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与白的交织.docx
《蓝与白的交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蓝与白的交织.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蓝与白的交织 走进幽静的大理古城,街道两旁鳞次栉比的店铺里挂满了用白花蓝底扎染制作的衣服、袴包、床单和桌布,琳琅满目、独具风情。店主会向前来光顾的游客热忱地介绍:“这是白族的民间工艺品,不仅花色富有民族特点,所用的原料和工艺也是传统的。都是全棉,手工扎的图案,草药蓝靛作的染料。这种布做的衣服穿在身上,不仅美观,而且还有保健功能。” 流传千年的白族扎染 白族扎染为什么如此受当地人推崇与青睐呢?除了其自身是特别的纺织品外,它还被称作中国古代扎染的“活化石”。扎染古称“绞缬”,与我国古老民间工艺蜡染、夹染一起通称染缬,是现代印染艺术的鼻祖。据文献记载,染缬“秦汉间有,陈梁间贵贱通服之”。诗经R
2、26;小雅•采绿一诗有句 “终朝采蓝,不盈一襜”(“蓝草采了一早上,撩起衣襟兜不满”)的诗描写的就是妇女们采集植物染料蓝靛的情景。蓝草是扎染的染料,从这首诗可知在先秦时中原就已经有扎染技术。 在唐代,中原的绞缬最为盛行;以后,这种技术在中原的大部分地区早已消逝,但在白族聚居的大理一带却流传了下来,并融入白族的审美特色,成为珍稀的民族民间艺术品。现在这种纺织品在内地“寥落已尽”,而其“活化石”却能够“犹留此一奥”,这不能不说是自南诏以来白族社会的开放并擅长吸取、持续先进文化的功绩。 西汉博望侯张骞出访西域,在大夏(今阿富汗)见到销售的蜀布与邛竹杖,从而发觉了一条未被汉政府所知的“蜀身
3、毒古道”。大理就是这条古道上的枢纽,白族的先民“河蛮”中的“贾客”(商人)均参加了蜀布的经营。 唐代之前,大理地区已出现木棉布的纺织手工业。到了唐太和三年(公元829年),南诏从成都掳来数万各类工匠和“巧儿及女工”,“自是工文织(纺织)与中国(中原)埒(相当)”。这使得白族地区纺织业发展快速并持续至今。 白族纺织业历来以大理喜洲一带最为兴盛,清康熙大理府志载:“今大理耕织成风,凡衣食饮食,率皆随其地之所自给。力田之余,负贩而出,则子妇勤织纺,贸布匹。”大理县志稿则说:“商务思想,唯喜洲一地人物为最优胜。”据统计,民国初期,人口不到一万的喜洲染布作坊就达30多个。其中周城一村的扎染始终以自产土靛
4、染制,成本低廉、做工精细,而畅销各地。 周城扎染的独特之处 白族扎染的工艺始终保持着传统方法,即“其法先描花纹,以线缝之;俟后绉起,再以线缝,以此入染,则有线处不受色,呈现种种花纹”。详细地说,扎染的工艺过程分为设计、上稿、扎缝、浸染、折线、漂洗、整检等多道工序。周城扎染先由擅长绘画艺术的技师在纯棉白布上用笔描绘出所需的图案,再由妇女在标记处一针一线细心缝扎起,线扎讲究松紧,松则染不出花纹,紧则空白多而纹变形。 扎好的布形成绉团,即可放入染缸内染制,一般染至道。先热染,使布料充分入色,后冷染,防干后脱色。染后拆去缝线,漂洗、晾干,经整检,即为成品。因缝扎时的松紧和图形所在里外不同,染后图案显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交织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