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吨的认识》教学设计3.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吨的认识》教学设计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吨的认识》教学设计3.docx(3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吨的认识教学设计【7篇】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P11吨的熟悉。 教学预备 课前调查吨的有关信息,并摘录下来;搬一搬一袋水泥或一袋大米,并看一看它有多重。 教学目标与策略选择 目标确定 “吨的熟悉“是人教版课程标准教科书第五册的教学内容,教学的对象是第一学段的三年级学生,他们的思维正处于以详细形象思维为主逐步向抽象规律思维过渡的阶段。然而“吨“这个特别大的质量单位,远远的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怎样将“1吨“这个抽象的事物,以详细的、可感知的形象呈现在学生的面前,从而拉近1吨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是我进展教学设计时思索的主要问题,也是这堂课的重点与难点。基于以上熟
2、悉,特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1、学问技能 通过学习,使学生熟悉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吨的观念,知道1吨是1000千克,并能进展质量单位间的简洁化聚及学会用所学的学问来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课前收集信息、课中汇报、提一提、算一算、估一估、理一理等方法来探究“吨“的有关学问 3、情感、态度、价值观 使学生感悟到数学与生活的亲密联系,并培育学生对物体质量的估量力量。 教学策略选择 本节课我力图让学生通过互动沟通、自主体验的方法,逐步建立1吨的观念。为此,我实行如下教学策略: 1、沟通“生活与数学“的联系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因此,在
3、设计本节课时,教师充分敬重学生已有的生活阅历,从学生的生活入手,联系生活,贴近生活,从而缩短了学生与学习内容之间的距离。通过沟通课前搜集的资料、课中的体验活动、解决实际问题及举例等活动,让学生自己从中发觉生活与吨的亲密联系。即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注意让学生经受“体验-感悟“的过程 依据课改精神,现在比拟提倡的学习方式是自主探究、动手实践与合作沟通,所以在本节课中,我准备让学生通过提一提、算一算的方式初步感受1吨。接着我又让学生通过估一估、算一算、说一说的方式进一步感受1吨的重量。最终通过理一理、说一说的方式让学生沟通学问与学问之间的联系。同时,在各环节中,我将重视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根底上进
4、展合作沟通,促进生生、师生之间的互动沟通。让他们经受“体验-感悟“的过程。 3、让学生在合作互动中,构建“展现自我成就“的舞台 在本节课中,教师充分敬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潜能,让学生在合作互动的学习过程中把握学问,整个课堂成了学生展现自我的舞台。 四、教学流程设计及意图 吨的熟悉教学设计 篇二 教学目标 1、通过调查与沟通,使学生了解常用的质量单位及计量工具。 2、在估一估、称一称、掂一掂的实践活动中感知1克物品有多重,建立“克”的概念。 3、培育学生对物品质量的估量力量,提高学生的操作力量。 教学重点 建立“克”的概念。 教学预备 1、学生进展课前调查,了解一些物品的质量及秤
5、。 2、预备天平、电子秤、2分硬币、1克盐及一些较轻的物品。 教学过程 一、组织沟通,了解单位与工具 1、了解质量单位 课前,教师请大家去了解一些物品有多重,谁情愿把了解到的信息与大家沟通? 学生沟通。 教师把学生说的物品的质量写在黑板上:如,200克、280克、1000克、2公斤、1千克、2斤、1斤、10克、50克、4吨 教师指出:这里的克、公斤、千克、斤、吨都是计量物品轻重的单位。其中的公斤、斤、两是中国传统的计量单位,始终沿用至今。克、千克、吨是国际通用的计量单位,是咱们将要讨论的内容。 2、熟悉工具 在调查活动中,你发觉了哪些工具可以称出物品有多重? 教师依据学生的答复随机出示教科书第
6、1页图上的各种秤,并作必要的补充与说明。 二、动手操作,熟悉克 1、教师出示一小勺盐(重1克),估一估它的质量 请学生想一想,要用什么工具来称? 经过争论,学生确定要用天平来称。 2、介绍天平 出示天平,介绍天平的使用方法(强调指针左右摇摆得一样就平衡了)。 3、称盐 教师示范用天平称出这一小勺盐的质量是1克。 用手掂一掂1克的盐,说一说感受。 4、你知道2分的硬币有多重吗?谁来估一估 学生用天平称出2分的硬币重1克。用手掂一掂,说一说感受。 5、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大约重1克 拿出学生能想到的一些轻的物品。 6、争论:你认为什么状况下使用克作单位 三、课堂活动 1、分组活动:称学习用品
7、 先估一估,再称一称,然后用手掂一掂,并填写记录单。 2、独立作业,看图,填一填(教科书第2页) 指导学生看清每格表示100克。 四、全课小结(略) 五、课后延长 吨的熟悉教学设计 篇三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1112页例6、例7,相应的“做一做”和练习三中的第1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熟悉重量单位吨,知道吨在实际中的应用,初步建立1吨重的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 2、能进展质量单位间的简洁换算。 3、通过观看、比拟和猜测推理等活动,培育学生对物体质量估测意识和力量,能在实际生活中解决一些相关的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建立质量单位“吨
8、”的概念及吨与千克的换算。 2、难点:建立质量单位“吨”的概念。 教学预备 主题图、多媒体课件,课前让学生测量自己的体重。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猜教师的体重。 教师让学生猜一猜教师的体重,猜完后教师提问:刚刚同学们在猜教师的体重时都用了同一个质量单位千克,你们为什么不用“克”作单位? 2、师:你们知道世界上体重最大的动物是什么吗?它的体重大约是多少?(课件出示蓝鲸及有关资料的介绍。) 师:蓝鲸的质量要用“吨”来作单位,今日我们就要来熟悉这个新的质量单位(板书:吨的熟悉)。你能举例说说生活中用吨作单位的物体吗? 3、教师课件出示一些以“吨”为单位的物体及其相应质量。 教师提问:
9、以吨为单位的物体,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教师指出:吨是比千克大的质量单位。计量比拟重或大宗物品有多重,通常用吨作单位。吨可以用符号“t”表示。 【设计意图:从猜教师的体重和蓝鲸这一世界上体重最大的动物导入,让学生初步感知吨是一个大计量单位,并通过让学生举例、教师图片展现等途径,初步建立吨的观念。】 二、合作沟通,自主探究 (一)初步熟悉吨。 (1)小组活动:第一小组提水,其次小组提米,第三小组背一背。 师:课前同学们都测量了自己的体重,相互说一说你的体重多少千克? 第一小组的提水,其次小组的提米,第三小组的背一背。同桌相互做背一背的嬉戏,了解一袋米,一桶水,一个同学有多重。 (2)汇报 (3)师
10、:假如按每个同学25千克计算,4个同学有多少千克?40个同学有多少千克? (4)加深熟悉吨。 教师借助多媒体演示:一袋大米25千克,每次呈现4袋大米(100千克),学生一边看一边数:100千克、200千克、300千克、400千克1000千克。让学生感受:40个25千克就是1000千克,1000千克就是1吨。 (2)教师用课件出示第11页的主题图。 师:你们看谁来了?这一天阳光明媚,天气晴朗。小熊、小马、小牛和小鹿相约到河边去玩。它们走到一座小桥边,小马提议:“这里有桥,咱们一起过吧。”小熊说:“等等,这里有个牌子,上面写着限重1吨呢!” 教师启发学生思索:限重1吨是什么意思?1吨有多重呢?“吨
11、”和“千克”有什么关系?4个小动物能同时过桥吗? 师:谁知道1吨等于多少千克? 学生通过预习可以说出:1吨1000千克。 师:那4个小动物能同时过桥吗? 围绕小精灵的“能同时过桥吗?”的问题,引导学生将动物们的体重加起来,与1吨作比拟。 4003005001001300(千克) 1300千克比1000千克重,也就是比1吨重,从而得出结论。 3、举例:让学生说说生活中什么东西大约重1吨。 教师可以用课件出示教科书中的例子,可以说“两头牛大约重1吨。”,也可以说“两匹马与1只熊合起来大约重1吨。”,一般电梯的载重量是1吨)还需要让学生说诞生活中的其他实例。 4、师生沟通:感受1吨水的质量。 (1)
12、师:同学们看到水龙头滴水会怎样做呢?你认为水龙头滴水是一件大事还是小事呢? 一个水龙头每秒漏掉1滴水,一年大约铺张水1577千克。也就是1吨多了。 (2)生活小常识:每分钟放水5立方分米,200秒就放掉1吨水了。 【设计意图:设计了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活动,这些教学环节的安排可以让学生始终处于较好的学习状态,在这一过程中充分体验,建立起1吨的观念,对学生教学思想教育,培育学生节省用水的好习惯。同时一些环节的设计既拉近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距离,又将数学学问的教学蕴涵其中,较好地整合了数学的三维目标。】 (二)吨与千克的换算 教师出示 例7:3吨()千克6000千克()吨 学生自主学习,汇报结果:说
13、说你是怎样想的?这局部内容对学生来说不难,可以先让学生独立填写,再让学生组内沟通,班内集体说理、说方法。 【设计意图:进率学习对于学生来说比拟简洁,实行了让学生独立思索然后反应的方法来进展教学,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6、学生独立完成“做一做”。 填上适宜的单位名称: (1)一块橡皮重约10() (2)1头猪重约120() (3)1袋水泥重约50(),1拖拉机水泥约重2()。 三、稳固练习,拓展提高 1、独立完成练习第1题。 这是一组连线题,通过此题的练习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质量单位吨的感受。可以采纳先独立连线,再沟通的方法进展。 2、做一做的第2题。 在一辆载重2吨的货车上,装6
14、台重300千克的机器,超载了吗? 可以让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只要这辆车装的机器不超过XX千克也就是2吨就可以。 3、改错(小明的数学日记)。 今日是星期日,早上,我吃了两个100千克的肉包子,然后就和妈妈一起去市场买菜。 市场上的物品可真多啊!看得我眼花缭乱。我和妈妈转了一大圈,一共买了1克香菜,2吨西红柿,3千克鸡蛋,1千克白菜和500千克肉。我和妈妈拎着这些东西累得满头大汗。 【设计意图:边讲边练,讲练结合,有利于学生准时稳固所学学问。】 四、课堂小结 今日我们学习了什么学问?你有什么收获? 五、拓展作业 了解一下你家每月的用水量是多少吨。假如每月少用1吨水,你认为能做到吗?和爸爸妈妈商议
15、一下,可以采纳哪些节水方法? 板书设计: 吨的熟悉 1吨=1000千克 3吨=3000千克 6000千克=3吨 吨的熟悉教学设计 篇四 教学内容 九年制人教版第五册吨的熟悉 教学目标 通过不怜悯境的创设,为学生供应丰富的感性材料,使学生建立对吨的熟悉,熟悉吨与其他重量单位间的关系,并能比拟娴熟到进展简洁的化聚的计算。 过程方法目标 培育学生利用迁移和比照来把握学问的学习方法,并能在实际生活中解决相应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教学情景的创设,对学生进展爱祖国、爱家乡、立志建立家乡的教育。 教学重、难点 1、使学生建立对吨的熟悉,熟悉吨与其他重量单位间的关系,并能比拟娴熟到进展简洁的化聚的计
16、算。 2、培育学生利用迁移和比照来把握学问的学习方法,并能在实际生活中解决相应问题。 教具预备 多媒体设备一套,CAI课件,学生自带实物若干。 学情分析: “吨”这个质量单位,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很少接触,为了帮忙学生对质量单位“吨”有详细感性的熟悉,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帮忙学生结合生活实践进展学习;吨与千克的单位换算同千米与米的换算推理过程一样,这局部学问主要由学生自己尝试完成,培育学生的观看、分析、推理力量。 教学过程 一、创设清净,引入新课 1、展现情境 师:同学们,你们肯定听过“曹冲称象”的故事吧?(媒体出示曹冲称象的照片)曹冲用自己的聪慧才智称出了大象的重量,可是他称出了大象的重量之后却遇
17、到了一个新的问题: 媒体播放曹冲的问题:同学们,我是曹冲,我称出了大象的重量后,发觉二年级学过的重量单位用起来很麻烦,你能帮帮我吗? 生争论应当使用什么来做单位。 师:看来吨与我们寻常所使用的重量单位有所不同,它和我们以往学过的千克和克有什么关系呢?今日我们就一起来熟悉吨。 2、出示课题:吨的熟悉 二、通过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共同熟悉重量单位“吨” (一)直观感知,使学生初步熟悉“吨” 师:今日同学们带来了很多重量已知的物体,请向大家介绍一下。(学生沟通) 师:那有没有同学带来以“吨”做单位的物体呢?说明缘由。 师:在生活中你肯定看到过可以用“吨”做单位的物体,能简洁的说一说吗?学生举例 师:请
18、你认真观看这些物体与你所熟悉的物体,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吗? 学生争论后得出:以吨为单位的物体都特别大而且特别重。 多媒体出示:通常计量较重或大宗物品的重量用“吨”来做单位。 师:初步熟悉了吨之后,教师这里有一些物品,请你们为他们选择一种适宜的单位。 多媒体出示:报纸、信封、河马、鲸、白菜、苹果等,学生进展推断。 (从学生熟识的曹冲称象的故事自然引入新课,并运用多媒体展现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物体,初步感知:以吨为重量单位的物体都比拟大,并且特别重。) (二)创设情境,充分感知“吨” 师:“吨”是我们新熟悉的重量单位,那么它毕竟有多大呢?为了更好的了解它,教师特意制作了一把电子秤。 多媒体出
19、示:一把电子秤,十袋100千克重的大米,每次称一袋大米,同时,在电子秤左面的屏幕上显示出绿灯,右面的屏幕显示100千克字样,每称一袋,相应递加,直到第十袋时,左面的屏幕上显示出红灯,同时在右面的屏幕显示出1吨的字样。 师:你看到了什么,请在自己的本子上写下来。 师:在你熟悉到1吨有1000千克后,你能告知教师,现在你有方法将1吨的物体带进教室吗? 小组进展争论 师:假如有一些体重为25千克的同学,要多少个同学才能到达1吨呢? 生经过计算后得出结论 师:现在每一位同学手中都有一件知道重量的物体,假如也将它放在电子秤中,那么一吨中毕竟有多少个你这样的物体呢? 学生利用学过的除法估算学问进展估算,同
20、时进展沟通反应。 (三)以生活情境,加深对重量单位间关系的熟悉。 师:用一些较轻的物体聚少成多,也能到达一吨的重量,因此,在生活中有很多地方都对重量进展了限制,你在生活中遇到过这样的状况吗? 生举例:大桥的载重量,卡车的载重量等。 师:现在教师想找你帮个忙。这里有一辆卡车和一堆货物,你能不能告知教师,这堆货物能不能全部装上卡车。 多媒体出示图片,一辆卡车上标注限载重6吨,旁边有一堆货物,标注6000千克,学生进展争论,得出这堆货物可以一次性的装上卡车。 师:你能说说你的理由吗? (在初步熟悉重量单位吨的根底上,采纳多媒体生动、直观地显示千克与吨的关系,并联系学生自身的重量,让学生估算,加深对吨
21、的熟悉。教师奇妙地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积极投入到学习生活中去,深切感受数学学问就在身边,生活中到处有数学。 (四)进展单名数与复名数互化的教学。 师:今日,我们熟悉了重量单位“吨”,教师还为大家带来了一个特制的天平,这个天平可以称非常重的物体。 媒体出示:一架天平,六个标有重量的砝码。 生可依据自己的宠爱,任意选择两个砝码放在天平的一端,天平便会向一方倾斜,例如,选择3吨与30千克。 师:要使这个天平平衡,应在天平的一端放上多重的物体呢?你是怎样思索的? 师:请你任选两个重量,和你的同桌一起来完成这个任务,好吗? 生争论并完成。 师:现在在天平的右边消失了2450千克这样的重量,你认为在天平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吨的认识 认识 教学 设计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