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邵阳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湖南省邵阳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邵阳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湖南省邵阳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I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材料一:乡愁,是中国诗歌的一个历久常新的普遍主题。余光中多年来写了许多以乡愁为主题 的诗篇,乡愁就是其中情深意长、音调动人的一首。乡愁的美令人瞩目,特别是音 乐美。乡愁的音乐美,主要表现在回旋往复、一唱三叹的旋律上,其中“乡愁是” 与“在这头在那头”的四次重复,四节中同一位置上“小小的”“窄窄的” “矮矮 的”“浅浅的”等叠词的运用,使得全诗低回掩抑,如怨如诉。而“一枚”“一张”“一 方”“一湾”等数量词的运用,不仅表现了诗人的语言功力,也增强了全诗的音韵之美。乡愁,犹如音乐
2、中柔美而略带哀伤的“回忆曲”,是海外游子深情而美的恋歌。余光中等诗人的贡献还在于,他们找回了汉字与汉语的时间性之间的联系,并探索了 通过文字排列实现诗歌音乐性的种种结构的道路,这是古典诗歌没有摸索出来的。在这个 意义上,他们真正为新诗的音乐性,甚至为汉语的音乐性开辟了新的道路。(摘编自新诗鉴赏词典)材料二:诗歌的音乐性一向是业界争论的热点问题。关于诗歌的音乐性,文学评论家谢冕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提出,包括新诗在内的所 有诗歌都必须包含音乐性。诗歌要有音乐性,没有了音乐性,就与其他的文体没有区别 了。而中国新诗缺少的恰恰是音乐性。现在的很多诗人不懂旧体诗,甚至认为旧体诗好 写,这是因为他们不知道
3、诗歌内在的一些规律,不知道怎么用词,不知道声韵上怎么表达 才动听。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李山说,现代诗没有必要像古诗那样讲究平仄、中间对偶,但讲究 语言的和谐还是必要的。李山所强调的向古诗学习,并不是要我们回到传统,而是倡导现 代的散体诗如何在借鉴古代汉语有声调这一特点的基础上,创作出符合现代品位、又能充 分体现汉语魅力的诗,他认为这是需要大力尝试的。诗人王久辛说,出现新诗有无音乐性的疑问,是不懂修辞的诗人提出的一个很可笑的 疑问。真正懂修辞的诗人是不会提出这样的疑问的,因为畅达的修辞,高妙、动人的修 辞,那种有复合性的修辞,都是对诗歌音乐性的一种大胆的创造、勇敢的探索。诗人西川 提出,格律是个假命
4、题。主张诗歌要讲究格律的人,是“要给新诗立规矩的人”,他称这 些人大多是一些创造力匮乏、趣味良好、富有责任感的好心人。他们多以19世纪以前的西文本二: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 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 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 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触胪千里,旌旗蔽空,周酒临江,横槊赋 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 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蟾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 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苏子曰:
5、“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 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 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 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 尽藏也,而吾与子之共适。”(节选自赤壁赋)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汇于城下/涨不时/泄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B.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汇于城下/涨不时/泄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 C.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汇
6、于城下/涨不时泄/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 D.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汇于城下/涨不时泄/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礼部,六部之一,长官为礼部尚书,主管礼仪、外交和学校科举等方面的事务。民路,是宋代的行政区域名,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烽火扬州路”中的 “路”也为此意。C.号,又叫别号、表号。古人幼时命名,成年取字,名、字由尊长代取,而号多为自取, 以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D.须臾,指极短的时间,片刻,与“须臾”意思相近的时间词还有“未几”、“俄而”、 “既而”、“而已”、“寻”等。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
7、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轼自幼聪颖,深受时贤赏识。母亲亲自为他授课,他往往能说出要点。欧阳修十分看 重他,曾对梅圣俞表示,应当避开此人让他出人头地。B.苏轼直面饥疫,解救受灾百姓。他在任职杭州时遭遇旱灾病疫,减免上供米三分之一纾 缓灾情;同时又集贮钱粮、建造治病场所以防备疫病。C.苏轼关注民生,忧虑国家政事。他因作诗讽喻新法之不便于民,被奸臣诬蔑陷害,出狱 后被贬黄州,从此自称“东坡居士。”D.苏轼心胸豁达,能够随遇而安。赤壁赋节选中的主客问答,实为苏轼被贬黄州时积极 与消极情感的矛盾冲突,但苏轼终在赤壁的“江水”“清风” “明月”中与自己和解,让 内心释然。13 .把下面的句子翻
8、译成现代汉语。(1)四年,积以论事,为当轴者所恨。轼恐不见容,请外。(2)醐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14 .在徐州任上,黄河水决堤,苏轼是如何保全徐州城的?K答案110.C11. D 12. B13 . (1)元祐四年,因多次议论政事,(苏轼)被当权的人记恨。苏轼担心不被(他们)容 忍,请求调任外地。(2)(曹操)面对长江斟酒,横执长矛吟诗,本是一世的豪杰,如今在哪里呢?14 .驱赶富人回城,稳定民心;前往武卫营,请禁军修筑东南长堤;自己住在堤上, 并派官吏分段守堤。k解析uKio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黄河在曹村决口,泛滥到梁山泊,流入南清河,汇集于徐州
9、城下,水位上涨如不及 时排泄,城墙将要被浸坏,富裕的百姓争着出城避水。“(于)曹村”是“河决”的后置状语,二者不能断开,排除AD;“城将败”中,“城”是主语,“将败”是谓语,结构完整,应在“城”前断开,排除Bo故选CoKu题详析U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化常识的能力。D. 与须臾意思相近的时间词还有而已”错误,“而已”意为“罢了”,不 是指时间短。故选DoK12题详析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B. “他在任职杭州时遭遇旱灾病疫,减免上供米三分之一纾缓灾情”错误,张冠李戴。由 原文“轼请于朝,免木路上供米三之一”可知,“减免上供米三分之一纾缓灾情”的是朝 廷,而非苏轼。故选Bo13
10、题详析H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 “以”,因为;“当轴者”,当权的人;“见”,被;“外 调任外地。(2) “醐酒”,斟酒;“槊”,长矛;“固”,本来;“安在”,宾语前置,在哪里。K14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由原文“轼日: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驱使复入”可知,驱赶富人回 城,稳定民心;由原文“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日: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可知, 前往武卫营,请禁军修筑东南长堤;由原文“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可知,自己住在堤上, 并派官吏分段守堤。参考译文:文本一:苏轼字子瞻,是眉州眉山人。母亲程氏亲自
11、教他读书,(他)听到古今的成败得失,常 能说出其中的要义。嘉祐二年,(苏轼)参加礼部考试,主考官欧阳修(见到苏轼的文章) 很惊喜,(苏轼)殿试中乙科,后来凭推荐信谒见欧阳修,欧阳修对梅圣俞说:“我应当让 路,让他出人头地。”元祐元年,苏轼以七品官入侍(皇帝)于延和殿,(皇帝)赐(他)银绯,升(他)为 中书舍人。元祐四年,因多次议论政事,(苏轼)被当权的人记恨。苏轼怕不被(他们)容 忍,请求调到外地,任龙图阁学士、杭州知州。(苏轼)到杭州后,遇上大旱,饥荒和瘟疫 并发。苏轼向朝廷请求,免去杭州路上供米的三分之一,又得赐予剃度僧人的牒文,用以 换取米来救济饥饿的人。第二年春天、又减价出售常平仓的米
12、,制成许多稠粥、药剂,派 人带着医生分街道治病,救活的人很多。苏轼说:“杭州是水陆交通的要地,得疫病死的 人常比别处要多些。”于是收集多余的钱二千缗,又拿出(自己)积蓄中的五十两黄金, 用(这些钱)来建造治病场所,渐渐积贮钱粮来防备疫病。调任徐州知州。黄河在曹村决口,泛滥到梁山泊,流入南清河,汇集于徐州城下,水 位上涨如不及时排泄,城墙将要被浸坏,富裕的百姓争着出城避水。苏轼说:“富人出去 了,百姓都动摇,我和谁守城?我在这里,水一定不能冲塌城墙。”又把富人重新赶进城 去。苏轼到武卫营去,对卒长说:“河水将要冲坏城墙,事情紧急,你们虽是禁军,姑且 给我出力。”卒长说:“太守尚且不躲避水患,我等
13、小人,应当效命。”他就率领兵卒拿 着畚箕铁锹出去,筑起东南长堤,从戏马台开始,直到城墙。雨日夜下个不停,城墙没有 被淹没的仅有三版。苏轼住在堤上,路过家门也不进去,派官吏分段防守,最终保全了这 座城。他又请求调发第二年的役人来增筑旧城,又用木头筑堤岸,以防水再来。朝廷同意 了他的做法。调任湖州知州,上表谢恩。又因为有些事对百姓不利而不敢说,用诗来讽刺,以求有 益于国家。御史李定、舒亶、何正臣摘取他章表中的话,并且引申附会他所作的诗说是诽 谤皇上,逮捕进御史台监狱,想处以死罪,罗织罪名很久不能判决。神宗独自怜惜他,把 他作为黄州团练副使安置。苏轼与农夫老翁一起在溪谷山林间生活,在东坡建造房屋,自
14、 称“东坡居士”。文本二:我的神色也愁惨起来,整好衣襟坐端正,向客人问道:“箫声为什么这样哀怨呢? ” 客人回答:“月明星稀,乌鹊南飞,这不是曹公孟德的诗么?这里向西可以望到夏 口,向东可以望到武昌,山河接壤连绵不绝,目力所及,一片郁郁苍苍。这不正是曹孟德 被周瑜所围困的地方么?当初他攻陷荆州,夺得江陵,沿长江顺流东下,麾下的战船首尾 相连延绵千里,旗子将天空全都蔽住,面对大江斟酒,横执长矛吟诗,本是一世的豪杰, 如今在哪里呢?何况我与你在江中的小洲打渔砍柴,以鱼虾为侣,以麋鹿为友,在江上驾 着这一叶小舟,举起杯盏相互敬酒。如同蜉蟾置身于广阔的天地中,像沧海中的一粒粟米 那样渺小。唉,哀叹我们
15、的一生只是短暂的片刻,不由羡慕长江的没有穷尽。想要携同仙 人携手遨游各地,与明月相拥而永存世间。知道上面这些想法不能一下子实现,只得将憾 恨化为箫音,托寄在悲凉的秋风中罢了。”我问道:“你可也知道这水与月?时间流逝就像这水,其实并没有真正逝去;时圆时 缺的就像这月,终究没有增减。可见,从事物易变的一面看来,天地间万事万物时刻在变 动,连一眨眼的工夫都不停止;而从事物不变的一面看来,万物同我们来说都是永恒的, 又有什么可羡慕的呢?何况天地之间,万物各有主宰者,若不是自己应该拥有的,即使一 分一毫也不能求取。只有江上的清风,以及山间的明月,听到便成了声音,进入眼帘便绘 出形色,取得这些不会有人禁止
16、,感受这些也不会有竭尽的忧虑。这是大自然恩赐的没有 穷尽的宝藏,我和你可以共同享受。”(二)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李凭箜篌引李贺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空。 女娟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K备注D李贺,约公元790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 阳县)人。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 唐代著名诗人。著有昌谷集。15.下列对这首诗理解和赏析,
17、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以吴地之丝,蜀地之桐,指出箜篌制作材料的精良,借以衬托演奏者技艺的高超, “高秋”交代李凭弹箜篌的时间。B.第二句优美悦耳的弦歌声一经传出,空旷山野上的浮云便颓然为之凝滞,仿佛在俯首谛 听,该句以虚写实,亦真亦幻,极富表现力。C.前四句诗人精心安排,先写琴,写声,然后写人,时间和地点一前一后,穿插其中。这 样,突出了乐声,有着先声夺人的艺术力量。D.诗的最后六句,诗人运用想象的翅膀,飞向天庭,飞上神山,把读者带进更为辽阔深 广、神奇瑰丽的境界。16 .李贺李凭箜篌引与白居易琵琶行都是描写音乐的名篇,请从艺术手法方面分析 它们共同的特点。K答 案U 15. B 16.
18、都运用了侧面烘托的手法,通过描摹音乐效果来衬托音乐本身;李 诗第二句借空山凝云写出李凭弹奏效果的独特魅力,白诗用“唯见江心秋月白”侧面勾勒音 乐之奇效。都运用了比喻(或通感)、夸张的手法:如李诗中“昆山”两句,白诗中“如急雨”、“如 私语”使得音乐的描写更加形象生动等。都运用了大胆的想象来描写音乐。李诗中神山、月宫及相关事物,白诗中间关莺语、铁骑 等,都属想象,借助这些展现了音乐的魅力。K解析】K15题详析X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能力。B. “该句以虚写实”说法错误。“空山凝云颓不流”意思是“听到美妙的乐声,天空的白 云凝聚起来不再飘游”,应是以实写虚。故选BoK16题详析】本题考
19、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对于两诗在艺术手法方面的共同点,首先是两诗都运用了侧面烘托的手法。在李凭箜篌引 诗中,第二句“空山凝云颓不流”,是说听到美妙的乐声,天空的白云凝聚起来不再飘游。 以此来衬托李凭箜篌弹奏的精妙。而在琵琶行中,在琵琶女弹奏完后,作者写到“唯见 江心秋月白”,这一句是写琵琶女的演奏效果。大家都听得入迷了,演奏已经结束,而听者 尚沉浸在音乐的境界里,周围鸦雀无声,只有水中倒映着一轮明月。所以,两首诗都通过描 摹音乐效果来衬托音乐本身,通过侧面烘托的手法来表现弹奏者技艺的高超。其次,两首诗都运用了比喻、夸张的手法。在李凭箜篌引中“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 露香兰笑”两句,描写
20、乐声清脆动听得就像昆仑山美玉击碎,凤凰鸣叫;时而使芙蓉在露水 中饮泣,时而使香兰开怀欢笑。此处将箜篌之声比喻为美玉击碎的声音和凤凰鸣叫的声音, 同时说箜篌的乐声能让芙蓉饮泣,使香兰开怀欢笑,这是运用了夸张的手法。琵琶行中 也有相似的句子,“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是说大弦声音沉重抑扬如暴风骤雨, 小弦细促轻幽、急切细碎,如人窃窃私语,此处将大弦和小弦之声比喻为“急雨”和“私 语”,贴切形象。最后,两首诗都运用了大胆的想象来描写音乐。李凭箜篌引中“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 三丝动紫皇”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等诗句都通过想象来写李凭的箜篌弹奏
21、得神妙,让神仙们都为之动容。而琵琶行中“间 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几句也是通过想象 来描写琵琶女弹奏的美妙。(三)名篇名句默写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部分。(1)梦游天姥吟留别诗中,最能体现诗人李白傲岸性格和独立人格的句子是(2)杜甫登高中,以落叶和江水抒发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句子是“,,O(3)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用“, ”两句概括南朝宋武帝 刘裕当年挥师北伐、收复故土的豪迈气概,借古意抒今情。K答案H (1)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2)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3)金戈铁马 气吞万里如虎K解析三、语言文字运用(一)
22、语言文字运用I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门联最见老北京的特色。这种特色已成为北京的一种别致的文化。北京门联像国外建 筑上彰显荣耀的族徽一样醒目却又 。有据可考,北京最早的门联出现在元初,元世 祖忽必烈请大书法家赵孟写了一副门联挂在大都的城门上。后来,北京院落大门也贴上 了门联,这些门联是忽必烈门联的变种,与忽必烈门联的形态与意义是相似的,也可以说 是的。门联内容与书写水平体现着主人的文化水平,因此哪怕是 ,也得请高手来为自 己增点儿门面。例如一个卖姜的贴上了 “忠厚培元气,诗书发异香”的门联,你想想,卖 姜的都讲究诗书,这多少会让现在某些商人汗颜吧?将门联写得有学问,又道出自身职业特点的,比
23、较常见。例如“恒足有道木似水,立 市泽长松如海” 一看就是经营木材生意的,并将商号名嵌入,叫“恒立”;皮货商的则为 “意气相投裘臻狐腋,名声远扬财聚羔羊”。作为自己的名片的门联,人一看就知道院子 主人是王仕么的是北京口联的二例如“虽为微末生意,却是顶上 功夫”,是剃头的。18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19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 得改变原意。20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K答案X 18.别具一格 一脉相承 附庸风雅21 .将门联作为自己的名片,让人一看就知道院子主人是干什么的,也是北京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湖南省 邵阳市 2022 2023 学年 一下 学期 第一次 联考 语文试题 解析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