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教案电子版参考文档五篇.docx
《高一语文教案电子版参考文档五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语文教案电子版参考文档五篇.docx(3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一语文教案电子版参考文档五篇教案的应用和其他学科教学课件的应用一样,可以丰富教师的教学方式,让教学时间高一年级语文教案1廉颇蔺相如列传【教学目标】1、继续积累文言常用词,掌握文中出现的重点词语、语法现象和特殊句式2、领会作品在选材、布局和揭示人物性格方面的特点3、认识廉颇、蔺相如思想品质的可贵之处,培养以大局为重的爱国主义精神,教育学生严于律己,有错就改的品格【教学重点】1、归纳文中重点词语、语法现象和特殊句式;学习辨析词义,文言特殊语法现象、特殊句式的方法2、欣赏文中个性化的对话描写【教学难点】1、人物形象思想性格的完整性和丰富性的理解2、深化学生对人物描写艺术手法的理解【教学方法】诵读法
2、、归纳法、对比阅读法、“引导探究”学习法【课时安排】4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前准备:本文故事性很强,可以先布置学生预习,要求学生对照理解和使用工具书,初步了解课文中三个故事的大意一、导入新课(课件展示时代背景,分析战国形势图)战国时期,有战国七雄,他们分别是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国之中,秦国实力大,他采取了远交近攻的策略,企图各个击破,力图吞并六国赵国是当时还有点实力的国家,秦国一时很难吞并,便采用了各个击破的战略,对外抗张本文就着重记叙了廉颇和蔺相如二人合作,与强大的秦国抗争的故事二、司马迁和史记简介(课件展示作者、作品)1、司马迁(约前145约前90)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字
3、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其父司马谈是一位博学多闻的学者,任汉朝太史令(掌管起草文书、编写史料,兼管国家典籍、天文历法的官职),司马迁少年时代就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20岁以后,司马迁遍游祖国南北,考察风土人情、文物古迹、搜集史料、研究社会,为他以后创作史记准备的丰富的材料元封三年(前108),司马迁继父职,任太史令,得以博览皇家珍藏的大量图书、档案和文献,为史记的写作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公元前98年,李陵兵败投降了匈奴,他因为替李陵辩解,触怒了汉武帝,被迫入狱,受到了宫刑他在狱中完成了我国最早的纪传体通史史记2、史记: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历史文学巨著记载了上起传说中的黄帝,下迄
4、汉武帝太初四年共约3000年的历史,分本纪(12篇)、世家(30篇)、列传(72篇)、书(18篇)、表(8篇)等五种体裁,共130篇,作为正史的二十四史,史记是其中的第一部鲁迅赞誉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所以说它既是史学巨著,又是文学巨著三、课文说明廉颇蔺相如列传是史记中的一篇重要的合传史记中的合传有两类:一类是战国时期(前403前221)是一个兼并剧烈的历史时期本文所叙史实发生在前283年到前279年之间,正值战国中期之末在此之前,秦早已占领了巴蜀,并夺取魏在河西的全部土地,又多次大败楚军,初步形成了统一全国的趋势在此期间,秦以主力图楚,前280年秦取楚上庸(今湖北房县、均县等地)
5、及汉水北岸,前278年秦将白起攻破郢都(今湖北江陵),逼楚迁都于陈(今河南淮阳)尽管如此,秦仍未停止对赵的进攻,所以如何对付秦的挑战已成为赵国安危之所系的大问题廉颇和蔺相如就是在这个历史舞台上起关键作用的人物赵国大事纪年表:(小黑板展示)赵惠文王年序大事赵惠文王十六年(前283)廉颇伐齐,取阳晋赵惠文王十七年(前282)蔺相如完璧归赵赵惠文王十八年(前281)秦伐赵,拔石城赵惠文王十九年(前280)秦复攻赵,杀二万人赵惠文王二十年(前279)渑池之会四、整体感知课文宾,三件事都是突出蔺相如的性格,廉颇后又有传2、请学生复述故事情节,讨论人物思想性格(课件展示相关图片)蔺相如:赵国宦官首领缪贤门
6、下的食客,地位卑微廉颇:赵国良将,屡立战功,位居上卿,以勇闻名完璧归赵背景秦要求:以十五城换璧赵犹豫不决,进退两难:a)送璧入秦可能被骗,得不到城池b)若不送璧,可能会使秦王生气,进攻赵国缪贤推荐相如出使相如主张送璧入秦:a)秦强赵弱,不得不答允秦国b)宁可让秦承担理亏之过,亦不可被秦国找到进攻的借口相如自荐出使,并言若不得城,必完璧归赵赵王派相如出使经过秦王无意赏城无礼:只在章台接见相如,礼节傲慢失信:秦王把璧传给美人和侍从观赏,没有提赏城之事相如妙计取壁假称璧有瑕,把璧骗回怒斥秦王无礼,持璧倚柱而立,以同归于尽作要胁,令秦王不敢强夺勇求秦王斋戒五日,设九宾于廷,拖延时间派随从换上平民服装,
7、由小路把璧带回秦国相如陈词指斥秦历代君主皆不守信约,故已把璧运回赵国要求秦国先割城,赵国才交出璧愿以死谢罪结果秦王明白即使杀相如,亦不能得到璧,反而断绝秦赵的友好关系,所以厚待相如,放他回国相如被封为大夫秦不予赵城,赵不予秦璧渑池之会背景秦王约赵王于渑池相会(秦王对完璧归赵一事仍怀恨在心,要悔辱赵王)赵王害怕强秦,不愿前去廉颇和相如皆主张赵王应约,否则会表示赵王软弱胆怯廉颇部署:a)赵王三十日内未返国,立太子为王,打消秦王要胁赵国的念头b)在边境集结大量军队,防秦进攻经过秦王请赵王奏瑟,令御史记下此事,相如以性命胁迫秦王击,令御史记下秦臣请赵王以十五城给秦王祝寿,相如请秦王以咸阳城给赵王祝寿结
8、果秦未能在外交上占上风,让他们离开相如功劳,被封为上卿负荆请罪背景廉颇为国立下汗马功劳,但相如出身卑贱,只因口舌之能,却被拜为上卿,故对相如有所不满,更扬言要辱相如经过相如于朝会时常诈病,不愿与廉颇排座次远远看见廉颇,便令车绕路离去(因为相如把国家大事放在私人恩怨之前,他明白将相不和,赵国必亡的道理)廉颇知道相如苦心,自觉惭愧,负荆请罪认错结果两人和好,成为刎颈之交主旨:赞扬蔺相如机智勇敢,大智大勇、胸襟阔大、顾全大局的品德,以及廉颇忠心报国、勇于改过的崇高品格(板书)五、布置作业1、找出文中自己难以理解的词句以及章节,精心研读课文2、用500字左右描绘本文的故事情节,文体不限第二课时一、研析
9、课文,边归纳边讲解重点词句1、完璧归赵:梳理矛盾,把握人物问题:课文是怎样描写蔺相如出场的?蔺相如出使秦国后,与秦国围绕着和氏璧展开了一场怎样的斗智斗勇的外交较量?由此可见蔺相如怎样的思想性格?明确:相如是在秦国威逼利诱,赵国君臣束手无策、左右为难的矛盾中出场的课文先写赵国君臣面临的“三难”:秦王求璧,贪婪霸道,一难赵王面对秦王的易城求璧,赵国君臣深感“予”或“勿予”之两难,才有“求人”报秦之议,缪贤荐才之举,赵王召见之事,相如入秦之行虎狼之秦易城求璧,诚意少而诈骗多,赵王为难,相如不易,矛盾愈尖锐,愈能显示相如化“两难”为“两全”的智勇相如使秦,智斗秦王集中显示了他胸有成竹,从容应对的大智大
10、勇矛盾双方围绕“保璧”与“骗璧”展开了三个回合的较量:第一个回合献璧取璧献璧之后,相如敏锐地觉察到秦王“无意”偿赵城章台接见,美人相伴,狂呼万岁,君臣上下,没有一点迎见外臣的礼貌和诚意,相如略施小计,收回璧玉然后,对比赵王的“修敬”和秦王的“倨傲”,面责秦王无理,最后以人璧俱碎的誓言来威胁对方,利用秦王贪婪的心理,迫使他不得不“辞谢”割城第二个回合,归璧于赵相如看出秦城“实不可得”,就一方面以“赵王恐,不敢不献”的话来迎合秦王的虚荣心,一方面断然采取措施,暗中派人把璧送回赵国第三个回合,廷斥秦王蔺相如在大庭广众之下,援引历史,揭露秦国历朝历代背信弃义的惯用伎俩,并理直气壮地告诉秦王,和氏璧已送
11、回赵国,个人生死置之度外,秦王无可奈何至此,相如取得了“完璧归赵”的彻底胜利,化解了赵王的困窘,打击了秦国的威风,捍卫了赵国的尊严2、渑池之会:品味语言,把握人物问题:“渑池之会”在记载会见时,分别怎样描写秦赵御史的?表现了双方怎样的心态智谋?“渑池之会”在记载秦赵君王会见,以乐助兴的内容上各用了什么字?有怎样的不同?蔺相如的“五步之内,请以颈血溅大王矣”有什么含义?明确:记载会见情况时,秦御史“前书曰”,而赵御史却是蔺相如“顾召”而书的,只待赵王一鼓瑟,秦御史立即上前大笔一挥,借以羞辱赵国;而当蔺相如反击成功,需要记载时,却要“顾召”赵御史“顾召”即回头招呼可见,赵国君臣在秦国君臣咄咄逼人的
12、攻势面前目瞪口呆,甚至到了该记载时,赵御史尚须相如回头招呼才恍然大悟此外,“顾召”也同“前书”构成了三层对比:一是秦赵双方对比,秦蓄谋已久,奸诈阴险,赵呆若木鸡,不知所措;二是蔺相如与赵王君臣对比,赵国君臣手足无措,怯懦无能,蔺相如有胆有识,智勇拔俗;三是蔺相如与秦国君臣对比,秦国君臣傲慢霸道,蔺相如有理有节,士可杀不可辱在记载内容上,秦御史用一“令”字,蔺相如则用一“为(wi)”字,“令”者,威逼也,不得不为;秦国君臣依靠其强力威压,逼迫赵王就范“为”者,替也,给也,非为威逼,主动请击也,非为人请,自愿为之也蔺相如挽狂澜于,反令秦王击缶缶乃市井盛酒浆之容器,其为乐器则为劣等,秦王无奈,击缶助
13、兴,无地自容!两个动词,意蕴丰富,一个是鼓瑟,一个是击缶;一个是被逼无奈,一个是死皮赖脸要献丑,秦国君臣满盘皆输!秦王不肯击缶,蔺相如一句话,改变了他的念头,“五步之内,请以颈血溅大王矣!”无须高声,蔺相如交代了“两个事实”,作了“一个暗示”两个事实是:一是两人五步之距,秦王已成蔺相如的人质;二是在秦王面前是一个敢“以颈血溅大王”的人,是一个敢说敢为的人,是一个不顾生死的人一个暗示是:我要与你同归于尽!无庸置辩的事实,凌厉明确的暗示,秦王除了服从,别无选择3、“负荆请罪”:感悟思想,把握人物问题:“负荆请罪”这故事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来刻绘人物形象?明确对比反衬手法运用对比反衬的手法,可以使主
14、要人物相得益彰,形象更加鲜明突攻城野战之大功”,鄙视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蔺相如在与舍人的对话中则说:“顾轻视外交,反衬蔺相如的见识超人一等二、分析文章选材特点(课件展示文章结构)1、文章写的是合传两个人物一生事迹很多,在纷繁庞杂的素材中,作者是如何选择材料的?明确:作者紧紧围绕主旨,从廉蔺二人一生纷繁的材料中,从不同的侧面选取了既分别突出两人功绩又与两人相互关联的三件事这三件事既有独立性,又有连贯性,情节相当完整,最能表现人物思想性格,代表性前两件反映秦赵两国之间的矛盾,后一件反映国内矛盾,人物性格就在矛盾的发展中得以体现选材是相当典型的第一部分(1、2段)介绍廉颇、蔺相如的身份和地位勇
15、的精神、他的扶危爱国的品质作了反衬:出身低贱,但品格崇高,才能出众)第二部分(313段)完璧归赵(突出了相如的智勇和爱国精神,能言善辩、善于把握时机,同时也暗写廉颇的军事才能和勇气虚实明暗相映衬,情节上环环紧扣)第三部分(1416段)渑池之会第四部分(1721段)负荆请罪、将相和好2、作者对于已选材料又是怎样精当剪裁,使得文章主次分明,详略得当的?明确:作者根据主旨的需要,对于已选材料,分别采取了明写、暗写、详写、略写的方法明写者详,暗写者略表现在人物描写上,作者以蔺相如为主,详写、明写;以廉颇为辅,略写、暗写但文中现他的机智果敢;略写廉颇,表现他参与决策,勇而有谋,以军事力量支持蔺相如外交斗
16、争于改过,把两人的思想统一到爱国这一基本点和共同点上(板书)在事件经过的叙述上也有详略之分,如“完璧归赵”部分,对秦决策写得详,入秦经过写得略;对秦斗争写得详,斗争结果写得略第三课时一、围绕课文开展语文活动,加深对人物形象的完整性和丰富性的理解,认识廉颇、蔺相如思想品质的可贵之处1、将学生分为三个小组2、各组依次表演“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尽可能全组参与,注意人物语言的运用和把握人物性格)3、师生评议各组表演4、总结:思考蔺相如、廉颇有怎样的性格特点?(板书)蔺相如:机智勇敢、忠心报国、胸襟阔大、顾全大局、廉颇:忠诚献策、勇武有功、忠心报国、勇于改过5、各组以自己表演的故事为例,
17、说说课文在运用语言方面有何特色?6、各组分别讨论,将讨论结果汇总7、各组请一位代表交流本组讨论结果二、教师总结,分析文章塑造人物的手段1、运用多种手法刻画人物形象明确:以蔺相如为例,作者运用了多种文学手段刻画人物形象侧面描写如缪贤推荐蔺相如,从他的推荐中,可见蔺相如的胆识与智谋正面描写如直接描写蔺相如的语言、行动、表情和神态在正面描写时,有时集中笔力写一个人;有时同时写两个人,通过对照,表现蔺相如;有时用环境气氛烘托,如蔺相如献璧时,秦王“传以示美人及其左右,左右皆呼万岁”,显示了秦廷的威严气氛,烘托出蔺相如不为威势所慑的机智勇敢的性格在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以“完璧归赵”为例,出使秦国之前,摆在
18、赵国面前的是“予璧”和“勿予”的矛盾在赵国君臣一筹莫展、久计不决的情况下,蔺相如一番诚恳有礼的分析点醒了赵王,表现了蔺相如处事果断机智的性格特征出使秦国后,强秦和弱赵之间“夺璧”和“保璧”,“杀蔺”和“保蔺”的矛盾更加尖锐突出在秦廷之上,蔺相如审时度势,巧设妙计保住和氏璧,并能慷慨陈词,怒斥秦国君臣不守信用在这场斗智斗勇的较量中,蔺相如最终以他有礼有节,机智勇敢的个性魅力征服了秦王在这一个又一个以弱对强、困难重重、险象环生的矛盾冲突中,蔺相如机智勇敢的个性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2、个性化的对话描写在三个事件的描述中,大段对话占了很大篇幅,有的情节干脆由对话来表达,许多对话形象
19、地表现了人物的思想和性格,使我们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先说蔺相如,他在秦廷上的慷慨陈词,有时语气平和,谦恭有礼,使对方放松警惕;有时直言斥责,有理有据,雄辩折人;有时坚决表态,分析利害,暗示对方;有时怒不可遏,咄咄逼人总之,词锋犀利,刚柔兼施,而又轻重恰当,充分表现了他是一个热爱祖国、不畏强暴、有智有勇,长于辞令的外交家再说廉颇,在将相和好的事件中,他先前说的这一番话,表现了他的自高自大和心胸狭窄,非常符合武将廉颇的性格特点,后来写他知过改过,负荆请罪时说:“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语言不多,坦诚直率,可敬可爱3、选取典型事件(前面已总结)第四课时一、查阅讨论,归纳重点1、学生自己动手查阅
20、工具书,并互相讨论,解决疑难问题2、先由学生提出文中不懂的词句,并由学生先解答,最后教师更正3、教师出示投影,归纳重难点(课件展示)A.通假字可与不“不”通“否”,表疑问语气臣愿奉璧往使“奉”通“捧”,用手托拜送书于庭“庭”通“廷”,朝廷召有司案图“案”通“按”,察看设九宾礼于廷“宾”通“傧”,古代指接引宾客的人,也指赞礼的人秦自缪公以来,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缪”通“穆”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孰”通“熟”,仔细B.一词多义负:秦贪,负其强(依仗,凭借)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辜负,对不起)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违背)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使承担)廉颇闻之,肉袒负荆(背着)使:秦昭王闻之
21、,使人遗赵王书(派)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出使)乃使其从者衣褐(让)大王乃遣一介之使至赵(使臣)引:引赵使者蔺相如(引见,延请)左右欲引相如去(拉)相如引车避匿(牵,拉;这里引申为调转)徒: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白白地)而蔺相如使以口舌为劳(只,只不过)幸:大王亦幸赦臣(幸好,侥幸)而君幸于赵王(宠幸)以:以勇气闻于诸侯(凭)愿以十五城请易璧(用,拿)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来,连词)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用以,用来)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因为)C.古今异义(在此只列出古义)拜为上卿(授予官职)欲勿与,即患秦兵之来(忧虑,担心)请以咸阳为赵王寿(向人敬酒或献礼)臣所以去亲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语文教案 电子版 参考 文档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