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汇报【四篇】.docx
《乡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汇报【四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乡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汇报【四篇】.docx(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乡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汇报【四篇】乡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汇报篇1自“四治六化”农村环境集中整治行动开展以来,XXX立足实际,紧紧围绕集中整治的总体目标,认真对照整治要求、细化整治内容、明确整治范围、严格整治标准、跟踪督查考核、走实步骤节点,全镇广大干部群众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形成了领导带头、干部驻村、人人参与、村村争先的良好氛围,全力开展城乡环境集中整治攻坚行动,着力打造“四美两宜”的人居新环境。一、主要做法:(一)强化组织领导,提高思想认识一是思想重视,精心安排部署。县上动员会召开后,我们迅速行动,立即召开党政班子联席会议,成立了领导小组,研究制定了实施方案,召开了全镇农村环境集中整
2、治动员会,细化具体工作举措,认真排查摸底,分解工作任务,制定整治标准,明确整治重点,严格把握时间节点,从严狠抓落实。要求全镇干部在思想认识上务必高度重视,行动上务必见真碰硬,全力开展城乡环境集中整治工作。二是传导压力,靠实工作责任。先后多次召开“两委”干部整治工作推进会和进展情况汇报会,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强化整治措施。分三次对6个行动缓慢、整治效果不明显的村主干进行约谈,强化压力传导。实行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捆绑式”制度,班子成员包片、机关干部包村、村干部负责,定村庄、定路段、定标准、定时限,将责任层层细化分解。镇村干部全部深入一线,带头参与整治,不等不靠不推诿,使狠劲、动真格、下苦
3、功,形成了全民动员、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有力确保了全镇农村环境卫生整治行动的顺利推进。(二)强化宣传,营造浓厚氛围一是先后印发了维护环境卫生倡议书10000多份,制作布幅标语40多条,书写永久性标语150条,每村悬挂5-10条环境整治宣传条幅,每户一张环境整治宣传单,对沿主干路的乱搭乱建经营户下发取缔通知书129份,采取每天各村广播宣传的形式,充分利用电视、广播、微信等平台,广渠道、多层次、全方位宣传报道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动态,并通过宣传车进行集中宣传,营造环境整治的浓厚氛围;二是通过戴党徽、亮身份、作表率行动,以实际行动进行宣传。镇党委政府把这次行动同“三问四比”大讨论大竞赛活动相结合,同“五
4、城同创”相结合,同脱贫攻坚相结合,组织机关党员干部40余人,利用周六、周日休息时间,分三个突击队,深入六个重点村与干部群众共同参加整治工作,清除“五堆”1500余处,转运陈年垃圾200余方,达到创造美好环境全民参与、全民共享的效果;三是制作了XXX“四治六化”城乡环境整治宣传记录片,对各村好的典型、经验进行宣传,对差的村进行曝光,并组织全体镇村干部进行观看,达到好的村继续提升标准,差的村继续改进;四是加大对“脏乱差”现象和违法占地、乱堆乱排乱放等不良行为的曝光力度,教育引导群众增强文明环保意识,营造了镇村互动、上下联动、干群共建共管共治共护的农村环境集中整治工作氛围。(三)突出重点,开展综合整
5、治。以“整治三条主干公路,提升一条主街道,树立十个示范村”为目标,一是坚持以治“脏”为重点。全面清除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和非正规垃圾堆放点,彻底清理大街小巷“五堆”,实行“户分类村收集村清运村处理”的垃圾处理模式,建设多处垃圾填埋场,实施定点收集、定点倾倒、定时清运、集中处理。截至目前,动员干部群众12000人次,其中党员干部3080人次,转运陈年垃圾31900方,整治大街小巷“五堆”23100处。二是坚持以治“乱”为重点。以“五无一美”为整治要点,组织镇城建办、安监办、派出所、食药所、国土所40人执法大队,对所有涉及到乱搭乱建的区域采取联合执法,彻底拆除乱搭乱建96处、规范治理镇区沿路商店82
6、处。对全镇76家果品收购市场进行规范化整治。三是坚持以治“破”为重点。对农村残墙断壁、废弃院落、农村危房、主干街道、公共场所、路面墙面进行全面修缮整理、清洗,共拆除修整64处,修缮整治路面墙面46处。加强对古村落,历史建筑的修复保护。全镇20个村墙面刷白48000平米,重点示范村实施文化上墙2000余平米,其中秦家庄、南阳城完成文化上墙450平米,南辛庄、马家庄村实施文化版面上墙82块,刷写固定标语15条,全镇营造良好环境整治的氛围初步形成。四是坚持以治“污”为重点。重点整治农村污水横流问题,加大村内排水设施建设,对3个村主街道排水渠、6个村池塘进行整修。五是坚持以治“差”为重点。解决基础设施
7、建设差、公共服务差问题,争取项目资金,全镇20个村完成基础设施建设工程41件(涉及道路硬化、墙面美化、修复排水沟等)。六是坚持以保证“绿”为重点。超前规划了村庄绿化工作,在通村路、沿沟、沿河及村头巷边、房前屋后、田间道路植树造林,见缝插绿,新建3个小游园,完成8个园林村的提档升级和3.2公里的通道绿化工作。七是继续实施以治垃圾、治柴堆为主的冬季行动。全镇20个村新一届两委干部带领党员群众掀起新一轮整治高潮,同时结合环保工作实行了包片领导包主要路段、村干部包主要街道、党员包户的机制,发动党员干部1500余人,动用机械80余台次,清理垃圾、柴堆1200余方,有力巩固前期整治成果。八是坚持以长效机制
8、运行为重点。在全面整治的基础上全镇20个村根据各自实际制定了切实可行的环境卫生长效运行机制,切实巩固整治的成果。同时各村成立了领导机构专门负责此项工作,并完善了保洁员管理制度、垃圾清运制度、环境卫生监督员制度和奖惩制度等相关制度,真正做到了抓早、抓常、抓出实效。引导桃果种植户合理堆放定点堆积。(四)强化督导,时时跟进镇党委政府进一步加大对城乡环境集中整治行动的督导检查力度,各包村干部全部下乡监督和支持所包村的环境整治工作。镇行动领导组对全镇20个村环境整治工作进展情况实行不间断督查,建立督查台账,跟踪问题整改,对整治行动迟缓、工作推进不力的干部,进行逐级约谈督办、通报批评问责。并将此项工作纳入
9、年度考核,直接与农村环境卫生经费和主干绩效工资挂钩。二、下一步工作打算目前,虽然我们的整治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离上级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待还有很大的差距。主要存在:一是各村环境卫生长效机制还不够完善,制度作用发挥不明显;二是各村集体经济薄弱,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环境卫生整治配套资金严重短缺;三是各村垃圾倾倒点规划不合理;四是沿主干路柴堆等堆放不够规范等现象。2023年,我镇将继续深化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抓重点,攻难点,按照市委“改革抢先机,发展站前列,各项工作创一流”的要求,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四基地一名城”的战略目标,努力打造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示范
10、样板美丽乡村。一是继续强化教育、宣传和引导,努力提升农民素质。要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广泛开展文明乡村、文明家庭创建活动,大力促进乡风文明建设,不断提高农民群众的文化素养、生活品味,引导广大农民群众改变落后、陈旧的生活方式和习惯,确保农民既用心参与活动,又享受劳动成果,进一步营造全民参与的浓厚氛围。二是继续完善农村环境卫生整治长效机制。要坚持把集中整治与建立长效机制结合起来,完善各项整治规划,完善村规民约。要进一步细化任务、明确奖惩措施,执行落实好已经建立的卫生打扫、垃圾清运、全天保洁、门前三包等机制,绝不能“一阵风”,让制度成为摆设。三是继续强化工作措施,做到四个结合。继续同美丽乡村建设相结
11、合,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目标分步实施;同脱贫攻坚相结合,以市委刘书记提出的“四好”为目标,联合帮扶单位进行结对帮扶,提升贫困户家庭环境;同农村卫生家庭创建相结合,以庭院内外“三包六净”为抓手,联合团委、妇联、计生等部门,签订“三包六净”责任书,使卫生家庭创建全覆盖;同乡镇河长制相结合,全镇8个沿河村河长要加大巡河力度,解决沿河垃圾、河道垃圾及沿河企业的乱倒乱排现象,规范河道治理,不断推进全镇的面貌更上一个新台阶。四是继续强化督查问责,巩固成果。镇党委政府进一步加大对此项工作的督导检查力度。要增加检查次数,扩大检查覆盖面。将对工作成效显著的进行典型宣传,对工作推
12、进不力的进行公开曝光,让先进有光有彩,让后进无地自容。同时要将督查结果、工作成效与下拨专项资金、干部考核紧密挂钩,年底对此项工作进行评比。真正通过强有力的督查考核,推动城乡环境集中整治达到预期目的。乡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汇报篇2按照韶关市曲江区关于深入推进“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的行动方案要求,我镇围绕创建“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示范镇”的总目标,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党委书记负总责,重点环节亲自协调,亲自督查,厘清工作思路,确定村支部书记为第一责任人,驻村干部为直接责任人,通过镇村干部包片包村包户,强化责任到人,结合主题党日活动、干部夜访制度,形成了党委主导,政府实施,村组落实,党员干部群众全
13、民参与的工作格局,形成上下联动、劲往一处使的良好工作机制,全力推进该项工作的落实。基本情况一、重点廊道村容村貌外立面整治。目前正在进行X317线及主廊道提升工作,已清除X317线两旁杂草垃圾,进行了平整土地,并种植格桑花,美化绿化,努力将X317线樟市段打造成樟市镇的迎宾大道,已开展镇域主干道路域环境整治行动,清拆了乱搭乱建构筑物及淤泥杂草垃圾。南约村高铁沿线村庄需进行村容村貌整治的有5个自然村,目前已全面完成;北约村高铁沿线村庄需进行村容村貌整治的有1个自然村,目前已全面完成;流坑村村高铁沿线需进行村容村貌整治的有5个自然村,目前已全面完成。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二、农村破旧泥砖房清拆情况樟市镇
14、共有泥砖房8941间184108平方米,其中破旧泥砖房5870间118913平方米,占65.65%。已拆除5776间,占98.4%。应拆尽拆5870间,占98.4%。高铁沿线共涉及3个行政村11个自然村,经排查,目前现存泥砖房311间8285.82平方米,其中唯一住房137间3752.2平方米,杂物房129间3579.78平方米,猪牛栏20间292.84平方米,祠堂8座226平方米,有历史价值的17间435平方米,未拆除的原因是部分安全泥砖房主要用于堆放农具杂物和唯一住房。三、新农村建设情况我镇非贫困村新农村建设示范点选取流坑村委胡屋村,道路硬化、文化室、雨污分流等基础设施建设本月底完工。创新
15、采用区奖补的方法进行人畜分离区建设,目前胡屋村人畜分离区83间已完工,全部验收完毕并交付使用,改变了村庄卫生差的局面。目前5个省定贫困村已有11个自然村开启提升整治工程。四、地面改造进展情况我镇泥砖房拆后利用于规划住房建设的有86处,8400平方;规划小公园有1处,约1000平方;拆旧复绿的有101处,约4000平方;拆旧复耕的有4处,约200平方。在地面改造工作总结计划中,我镇将拆旧复垦、拆旧复绿作为重点工作之一,鼓励村民将拆后土地采用围竹栏的方式进行复垦,针对有条件的村庄进行美化绿化,每个行政村中形成1-2个拆旧复绿示范点,以点带面,在全镇铺开。目前有7个自然村已完成地面整治。五、厕所革命
16、开展情况我镇共建设了56座标准化公厕,其中,5个省定贫困村建设了48座,6个非贫困村建设了8座。近期,我镇进行了一轮详细的摸查排查,经排查,我镇仍有40个旱厕需进行无害化卫生户厕改造,目前已完工验收。主要工作方法一、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主要领导靠前指挥。樟市镇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区委区政府的工作部署,积极召开樟市镇2023年农村破旧泥砖房专项整治工作会议,根据我镇实际制定了樟市镇2023年农村破旧泥砖房专项整治实施方案,明确了目标任务和时间节点,并成立了由镇党委书记任组长,党委副书记、镇长任第一副组长的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2023年破旧泥砖房拆除专项整治工作责任分工表,责任到人,压实责任,
17、建立每天排名通报制度,层层传导压力;开展村级交叉检查,查漏补缺,加快清拆进度;开展泥砖房清拆行动,科学谋划,顺利清拆。通过发放3000余份宣传资料,悬挂200多条宣传标语,开展夜访群众、镇村干部上户动员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破旧泥砖房拆除工作,做到了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二、充分发挥村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坚持以党建引领新农村建设,把“党员发挥作用在先”这一理念融入到新农村建设各个环节。加强引导党支部和党员干部自觉学习乡村振兴战略部署,在清拆自家废弃房屋、投工投劳、捐资捐物等环节上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积极动员村中党员干部参与做好群众思想工作,把村民“要我建”思想转变为“我要建”思想。三、点燃村民理事会
18、参与新农村建设热情,解决村民“等靠要”思想。发挥理事会作用,实行理事会成员分片包户,耐心细致做好政策解释和群众发动工作。引导理事会成员主动投工投劳、捐资捐物等,示范引领村民参与。引导理事会搭建起镇委、镇政府、村委和村民之间的沟通桥梁,主动收集村民的意见建议,及时向镇村反映研究,确保聚民智顺民意,实现建设贴切实际、村民热情参与、群众满意成果的良好局面。四、坚持规划引领,激发村民参与新农村建设的内生动力,让村民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成效。要实行规划先行,一方面既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避免脱离实际或资源浪费;另一方面,要让村民看到新农村建设的美好愿景,增强村民参与的热情和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四篇 乡镇 农村 人居 环境 整治 工作汇报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