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定远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第一次检测历史试卷(含答案).docx





《安徽省定远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第一次检测历史试卷(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定远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第一次检测历史试卷(含答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安徽省定远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第一次检测历史试卷学校:姓名:班级:考号:一、单选题1、西周时期,“和”与“序”是两种重要的价值追求,礼记中说:“和故百物皆化,序故群物皆别。”由此可见,西周时期对“和”与“序”的追求()A.推动了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B.促成了家国一体的政治架构C.有助于秩序构建和社会和谐D.反映出官僚政治的基本特点2、青海省西北部柴达木盆地,于20世纪80年代陆续出土了大批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的文物。据此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来自中原的物品大量的开元通宝铜钱;宝花纹铜镜;刻有“谨封”二字的一枚印 章(唐代官方传递公文的密封专用章);一件南北朝时期的青瓷. 莲花
2、尊;道教符篆锦两件,其中一件上的文字是“上天太阳神光 明,诸神佑护市易,大吉必来,急急如太上律令”。藏文化方面的物品藏文木牍、木简十余枚;写有古藏文的骆驼头盖骨、羊肩胛骨数 块;藏文佛经及佛像壁画残片。来自西方的物品东罗马金币一枚;波斯锦、波斯镀金人头像等波斯物品;镀金银 质佛舍利容器、玛瑙珠、铜香水瓶等物品。A.道教受到当地各民族的热烈追捧B.魏晋至隋唐东西方交往呈现多路径格局C.自古以来柴达木盆地是兵家必争之地D.唐朝实现了对青海地区全面有效的统治3、伏尔泰在其风俗论著作中第一次把整个中国文明史纳入世界文化史之中,从而 打破了以欧洲史代替世界史的“欧洲中心主义”的史学观,认为“如果中国的历
3、史纪年是 真实的,基督教的纪年就是假的,梵蒂冈就是在骗人,欧洲的历史也就是一部谎言的 历史这反映出()A.中国科技水平居于世界领先地位B.思想解放促使宗教改革兴起C.世界各地文明开始汇合交融D.中国文化传播影响欧洲社会发展4、中国许多大学的校训与古代文化典籍有关。如清华大学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源自易经;中国农业大学校训中的“解民生之多艰源自离骚;复旦大学校训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源自论语;厦门大学校训中的“止于至善源自礼 解析:B.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阿拉伯人把中国的古代发明辗转传入西亚和欧洲等地, 也给中国带来阿拉伯的天文学和医学知识,以及伊斯兰教和伊斯兰教文化,在不同文 明之间搭
4、建了文化交流的桥梁,促进了这些地区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故B项正确。A. 阿拉伯数字是由古印度人创造的,故排除A。CD.这两项与题干所说问题无关,故排 除CD。13、答案:D解析:A.只是部分题干信息,故不选A。B.题干信息未反映,故不选B。C.题干信息 没有体现,故不选C。D.从题干“伊斯兰帝国文化、数学和科学发明等持久的贡献是穆 斯林从被征服的民族那里借来的,并打上了自己独特的印迹”可知,阿拉伯帝国文 化繁荣的主要原因是对世界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故D正确。故选D。14、答案:B解析:材料观点一方面强调古希腊文化的开创性和独特性,另一方面强调罗马文化对 古希腊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故B正确;A项认为罗
5、马文化不如希腊文化是对材料的错 误的理解;材料中明确表述罗马发展了希腊文化,故C项错误;D项只涉及法律层 面,且没有说明罗马文化与希腊文化的关系。15、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古希腊人对荷马史诗的运用和代代相传中包含了对其价值 的认同,说明荷马史诗成为古希腊人共同历史文化心理的源泉,故选A项;提供 “样板”的说法不符合史实,B项错误;荷马史诗先于雅典民主政治潮流诞生,C 项错误;D项说法过分夸大了荷马史诗的作用,排除。故选A。16、答案:A解析:由材料可以看出,希腊和罗马对世界的影响不同,而罗马帝国却是实现了帝国 文化的罗马化,即世界化,故A项正确;罗马文化与希腊文化都有一定的开创性,故
6、B项排除;材料没有体现罗马文化与希腊文化的继承关系,故C项排除;材料并没有 提到罗马法律对世界的影响,故D项排除。17、答案:(1)特点:儒家从历史文献中找寻解决方法;道家从“天”和“自然”规律中 找寻社会和人生的规律;法家从政治层面和法律的角度分析时代难题,提倡法治;墨 家强调社会平等。共同点:人本主义;关注社会现实。(2)观点:中国独特的文化体系具有封闭性(内敛性)。阐述:中国是古代人类发展史上典型的大河文明国家,肥沃的平原为原始农业的产生 和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历朝统治者为维护统治极力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加强 了经济的封闭性;中国的地理位置在亚洲东部,西高东低,长江、黄河两大水系孕育
7、 了中华文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维护了小农经济的稳定性和封闭性,从而使这种 模式延续下来。解析:(1)关于特点,根据材料一 “儒家从历史文献的经验中去找寻解决问题的方 法,也可以说儒家注重对历史文化的继承与吸收”可知儒家从历史文献中找寻解决方 法;根据材料一“道家从天和自然的规律中去找寻社会和人生的规律,他们一方 面说要绝圣弃智绝仁弃义,弃绝一切人为的造作另一方面又倡导道法自然无为” 可知道家从“天和“自然规律中找寻人生的规律;根据材料一“墨家以宗教的热情和绝 对平等的观念提出理论并躬行实践可知墨家强调社会平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法家从 政治层面和法律的角度分析时代难题提倡法治。关于共同点,根
8、据材料一“诸子百家的 思想文化则正是在重重社会危机和文化危机下,围绕着解决上述问题而展开的思考和 理论探索和结合所学知识可从人本主义、关注社会现实方面回答共同点。(2)根据材料二“因为地理与统治的封闭性,中国形成一种独特的文化体系”、”这种 中国特色的历史不仅以宫廷权谋为主流,而且缺乏整个人类世界的历史背景似乎中国 完全独立于世界而存在”可概括观点为中国独特的文化体系具有封闭性(内敛性)。根 据材料二和结合所学知识可从中国的自然地理环境、统治者实行的经济政策等方面思 考作答,史论结合,言之有理即可。18、答案:(1)内涵:重视以人为本,提倡民本思想;崇尚天人合一,道法自 然;提倡爱国,追求家国
9、情怀;崇德尚贤,推崇天下为公;崇尚自强不息,厚 德载物;主张和而不同。核心思想:以人为本。(2)特点:渐近性;本土化;阶段性;广泛性;冲突融合并存。影响:冲击中国传统社会;丰富发展了中国文化,特别是儒家学说;有利于缓 和社会矛盾,巩固封建统治;客观上推动中国走向近代化。(3)优于世界文明方面:高度发展的文化;先进精湛的工艺;有效的官僚机 构;具有社会凝聚力的儒家信仰;成熟的科技成果。解析:19、答案:(1)原因:印度数字本身更加简洁和便利(自身的优越性);学者和 数学家对其进行介绍和推广;阿拉伯商人经商的推动(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 梁);阿拉伯帝国的扩张。(2)特点:涉及领域广泛;参与主体众
10、多;成员间平等民主。意义:促进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和发展;顺应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 深化了中国的对外开放,加快了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有 利于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推动了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在合作共赢中促进 成员共同发展,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解析:20、答案:(1)特点:整体生态观;敬畏自然;以人为中心;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 利用与改造自然。成因:社会经济的发展;自然哲学及宗教的影响;人文精神的发展;城邦制度的保 障。(2)背景:西汉大一统国家的建立;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小农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评价:积极方面:适应了西汉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发展了儒家思想
11、;一定程度上保 护了当时的生态环境。消极方面:西汉儒家生态观沦为政治斗争的工具;不利于生态科学的发展。解析:(1)第一小问特点,根据材料“整体的生态意识”“敬畏自然、利用并改造自然 界和始终以人为中心的特点”,可以得出整体生态观、敬畏自然、以人为中心、关注人 与自然的关系、利用与改造自然。第二小问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经济发展、 自然哲学的影响、人文精神、城邦制度等方面分析(2)第一小问背景,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西汉大一统国家的建立、儒学正统地位、 小农经济的恢复与发展等方面分析。具体而言,西汉大一统国家的建立;儒学正统地 位的确立;小农经济的恢复与发展。第二小问评价,既要指出其积极影响,
12、乂要指出 其局限性,根据材料“这对生态保护而言,利大于弊”“儒家在自然资源的利用和生态保 护方面对前人有所超越”,可以从加强中央集权、发展儒学思想、保护生态环境等 方面分析其积极影响;根据材料“成为政治斗争的工具”“影响了生态科学的发展“,可 以从政治斗争的工具、生态科学的发展等方面指出其局限性。记。这表明()A.传统价值追求具有旺盛生命力B.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源远流长C.高等教育致力于复兴传统文化D.儒家思想观念影响着教育发展5、茶叶由中国传入西方后,西方饮茶之风逐渐盛行。如英国用中国茶创造了属于自己 的独特高雅的品茶方式一一 “下午茶”,并且逐渐发展成为一种风俗习惯享誉世界;在美 国高压的生
13、活环境中,品茶成为美国人寻求心理平静的一个重要方式。这主要体现出() A.中国传统文化的本土化和多元化的发展趋势B.商业贸易是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C.中国茶文化对西方生活方式产生了一定影响D.人口迁移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6、在北京冬奥会上,从奖牌、图标、场馆的设计和名称到点燃火炬的长信灯、中国运 动员队服上的山水画、奖牌里的同心圆玉璧,每一处都有鲜明的中国文化元素,都蕴 藏着浓厚的“中国风”,中国文化元素成为北京冬奥会最靓丽的风景线。这反映了() A.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B.中国传统文化得以弘扬C.文化交融的发展趋势D.中华文化由世俗走向高雅只此背绿7、2022年春晚舞蹈只此青绿与北京2022年冬
14、奥会中国冰舞选手服装设计的创意 均出自北宋名画千里江山图,取其“可行、可望、可游、可居的太平江山”画意。 这表明()冬奥公冰舞A.传统文化有很强的包容性B.中华文化不断传承与创新C.国家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D.以天下为己任的家国情怀8、中文里原来并无“塔”字,魏晋以后才造出“塔”字。印度的塔早期多是“覆钵” 或“覆盆”式,中国工匠将这种佛塔形式同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结合,创造出多种造型 美观的佛塔。这反映出()A.佛教传入丰富了中国文化的内涵B.佛教本土化并逐渐成为主流思想C.中国墓葬形制深受佛教文化影响D.宗教信仰与民众的生活紧密相连9、西周时,重要档案均“书之玉版,藏之金匮,置之宗庙”,以后历代
15、藏书之制莫不仿 于此。随着“蔡侯纸”问世,档案进一步发展。两宋时,律法规定档案要按期逐级上 送;大明律规定:“凡弃毁制书及官文书者,杖一百。”这表明,中国古代档案的 发展()A.源于汉字成熟及书写载体演进B.种类数量进一步扩大C.反映重视文化传承的历史传统D.促进了文化教育发展10、古代埃及和西亚都有辉煌的文化成就,在许多领域走在当时世界的前列。两者的 相似之处是()A.创造世界上古老的文字B.依据河水涨落制定了历法C.留下了完整的成文法典D.形成等级森严的种姓制度11阿拉伯帝国的制度基本继承了拜占庭帝国和波斯帝国的传统,亚里士多德的哲学在 帝国一度流行。古埃及、波斯、印度、欧洲等地的民间故事
16、被阿拉伯人接受和融汇为一千零一夜。这说明阿拉伯()A.是东西文化交流的桥梁B.文明的影响广泛深远C.文明的发展具有包容性D.善于借鉴但缺少创新12、阿拉伯帝国在政治上经常分裂,但在文化.上却建立了一个非常广阔的阿拉伯文化 区。这个文化区,既有古代东方文化的韵味,又有西方文化的气质。这说明()A.阿拉伯数字是由阿拉伯人创造的B.东西方文化在阿拉伯帝国广泛交流C.阿拉伯帝国经济繁荣和国家富庶D.强大的阿拉伯帝国持续时间特别长13、伊斯兰帝国在文化、数学和科学发明等持久的贡献是穆斯林从被征服的民族那里 借来的,并打上了自己独特的印迹。阿拉伯人翻译了许多希腊文著作,并创造出自己 的文化。8世纪初,从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安徽省 定远 中学 2022 2023 学年 下学 第一次 检测 历史 试卷 答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