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化常识之科举制度1(定)---经典ppt课件解析---高中语文.pptx
《古代文化常识之科举制度1(定)---经典ppt课件解析---高中语文.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文化常识之科举制度1(定)---经典ppt课件解析---高中语文.pptx(3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科举制度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之MINGLAN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1.从宏观上了解中国古代选官用官制度。从宏观上了解中国古代选官用官制度。2.2.熟悉科举制度诞生与发展的历程。熟悉科举制度诞生与发展的历程。3.3.积累有关科举制度的文化常识,提高对文言作品的阅读理解能力。积累有关科举制度的文化常识,提高对文言作品的阅读理解能力。学习重难点:学习重难点:积累有关科举制度的文化常识,提高对文言作品的阅读理解能力。积累有关科举制度的文化常识,提高对文言作品的阅读理解能力。古古代代选官官用用官官制制度度科科举制制的的诞生生与与发展展目目壹贰叁录科科举考考试的的流流程程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有一个十分完整的发
2、展序列,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有一个十分完整的发展序列,选官制度经历了一个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选官制度经历了一个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历程。发展历程。历代选拔人才的方式,无外乎两种:历代选拔人才的方式,无外乎两种:荐举、荐举、考试。考试。但自三代至魏晋的荐举,基本上并不成功。因但自三代至魏晋的荐举,基本上并不成功。因此,隋唐以后此,隋唐以后考试成为主流,而以荐举辅之。考试成为主流,而以荐举辅之。传说中的尧舜禹时期传说中的尧舜禹时期“举贤任能举贤任能”春秋战国时期世卿世禄制春秋战国时期世卿世禄制汉代察举与征辟制汉代察举与征辟制魏晋南北朝时期九品中正制魏晋南北朝时期九品中正制隋唐至清
3、代科举制隋唐至清代科举制荐举荐举古代选官用官制度古代选官用官制度汉代确立的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察举有考汉代确立的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察举有考察、推举的意思。由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察、推举的意思。由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拔人才并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选拔人才并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再任命官职。如:李密如:李密陈情表陈情表:“前太守臣逵前太守臣逵察察臣孝臣孝廉,后刺史臣荣廉,后刺史臣荣举举臣秀才。臣秀才。一、察举制一、察举制概念概念一、察举制一、察举制内容内容时期时期发展及举荐过程发展及举荐过程周代三年一“大比”,将优秀人才贡于周王将优秀人才贡于周王。春
4、秋战国基层逐级察举地方官向国君推荐人才;战国时,地方官在年终上计时,必须向中央推荐一定数额的人才,经过国君或有关部门的考核而授予官职,后来演变为察举。汉乡举里选,察举孝廉、秀才。初选:按身、德、材、行标准考核:再按贤良方正、孝悌力田、明经明法等条款进行考核,最后还要“策试”,皇帝亲览其策。选中者称“孝廉”“秀才”,授以州郡直至中央官位。一、察举制一、察举制举秀才,不知书;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抱朴子抱朴子外篇卷十五外篇卷十五审举审举汉代擢用人才的一种制度,主要包括皇帝征聘和汉代擢用人才的一种制度,主要包括
5、皇帝征聘和公府、州郡辟除两种方式,皇帝征召称公府、州郡辟除两种方式,皇帝征召称“征征”,官府,官府征召称征召称“辟辟”。如:张衡传:如:张衡传:“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辟公府不就。公府不就。”二、征辟制二、征辟制概念概念九品中正制,又称九品官人法,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九品中正制,又称九品官人法,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的选官制度。重要的选官制度。如:拟行路难: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如:拟行路难: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三、九品中正制三、九品中正制概念概念科举制度概说科举制
6、度概说定义:指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定义:指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科举。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科举。发展:它发展:它创始于隋朝创始于隋朝大业元年(大业元年(605605年)年),确立于唐朝,完备于宋朝,确立于唐朝,完备于宋朝,兴盛于明、清两朝,废除于清朝兴盛于明、清两朝,废除于清朝光绪三十一年(光绪三十一年(19051905年)年),历时,历时13001300余余年年。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原则:原则:自由自由报名,报名,统一统一考试,考试,平等平等竞争,竞争,择
7、优择优录取,录取,公开公开张榜。张榜。影响:(影响:(1 1)打破了血缘世袭关系和世族对政治的垄断打破了血缘世袭关系和世族对政治的垄断,对我国古代,对我国古代社会的选官制度是一个直接有力的改革。它给中小地主阶级和平民百姓社会的选官制度是一个直接有力的改革。它给中小地主阶级和平民百姓通过科举入仕提供了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使大批地位低下和出身寒微通过科举入仕提供了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使大批地位低下和出身寒微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2 2)科举考试的内容到明代以八股文为主,即科举考试的内容到明代以八股文为主,即“八股取士八股取士”。它逐步成为一种。它逐步成为一种僵化僵化的模式,特
8、别是到晚清时已成为严重的模式,特别是到晚清时已成为严重束缚束缚知识分子的枷锁,暴露出种种弊端。知识分子的枷锁,暴露出种种弊端。19051905年清政府废除科举。年清政府废除科举。一、察举制一、察举制科举制度始末与录取进士人数科举制度始末与录取进士人数 开始:隋炀帝开始:隋炀帝初年初年结束:清光绪三十一年(结束: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1905)总计:约总计:约13001300年年录取:约录取:约1010万名进士(万名进士(9874998749人,诸说不同)人,诸说不同)状元:约状元:约600600人人 一、察举制一、察举制科举制度的创立:隋朝科举制度的创立:隋朝科举制度是国家根据需要,设立若干
9、科目,举行公开而统一的考科举制度是国家根据需要,设立若干科目,举行公开而统一的考试,以考试成绩作为主要标准的选官制度。试,以考试成绩作为主要标准的选官制度。由礼部主持考试由礼部主持考试,择优,择优录取,取得做官资格。再录取,取得做官资格。再吏部试以吏部试以“身言书判身言书判”,合格可以授予官,合格可以授予官职。释褐试。职。释褐试。隋炀帝隋炀帝时,创立了进士科,以试策取士。这是科举制度的开始。时,创立了进士科,以试策取士。这是科举制度的开始。一、察举制一、察举制科举制度的完善:唐朝科举制度的完善:唐朝 唐科举分常举和制举两种。常举分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书、明算、道举、童子等科,其中以明经、
10、进士两科最重要。所谓制举,是由皇帝亲自主持的考试。科目多临时设置,平民子弟和官吏都可应试。制举不常举行,在科举制度中不占重要地位。明经考试的内容以帖经为主;进士考试的内容以诗赋为主。考帖经全赖背诵,做诗赋需要独立思考。因而中明经易,中进士难。进士及第虽难,但及第后易于飞黄腾达,因此被时人视为“士林华选”。一、察举制一、察举制科举制度的完善:唐朝科举制度的完善:唐朝完善措施:唐太宗完善措施:唐太宗时,扩充国学的充国学的规模,增加考模,增加考试科目;科目;武武则天天时,大量增加科,大量增加科举取士的人数,取士的人数,首首创武武举和殿和殿试,武武举由兵部主持举由兵部主持;唐玄宗;唐玄宗时,诗赋成成为
11、进士科的考士科的考试内容。内容。一、察举制一、察举制科举制度的完善:宋朝科举制度的完善:宋朝北宋建国后,鉴于唐末五代时期藩镇武人干政的教北宋建国后,鉴于唐末五代时期藩镇武人干政的教训,开始采取训,开始采取重用文臣、以文制武政策重用文臣、以文制武政策。宋初大力发展科举制度,宋初大力发展科举制度,广泛地吸收地主阶级的知广泛地吸收地主阶级的知识分子参加政权。扩大了录取规模识分子参加政权。扩大了录取规模。宋太宗在位。宋太宗在位2121年,年,通过科举而得官的将近一万人。宋仁宗在位通过科举而得官的将近一万人。宋仁宗在位4141年,单年,单由进士一科而得官的就有由进士一科而得官的就有45174517人。人
12、。一、察举制一、察举制宋代科举人数宋代科举人数据文献通考卷32宋登科记总目太祖时代取士最多是开宝六年,进士11人,再试取16人,共27人,又诸科96人。太宗淳化三年,进士353人,诸科774人。真宗咸平三年,进士409人,诸科1129人。仁宗皇祐五年,进士520人,诸科522人。神宗元丰八年,进士485人。哲宗元符三年,进士561人。徽宗宣和六年,进士805人。自隋至清,各代进士录取总数,以宋为最自隋至清,各代进士录取总数,以宋为最,达36131人,加上诸科等总数达11万多人。宋代开科期间每年平均录取进士115.07人,为唐代(26.01人)四倍以上,各科总录取人数为唐代的十倍左右。一、察举制
13、一、察举制宋代已有状元、榜眼、探花的名目,是作为宋代已有状元、榜眼、探花的名目,是作为榜首前三名的荣誉称号。榜首前三名的荣誉称号。文天祥中状元的南宋宝文天祥中状元的南宋宝祐四年登科录祐四年登科录一、察举制一、察举制科举制度的僵化与废除:明清科举制度的僵化与废除:明清明清时期实行明清时期实行八股取士八股取士,规定科举考试只许在四书规定科举考试只许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五经范围内命题,考生只能根据指定的观点答卷,不,考生只能根据指定的观点答卷,不准发挥自己的见解。准发挥自己的见解。清朝光绪三十一年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1905)推行学校教育,在我国封推行学校教育,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一千三百
14、多年的科举制度被废除。建社会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制度被废除。一、察举制一、察举制一、察举制一、察举制明清科举考试程序明清科举考试程序明清科举三年一科。明共开科明清科举三年一科。明共开科8383次,清开科次,清开科112112次。考试程序次。考试程序分四级:分四级:(1 1)童试()童试(即童生试,即童生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由童生参加考试,州县长官主考,中试称生员,秀才、秀士,由童生参加考试,州县长官主考,中试称生员,秀才、秀士,取得府县学校的学生资格。正统元年(取得府县学校的学生资格。正统元年(14361436年),设提调学校官,年),设提调
15、学校官,主持一省考试,称主持一省考试,称“院试院试”。可带方巾、穿蓝袍。可带方巾、穿蓝袍。注:院试注:院试又称郡试、道试。是参加过县试、府试后的童生取又称郡试、道试。是参加过县试、府试后的童生取得生员资格的考试。由朝廷所派官员主考。考中者称秀才,才有得生员资格的考试。由朝廷所派官员主考。考中者称秀才,才有资格资格“入泮入泮”(进官办学校)学习。(进官办学校)学习。一、察举制一、察举制(2 2)乡试:)乡试:乡试又称乡试又称大比大比,8 8月中旬举行,又称月中旬举行,又称秋闱秋闱。是每三年一次在。是每三年一次在各省各省省城省城举行的考试。由皇帝派出主考官,明代以各布政使、按举行的考试。由皇帝派出
16、主考官,明代以各布政使、按察使为监考官,清代以巡抚为首席考监考官。乡试有正规的考场,察使为监考官,清代以巡抚为首席考监考官。乡试有正规的考场,叫做叫做贡院贡院,考中者称,考中者称“举人举人”,可直接授官。,可直接授官。第一名称第一名称“解元解元”。三场:经义、礼乐论述,经史时务策。三场:经义、礼乐论述,经史时务策。面试五艺后称乙榜、乙科。解元、亚元、经魁、亚魁、文魁。面试五艺后称乙榜、乙科。解元、亚元、经魁、亚魁、文魁。一、察举制一、察举制(3 3)会试:)会试:在乡试的第二年春二月举行,又称在乡试的第二年春二月举行,又称春闱春闱。由礼部主持,。由礼部主持,又称又称礼闱礼闱。地点在京城。清末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古代 文化 常识 科举 制度 经典 ppt 课件 解析 高中语文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