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料电池概述及其研究进展课件.ppt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燃料电池概述及其研究进展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燃料电池概述及其研究进展课件.pptx(7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无机材料研究进 无机材料研究进展 展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刘旭俐燃料电池的研究与应用目录一、引言1.能源形式2.中国能源现状3.发电技术二、燃料电池概述1.工作原理2.燃料电池发展历程3.燃料电池的类型4.国外燃料电池发展状况5.我国燃料电池发展状况三、陶瓷膜燃料电池的研究进展1.电解质材料2.阳极材料3.阴极材料4.连接材料一、引言1.能源形式煤炭、石油、天然气、核能、水力能、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和化学能等1.能源形式一次能源:可以从自然界直接获取的能源(不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核能无法从自然界直接获取,必须经过一次能源的消耗才能得到的能源二次能源:主要
2、是电能,机械能和热能。2.中国能源现状2.中国能源现状据资料显示,截止到2004年底我国:石油剩余可采储量23亿吨,占世界总量的1.4%天然气剩余可采储量2.23万亿m3,占世界总量的1.2%煤炭剩余可采储量1145亿吨,占世界总量的12.6%水力资源占世界总量的30%u能源储量u能源结构(2004年)一次能源消费 一次能源生产总量总量 19.7亿吨标准煤18.46亿吨标准煤煤炭 67.7 75.6石油 22.7 13.5天然气 2.6 3.0水电等 7.0 7.9 表 1 中国能源消费与生产结构国家 消费总量 MTCE占世界比重(%)能源消费结构(%)石油 天然气 煤炭 核电 水电 美国 3
3、063.0 25.2 39.5 26.5 24.6 8.0 1.4 俄罗斯 929.3 6.8 22.1 51.3 19.5 4.8 2.3 日本 723.3 6.0 52.6 11.6 17.7 16.5 1.6 德国 485.7 4.0 40.2 20.9 25.5 12.9 0.5 法国 349.0 2.9 37.6 12.8 5.4 41.8 2.4 英国 321.3 2.6 36.1 34.3 18.0 11.3 0.2 中国 1292.3 10.6 20.5 1.9 75.4 0.4 1.8 印度 371.9 3.0 31.9 8.5 56.2 1.0 2.4 世界总计 12156
4、.0 100 39.9 23.2 27.0 7.3 2.6 表 2 国内外能源消费结构比较 3.发电技术在一次能源的消费中,发电消费所占的比重最大,大约为1/3.发电工业:注重“经济、可靠、安全”突出“高效、洁净”的要求发电技术:近期注重提高效率,降低污染;远期注重可再生能源发电.发电技术类型:u火力发电u水力发电u核能发电u潮汐发电u太阳能发电u风力发电u地热能发电u生物质发电u燃料电池u火力发电利用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所含能量发电。发电厂由锅炉、汽轮机、发电机三大主要设备和相应的辅助设备组成。热能 机械能电能燃料在锅炉中燃烧,把水变成高温、高压的蒸汽、冲动汽轮机旋转,汽轮机带动发电机
5、发电,经升压变压器把电压升高后送至电网。u水力发电利用具有落差的水力推动水轮机转动,水轮机带动发电机发电势能机械能电能u核能发电用铀制成核燃料在“反应堆”内裂变产生热能,再用高压水把热能带至蒸汽发生器内产生蒸汽,蒸汽推动汽轮机,带着发电机一起旋转产生电,热能 机械能电能化学能u其它发电技术潮汐发电:太阳能发电:风力发电:地热能发电:利用半导体材料的光伏效应,将太阳光辐射能直接转换为电能 利用风力,通过叶轮将风能转化为机械能,带动发电机发电转化为电能 把地下热能转变为机械能,然后再把机械能转变为电能把海水涨落的水位差产生的势能转变为机械能,然后再把机械能转变为电能1、氢气利用氢在世界上的储量极其
6、丰富,又不具有环境污染,多年来一直被认为是未来的能源载体,人们普遍认为氢和电在将来会成为互补的能源载体,氢有一些与电有关的独特的性能,这些独特的性能使得它成为理想的能源载体或燃料。二、燃料电池概述1.能源形式二、燃料电池概述1)氢像电一样可以从任何能源中得到;2)氢可以由电获得并以相对高的效率转换成电;3)获取氢的原材料和氢使用后的产物都是水或水蒸气,因此氢是完全可再生的燃料;4)氢可以以气态、液态、金属氢化物、形式储存;5)氢能够借助于管道和钢瓶进行长距离运输;6)氢可通过催化燃烧、电化学转换和氢化物转换成其他形式能源;7)氢是对环境无害的能源。氢的独特性能1、氢气利用利用氢作为能源,重点要
7、解决的是其储存和运输问题。根据储氢机制,储氢方式主要分为化学方式(氢化物等)和物理方式(压缩、冷冻、吸附)。储氢方法 储氢容量/%(质量)比能量/(kW/kg)可能的应用领域气态H2液态H2金属氢化物活性炭沸石玻璃微球碳纳米管有机液体11.325.925.55.20.864.278.915.15.013.80.82.32.20.32.51.73.03.87.0TR,CHPTRPO,TR PO,TRTR,CHP,PO*PO表示便携领域,TR表示运输,CHP表示能量生产 表4-1 不同储氢方法特性燃料电池是继水电、火电、核电之后第四代工业规模的发电装置和替代内燃机的动力装置2、燃料电池基本概念燃料
8、电池(FuelCell)是一种电化学装置,将存在于燃料与氧化剂中的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发电装置。单体电池是由正、负两极(负极即燃料电极、正极即氧化剂电极)以及电解质组成;从外表上看像一个蓄电池,但实质上它不能“储电”而是一个“发电厂”。2、燃料电池基本概念电池工作时,燃料和氧化剂由外部供给,在电极上进行反应。(只要反应物不断输入,反应产物不断排除,燃料电池就能连续地发电)燃料电池必须有一套相应的辅助系统才能工作,包括:反应剂供给系统、排热系统、排水系统、电性能控制系统及安全装置等。阳极阴极电解质氢气 氧气氢气氧气负荷-+图1 燃料电池工作原理示意图3、燃料电池工作原理与结构3、工作原理与结构
9、1/2O2+2e-O2-H2+O2-2H2O+2e-电池反应:阴极阳极H2+1/2O2=H2OH2=2H+2e-2H+1/2O2+2e-=H2O氧离子传导型质子传导型电解质表1 各种燃料电池反应原理图2 燃料电池结构示意图4、燃料电池发展历程 1839年英国Grove爵士也发现了燃料电池现象,并于1842年制成了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燃料电池系统。4、燃料电池发展历程 1838年德国物理学和化学教授Schonbein发明了燃料电池,使用两个由白金组成的电极插入电解液里,当有氢气和氧气在电解液里时,在两极间会产生电压。1889年Mood和Langer制成第一台实用的燃料电池,获得200mA/m2电流
10、密度,并首次采用燃料电池这一名称。1959年推出第一台燃料电池机动车,它是一台拖拉机。1950年代英国剑桥大学Bacon用高压氢氧制成了具有实用功率水平的燃料电池。1960年美国成功地在阿波罗登月飞船上应用燃料电池,从此广泛应用于宇航领域;同时兆瓦级磷酸燃料电池研制成功。(由于发电机和电极过程动力学的研究未能跟上,燃料电池的研究直到20世纪50年代才有了实质性的进展)1982年开发了第一台使用由PEM组成的燃料电池系统潜艇2000年德国由MAN公司推出燃料电池公交车并运行了一年时间。2005年日本HONDA推出50KW的燃料电池轿车2006年三星公司推出燃料电池笔记本从80年代开始,各种小功率
11、电池在宇航、军事、交通等 各个领域中得到应用。5、燃料电池特点(1)能量转化效率高燃料电池系统转换效率在45%60%火力发电和核电的效率大约在30%40%(5)负荷响应快,运行质量高可改善地区频率偏移和电压波动,降低了现有变电设备和电流载波容量,减少了输变线路投资和线路损失。(4)积木化强电站功率可根据需要由电池堆组装,占地面积小,建设周期短,规模及安装地点灵活。(3)燃料适用范围广(2)有害气体及噪音排放都很低、无机械振动目前有5种燃料电池类型,其名称与采用的相应电解质有关碱性燃料电池(AFC)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磷酸型燃料电池(PAFC)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MCFC)固体氧化物
12、燃料电池(SOFC)采用氢氧化钾溶液作为电解液效率很高(可达60一90),但对杂质很敏感,需采用纯氢气和氧气,限制其用于宇宙飞行及国际工程等。碱性燃料电池(AFC)6、燃料电池的类型5、燃料电池的类型类型 磷酸型(PAFC)熔融碳酸盐型(MCFC)固体氧化物型(SOFC)质子交换膜(PEMFC)燃料 煤气、天然气、甲醇等纯H2、天然气电解质 磷酸水溶液(K、li、Na)CO3熔盐ZrO2-Y2O3(YSZ)固体有机膜电极阳极多孔石墨(Pt催化剂)多孔镍(不要Pt催化剂)Ni-ZrO2金属陶瓷(不要Pt催化剂)多孔石墨或Ni/Pt催化剂阴极含Pt催化剂+多孔质石墨+Tefion多孔NiO(掺锂)
13、LaXSr1-XMn(Co)O3反应式阳极H22H+2e H2+CO32H2O+CO2+2eH2+O2H2O+2e H22H+2e阴极1/2O2+2H+2eH2O1/2O2+CO2+2eCO321/2O2+2eO21/2O2+2H+2eH2O工作温度200 650 8001000 100表3燃料电池分类及技术比较按其工作温度分为低温燃料电池和高温燃料电池:碱性燃料电池(AFC,工作温度为100)、质子膜燃料电池(PEMFC,工作温度为100以内)磷酸型燃料电池(PAFC,工作温度为200)熔融碳酸盐型燃料电池(MCFC,工作温度为650)固体氧化型燃料电池(SOFC,工作温度为1000)按开发
14、时间顺序进行分类:磷酸型燃料电池称为第一代燃料电池 熔融碳酸盐称为第二代燃料电池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称为第三代燃料电池7、国外燃料电池总体发展状况发达国家都将大型燃料电池的开发作为重点研究项目,企业界也纷纷斥巨资从事燃料电池技术的研究与开发,现在已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使得燃料电池即将取代传统发电机及内燃机而广泛应用于发电及汽车上。2MW、4.5MW、11MW成套燃料电池发电设备已进入商业化生产,各等级燃料电池发电厂相继在一些发达国家建成。7、国外燃料电池总的发展状况类型PAFC MCFC SOFC PEMFC应用热电联产电厂 联合循环热电厂、电厂船、铁路用车电厂、家庭电源传送汽车、潜水艇、移动
15、电话、笔记本电脑、家庭加热器、热电联产电厂开发状态具有200kW功率的电池在工业中的应用(大约160个电厂)容量为280kW至2MW的试验电厂100kW的试验电厂家庭电源试验项目、小汽车公共汽车、试验的热电联产电厂研究开发公司美国Onsi公司日本宣士电机公司日本三菱公司日本三洋公司日本东芝公司美国能源研究公司日本富士电机公司德国MTU公司荷兰ECN公司德国西门子公司美国西屋公司日本三菱公司日本富士电机公司加拿大Ballard公司日本三菱公司日本松下公司日本三洋公司日本东芝公司美国联信公司美国PlugPower公司美国AnalyticPower公司表4国外燃料电池研究状态ONSI公司PC25C型
16、PAFC电站可以提供200kW电力西屋公司在荷兰安装的SOFC示范电厂可以提供110kW的电力和64kW的热安装在柏林的250kWPEMFC燃料电池电站8、我国燃料电池总体发展状况1958年,原电子工业部天津电源研究所最早开展了MCFC的研究。70年代在航天事业的推动下,出现第一次研究高潮;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所研制成功两种碱性石棉膜型氢氧燃料电池系统(千瓦级AFC)通过了例行航天环境模拟试验。8、我国燃料电池总的发展状况1990年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所承担中科院PEMFC的研究任务,1993年开始进行直接甲醇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DMFC)的研究。1991年电力工业部哈尔滨电站成套设备研究所研制出
17、由7个单电池组成的MCFC原理性电池。“八五”期间,中科院大连化物所、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化工冶金研究所、清华大学等国内十几个单位进行了与SOFC的有关研究。燃料电池技术列入“九五”科技攻关计划,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被列为重点1990年代中期,中国进入燃料电池研究的第二个高潮。以大连化物所为牵头单位,全面开展了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电池材料与电池系统的研究,并组装了多台百瓦、1kW-2kW、5kW和25kW电池组与电池系统。表5目前国内从事燃料电池研究的机构类型 研究机构PEMFC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所、长春应用化学所、工程热物理所、天津电源研究所、电工研究所;清华大学核研院、天津大学、复旦大学、厦门
18、大学、上海大学与北京石油大学合作、北京理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北京富原公司、大连新源公司、北京飞弛绿能MCFC哈尔滨电源成套设备研究所、中科院大连化物所、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所、北京科技大学、中科院上海冶金研究所、上海交大与长庆油田合作、中科院电工研究所SOFC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吉林大学、中国科学院化工冶金研究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清华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所1.中国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已达到装车技术水平;我国燃料电池的研究工作已表明:2.大连化物所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是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技术成果;3.在燃料电池研究方面,我国可以与世界
19、发达国家进行竞争,在市场份额方面,我国可以占有并且有能力占有一定比例。但:我国在PAFC、MCFC、SOFC的研究方面还有较大的差距,目前仍处于研制阶段。9、燃料电池材料基础与应用1)碱性燃料电池碱性燃料电池(AFC)电池堆是由一定大小的电极板、一定数量的单电池层压或用端板固定在一起而成。AFC是最先得到应用的燃料电池,1960年用于美国阿波罗计划;1981年用于美国航天;至今美国第三代航天飞机仍用碱性石棉膜型氢氧燃料电池。AFC中空气作为氧化剂时,CO2对电池性能 有不利影响,制约着AFC应用于交通工具。9、燃料电池材料基础与应用隔膜材料一般使用石棉;因石棉具有致癌作用,为了寻求替代材料,有
20、的科学工作者研究了聚苯硫醚(PPS)、聚砜(PSF)以及聚四氟乙烯(PTFE)等材料,它们都有允许液体穿透而有效阻止气体通过的特点,具有较好的抗腐蚀性和较小的电阻电极一般采用聚砜和聚丙烯等合成树脂;燃料极催化剂:除了使用铂、钯之外,还有碳载铂或雷尼镍;空气极催化剂:高功率输出时需要采用金、铂、银,实际应用时一般采用表面积大、耐腐蚀性好的乙炔炭黑或碳等载铂或银;AFC是最先得到应用的燃料电池1960用于美国阿波罗计划;1981年用于美国航天;至今美国第三代航天飞机仍用碱性石棉膜型氢氧燃料电池1970S中科院大连化物所研制成功2种碱性石棉膜型氢氧燃料电池;2008年武汉大学化学学院庄林教授团队研制
21、出碱性聚合物电解质燃料电池。2)磷酸盐燃料电池PAFC的电解质为浓磷酸水溶液,电极均采用碳的多孔体,以Pt作为催化剂,富氢气体(如天然气、重整气)为燃料,氧气为氧化剂,在由碳支撑的催化剂颗粒表面进行电化学反应。磷酸盐燃料电池(PAFC)是以磷酸为电解质,在200 左右下工作的燃料电池。PAFC的电解质是酸性,不存在像AFC那样由CO2造成的电解质变质,可以使用化石燃料重整得到的含有CO2的气体。值得注意的是在PAFC中,使用了贵金属铂催化剂,燃料气体中的CO将造成催化剂中毒,降低电极性能,因此必须把燃料气体中的硫化合物及一氧化碳的浓度降低到1%以下;有人在对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催化剂研究过程中还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燃料电池 概述 及其 研究进展 课件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