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物理教案设计七篇.docx





《高二物理教案设计七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物理教案设计七篇.docx(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二物理教案设计七篇高二物理教案设计篇1运动学的基本概念1、参考系: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时,选来作为标准的的另外的物体。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都是相对于参考系在而言的。参考系的选择是任意的.,被选为参考系的物体,我们假定它是静止的。选择不同的物体作为参考系,可能得出不同的结论,但选择时要使运动的描述尽量的简单。通常以地面为参考系。2、质点:定义: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质点是一种理想化的模型,是科学的抽象。物体可看做质点的条件:研究物体的运动时,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研究结果的影响可以忽略。且物体能否看成质点,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物体可被看做质点的几种情况:(1)
2、平动的物体通常可视为质点.(2)有转动但相对平动而言可以忽略时,也可以把物体视为质点.(3)同一物体,有时可看成质点,有时不能.当物体本身的大小对所研究问题的影响不能忽略时,不能把物体看做质点,反之,则可以.注(1)不能以物体的大小和形状为标准来判断物体是否可以看做质点,关键要看所研究问题的性质.当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所研究的问题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时,物体可视为质点.(2)质点并不是质量很小的点,要区别于几何学中的“点”.3、时间和时刻:时刻是指某一瞬间,用时间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它与状态量相对应;时间是指起始时刻到终止时刻之间的间隔,用时间轴上的一段线段来表示,它与过程量相对应。4、位移和路程
3、:位移用来描述质点位置的变化,是质点的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是矢量;路程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5、速度:用来描述质点运动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是矢量。(1)平均速度:是位移与通过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其定义式为,方向与位移的方向相同。平均速度对变速运动只能作粗略的描述。(2)瞬时速度:是质点在某一时刻或通过某一位置的速度,瞬时速度简称速度,它可以精确变速运动。瞬时速度的大小简称速率,它是一个标量。6、加速度:用量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的物理量。高二物理教案设计篇21、万有引力定律:引力常量G=6.67Nm2/kg22、适用条件:可作质点的两个物体间的相互作用;若是两个均匀的球体,r
4、应是两球心间距。(物体的尺寸比两物体的距离r小得多时,可以看成质点)3、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中心天体质量M,天体半径R,天体表面重力加速度g)(1)万有引力=向心力(一个天体绕另一个天体作圆周运动时)(2)重力=万有引力地面物体的重力加速度:mg=Gg=G9.8m/s2高空物体的重力加速度:mg=Gg=G9.8m/s24、第一宇宙速度在地球表面附近(轨道半径可视为地球半径)绕地球作圆周运动的卫星的线速度,在所有圆周运动的卫星中线速度是的。由mg=mv2/R或由=7.9km/s5、开普勒三大定律6、利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天体质量7、通过万有引力定律和向心力公式计算环绕速度8、大于环绕速度的两个特
5、殊发射速度:第二宇宙速度、第三宇宙速度(含义)高二物理教案设计篇3(1)电磁波中的电场和磁场互相垂直,并且都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即电磁波是横波。光是一种电磁波。在前面学习的光的偏振现象已经证明了这一点。如上图所示。(2)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向周围空间传播电磁能,在传播过程中,电磁波能发生反射、折射、干涉和衍射。(3)三个特征量的关系:v=f。在真空中v=3.0108/s。师: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的建立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足以根牛顿力学体系相媲美,它是物理学发展史中的一个划时代的里程碑。3赫兹的电火花师:麦克斯韦的电磁场理论还只是一个预言。还有待于科学实验的证明。是赫兹把这个天才的预言变成了世
6、人公认的真理。(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了解赫兹证实电磁波存在的探索历程)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赫兹的生平简介(见附录),激发学生求知上进的热情,对学生进行物理情感教育。课堂总结、点评本节主要学习了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的.主要内容。知道了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的两大支柱:变化的磁场产生电场,变化的电场产生磁场。还知道了变化的电场和磁场相互联系,形成一个统一的场,即电磁场。电磁场由发生区域向远处的传播形成电磁波。电磁波中的电场与磁场相互垂直,且二者均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即电磁波是横波。课余作业完成P79“问题与练习”的题目。教学体会思维方法是解决问题的灵魂,是物理教学的根本;亲自实践参与知识的发现过程是培养学生
7、能力的关键,离开了思维方法和实践活动,物理教学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学生素质的培养就成了镜中花,水中月。高二物理教案设计篇4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知道电磁驱动现象2、知道三相交变电流可以产生旋转磁场,知道这就是感应电动机的原理3、知道感应电动机的基本构造:定子和转子4、知道感应电动机的优点,知道能使用感应电动机是三相交变电流的突出优点二、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对知识进行类比分析的能力2、培养学生接受新事物、解决新问题能力3、努力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三、情感目标1、通过让学生了解我国在磁悬浮列车方面的研究进展,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和立志学习、报效祖国的情感2、在观察电动机的构造的过程中,
8、使学生养成对新知识和新事物的探索热情教学建议1、由于感应电动机的突出优点,使它应用十分广泛、本节对它做了简单的介绍,以开阔学生眼界,增加实际知识但作为选学内容,对学生没有太高的要求,做些介绍就可以了2、可以通过回忆前一章习题中提到的电磁驱动现象,本节的关键是通过演示、讲解使学生明白三相交变电流也可以产生旋转磁场,做到电磁驱动,这就是感应电动机的原理这有利于新旧知识的联系和加强学生学以致用的意识有条件的可以看实物或带学生参观,以增加实际知识3、课本中的感应电动机的内容,简要地介绍了感应电动机的转动原理,其中的核心内容是旋转磁场概念建议教师如果可能的话,应找一台电动机,拆开了让学生看一看各个部分的
9、形状三相感应电动机在工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很广泛,能让学生看一些实际例子教学设计示例感应电动机教学准备:幻灯片、感应电动机模型、学生电源、旋转磁铁教学过程:一、知识回顾电磁驱动现象说明二、新课教学:感应电动机1、过回忆绍电磁驱动现象:在U形磁铁中间放一个铝框,如果转动磁铁,造成一个旋转磁场铝框就随着转动这种电磁驱动现象告诉学生感应电动机就是应用该原理来工作的2、旋转磁场的产生方法:旋转磁铁可以得到旋转磁场在线圈中通入三相交流电也可以得到旋转磁场3、感应电动机的结构介绍定子:固定的电枢称为定子转子:中间转动的铁心以及铁心上镶嵌的铜条叫转子4、鼠笼式电动机模型介绍感应电动机的转子是由铁芯和嵌在铁芯上的
10、闭合导体构成的闭合导体是由嵌在铁芯凹槽中的铜条(或铝条)和两个铜环(或铝环)连在一起制成的,形状像个鼠笼,所以这种电动机也叫鼠笼式感应电动机5、感应电动机的转动方向控制由于感应电动机的构造简单,因此如果要改变转子的转动方向,只需要把定子上的任意两组线圈的电流互换一下就就可以通过改变旋转磁场的旋转方向来改变转子的转动这种电动机在制造、使用和保养上都比较简单,被广泛应用在工农业生产上高二物理教案设计篇51、知识与技能(1)知道波源的频率与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的区别;(2)知道什么是多普勒效应;(3)能运用多普勒效应解释一些物理现象。2、过程与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重点:知道波源的频率与观察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物理教案 设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