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必修一精选授课教案指导范文五篇.docx
《高一语文必修一精选授课教案指导范文五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语文必修一精选授课教案指导范文五篇.docx(2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一语文必修一精选授课教案指导范文五篇为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教案,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是教师作为学生学习关于高中一年级语文教案,方便大家学习。高中一年级语文教案1山中与裴秀才迪书教学目标一、知识教育目标1.读懂课文,理解文句,积累文言词语。2.学习本文写景的艺术与构思的方法。二、能力培养目标1.培养诵读和品味文言文精巧语言的能力。2.培养鉴赏优秀古代散文的习惯与技能。三、德育渗透目标正确评价课文中反映出的作者的思想情趣,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四、美育渗透目标体会本文文笔洗练、自然清新的风格,培养学生对祖国山水之美的感受力。学法指导1.初读全文,扫清文字障碍,了解文章描写的主要内容。2
2、.与同是写景记游的赤壁赋作比较,通过比较,了解两文在内容与记游方式方面的不同。赤壁赋写二三文人雅士的月夜之游;而山中与裴秀才迪书写诗人独自新赏寒序;而山中与裴秀才迪书信步游览所见和想象与友人一同欣赏春景的情景。3.反复诵读,然后分析作者选取景物的角度,所写景物的特点。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一、重点、难点品读、鉴赏课文描写寒山月夜景色和想象与友人一同欣赏春景的情景的文段,是学习的重点;体会作者的写作背景,是学习的难点。二、解决办法通过诵读、揣摩语句和课堂讨论来解决、消化重点、难点。师生互动活动设计本课是自读课文,要求学生诵读课文并背诵第二、三段。此外,文句的翻译复述、评析及对作者情感的把握,
3、都要求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为主来完成。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步骤一、明确目标1.读懂课文,理解文句,积累文言词语。2.培养诵读和品味文言文精巧语言的能力。3.体会本文文笔洗练、自然清新的风格。二、整体感知王维后半生,无心仕进,往来于长安和蓝田县的辋川别业之间,亦宫亦隐,常与裴迪等诗酒唱和,诵读佛经。此信即写于他从长安回到辋川别业的某个时候。裴迪,王维友人,曾任蜀州刺史。秀才是唐人对士子的一种泛称。通读全文,重点体会寒山月夜和“当待春中”悬想美景的描写。三、教学过程1.导入课文相信大家都听过这样一句赞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是宋朝大文学家苏轼对盛文来领略这一艺术风格。2.解题(1)王维(7017
4、61),字摩诘。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盛唐诗人。官至尚书右丞。工诗善画,兼通音乐,并能使诸艺互通,尤以描绘山水田园的诗歌著称。有王右丞集。(2)简介背景。王维后半生,无心仕进,往来于长安和蓝田县的辋川别业之间,亦宫亦隐,常与裴迪等诗酒唱和,诵读佛经。此信即写于他从长安回到辋川别业的某个时候。3.课文赏读山水田园文学,是中国古代文学里的一片辽阔领域,魏晋以来,代有佳作,但其格调意义并不雷同。一代有一代情趣,一代见一代精神。盛唐人笔下的山水田园,有一种人间味十足的轩敞、明亮,既不同于晋人的清癯辽阔,也不同于柳宗元的幽僻荒凉,这自是他们物质、精神生活的丰富自足所致。王维的山水田园既非避难所,又非疗
5、伤地,这里是他真正的家,是他生时依恋,死后魂归的地方。总结、扩展内容上的扩展,课外可复习、阅读王维的其他作品,如鸟鸣涧、鹿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山居秋暝等。语言上的归纳:生字:北涉玄灞(b)辋(wng)水沦涟(lin)多思曩(nng)昔步仄(z)径轻鲦(tio)出水因驮黄檗(b)人往重点实词:过猥讫墟舂仄曩矫活用词语:与山僧饭讫而去(名词用如动词)北涉玄灞村墟夜舂(名词作状语)布置作业1.背诵默写课文第二、第三自然段。2.完成“研讨与练习”三。高中一年级语文教案2蜀道难尊敬的各位专家评委:大家好!我是号选手,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蜀道难。下面我将从教材、学情、目标、教法与学法、重点与难点、教学过
6、程、板书设计等几个方面来说课。不足之处恳请批评指正。一、说教材蜀道难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三第二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这一单大作用。二、说学情学生对古典诗歌并不陌生,但他们的认识和理解只停留在表层,还没用真正掌握鉴赏诗进入诗歌的情景,增强诗歌的鉴赏能力。三、说目标根据教材、学情及课标要求,我确定以下的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作家及背景2、培养学生鉴赏诗歌作品的能力和方法,鉴赏本诗的艺术特色。过程与方法:通过诵读、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解读诗中意象,品味意境,感受诗人情感,体会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诗的意境美、声韵美,激发他们对于中国古典文化的热爱。四、说教
7、学重点和难点难点:评析诗歌的雄奇瑰丽、富于浪漫色彩的艺术特色,体会作者写作诗歌时的情感。五.说教法和学法教法:1、诵读法;2、问题引导法;3、交流讨论法;4、点拨法。学法:1、自主学习法搜集资料、自主思考、主动探究、解决问题。2、勾画圈点法勾出文中的重点句,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阅读习惯。3、合作探究法交流讨论,共同研读。六、说教学过程(一)导入课文在大唐多若繁星的诗人中,李白是被人们誉为既有侠肝义胆,又有仙风道骨的浪漫主义习蜀道难,再次感受李白诗歌的风格。(板书)。(二)作者简介学生演说(三)诵读感知1、第一遍,个别学生堂上朗读,读后师生议论不足之处。2、第二遍,听录音或老师范读,学生圈点
8、矫正。3、第三遍,全体学生齐读。4、第四遍,学生结合注释默读,疏通诗意,圈出难点,合作交流。(四)问题探究:1、蜀道难中贯穿全诗的是哪一句?它在全诗起到什么作用?明确:(1)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2)全诗的主旨句。贯穿全诗始终,有一唱三叹之效!2、蜀道“难”在哪里?三难:第一段从历史角度说开辟之难第二段从山势高危的角度说攀越之难第三段从现实角度说安居之难3、诗人怎样来表现蜀道的雄奇险峻?明确:神话传说:五丁开山、六龙回日写出历的不可逾越之险阻。虚写映衬:黄鹤不得飞渡、猿猱愁于攀缘映衬人行走难上加难。摹写神情、动作:手扪星辰、呼吸紧张、抚胸长叹、步履艰难、神情惶悚-困危之状如在眼前。借景抒情:
9、古木荒凉、鸟声悲凄(悲鸟号古木,子规啼夜月)-使人闻声失色,渲染了旅愁和蜀道上空寂苍凉的环境氛围,有力地烘托了蜀道之难。运用夸张:“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夸饰山峰之高,绝壁之险,渲染惊险的气氛。(五)延伸拓展:本文主旨历来争议不定,你是怎么看?主旨探讨之一:送别友人主旨探讨之二:抒写心志主旨探讨之三:讽喻时政主旨探讨之四:倦于仕途(六)堂上总结这首诗想象奇特、丰富,气势宏伟、豪迈,充分显示了诗人的浪漫气质和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下面让我们再一次深情地朗诵这千古名篇。(七)说作业:背诵该诗。(八)板书设计:板书方面,我力争简洁明了,采用语词式板书,既点名本课的教学要点,又方便学生理解
10、、识记,达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让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有机的结合起来。蜀道难(李白)开辟之难攀越之难安居之难总之,在教学中,我会坚持“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原则,力求将语言文字和情感教育结合起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让每一个学生在每节课上都有所进步、有所收获。我的说课结束,不足之处,请各位老师指正,谢谢!高中一年级语文教案3山中与裴秀才迪书教学目标:1.通过诵读学习断句,把握节奏。2.积累部分实词。3.赏析景物描写,体会作者的情感。教学重点:1.通过诵读学习断句,把握节奏。2.赏析景物描写,体会作者的情感。方法指导:借助工具书和课文下面的注释感知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的艺术特色,体会作者的情感。课时安排
11、:一课时一、课前预习:1、解题(1)解题【山中】点明地点。【秀才】是唐代对中进士者的一种通称。【裴迪】王维友(2)王维(701761),字摩诘。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盛唐诗人。官至尚书右丞。擅和送别的诗作,如送元二使安西、九月九日忆山中兄弟。作品有王右丞集。2、简介背景王维后半生,无心仕途,常往来于长安和蓝田县的辋川别业之间,亦官亦隐,常与裴迪等诗酒唱和,诵读佛经。此信即写于他从长安回到辋川别业的某个时候。3、正字音猥(wi)憩(q)讫(q)辋(wng)涟(lin)吠(fi)灞(b)墟(x)舂(chng)曩(nng)仄(z)鯈(tio)皋(go)陇(lng)雊(gu)檗(b)4、释字词(1)
12、故山殊可过(特别,很)(2)足下方温经(我,正在)(3)猥不敢相烦(鄙,自我谦称)(4)与山僧饭讫而去(终了,完毕)(5)步仄径(狭窄的小道)(6)辋水沦涟,与月上下(上下波动,名作动)(7)山中人王维白(书信中对平辈晚辈的谦辞)5、一词多义(1)过:故山殊可过(过访,浏览)三伏适已过(过去)过犹而不及(胜过)无乃尔是过与?(责备)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错误,过失)过而能改,善莫大焉(犯错)(2)发:草木蔓发(生长)猛将必发于卒伍(兴起,产生)此病后三期当发(发作)春心莫共花争发(花开)6、古今异义(1)近腊月下,景气和畅“景气”古:景色,气候;今:指生产增长、失业减少、信用活跃等经济繁荣
13、现象,泛指兴旺。(2)非子天机清妙者。古:天性今:一般比喻重要而不泄露的秘密(3)此时独坐,僮仆静默。古:入睡今:指不作声7、句子翻译(1)北涉玄灞,青月映郭(2)当待春中,草木蔓发,春山可望。(3)非子天机清妙者,岂能以此不急之务相邀。二、课堂教学1、导入相信大家都听过这样一句赞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是宋朝大文学家苏轼对盛书信体的散文其艺术风格又是怎样的。2、基本阅读第一部分(第1段)提出“故山殊可过”的中心论点。第二部分(第2段)对山中冬夜清静优美景色具体描写。第三部分(第3段)展望明春山中生机勃勃的景色,邀请裴秀才开春后同游。3、学习探究(1)朗读课文,将文中描绘自然风光的两处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语文 必修 精选 授课 教案 指导 范文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