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二则》核心素养教案.docx
《《〈世说新语〉二则》核心素养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世说新语〉二则》核心素养教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二则核心素养教案学习目标1. 借助注释理解课文内容,积存常用文言词语。2. 初步生疏文言文与现代文的差异。3. 感受古人的生活情趣和文化修养,赏识古代少年的聪明和方正,学习古人的美德。学习过程活动一 了解世说语的相关学问世说语是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笔记小说”的代表作,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文言志人小说集。涉及魏晋两朝主要的人物共1500多个,无论帝王、将相,或者隐士、僧侣,都包括在内。它对人物的描写有的重在形貌,有的重在才学,有的重在心理,但都集中到一点,就是重在表现人物的特点,通过独特的言谈举止写出了独特人物的独特性格,使之气韵生动、活敏捷现、跃然纸上。世说语的语言精练含蓄,隽永传神。有很多广泛应
2、用的成语便是出自此书,例如:难兄难弟、拾人牙慧、咄咄怪事、一往情深、卿卿我我等。此外,世说语善用比照、比方、夸大等文学技巧,不仅使它保存下很多脍炙人口的佳言名句,更为全书增加了无限荣耀。如今,世说语除了文学赏识的价值外,人物事迹、文学典故等也多为后世作者所取材、引用,对后来的小说进展影响尤其大。活动二 学习咏雪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1) 学生自读课文。提示:结合书下注释,朗读课文,争取读准字音和停顿。(2) 朗读展现,订正字音(3) 全班齐读课文。2.疏通文意。(1) 尝试借助书下注释独立疏通文意,把不能理解的词句标出来。要求:直译,翻译落实到每个字。(2) 同伴沟通,相互解决不理解的词句
3、。(3) 全班逐句疏通文意,订正自主翻译过程中消灭的问题。3.积存重点文言词语,落实重点语句理解。(1) 重点文言词语积存。儿女:子侄辈,现代专指儿子和女儿。俄而:不久,一会儿。骤:快速。欣然:快活的样子。差:大致,差不多。拟:相比。因:趁,乘。(2) 重点句子理解。撒盐空中差可拟。未假设柳絮因风起。4. 再读课文,在读准字音的根底上,把握停顿,读准节奏。5. 研读课文。(1) 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内容。要求:人物、时间、地点、大事等要素要齐全。沟通共享:人物:谢太傅、儿女。时间:寒雪日。地点:家里。大事:与儿女讲论文意。(2) 本文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气氛?你是从哪些描写中感受到的? 家庭气氛
4、:融洽、欢快、轻松、温馨。从“寒雪”“内集”“欣然”“大笑乐”等词语可以看出。(3) 撒盐空中、柳絮因风起两个比方,谢太傅更倾向哪个?编者呢?从哪里可以看出来?谢太傅倾向于谢道韫的比方。在谢道韫答复之后,“公大笑乐。”编者也倾向于后者。从最终一句话“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看出,编者很正式地介绍了谢道韫的身份,示意了他更赏识谢道韫的才气。(4) 两个比方,你觉得哪一个更好呢? “撒盐空中”盐的颜色与下落之态都跟雪接近,比方很恰当,但是,仅有物象而无意蕴。 “柳絮因风起”比方贴切,表现出雪的轻快之态,既有美的意象,又给人以春天马上到来的感觉,意蕴更深刻。形、神、韵兼备。对于以上两个问题
5、,学生可有不同意见,能在文中找出依据,言之成理即可。此环节重在鼓舞学生思考,表达,熬炼语言的规律性。(5) 拓展延长。赏识古人对飞雪的描写。同学们共享自己积存的描写雪的诗文。6.三读课文,读出情感。(1) 出声朗读课文,体会家庭气氛,读出语气。(2) 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人物特点和情感。活动三 学习陈太丘与友期行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1) 学生试读课文,教师与学生共同订正读音。(2) 学生反复朗读课文,直至读熟。(3) 诵读展现。(4) 全班齐读课文。2.疏通文意。(1) 请同学们说说课文大意。(2) 借助书中注释逐句落实翻译,把不能理解的词句标出来。(3) 全班共同解决翻译过程中遇到的疑
6、难问题。(4) 找学生逐句翻译课文,共同订正翻译过程中消灭的问题。3.积存重点文言词语,落实重点语句理解。(1) 重点文言词语。期:商定。舍:放弃。去:离开。乃:才。至:到。 委:丢弃。引:拉。顾:回头看。 不:同“否”,表疑问。(2) 重点句子。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4. 再读课文,在读准字音的根底上,把握停顿,读准节奏5. 品读课文。(1) “君”“尊君”“家君”的称谓有什么不同? “君”是对对方的尊称;“尊君”是对对方父亲的尊称;“家君”是对自己父亲的谦称。布置学生学
7、习课后关于谦辞和敬辞的学问链接,感受古人称谓中谦称与尊称的区分(2) 本文出自方正篇。方正,指人行为、品性正直,符合道义。本文为什么会被收录在方正篇呢?请你谈谈你的看法。元方在面对父亲的友人失信在先又“对子骂父”的状况下,以“无礼”“无信” 为核心对父亲的友人进展了责备。元方懂“信”、懂“礼”,而且他的辩驳有理有 据,落落大方,他的言行可称方正。(3) 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对这一问题的生疏,学生言之有理即可。参考理由:认为“失礼”:元方批判友人无礼,自己更应做到有礼友人已经认错,又是父亲的朋友,是长辈,即使有错,元方也应以礼待之。认为“有礼”:友人失信又失礼,行事不端,态度恶劣;元方必需
8、用“入门不顾”的态度维护自己和父亲的尊严,这是坚持原则的一种表达,同时也是给“友人”一个难忘的教训。(4) 假设你是友人或者是元方,在本课的特定情境中,在言谈和举止方面应当怎样做?假设是友人:先赔礼,解释自己迟到的缘由。求得别人的原谅,今后留意改正。找时机向陈太丘父子赔礼。今后肯定要遵守时间,言而有信。假设是元方:有理有据地指出友人的错误。始终有礼貌,不对客人置之不理。要给人以改错的时机,允许人家赔礼。6. 三读课文,读出人物特点,把握停顿和语气。(1) 小组内展现,每组推举三名同学分角色朗读。(2) 小组间PK。(3) 全班齐读。7. 思考探究:咏雪中的胡儿、谢道韫和陈太丘与友期行中的元方都
9、是聪明、优秀的人,他们的聪明和方正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的成长环境有什么共同点吗?链接材料:陈寔在乡闾,平心率物。其有争讼,辄求判正,晓譬曲直,退无怨者。至乃叹曰:“宁为刑罚所加,不为陈君所短。”时岁荒民俭,有盗夜入其室,止于梁上。寔阴见,乃起自整拂,呼命子孙,正色训之曰:“夫人不行不自勉。不善之人未必本恶,习以性成,遂至于此。梁上君子者是矣!”盗大惊, 自投于地,稽颡归罪。寔徐喻之曰:“视君状貌,不似恶人,宜深克己反善。然此当由贫困。”令遗绢二匹。自是一县无复盗窃。注释:寔:即陈太丘与友期行中的陈太丘。平心率物:居心公正,正直地对待事物。率:循着,沿着,引申为典范,楷模。晓譬曲直:明白
10、具体地说明是非。晓譬:开导。至乃叹曰:甚至有人竟感慨地说。短:批判,指责。岁:年成。俭:生活困难,贫困。阴:暗中。整拂:整理拂拭衣服。稽颡q sng:古代一种跪拜礼,屈膝下拜,以额触地,表示极度虔诚。谕:告知。克:抑制。遗wi:赐予;馈赠。一:全活动四 引导学生思考文言文与现代文的差异1. 学生们在小学的时候都接触过文言文。比方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就有这篇课文:杨氏之子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北师大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这篇课文矛与盾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世说新语二则 世说新语 核心 素养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