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解读2023年推进IPv6技术演进和应用创新发展(讲义).docx
《学习解读2023年推进IPv6技术演进和应用创新发展(讲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习解读2023年推进IPv6技术演进和应用创新发展(讲义).docx(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推进IPv6技术演进和应用创新发展学习解读工信部等印发的关于推进IPv6技术演进和应用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 (讲义)按照关于加快推进互联网协议第六版(IPv6)规模部署和应用工作的 通知(中网办发文(2021) 15号),为加速释放IPv6技术潜能和优势, 全面促进IPv6技术演进和应用创新,构筑下一代互联网发展新优势,带动和 赋能千行百业数字化转型,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央网信办、国家发展改革委、 教育部、交通运输部、人民银行、国务院国资委、国家能源局等八部门近日 共同印发推进IPv6技术演进和应用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 施意见)。第一部分:实施意见的出台背景IPv6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ET
2、F (互联网工作任务组)制定的下一代互 联网协议版本,不仅能够提供海量的地址资源,还将为网络能力提升、 技术创新、产业升级提供基础支撑,是全球公认的下一代互联网商业应 用解决方案。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IPv6规模部署和应用发展。自2017年中共 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推进互联网协议第六版规模部署行动 计划以来,我国IPv6部署和应用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从基础设施看, 网络和应用基础设施IPv6服务能力已全面具备,IPv6地址资源增加了约显著突破,部分重点方向的技术能力国际领先,IPv6演进技术标准体系基本形成,国际标准化贡献率进一步提升。产业支撑能力大幅提升。初步形成以IPv6演进技术为
3、核心的产 业生态体系,网络芯片、模组器件、整机设备、安全系统、专用软件等 研发能力持续增强,分段路由(SRv6)、网络切片、随流检测、应用感 知网络(APN)和网络智能化等成熟的“IPv6+”技术实现产品化落地, 在基础网络、行业网络、园区网络、数据中心等场景中得到规模化应用, 建成一批创新公共服务平台,有力支撑技术创新、系统试验和产业推广。基础设施能力持续增强。骨干网、城域网、5G等基础网络基于I Pv6进一步升级演进;在企业组网和上云等场景中,新增用户开通的IP 专线业务50%以上采用分段路由等创新技术;新增网络基础设施和应用基 础设施规模部署IPv6单栈;不再新增部署面向互联网用户的IP
4、v4到IPv 4网络地址转换(NAT)设备,加快存量设备退网;打造超过1000个支持“IPv6+”技术能力的承载网络、企业/园区网络和数据中心。重点行业应用成效凸显。政务、金融、能源、交通、教育、制造 等行业和领域,在IPv6规模部署基础上实现“IPv6+”技术的广泛应用, 每个重点行业形成20个以上应用标杆。支持各IPv6技术创新和融合应 用综合试点城市先行先试,加快推动IPv6技术演进发展,自主创建50 个以上“ ”Pv6+创新之城”。安全保障能力显著提升。建成高效可靠的IPv6网络安全技术手段,IPv6安全技术创新能力大幅提升,IPv6网络安全产品和服务广泛应 用,IPv6网络安全防护与
5、检测监测体系不断优化完善。二、重点任务积极协调有序推进IPv6技术演进和应用创新发展,以技术创新研究、 基础设施升级先行,筑牢发展基础;打造强健的产业链体系,推动创新 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与安全保障能力提升,强化发展保障;加强行业应用 创新及推广,研究IPv6单栈全面部署时间表,推动网络、终端、应用统 一步调,加快向IPv6单栈的目标演进。(一)构建IPv6演进技术体系1 .打造技术领先优势。开展IPv6演进技术“揭榜挂帅”行动,积极 推动新型网络体系、算网融合、真实源地址验证体系结构(SAVA)等下 一代互联网关键技术研究。推动IPv6与5G、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的 融合创新,支持企业加快应用
6、感知网络、新型IPv6测量等“IPv6+”创 新技术在各类网络环境和业务场景中的应用。2 .强化标准体系构建。建立国家IPv6演进技术标准体系,加快IPv6 国家标准研制,推动IPv6行业融合应用标准制定和落地应用。支持国内 企事业单位、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等积极参与ITU-T. 3GPP、IETF、ETSI 等全球标准化活动,贡献中国技术和方案;积极布局和探索相关领域开 源社区、开发者平台等新型协作方式,持续提升国际标准贡献率和影响 力。(二)强化IPv6演进创新产业基础3 .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水平。以IPv6演进创新为突破口,鼓励企业 加大网络设备、安全设备、智能终端等相关产品研发投入,构筑
7、整机设 备规模化发展优势。瞄准网络处理器、交换芯片、高速串行接口、可编 程逻辑器件、专用软件等产业链关键环节,充分发挥产业链下游用户企 业的需求牵引作用,加强全链条协同联动,补齐产业链短板,不断提升 产业链安全水平。4 .推动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各地方发挥区域产业禀赋优势,以龙 头企业、科研单位为主体形成一批面向技术研究、应用创新、产业合作、 方案评估和试验验证的创新平台和验证中心,推动IPv6创新技术面向各 类应用场景的解决方案转化。(三)加快IPv6基础设施演进发展5 .加快网络基础设施升级演进。基础电信企业面向行业数字化转型需 求,加快骨干网、城域网、5G网络升级改造,基于分段路由、网
8、络切片、 随流检测、应用感知网络、服务功能链(SFC)等技术,提升企业专线、 家庭宽带、移动终端等业务服务能力。开展“网络去NAT”专项行动,向 互联网用户分配的IPv4私网地址加快退出。鼓励物联网平台、网关、模 组等采用IPv6单栈部署,加强基于“IPv6+”的5G承载网研究和试点。 强化IPv6在园区网络中的应用部署,在Wi-Fi 6/7网络中全面使用IPv6 技术。6 .推进新型数据中心建设。支持数据中心、云服务和内容分发网络企 业,基于分段路由、智能无损、自动管控和应用感知网络等“IPv6+”技 术开展网络基础架构升级,推动新建互联网数据中心和行业数据中心具 备IPv6单栈部署能力。通
9、过IPv6技术演进升级,促进数据中心、云计 算和网络协同发展,不断提升数据中心间网络传输质量和服务体验。(四)深化“IPv6+”行业融合应用7 .政务应用。重点推广分段路由、随流检测等“IPv6+”技术在政务 网络中的应用,为系统上云、视频会议等应用场景提供安全隔离、快速 开通恢复、重要通信保障、故障快速定位等服务能力,实现基础设施集 约化建设、业务高品质承载、安全精准管控、运维流程优化,有力支撑 政府治理水平全面提升。8 .智慧金融。加快推进“IPv6+”技术在金融机构骨干网和云数据中 心部署应用,并向分支机构和网点延伸,基于分段路由、应用感知网络 等技术实现面向应用的网络质量保障、行为分析
10、和带宽优化,提升网络 全流程监控和全场景智能化服务能力。9 .智慧能源。推进生产网络和数据网络演进升级,聚焦电力系统监控、 油气管道传输监测、油气炼化监测等重点环节,以网络切片、确定性网 络等技术提升网络承载安全性和可靠性,强化对视频监控、视频巡检、 生产控制等业务的支撑能力。10 .智慧交通。支持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智慧化转型,基于IPv6海 量地址资源和高质量网络传输等能力,研究推进智慧公路车路协同网络建设,打造精准定位、高效安全的智慧交通数据网络,鼓励开展行业级 自治域节点建设。11 .智慧教育。推动教育业务的云上部署,基于“IPv6+”技术支持学 校开展云上教育教学、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
11、。基于分段路由、随流检测 等技术建设高质量传输的教育专网,探索产教融合的创新模式。12 .智能制造。加快“IPv6+”技术在汽车、电子、钢铁、矿业、电力 等工业生产领域的应用推广,推动网络切片、确定性网络、应用感知网 络等“IPv6+”技术与5G、人工智能等相结合,打造高质量工业互联网, 满足智能制造发展需求。(五)提升安全保障能力13 .强化IPv6网络安全防护。加强基础电信企业、互联网企业等IPv6 网络安全改造和防护管理,落实通信网络安全防护管理有关要求,持续 开展IPv6网络和系统单元定级备案,定期开展风险评估和安全检测。强 化IPv6环境下网络安全技术手段建设,扩大移动互联网、互联网
12、数据中 心等IPv6重要网络节点覆盖范围,强化IPv6网络安全威胁监测处置技 术能力。14 .加快IPv6安全技术创新。组织开展网络安全技术应用试点,遴选 IPv6环境下网络安全解决方案,促进IPv6环境下网络安全技术创新。加 快IPv6技术在安全领域的融合创新,促进IPv6与人工智能、区块链、 大数据、数字身份证等新技术以及网络安全技术的深度融合,强化安全 监测、安全编排等技术能力建设。15 .推动IPv6安全应用。支持研究制定安全测评规范与评价准则,完善评估评价体系,提升安全能力。推动基于“IPv6+”的网络安全产品和 服务在政府、电信、金融等重点行业普及应用。三、保障措施(一)加强统筹联
13、动。充分发挥推进IPv6规模部署和应用工作统筹 协调机制作用,加强部门协同和部省联动。持续引导行业企业加大投入 力度,加快IPv6技术演进和应用创新发展。鼓励地方政府围绕IPv6创 新应用落地、生态构建、产业培育、网络建设等工作,积极出台并落实 政策举措。(二)强化经验推广。组织开展IPv6技术应用创新大赛。支持举办 中国IPv6创新发展大会,搭建行业合作平台,强化经验推广宣传。推动 “ IPv6+创新之城”建设,打造区域发展标杆。(三)优化发展环境。鼓励地方、企业加大资源支持力度,面向重点 行业领域持续推动IPv6技术演进发展和部署应用。鼓励更多市场主体进 入“IPv6+”创新创业领域,拓宽
14、重点行业应用和关键产业环节投资渠道。(四)加强督促指导。组织开展IPv6技术演进和应用创新发展情况 评估评价,及时发现短板弱项。充分发挥IPv6规模部署专家委咨询支撑 作用。相关行业管理部门有针对性开展督促指导。各地通信管理局会同 有关部门对属地基础电信企业相关NAT设备部署和使用情况、新增基础 设施和物联网IPv6单栈部署等情况加强跟踪监测和工作督导。(五)培育人才队伍。支持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与企业联合共建实验 室、实训基地、专业研究院,开展IPv6技术培训,促进知识普及,培养 IPv6创新人才,丰富人才挖掘和选拔渠道,强化复合型领军人才培养。附件:“ IPv6+创新之城”推荐性指标2倍,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习 解读 2023 推进 IPv6 技术 演进 应用 创新 发展 讲义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