物甲烷、丙酮)。7.影响脑组织吸入麻醉药浓度的因素1)通气量的影响增加每分通气量
7、肺泡内吸入麻醉药的浓度迅速PA、Pa诱导期缩短。由于血中溶解度大的麻醉药被血液摄取的多,增加肺泡通气量可使更多的药物进入肺泡以补偿血液的摄取,肺泡分压上升也较明显,故增加肺泡通气量对血中溶解度大的麻醉药影响明显。2)麻醉药在血液中的溶解度溶解度又称分配系数,指麻醉药(蒸气或气体)在两相中达到动态平衡时的浓度比值。血/气分配系数:指在体温条件下吸入麻醉药在血和气二相中达到平衡时浓度的比值。3)心排血量在通气量不变的条件下,心排血量肺循环血流量 血液摄取药物 PA上升缓慢休克等心排血量 血液摄取药物 PA、Pa、Pbr上升快 。心排出量对吸入麻醉药的影响与溶解度有关,心排血量对易溶性麻醉药影响明显
8、。4)肺泡与静脉血麻醉药的分压差麻醉药跨肺泡膜扩散的速率与肺泡和静脉血麻醉药分压差成正比。5)麻醉药在脑组织中的溶解度:即组织/血分配系数:在正常体温下,组织与血液二相中麻醉药达到动态平衡时麻醉药浓度的比值。6)脑组织的血流量血流丰富的组织(脑、肺、肾、心脏等):容积小(6L),但血流量大,分压上升快,达到平衡时间短。血流量较小的组织(脂肪):容积大(14.5L),但血流仅为心排血量的1.5%,分压上升慢,达平衡时间长。7)动脉血-脑组织内麻醉药的分压差组织摄取与动脉血-组织麻醉药的分压差成正比。8)脑组织容积或质量8.比较安氟醚和异氟醚吸入麻醉的特点安氟醚 1.中枢神经抑制与吸入浓度相关2.
9、循环系统有抑制作用。抑制心肌,扩张血管。3.呼吸抑制强。VT下降,肺顺应性降低。 4.安氟醚有松弛子宫平滑肌作用,可引起宫缩无力和产后出血。孕妇安氟醚吸入浓度宜安氟醚异氟醚氟烷 异氟醚适应症:优于安氟醚,适用于老年人、冠心病人、癫痫。异氟醚禁忌症:因增加子宫出血,不适于产科手术。9.以吸入麻醉药异氟醚和七氟醚为例,简述小儿药理学的特点同年长儿和成年人相比,新生儿、婴儿和年幼儿肺泡通气量高,功能残气量低。肺泡分钟通气量与功能残气量比值大,血运丰富的器官血流量相对较高,使得在吸入诱导时,肺泡麻醉药浓度迅速上升,诱导迅速。另外,新生儿的挥发性麻醉药的血/气分配系数低于成年人,使得诱导期的时间相当快,
10、但增加了药物过量的潜在风险。大多数卤化剂在婴儿体内的最小肺泡有效浓度要高于新生儿和成人,和其他吸入药不同,七氟醚在新生儿和婴儿中的最小肺泡有效浓度相同。新生儿因为代偿机制不完善,血压和心肌抑制对挥发性麻醉药更为敏感。挥发性麻醉药对婴儿的呼吸抑制性高于年长儿童。10.地氟烷的药理特点,临床应用的优缺点中枢神经系统地氟烷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程度与用量有关,脑电图表现为脑皮质电活动呈剂量相关性抑制,但不引起癫痫样改变,也不引起异常的脑电活动。地氟烷和其它吸入麻醉药一样,大剂量时可引起脑血管扩张,并减弱脑血管的自身调节功能。由于地氟烷的低溶解特性,所以麻醉后恢复迅速,比七氟烷、异氟烷、氟烷更快。循环系
11、统和其它现代挥发性麻醉药一样,地氟烷能抑制心血管功能,然而在一定MAC下并用氧化亚氮能减轻地氟烷的循环抑制及心率加快作用。呼吸系统地氟烷抑制呼吸,减少分钟通气量、增加PaCO2,并降低机体对PaCO2增高的通气反应,其抑制作用与剂量有关。但地氟烷对呼吸的抑制程度不如氟烷、异氟烷强,由此可通过观察潮气量和呼吸频率的变化来估计麻醉的深度。毒性反应地氟烷是已知的在机体内生物转化最少的吸入麻醉药,在血和尿中所测到的氟离子浓度远小于其它氟化烷类麻醉药。临床应用1优点 血、组织溶解度低,麻醉诱导及苏醒快;在体内生物转化少,对机体影响小;对循环功能干扰小,更适用于心血管手术麻醉;神经肌肉阻滞作用较其它氟化烷
12、类吸入麻醉药强。2缺点 沸点低,室温下蒸气压高,需用特殊的电子装置控制温度的蒸发器;有刺激气味;药效低,价昂。11.氧化亚氮药理特点,临床应用的优缺点药理特点1.中枢神经系统麻醉作用极弱,吸入3050%氧化亚氮有镇痛作用,80%以上时有麻醉作用,氧化亚氮MAC为105。2.循环系统对心肌无直接抑制作用,对心率、心排出量、血压、静脉压、周围血管阻力等均无影响。3.呼吸系统对呼吸道无刺激性,亦不引起呼吸抑制,但术前用镇痛药的病人,硫喷妥钠诱导时产生呼吸抑制,再吸氧化亚氮时增强呼吸抑制作用。4.不良反应对骨髓的作用为治疗破伤风、小儿麻痹等连续吸氧化亚氮34天以上的病人,可出现白细胞减少,以多形核白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吸入 麻醉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