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猴子下山》教学设计1.docx
《《小猴子下山》教学设计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猴子下山》教学设计1.docx(7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小猴子下山教学设计 1、小猴子下山教学设计 文本解读 小猴子下山是第七单元的最终一篇课文,是一篇童话。文中小猴子的所作所为好像可笑,可现在的孩子,不也随时上演着这样的故事吗?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由于目标缺失,难免见异思迁,喜新厌旧,惟新是图,惟美是好。正由于课文内容反映了学生的生活,情感上就简单产生共鸣,理解起来也就相对简单。所以,将本篇课文编排在人文主题为“习惯”的单元里就有其必要性“少而习焉,其心安焉,不见异物而迁焉”。 课文前四个自然段,每段两句,前一句写小猴子来到了哪里,其次句写小猴子观察了什么,心情如何,然后做了什么。四次取舍,构造一样,如此反复,利于小学生领悟小猴子“空手而归”的
2、缘由。所以,课后第2题:“结合插图,说说小猴子看到了什么,做了什么”,既是内容理解的线索,也是信息整合的路径提示。也正是如此,选编在语文要素为“依据课文信息作简洁推断”的单元里,利于二年级学生的“简洁”推断。和单元课文一分钟仅是情节不同而已,一分钟一文是迟到一分钟带来的被动的连锁反响,而本文是小猴子的盲目取舍带来的无奈懊悔。一分钟是用“要是就”的句式,将后面产生的一系列“意外”和当时的“再睡一分钟”一一建立联系,从而推断出遵守时间的重要。而本文则需要将结果“空手而归”和前四次的行为建立联系,检点反思,哪些取舍可行,而哪些不行,为什么会消失这样的行为,从而“推断”出要依据自己的实际选择确定目标的
3、重要。所以,不妨将课后两题调整为:小猴子只好空着手回家去,回想自己所做的一切,他会想到些什么?如此,为何推断,依据什么推断也有了凭借和线索。思维训练既让学生经受了训练的过程,也对方法有了简洁的了解。 对信息进展整合推断也是思维的训练,实际上还是阅读思索的深入训练。尤其是一年级,教材担当着识字写字的教学任务。识字写字量较大,且都是在语境中识字。所以,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在读中完成识字写字是首要任务。然后借助朗读,引导学生面对“空手而归”的结果,梳理所作所为的过程,查找其间的异同,自然经受“推断”的过程,使其在此过程中,体会课后第3题“掰、扛”等几个动词的意思。在此根底上,拓展情境,尝试运用
4、,使学生思维的训练和语言文字的学习严密结合。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借助朗读,熟悉“猴、结”等12个生字,利用范读及例句比拟等方式读准多音字“结、只、空”的字音。通过范写、临摹写“块、常”等7个生字。 2.朗读课文,图文对比,读懂前四个自然段中一样相异的局部,利用表格,提取整合导致小猴子“空着手回家”的主要信息,进展简洁推断,并通过此过程理解“掰、扛”等动词的意思。 3.仿照课文形式,说说小猴子假如其次次下山会怎样,并适当运用所学动词。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语境中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 从反复的构造中,能推断出小猴子空着手回家的缘由。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朗读课文,语境识字 1.观
5、看插图,感知内容。 (1)出示小猴子的图片,板书课题,读准课题。 (2)情境创设:小猴子下山后,都做了什么呢?按挨次认真看一看插图,用“小猴子看到了什么,做了什么,最终怎么样”的句式,大体说一说课文的内容。 2.朗读课文,语境中识字。 (1)我们大体上已经能讲这个童话,现在来看看课文是怎样详细写的,轻声朗读课文,圈诞生字,借助拼音读生字。 (2)现在教师读一遍课文,请同学们听准字音,留意每段中有几句话,每句话都讲了什么。 (3)出示句子,指导读准多音字“空”和“结”。 小鱼,小鱼,今日怎么有空(kn)出来呀? 小猴子只好空(kn)着手回家去。 第一句中的“空”是要下雨了一课中的,读kn,猜一猜
6、,其次句中的“空”是什么读音? 玉米结(ji)得又大又多。 小猴子下山来,最终的结(ji)果是空手而归。 这两句话中的“结”读音不同,想想课文中的“结”是什么意思,你还能说这样的句子吗? (4)认真看课后第3题的插 图,先读准字音,再做一做动作。 (5)认读其他生字,组词稳固。 二、朗读课文,理解内容 1.教师范读第1自然段,要求学生留意倾听两句话的朗读有哪些不同。(第一句要读清晰小猴子到了哪里,其次句要读出小猴子见到的玉米的特点,心情怎样,还要读出小猴子接着干了什么。) 2.学生朗读第1自然段。 3.请大家再看一看,后面每个自然段也只有两句话,请你自己练读第2、3自然段。也是第一句要读清晰小
7、猴子到了哪里,其次句要读出小猴子见到的东西的特点,心情怎样,还要读出小猴子接着干了什么。 三、写字指导 1.观看“非、瓜、块、往”四个字的书写。 2.“块、往”主要指导左右的占格和避让。“非、瓜”两字要范写,留意“非”字左右短横的异同,“瓜”字第一、二笔撇之不同。 其次课时 一、检查朗读,词语体会 1.同桌带动作朗读课文,了解动词意思,体会小猴子的情感变化。 上节课我们朗读了课文,还学了几个生字,现在教师检查一下课文的朗读状况。请同桌相互练习,每人分别朗读不同的两句话,其次句要带上表情和动作,读后我们来比一比。 2.朗读汇报,说说假如你就是那只小猴子,每次看到不同的东西,都会怎么想。 3.图文
8、结合,朗读汇报,再结合课后第3题的插图,说说这些动作都与身体的哪个部位有关,哪个动作是这几次中都有的。 4.结合课文最终一幅插图,比拟句子,想一想句子中的“只好”能不能去掉。 小猴子只好空着手回家去。 小猴子空着手回家去。 5.比拟之后,带上动作、表情朗读最终一个自然段。 二、情境创设,信息整合,简洁推断 1.小猴子回到家后,闷闷不 乐,特别懊悔。妈妈看到了,就让他做作业(见下表),帮他找缘由。小猴子对这份作业也有些犯难,请同学们帮一帮他,先找一找小猴子下山的结果,再来找一找小猴子看到了什么,做了什么。再想一想小猴子为什么空手而归。 三次中,小猴子有个一样的动作“扔”,想想他为什么会这样做。
9、能像一分钟那样,结合课文内容,每次都用上“要是就”的句式来说吗?为什么?(玉米和桃子,对于小猴子而言,可以取舍,但抱西瓜回山上,扔掉西瓜追小兔子,明显无法到达。) 2.再次朗读课文,表达自己的理解。 三、生字书写 重点指导“空”字和“常”字的中心对称。 作业设计 1.背诵课文。 2.情境延长:其次天,小猴子又下山了,他会做什么,想些什么?画一画,写一写,假如能用上几个刚刚学过的表示动作的词语就更好了。 2、小猴子下山优秀教学设计|教学设计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注意语言的积存、感悟和运用,注意根本技能的训练,让学生打好扎实的语文根底。由此,本课设计力争突出随文识字策略
10、,采纳多种手段创立语言训练平台。借助本文内容,组织学生绽开识字与阅读的语言训练,引导学生自主理清故事挨次,在好玩的故事情节的推动下,习得识字方法,丰富语言积存,感悟文章说明的道理,即:做事情要一心一意。从而实现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课前预备 1教师预备:(1)课文相关动物、事物图片。(2)重点句段教学帮助课件。 2学生预备:制作本课字卡。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回馈,引入新课 1板书课题,学习“猴”字。 提示:猴子是动物,所以“猴”字是反犬旁。留意右部是“候”少了一竖。 2嬉戏中复习回忆。课件出示大量故事中曾消失或没有消失过的事物图片,让学生推断哪些图片中的
11、事物是故事中有的。(嬉戏过程中,将故事中消失过的“玉米、西瓜、桃子、兔子、猴子”等图片贴到黑板上。) 3指导读好这些名词。强调“桃子、兔子、猴子”等词中“子”是轻声。 设计意图:课堂伊始,运用多彩的图片让学生推断故事中消失的事物,在好玩的嬉戏中了解学生预习的状况,这样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气氛,同时可以很好地了解学情,为新课学习做好预备。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朗读全文。 (1)教师引言:小猴子下山,他先后走了哪些地方?(师画一座山,并板画路线。)指学生接读课文。 (2)师生听读课文,正音。 2排列图片。 (1)引导学生将故事中相关事物的图片按小猴子下山的先后挨次
12、放进这幅路线图里。(依次为玉米地、桃树下、西瓜地、小兔子。) (2)师生沟通订正。 3练说量词。 (1)排图片后,帮助贴图练说:小猴子下山,先来到了一()玉米地,再走到一()桃树下,接着走过一()西瓜地,最终观察了一()小兔子。 (2)量词训练。 教学:块。 学生看图识字,引导引用数量词。“一块糖”“一块饼干”,这种东西一般有个平面,“一块黑板”“一块玻璃”。指导书写:一看,二写,三对比,明确左小右大;书写笔顺。 教学:棵。一棵树,还有什么也说“一棵”?一棵向日葵”“一棵小苗苗”“一棵瓜秧”。教导:细而长的,而且有生命的,能向上长的用“一棵”。 设计意图:教师引导学生初读课文后,运用排列图片的
13、方法帮忙学生了解主要内容,降低概括的难度,再给句子填充量词,做到有针对性地学习生字,积存语言。 三、再读课文,学习生字 1学习“会认字”。 教师导学:知道了小猴子先到“玉米地”,接着来到“桃树下”,而后又来到“西瓜地”,最终追到“小树林边”。看看课文中还有哪些需要我们熟悉的字,圈出来,多读几遍。 教师出示字卡,集体学习生字。 (1)结:多媒体出示图片,学习“结玉米”“领结”“中国结”“张灯结彩”等词语。 (2)学习“掰”。 用手把东西分开叫“掰”。(动作演示) (3)扛:用手把东西放在肩上叫“扛”。(动作演示) (4)“捧”和“抱”:用两手把东西放在胸前叫“捧”。(动作演示)张开双臂拥入怀中为
14、“抱”。(比照做动作) (5)扔:东西不要了,把它丢掉叫“扔”。(教学以上生字均以手的动作演示,以帮忙理解字义。) (6)扛、捧、扔都表示手的动作,都是提手旁。 (7)追:出示小猴子追兔子的图片,用“追”字说话。 (8)蹦: 12334下一页左右构造。编字歌:“山”下有个小“朋”友正在踢“足”球,就是“蹦”字。 2指导会写的字。 (1)教师引学:观看写字表中的汉字,你最喜爱哪个字?说说这个字是怎么写的。 (2)依据学生汇报,相机学习。 学习“瓜”。留意第三笔是竖提,第四笔是点,一起描一描,写一写。 学习“常”。教师范写,学生观看;学生描字,再写字。 学习“空”。多音字,一声“天空”,四声“填空
15、”;先书写部首“”,再书写整个字。 学习“非”。把握两竖,一短一长;明确笔顺,口诀记忆“竖、三横、竖、三横”。 学习“往”。扩词:来往、往东、往事、南来北往。 学习“进”。最终写部首“辶”。 设计意图:识字教学是低年级阅读教学的前提和重点,因此,本环节依据本文会认字和会写字,实行多种识字与写字的方法,如:结合图片法、动作演示法、口诀记忆法,调动学生感官与身体,在轻松开心的气氛中学会汉字,扫清阅读障碍。 四、熟读课文,稳固生字 1字卡稳固生字。 (1)同桌嬉戏,互考字卡并组词。 (2)全班开火车嬉戏稳固生字。教师口令:火车火车哪里开?学生对口令:火车火车这里开! 2多种形式熟读课文。 (1)小组
16、推举代表分自然段读课文,师生评价,评比“最正确代表”,嘉奖小红旗。 (2)指一名学生到讲台前朗读展现。 设计意图: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因此,在熟悉生字之后,为学生创立自主读文与稳固识字的平台,使学生在高涨的学习热忱中得以培育自主的学习力量,树立主动参加学习活动的意识。 其次课时 一、复习导入,总体感知 1复习生字,出示小卡片:工、奉、乃。拼字嬉戏:给提手旁找朋友。 (1)先将提手旁分别与“工”“奉”“乃”组合,学生念字组词。 (2)请学生边表演动作边读字:“捧”“扛”“扔”。 2学生活动:请你边贴词卡,边讲故事。(指一名学生把小猴子下山经过的地方按挨次贴在黑板
17、上,并说出小猴子先后去了哪些地方,最终得到了什么。) 玉米地桃树下西瓜地树林边一无全部 设计意图:考察学生对上节课内容的把握状况,稳固所学的提手旁生字,同时从整体上理清故事情节,为深入学习奠定根底。 二、围绕“所见”,积存词语 1自由读课文,找出“又又”式词语。 (1)教师引学:这一路走来,不知小朋友们发觉了没有,小猴子脸上的表情始终都 是(特别快乐)。是啊,由于他看到的可都是好东西呢!小猴子观察玉米结得又大又多。(贴词卡) (2)你也能用“又又”式的词语来说一说吗?(玉米又大又多、桃子又大又红、西瓜又大又圆。) (3)进展说话训练。太阳_、苹果_;(供应主语)独立用“又又”式词语说话。 2教
18、师贴:又大又红、又大又圆、蹦蹦跳跳。练读词语。我们来读读这些词语,要让大家感觉到是好东西! 3拓展运用。 这些好东西光是看看(板画:眼睛),就那么吸引小猴子了!要是小猴子尝一尝的话(板画:嘴巴),还会品尝到怎样的好味道?选一种说说:除了品尝到甜,吃起来还有怎样的感觉?(脆、鲜、嫩、糯、松、爽、软)假如用鼻子闻一闻呢?还会觉得?(香)你能像故事中那样,用“又又”式词语把这些好味道连起来说一说吗? 如:又香又甜、又鲜又嫩、又松又脆、又甜又脆、又甜又糯。(提示要点:完全不行能同时存在的两个特点是不能用“又又”式词语来连接的。) 设计意图:低年级教学中,词语训练是重点也是难点,此环节旨在通过多种形式的
19、词语训练,使学生在详细语言环境中熟悉“又又”式词语,并能拓展组词,学会恰当应用,奇妙地突破了词语训练的难点。 三、围绕“所做”,体会动词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理解:掰、扛。 1自由读第一自然段。 教师导学:哇,这一路上有那么多好吃的、好玩的,还等什么呢!我们赶快一起动身吧!看,玉米地到了!(课件出示)咦,画上怎么没画小猴子呢!是这样的,课文中写小猴子来到玉米地这局部没有配插图,请小朋友们帮助想想,这幅图上该画一只怎样的小猴子呢?还是先读读这局部故事是怎么写的吧! 2你会画一只什么样的猴子?(提示:表情、动作。)随机学习:掰、扛。(指导书写:掰。) 3齐读第一自然段。 | (二)学习其次至四自
20、然段,理解并积存“摘、捧、抱、扔、追”。 1自由读,找一找小猴子的动作,并圈一圈。 教师导学:小猴子连续走啊走,来到桃树下,走过西瓜地,还观察了一只小兔子,在这些地方小猴子又是怎么做的呢?我们去读读写这局部的课文吧!拿起笔,边读边圈一圈像这样写小猴子动作的词语。 2教师有意打乱挨次贴动词。 3学生评价,并谈理解。 争论要点: (1)区分:捧、抱。(指两名学生表演“捧”和“抱”。) (2)理解“摘 上一页1234下一页”可以跟“桃子”“西瓜”搭配,但不能跟“玉米”搭配。 (3)扔:应当扔了三样东西。教师把这些动作都拿掉了。(正是全部的东西都被扔了,兔子又没追上,小猴子才会两手空空回家去。趁机将另
21、一只垂头丧气的猴子贴图贴上去。) 4指导朗读。 (1)“他观察玉米结得又大又多,特别快乐,就掰了一个,扛着往前走。”(示范:表现出很得意的样子) (2)“他观察满树的桃子又大又红,特别快乐,就扔了玉米,去摘桃子。”你们有没有想到他会把玉米扔了?(指导:觉得猴子可笑的口气。) (3)“他观察满地的西瓜又大又圆,特别快乐,就扔了桃子,去摘西瓜。”(读出觉得猴子更可笑的口气,语气加重。) 谁来试试,指名读。 (4)“他观察一只小兔子蹦蹦跳跳的,真得意,就扔了西瓜,去追小兔子。”(觉得小猴子真不像话,用批判小猴子的语气读。) (5)“小猴子只好空着手回家去。”(要读出小猴子灰溜溜的、绝望的神情。)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猴子下山 猴子 下山 教学 设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