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重点中学高一3月月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docx
《2022-2023学年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重点中学高一3月月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2023学年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重点中学高一3月月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docx(2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2023学年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重点中学高一 3月月考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9小题,共60.0分)材料一:韩愈提倡古文,又创作骈散结合的文章,这也与唐代的时代背景、政策、文化心理等有关。 韩愈之所以对骈文存在自相矛盾之处,是因为骈文从一开始就处于主体地位,其无可替代性和广 泛应用性使之无法脱离文人的生活。从先秦散文到汉赋,散文逐渐吸取辞赋的表现手法,到了魏 晋南北朝时期,骈文盛行,越来越注重形式,讲究骈四俪六、“四字密而不促,六字格而非缓”, 讲究押韵、对偶、用典等。萧统的文选辞藻华美,唐代以诗赋取士,唐代文学必然与前代文 学具有密切的继承关系,所以它一向被文人视为必读的一部
2、书。南朝后期,骈文受到宫体诗的影 响,走上了只追求形式的道路,堆砌大量的典故,导致内容晦涩难懂。初唐时期,陈子昂要求复 古革新,主张文道合一,也并未反对骄文。中唐韩愈提倡古文,要求形式和内容的统一,扩大了 散文的体裁范围,逐步将散文的句法与骈文相结合,强调文章之“道”,但是他并未撼动骈文在 人们心中的地位。骈文一直用于公文、书信等,可见在当时已经深入人心。不管是从审美角度还 是从接受角度来看,骈文形式美、文风华丽的确优于古文。韩愈倡导的“文以明道”的“道”即 孔孟之道,力图挽救已经没落的政治秩序和思想,这肯定是收效甚微的。如果过分强调先秦散文 的价值,以己之力创造新词,不沿袭前人的词句,那么所
3、作的文章必然文采不佳,价值不高,万 一没有真正理解文章的思想内涵,那就更得不偿失了。韩愈对后世的影响极为深远,尤其对欧阳修等人。韩愈的两大文风“奇”和“平”,欧阳修 继承的是“平”的文风。将送李愿归盘古序(韩愈)和醉翁亭记相比,前者借李愿之口 表达对隐居的向往之情,“起居无时,惟适之安。与其有誉于前,孰若无毁于其后;与其有乐于 身,孰若无忧于其心”,后者以贯穿全篇的“乐”字表达随遇而安、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醉 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都受骈文影响,骈散结合,浑然天成,“穷居而野处,升高 而望远,坐茂树以终日,濯清泉以自洁”与“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 石出者,山间
4、之四时也“,无论在句式还是修辞都有相似之处。欧阳修在学习韩愈的同时,也形 成了平易自然的文学风格。(摘编自黄雪梅论韩愈对骈文的态度)材料二:21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 处不超过11个字。六、作文(本大题共1小题,共60.0分)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材料一:北京小伙子小李,重点高校毕业,工作体面、有车有房、在合适的年龄结婚生 子他这样的人生经常被称为“标配人生”,令许多同龄人羡慕不已。近日,中国青年 报社会调查中心对多名受访者的调查显示,过半受访者追求“标配人生”,他们认为“标 配人生”目标很清晰,追求“标配人生”的人值得
5、尊重。材料二:大学毕业生顾亚却过的“非标配人生”,他毕业后来到海嘎小学任教,全校只 有几十名学生,孩子内向自卑,整个校园死气沉沉。顾亚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带领山里的 孩子们走向更远的世界。顾亚拿出自己的积蓄,买来乐器,成立校园乐队。在顾亚的带领下, 孩子们变得阳光自信,对未来充满信心。如果富阳实验中学高一年级将举行关于“标配人生”的讨论会。请结合材料内容,以高 一年级学生的身份写一篇发言稿,阐述你的观点与思考。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答案和解析15.【答案】B、B、C、【参考答案】“古之圣人”“今之众人”“其出人也远矣”“其皆出
6、于 此乎”采用四字、六字句式。“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和“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 师”句式整齐;“圣益圣”和“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和“愚人之所以为愚”句式整齐, 对仗工整,将散文的句法与骈文相结合。形式上将散文的句法与骈文相结合,内容上用古今对比,阐明耻学于师违背圣人之道,其后果 只能是更加愚昧的道理。、【参考答案】我们要学习其勤学苦思、深入汲取的精神。我们要学习其深入比较研究的学术方法。我们要学习其融会贯通,继往开来的精神。【解析】1.【试题分析】B. “最后影响了骈文在当时的地位”错。“中唐韩愈提倡古文,要求形式和内容的 统一,扩大了散文的体裁范围,
7、逐步将散文的句法与骈文相结合,强调文章之“道”,但是他并 未撼动骈文在人们心中的地位。”所以“影响了”错误。故选Bo2 .【试题分析】8. ”韩愈对欧阳修的影响多体现在思想方面”错。根据原文“欧阳修继承的是平的文风”“无论在句式还是修辞都有相似之处。欧阳修在学习韩愈的同时,也形成了平易自然的文学 风格”可知,韩愈对欧阳修的影响多体现在文风方面。故选Bo3 .【试题分析】A.要学习儒家的道统学说,写文章要贯彻义理思想。强调无论是学习还是写文章都耍有一个主旨, 贯穿一种思想。B.学业由于勤奋而专精,由于玩乐而荒废。强调学习要勤奋。C.学习时就怕不能发现问题,只有带着疑问才能使学习进步。强调学习要勤
8、于思考,勇于质疑, 符合韩愈的“常常以审视批判的眼光去看待传统文化”。D.继承前人的事业,开辟未来的道路。强调继往开来。故选c。4 .【试题分析】根据“讲究骈四俪六、四字密而不促,六字格而非缓”可知,“古之圣人”“今之众人”“其 出人也远矣”“其皆出于此乎”这是采用了四字、六字的句式。根据“讲究押韵、对偶、用典等”可知,“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和“今 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句式整齐;“圣益圣”和“愚益愚”,“圣人之所以 为圣”和“愚人之所以为愚”句式整齐,对仗工整,将散文的句法与骄文相结合。根据“中唐韩愈提倡古文,要求形式和内容的统一,扩大了散文的体裁范围,逐
9、步将散文的句法 与骈文相结合,强调文章之道”可知,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 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 愚,其皆出于此乎? ”这段文字形式上将散文的句法与骈文相结合,内容上把“古之圣人”从师 而问和“今之众人”耻学于师相对比,指出是否尊师重道,是圣愚分野的关键所在,用古今对比, 阐明耻学于师违背圣人之道,其后果只能是更加愚昧的道理。5 .【试题分析】根据第一段“韩愈在思想文化史上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成就,和他对传统文化的深入汲取分不 开对这些经典的学习与研究,奠定了韩愈知识架构的基础”可知,我们要学习其勤学苦思、 深入
10、汲取的精神。根据第二段“韩愈接受传统文化的另外一个特点在于其研究性和批判性。他以儒家经典著作为思 想依托,以渊博的四部学问为基础,常常以审视批判的眼光去看待传统文化”“都以深入的比较 研究为基础,提出了许多独特的学术见解”可知,韩愈以审视的目光看待,具有研究性和批判性, 所以我们要学习其深入比较研究的学术方法。根据第三段“对于传统文化,韩愈注重融会贯通其精神,而不株守其内容。他立足于当代社会文 化的现实,从传统文化中摄取先贤智慧,将丰富深厚的传统文化转化为具有现实意义的文化资源, 因而他对传统文化往往有新的认知角度,并以此为基础,进行符合时代要求和历史发展趋势的文 化创新”可知,我们要学习其融
11、会贯通,继往开来的精神。69.【答案】D、B、【参考答案】技术精湛、认真敬业。热爱生活、讲求条理。为人诚信。执拗狭隘、尖刻狡黠。、【参考答案】以第一人称“我”的视角来叙事,拉近了读者与作品 的距离,使所写人物、事件更真实自然。通过“我”的眼睛来观察刘建华,便于更细致全面地展现刘建华的人物形象。在叙事中夹杂着“我”的心理活动,有利于在塑造人物的同时表达“我”的看法。【解析】1.【试题分析】D. “带来的厌倦、疑虑、甚至怨恨等复杂的心理”错。应该为“表现了木工刘建 华给我带来的厌倦、欣赏、疑虑等复杂的心理”。通览原文,文中有对刘建华的厌倦和疑虑, 也有对他工作激情和守信的欣赏,但是没有怨恨。故选D
12、o6 .【试题分析】B. “在他俩之间我选择留下刘建华”错误,原文只说“老张也三天两头在我们面前探掇, 还暗示刘建华要不走,他走”,并没有交代老张真的走了。故选Bo3 .【试题分析】首先明确人物的身份,从文中来看,刘建华是一个木工,然后结合具体情节分析人 物形象。作为一个木工,”是刘建华的技术。连成见极深的老张,都不得不承认:小赤佬基本功是好的”, “他们干活的气氛,称得上热火朝天”,这说明刘建华技术好、认真敬业。根据“他们能做能吃” “晚上一顿就要认真对待了”“人去楼空的房间里,木屑都扫净了,机器 擦得程亮,锅碗瓢勺也归置整齐。壁上的架子都打齐了”“一切有条不紊,没有一点遹遢相”等 分析,认
13、真吃饭,打扫的干净,一切都有条不紊地,表明了他们热爱生活、讲求条理。结合“他说他过了初十,立马回来”,果真回来了,体现他说到做到,讲诚信。处理事情上,(1) “没有一件事,我们是较得过他的”,“建华一直作出这样的姿态:谈得拢谈, 谈不拢不谈”体现他的强势认死理,执拗狭隘;(2) “起初,刘建华是说旧历年不回家的。临到 小年夜,他才通告我们他要回家”表现他的有心计,狡黠尖刻。4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可从叙述人称、叙述视角、叙述技法的角度切入,从叙述人称、叙述视角的角度来看, 本文中“我”是故事的当事人,亲身经历,故事就真实可信。“我”是故事的叙述者,与读者就好像是面对面谈话,有亲近感,“我”是
14、故事的串联者,刘建 华是“我”雇来的,在与他打交道,并在交往中通过“我”的观察来展现刘建华的性格。从叙述技法的角度来分析,开头“这样的眼神,使得他原本清秀的长相,变得尖刻起来”与结尾 处“大约是一年以后,我们才发现刘建华给我们留下的一个纪念。他将热水器百叶箱的门框 打小了一圈,使得我们无法将热水器的铁罩拆下来,清除里边的煤烟,以示对我们的教训”可说 是首尾照应,突出了人物狭隘尖刻的性格特点,也可说是一个逆转,与上文因木工的“诚信、做 事有条理”而有了 “喜欢和欣赏”形成鲜明反差。据此就可概括答案。1014.【答案】D、A、D、【参考答案】(1)已经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疆界,又想扩张它西边 的疆
15、界,如果不侵损秦国,将从哪里去取得土地呢?(2)才能有余而品德不足,导致家国灭亡的多了,难道只有智伯吗?、【参考答案】(1)烛之武承认了自己的力量不如对方。(2)站在对方的角度看待问题。(3) 满足了秦伯的心理。【解析】1.【试题分析】句意:智伯勃然大怒,率领韩与魏两家甲兵前去攻打赵家。赵襄子派张孟谈秘密出 城来见韩、魏二人,于是两人秘密地与张孟谈商议,约好起事日期后送他回城了。大败智伯的军 队,于是杀死智伯,又将智家族人尽行诛灭。“帅韩魏之甲以攻赵氏”中“攻赵氏”是动宾结构,中间不宜断开,排除AC;“赵襄子使张孟谈潜出见二子”是兼语结构,意思是赵襄子派张孟谈秘密出城来见韩、魏二人, 中间不宜
16、断开,排除B;故选D。2 .【试题分析】A. “秦伯和智伯的,伯,意义相同,都是爵位”错。“智伯”的“伯”不是爵位。故选Ao3 .【试题分析】D. “又要担心失去人才的事”错。原文是“又何失人之足患哉”,意思是失去人才的事又哪里 值得担心呢,可见,不是担心失去人才的事。故选Do4 .【试题分析】(1)“封”,使成为疆界;“肆”,扩张;“阙”,侵损;“焉,哪里。(2) “以至”,导致;“颠覆”,家国灭亡;“特”,只。5 .【试题分析】烛之武打动秦穆公的原因:(1)原文“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意思是秦、晋两国围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即将要灭亡 了。据此分析出,烛之武承认了自己的力量不如对方。(2
17、)原文“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 厚,君之薄也”,意思是如果使郑国灭亡对您有好处,冒昧地拿亡郑这件事情来麻烦您。越过别 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邑,您知道这件事是困难的,为什么要使郑国灭亡而增加 邻邦晋国的土地呢?邻国的势力雄厚了,您的势力也就相对削弱了。据此分析出,烛之武站在对 方的角度看待问题。(3)原文“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 焦、瑕,朝济而乡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 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意思是如果放弃灭郑,而让郑国作
18、为您秦国东方道路上的 主人,秦国使节来来往往,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所缺乏的东西,对秦国来说,也没有什么害处。 况且,秦国曾经对晋惠公有恩惠,他也曾答应把焦、瑕二邑割让给您。然而,他早上渡过黄河回 到晋国,晚上就修筑防御工事拒秦,晋国没有什么满足的时候。把郑国当作东部的疆界后,又想 往西扩大疆域。如果不侵损秦国,晋国怎么取得它所企求的土地呢?秦国受损而晋国受益,希望 好好考虑考虑。据此分析出,满足了秦伯的心理。参考译文:(甲)九月甲午,晋文公、秦穆公联合围攻郑国,因为郑国曾经没有用应有的礼仪来接待他,并且在依 附于晋国的同时又依附于楚国。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氾南。佚之狐对郑伯说:“郑国处于
19、危险之中,如果能派烛之武去见秦伯,一定能说服他们撤军。”郑 伯同意了。烛之武推辞说:“我年轻时候,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做不成什么了。”郑文公 说:“我早先没有重用您,现在危急之中求您,这是我的过错。然而郑国灭亡了,对您也不利啊! ” 烛之武就答应了。夜晚用绳子将烛之武从城墙上放下去,去拜见秦伯,烛之武说:“秦、晋两国围攻郑国,郑 国已经知道即将要灭亡了。如果使郑国灭亡对您有好处,冒昧地拿亡郑这件事情来麻烦您。越过 别国(晋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邑,您知道这件事是困难的,为什么要使郑国 灭亡而增加邻邦晋国的土地呢?邻国的势力雄厚了,您的势力也就相对削弱了。如果放弃灭郑, 而让郑
20、国作为您秦国东方道路上的主人,秦国使节来来往往,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所缺乏的东 西,对您秦国来说,也没有什么害处。况且,您曾经对晋惠公有恩惠,他也曾答应把焦、瑕二邑 割让给您。然而,他早上渡过黄河回到晋国,晚上就修筑防御工事拒秦,这是您知道的。晋国, 有什么满足的(时候)呢?把郑国当作东部的疆界后,又想往西扩大疆域。如果不侵损秦国,晋 国怎么取得它所企求的土地呢?秦国受损而晋国受益,希望您好好考虑考虑吧! ”秦伯高兴了, 就与郑国签订了盟约。并派杞子、逢孙、杨孙帮郑国守卫,就撤军回国。子犯请求晋文公下令攻击秦军。晋文公说:“不行!假如没有那人的支持,我到不了今天这 个地步。借助了别人的力量而又
21、去损害他,这是不仁义的;失掉自己的盟国,这是不明智的;以 混乱相攻代替联合一致,这是不勇武的。我们还是回去吧!”晋军也撤离了郑国。(乙)智伯主持政事,与韩康子、魏桓子在蓝台饮宴。席间智伯戏弄韩康子,又侮辱他的家相段规。智 伯的家臣智国听说此事,就告诫说:“主公您不提防灾祸,灾祸就一定会来了! ”智伯说:“灾 祸都将取决于我。我不给他们降灾就罢了,谁还敢兴风作浪? ”智国说:“贤德的人要在小事上 谨慎戒备,才能避免招来大祸。如今主公一次宴会就羞辱别人的主君与臣相,又不防备(他们报 复),说他们不敢发起灾祸,这种态度恐怕不行!”(智伯)不听劝告。智伯向韩康子要地, 韩康子想不给。段规说:“智伯贪财
22、好利,又刚愎自用,如果不给,一定讨伐我们;不如姑且给 他。他习惯于得地,一定又会向别人索要;别人不给,他必定用兵对付别人,这样以后我们能够 免于祸患,而等待事情的变化了。”韩康子说:“好。”韩康子于是派使臣送上有万户居民的领 地给智伯。智伯大喜。智伯又向魏桓子提出索地要求,魏桓子想不给。任章问:“什么原因不给 呢? ”魏桓子说:“无缘无故要地,所以不给。”任章说:“智伯无缘无故强索他人领地,一定 会引起其他大夫官员的警惕忧惧;我们给智伯地,他一定会骄傲。他骄傲而轻敌,我们警惕忧惧 而互相亲善;用精诚团结之兵来对付狂妄轻敌的智伯,智家的命一定不会长久了。周书上说:想要打败他,一定先要帮他一把;想
23、要夺取他,一定先要给他一点。所以您不如把土地给他, 以便使智伯越来越骄横,然后就有和天下诸侯共同图谋智伯的机会了,您怎么能偏偏让我国成为 智伯的攻击对象呢?”魏桓子:“好吧。”于是就把一个有万户人家的城邑给了智伯。智伯又向 赵襄子要蔡、皋狼的地方,赵襄子不给。智伯勃然大怒,率领韩与魏两家甲兵前去攻打赵家。赵 襄子派张孟谈秘密出城来见韩、魏二人,于是两人秘密地与张孟谈商议,约好起事日期后送他回 城了。大败智伯的军队,于是杀死智伯,又将智家族人尽行诛灭。臣司马光说:智伯的灭亡,在于才胜过德。聪明、明察、坚强、勇毅,是所谓才;正直、公道、 平和待人,是所谓德。才,是德的辅助;德,是才的统帅。才德兼全
24、可称之为圣人,才德兼缺称 之为愚人。德能胜过才能称之为君子,才能胜过德能称之为小人。挑选人才的方法,如果找不到 圣人、君子而委任,与其得到小人,不如得到愚人。自古至今,国家的乱臣奸佞,家族的败家浪 子,才能有余而品德不足,导致家国灭亡的多了,难道只有智伯吗?所以治国治家者如果能审察 才与德两种不同的标准,知道选择的先后,失去人才的事又哪里值得担心呢! 1516.【答案】B、【参考答案】友情。“白马皂貂留不住”一句透露出作者对张元康离去的 不舍;“回首处,孤城不见天霖雾”写张元康回望分手之处,不见孤城,只见霖雾,对词人留恋 思念。二人友情真挚深厚。亲情。“白马皂貂留不住”一句还写出了张氏孝顺父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2023 学年 浙江省 杭州市 富阳 重点中学 月月 语文试卷 答案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