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一年级数学上册最新教学安排.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一年级数学上册最新教学安排.pdf(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一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班上大部分学生会数 10 以内的各数,会认这些数,会写这些数;少部分学生已能计算 10 以内的加减法;大部分学生对课堂学习不太适应,课堂上集中注意力较短,根据这些情况,在教学时,应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注意建立良好的师生情感,让学生爱教师、爱数学,并通过以后的学习,体会到学数学的乐趣和作用。二、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1、根据儿童发展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体情景,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
2、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5、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适当改进评价学生的方法,比如建立学生课堂发言的“奇思妙语录”等。三、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人教版)。四、教材分析 本册实验教材是以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所规定内容为依据。一共分为十个单元:数一数、比一比、1-5 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物体和图形、分类、6-10的认识和加减法、11-20的认识、认识钟表、20 以内的进位加法及总复习和二个数学活动(数学乐园和我们的校园。)本册教材的教学重
3、点是 10 以内的加减法和 20 以内的进位加法。难点是用正确的数学语言表述比较的结果,熟练地口算 10 以内的加减法,会口述计算 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思维过程。10 以内的加减法和 20 以内的进位加法这两部分知识与 20 以内的退位减法是学生学习认数和计算的开始,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同时它们又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因此,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小学数学中最基础的内容。是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必须让学生切实掌握。除了认数和计算外,教材安排了常见几何图形的直观认识,比较多少、长短和高矮,简单的分类,以及初步认识钟面等。虽然每一单元内容都不多,但 都很重要,有利于学生
4、了解数学的实际应用,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五、分单元教材分析 第一单元“数一数”教材设计了一个“美丽的校园”情景,一方面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另一方面初步感知 10 以内各数,体会数存在于我们生活当中,使教师初步了解学生数数、观察和语言表达能力情况,为以后教学做好准备。本单元教学重、难点是使学生充分感知 10 以内的数,关键是要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和生活情境让学生充分数数。第二单“比一比”是学习认数、计算和量的准备性知识,重点是初步感知“多少、长短、高矮”的含义。难点是学会比较物体多少长短高矮的方法。关键是掌握比一比的方法。第三单元“15 的认识和加减法”是数概念中最基础的知识之一。是小学生学习
5、数学的开始。重点:教学生写数字和初步建立数感、符号感。难点:建立数感、符号感。关键:使学生经历数概念的形成过程。第四单元“认识物体和图形”是学生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开始,主要是从形状这一角度使学生初步认识物体和图形。重、难点:掌握图形特征,建立空间观念。关键:通过直观操作,感受图形特征。第五单元“分类”能力的发展对于将来理解、接受和掌握系统化的知识,形成科学、严谨的思维方式很有益处。重、难点:确定分类标准,掌握分类方法。关键:掌握初步的分类方法。第六单元“610 的认识和加减法”是学生进一步学习 20 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计算最直接的基础。重、难点:建立数感、符号感,掌握 610 的加减法。关
6、键:让学生体会数可以用来表示和交流。第七单元“1120 各数的认识”为学习 20 以内的加减法做准备。重、难点:认识数位和计数单位,掌握数的组成。关键:通过直观操作,逐步形成数概念。第八单元“认识钟表”主要是使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会看整时和半时,初步认识钟面。重、难点:会看整时和半时。关键:掌握看整时和半时的方法。第九单元“20 以内的进位加法”是 20 以内退位减法和多位数计算的基础,也是进一步学好数学必须练好的基本功之一。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既有利于学生在用数学中领悟加减法的含义,又可以为以后发现和解决稍复杂的问题打下基础。重点:掌握 20 以内的进位加法。难点:用加法和减法解
7、决简单的问题。关键:掌握一种 20 以内进位加法的方法。六、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结合实验教科书第一册的内容和我班的实验情况,从知识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这四个方面确定全册的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 1.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能熟练地数出数量在 20 以内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会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能比较数的大小,掌握 10 以内各数与 20 以内数的组成,能认、读、写 0 20 各数。2.初步了解数位和计数单位:知道个位、十位上的数各表示什么意义。3.结合具体情境,初步体会加减法的含义。4.知道加减法各部分的名称,初步体会加减法之间的互
8、逆关系,能熟练地口算 10 以内的加减法和 20 以内进位加法。5.认识符号“”、“”、“”,会用这些符号表示 20 以内数的大小。6.通过实物和模型辨认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等立体图形,能辨认长方形、三角形、正方形、圆等平面图形,会用这些图形进行拼图。7.初步了解事物比较和分类的方法,结合实际,能把同类事物进行比较和分类。8.初步认识钟表,会认整时和半时。9.初步学习对日常生活中的数据进行收集和整理,会看、填写简单的统计图和统计表。10.初步培养学生操作、观察、比较、辩析、整理、概括、语言表达、用数学交流的能力。(二)数学思考 1.结合现实素材抽象出 0 20 各数,感受 0 20 各数的
9、意义,能用符号和词语来描述 20 以内数的大小,初步建立数感。2.能按一定的顺序整理和记忆:10 以内数的组成和分解,10 以内数的加减法,20 以内的进位加法。3.能按照自己喜欢的方法,想 10 以内的数的组成、分解,想 10 以内加减法的得数和 20 以内进位加法的得数,体会算法的多样化。4.能简单地、有条理地思考 20 以内数的认识和计算中的应用问题。5.通过拼、摆、画、想各种图形,感受和描述各种图形的特征,通过对几何形体的分类,初步建立空间观念。6.能用对应、比较等方法,比较出两个事物的多少、长短、高矮。7.能根据事物的同一类型的特点把一些事物分类。8.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动手操作、自已
10、探究、实践活动等,发展学生探究精神、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9.通过数学活动,初步发展学生对应、统计等数学思想方法。10.初步学习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和认识周围的事物,发展数学意识。(三)解决问题 1.能用 0 20 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2.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 10 以内的加减、20 以内的进位加法,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3.能比较出学生生活中事物(在 20 以内)数量的多少、长短和高矮,能给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分类。4.结合自已的生活经验,初步体验 1 时、几时、半时的长短。5.能根据简单统计图表的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6.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实
11、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四)情感、态度、价值观 1.初步养成良好的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会看。会看数学书,能在书上找到要学习的内容。会听。能听懂老师和学生的讲话,能边听、边想。会想。能根据一些信息想出数学问题;会根据数学问题,想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会说。能把自己想的说出来,会说三句完整的话。会用。会用学具学习一些数学内容。会做。会做数学作业,书写规范,格式正确,认真细心,能自己出题自己做,能检查。能讨论。能与同学讨论数学问题。能评价。能作自我评价与评价他人。2.在合作交流过程中,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积极思考,争取发言,尊重别人,认真倾听他人发言,有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自信心。3.养成遵守时间、珍惜
12、时间的良好美德。4.爱护学具、文具、数学书、作业本、书包,养成勤学习、有条理、讲究美的好习惯。5.初步体验学习数学的价值,感受用数学的乐趣,与同伴交流的乐趣。6 受到关心集体、热爱家乡、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等思想教育,促进学生在情感态度等方面健康发展。七、方法与措施 1、认真研究标准和教科书,提升教学理念,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基础,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寻找学生熟悉的数学生活,使之进入课堂。2、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加强演示、观察与操作,让学生经历用数字和数学符号描述现实世界的过程。4、在学习方式上倡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5、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
13、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偏、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平,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6、结合教学内容,适时渗透思想品德教育。7、每月进行作业评比活动一次,比一比看谁学习进步快。8、对学生坚持正面评价,帮助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八、教学进度安排 全册课时安排:共计约 61 课时 1、数一数约 1 课时 2、比一比 约 3 课时 3、1 5 的认识和加减法约 10 课时 1 5 的认识约 3 课时 加减法的初步认识约 5 课时 0 的认识和有关 0 的加减法约 3 课时 4、认识物体和图形约 3 课时 5、分类约 2 课时 6、6 10 的认识和加减法约 21 课时 6、7 的认识和加减法约 6 课时 8、9 的认识和加减法约 6 课时 10 的认识和有关 10 的加减法约 5 课时 连加、连减、加减混合整理复习约 3 课时 实践活动:数学乐园约 1 课时 7、11 20 各数的认识约 4 课时 数 1120 各数,读数、写数约 2 课时 10 加几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约 2 课时 8、认识钟表约 2 课时 9、20 以内的进位加法约 12 课时 9 加几约 3 课时 8、7、6 加几约 5 课时 5、4、3、2、加几约 4 课时 10、总复习约 4 课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