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说课稿(15篇)1.docx
《一年级数学说课稿(15篇)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数学说课稿(15篇)1.docx(6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一年级数学说课稿(15篇)一年级数学说课稿1 敬重的各位评委,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加与减二中的买铅笔一课。说课环节如下:教学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教学媒体设计思路 一、教学分析: 这一课是学习20以内退位减法的起始课,是在学生把握了20以内的进位加,以及10以内加减法根底上进展学习的,为今后学生学习100以内数的加减法做好铺垫。使学生通过本课学习鼓舞学生独立思索、大胆尝试,从而对数学的本质产生新的领悟。 二、教学目标: 学问与技能:能正确计算十几减9、减8的减法,并能简洁应用。 过程与方法:运用已有的生活阅历和学问,探究十几减9、减8的退位减
2、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培育擅长思索、倾听的学习习惯,能理解他人的不同算法。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 学会正确计算十几减9、十几减8的退位减法。 2、 理解多样化的计算方法中的一种或几种。 教学难点: 感知计算方法的多样性。 四、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共分为以下三个环节: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激发兴趣。(网络) 其次环节:探究算法,解决问题。(多媒体) 第三环节:拓展活动,综合训练。(多媒体、网络)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首先,我创设情境:“小朋友都喜爱做嬉戏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玩一个打靶飞镖的嬉戏。”依据学生打出飞镖的数量提出数学问题“这节课我们就先来解决15-9= 这一问题
3、。”由此导入新课在这里我转变教学情景,把教材供应的主题图小白兔到袋鼠的文具店买铅笔的情景,设计成学生熟识而又感兴趣的打靶飞镖嬉戏,把嬉戏搬到课堂上,让孩子亲身参加,真实地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亲密联系,最终这一情景设计的转变在教学反实践中到达了课堂气氛更为热闹突出的教学效果。 其次环节:探究算法,解决问题。 这一环节探究十几减9、减8的计算方法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1、独立思索15-9的算法:学生经过独立思索,去整理自己的思路,才能在后一环节小组沟通中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 2、小组沟通:这一环节依据借助网络的教学探讨让小组合作详细化,组内沟通不流于形式,完成教学目标培育擅长思索、倾听的学习习惯,能理
4、解他人的不同算法。因此我在让学生把预备好的算法依次说给组里的小朋友听的时候,提出了详细要求,沟通时留意:(1)说的小朋友尽量说清晰,让每个人都听懂你说的意思(2)留意倾听别人的发言,说过的方法就不要重复等 3、全班汇报:引导学生在听与说、议与思的互动过程中,查找合理,简便的算法来培育优化的意识,利用多媒体展现本课的四种重点方法,在对于是非区分力量较弱的一年级学生给他一个思索的空间但做出正确的引导,即表达教师主导又让学生主体作用得以发挥,最终形成学生对“20以内退位减法”的深刻理解。 4、学生选择自己喜爱的方法尝试练习15-8? 第三环节:拓展活动,综合训练。 这一环节,是以一个小兔把萝卜的故事
5、贯穿始终通过“小兔背萝卜” “送小兔回家” 一系列的故事发生进展过程中进展(17-9)的.根本应用训练、拓展思维训练等。 既充分发挥了孩子们的制造力,想象力,又让他们在布满生气与乐趣的气氛中,绽开想象的翅膀,感受学习的乐趣。 五、教学媒体设计思路 1多媒体整合点:利用多媒体创设符合学生认知心理的情境,一环接一环的故事,似乎一集集的动画片吸引着学生.充分发挥教师主导及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轻松理解新知。 2网络整合点:我请了几位教学资深的领导、教师来帮忙我审核这堂课,但由于地域、以及平常班主任工作的繁忙我们真的很难有时间聚在一起争论,这的确让我感到麻烦,后来我利用了我们和平区教师博客进展沟通研讨
6、,在这里我发表了我的教学设计,很快得到了更多教师的回复点评,这样麻烦的问题几乎不成问题,而且也让更多的教师参加进来,后来我经过三次试教,屡次网上研讨,多方面改良,最终今日承载着众多教师的才智走到了全国大赛。 3有效地进展了信息技术与常态教学的整合:本课我选择的不是网络运用自如,很有网络发挥空间的特别课例,而是一堂普一般通再常态不过的计算教学课,而它所表达的整合作用却让我受益匪浅,使我对新课标的理念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有了全新的熟悉,极大地提高了我的教学视野。 在此感谢组委会给我这样一个时机。感谢各位评委教师。我的说课就到这里。 一年级数学说课稿2 教材分析 桌子有多长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
7、书数学(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第2单元观看与测量的内容。本单元内容在全册教材中为学生建立起初步的空间观念,以他们的观看、操作活动拉近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距离,从有别于数的另一个角度,体会数学与生活的亲密联系。而“桌子有多长”则是学生在测量中首先从厘米引发的对测量的理解,包括对为什么测量,用什么测量,怎样测量和如何记录等都有肯定的把握,并在头脑中建立起最初的长度单位厘米的空间概念,使学生能够自己估量出肯定的长度,经受由知到识,就像剥豆荚,从皮剥到豆,不断明确的过程。 学生分析 学生年龄虽小,但都已经大概熟悉尺子(学生尺每个学生都见过),以他们的阅历动身,知道尺子能用来做什么,怎么使用(固然不肯定很精确
8、地使用,所具有的学问也未必全面),比方说,在完成课本第7页第2题“连一连”的题目中,有的学生就用尺子画线,他们知道,尺子可以用来画直线;在裁纸活动中,有的学生没有剪刀,为了将纸撕齐,以尺子压纸边进展,也是取用了尺子的直,可见,学生对尺子并不生疏。当全班一起了解物体长度时,有个别学生最先试着用尺测量,就会带动其他学生效仿。一年级的学生都有仿照和好动的习惯,知道的学生会向不知道的同学甚至全班传授,公布结果;而不知道的学生会转身,回头,甚至下座位,问、看别人怎么做。面对这样的学生,教学中就要给他们时间,有要求、有目的地让他们表达自己,在争辩与探究中猎取学问。 本班学生思维活泼、聪慧、积极,常常会消失
9、一些教师始料不及之处,使得课前的设计会发生很多变化,不能按事先估计好的进展下去。所以,教师应面对学生的变化而变化,让学生从他们的熟悉根底动身,主动学习。 设计思路 鉴于学生的熟悉,课堂上教师应尽量引导他们自己去发觉问题,鼓舞他们通过自己的观看、思索、合作探究来解决问题。培育他们在学习中的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以及学会学习的力量。结合学生的动手操作,充分调动起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使每个学生都融入其中,体验到动脑的乐趣。比方说:学生在集体中详细熟悉尺子后,说明尺子上数字的作用;教师指明“从一个数字到下一个数字之间的长度即是1厘米”,准时加深学生对厘米的熟悉,稳固、确定(或订正)他们原有的看法,利用这点
10、使他们做到举一反三。 熟悉尺子之后,是练习稳固。由学生自己测量同一物体,消失不同答案时,争论找出缘由:怎么会这样?起点位置对吗?无论争论是否能立即给学生一个结果,起码每个学生都动脑筋思索了这个问题,到达了争论的目的参加、思索。这也就是让他们先自己探究猎取信息的一种途径,同时也培育了合作意识。此时,教师再以一句简练、切中要害的话总结或提示,就能顺当地到达让每个学生理解和牢记的效果,比起教师限制学生活动,先做示范,再让学生仿照完成,要来得生动得多,积极得多。 之后,教师从旁引导,走出关键的一步,其余交由学生尝试完成。 教学目标 1.初步体会到建立统一度量单位的必要性,了解实际生活中测量方法的多样性
11、。 2.初步熟悉长度单位厘米(cm),建立起1厘米的长度概念,能对长度进展估测。 3.学会用刻度尺对物体长度进展测量,体会厘米的含义。 4.在合作、争论中去开掘学问,把握学问,并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教学预备 绘制放大的尺子图;制作幻灯直尺图,便于学生演示自己的测量方法预备各类尺子(米尺、钢卷尺、皮尺),拓宽学生熟悉尺子的学问面。 教学流程 一、引入。 很自然地引入主题:我们来了解桌子有多长。 板书课题:测量物体。 二、讲授。 1.估量:让学生试着估量一下自己的桌子长度,可以用眼睛看,也可用手比划着估,估好后,举手沟通结果。在这里若消失大多数学生已经很娴熟地说出“厘米”,在后面的学习中请学生留心
12、找一找答案是什么? 【这局部安排,让学生对一个物体的长度提前有一个不详细的感官熟悉,同时也培育学生初步的估测力量。】 2.测量:在学生估量得数后,求证一下,(先避开用尺子,给个假设)假如不用尺子,你还能想出什么方法来量桌子呢?绽开争论,再由各小组汇报用什么方法?(用文具盒、书、笔等。)测量的桌子是多长呢?(盼望是几个文具盒长,几本书长)多提问几组,依据学生的答复,教师准时总结。 师:为什么测出的桌子长度的说法都不一样呢?桌子真的都不一样长吗? 总结:使用的工具不同,结果就会不一样,只有当工具一样时,结果才会一样,所以,我们才会找一个统一的测量工具进展测量。经过测量,你们认为统一的工具最好是什么
13、呢?(引入尺子,并为介绍尺子做铺垫。) 【旨在使学生体会统一度量单位的必要性,同时感受生活中测量方法的多样性。】 3.熟悉尺子。 (1)师:尺子有许多种,不止是你们手中用的这种,还有这些。(出示各类尺子,拓宽学问面,让学生多熟悉一些尺子。以一句话“它们用在各自不同的地方”,完毕对尺子种类的介绍。)而在我们的学习中,最常用的就是你们这种(从学生手中取过)学生尺。(同时,黑板上贴出放大的直尺图。) (2)师:那么,请你们看看,常用的学生尺上有些什么呢?(把这个问题交给学生争论再汇报。这样可避开局部学生不观看或观看不认真,漏掉东西。) 生1:有数字。 生2:有一些小线、小格。 师:这是刻度线,小格就
14、是由这些刻度线分出来的,你们认真数一数,每一个数字和下一个数字之间,也就是最长的两条刻度线之间有几个小格。(帮忙学生认准尺子) 生3:有字母cm。 师:你观看得很认真。(激起其他学生关注。) 教师再讲讲cm的含义c和m合在一起,表示厘米的意思,说明“cm”和“厘米”可以相互替换,而且指出厘米是一个长度单位。 板书:长度单位厘米(cm)。 教师在学生开头估测时,对可能消失的问题,做出解答。请学生说,我们的桌子单位是厘米。 (3)师:在尺子上找到“0”了吗?它在什么位置上表示什么意思?(生:尺子最左边,表示开头起点。) 师提示:量物时,一般从起点0刻度线量起。 师:尺子上还有些数字是什么意思?(
15、引出厘米的长度。)请找到尺子上从“01”这一段,从01是几厘米?(从学生的阅历和熟悉动身。) 学生先猜,再相互沟通。 师:从一个数字到下一个数字之间的长度就是1厘米,那么01就是(生:“1厘米”)。 在黑板直尺图上用彩色笔画出01之间是1厘米。 以抢答形式,再让学生说一说,56、910、02、06之间分别是几厘米等问题。(缓解,调动心情,准时赐予表扬,对最难的问题答对者以嘉奖,鼓励大家多思索。) (4)在熟悉的根底上,让学生用手比划感 受一下“1厘米有多长”,再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你见到过什么东西是1厘米长的?(教师对学生的答复多赐予确定。) 4.量物。 (1)要求学生取出统一物体(学具中的大三
16、角形),找到长边(正好整数),小组争论试着量,再汇报。面对结果不统一时,大家争论缘由,说明最好从0刻度量起。并找一人上台演示,在学生演示过程中,教师跟着演示一步步说明要求:量物体时,先把一端对准0刻度线,再看另一端对着刻度几,就是几厘米。 (2)再量这个大三角形(等腰)的一个短边,不够整数,全班沟通该读作多少。 师:离哪个刻度线比拟近,就是大约几厘米。 三、练习。 铅笔长( )厘米。 2.翻开书看第15页第3题,推断谁量得对。独立完成,集体沟通,说出错误缘由。指出从一个整刻度到另一个整刻度测量也是对的。 3.小组活动,完成第15页第1题,先估量,再测量。 四、总结。 师:学完这一节课,你们都有
17、哪些收获? 学生:通过学习这一节课,知道了我的课桌有多长,用尺子怎样测量物体的长度,长度单位有厘米,厘米也可以cm表示,测量时,要从0刻度开头,也可以从整刻度开头,1厘米有多长,等等。 课后反思 上完课发觉,学生已有的根底是教师始料不及的,致使原先设计好的课无法正常进展下去,课上虽也依据突发状况敏捷变动了,但因种种缘由,变动后课堂把握不是很胜利,很多有利于学生进展的、能激活课堂气氛的设想没能淋漓尽致发挥作用。面对突发大事,课堂的驾驭力量还要提高,备课时也要多方面思索周全,方能以不变应万变。 一年级数学说课稿3 一 、说教材 1、说教学内容(本课内容选自)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第60-6
18、1页。 2、教学内容的地位、作用和意义 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对前后积存了肯定的感性阅历,但方位感不强,不肯定能精确的加以推断。而“上下” “前后”“左右”都是比拟抽象的概念,学生学习起来有肯定的难度,要到达娴熟、精确地区分“前、后”的位置,就需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通过大量的活动来完成。 为了让学生直观地 熟悉物体的 前后相对位置关系,教材借助“森林运动会”这一好玩的情境,让学生用“前、后”描述物体的位置与挨次,初步培育学生的空间观念,为日后学习方向与位置做好铺垫。 3、说教学目标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结合学生年龄的特征,本节课我确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一)学问与技能 让学生能确定物体前后的
19、位置与挨次,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二)过程与方法.在详细的数学活动中,让学生体验前后的位置与挨次,初步培育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按肯定的挨次进展观看的良好习惯。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在活动中获得开心的情感体验,并能用所学的学问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洁问题。 4、说教学重、难点 依据教学目标,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定为 让学生在详细情境中,能正确描述物体的“前、后”位置,而教学难点定为让学生体会“前、后”的相对性。 5、教具预备方面,(我选用)多媒体课件、小红花、动物图片等、课前还为学生预备了卡丁车图片作为学具。 二、说教法、学法 指出:“要严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阅历和已有学问动身
20、,创设生动好玩的情境。”一年级的小学生更喜爱用形象来思维的。在本节课中,我主要采纳了情境教学法和引导探究法,运用多媒体,创设生动好玩的教学情境贯穿于整节课,使学生直观形象地看到“森林运动会”这一情景,仿佛身临其境,便于学生充分地 感知物体间的前后位置关系。 同时,强调:学生是学习和进展的主体。因此,我注意学生的学习过程,让他们实行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在观看、描述、想象、合作沟通中体验前后的含义,从而获得胜利的体验和探究的乐趣。 三、说教学设想 我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阅历,并充分挖掘现场资源来启发学生学习,采纳各种好玩的小活动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在一个自主的空间中观看、操作
21、,在问题情境中主动地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学生真正成为 学习的仆人。 学生将通过说、找、摆、做、练的活动,渐渐加深对“前后”位置关系的熟悉。 四、说教学过程 为了表达本课的设计理念,我构建了探究性的课堂教学模式: (一)创设情境,引出新课 同学们,你们听过龟兔赛跑的.故事吗?结果是对!小兔子傲慢自满,结果输给了小乌龟。小兔子为此很不服气,今日,又找到了乌龟,非要再赛一次,乌龟明白,这次小兔子确定不会睡大觉了,就对小兔子说:“竞赛可以,但这次的路线必需有我来定。”小兔子连想都没想就同意了。现在我们就到赛场去看一看。 (二) 观看沟通,猎取新知 同学们,今日森林之王老虎给我打电话说森林王国有一场运
22、动会,邀请我们一年级二班的同学去观看。还等什么,抓紧去看看吧:百米赛跑都快要开头了,我用电脑出示动物赛跑图,问:同学们,你们看到哪些小动物?教师最喜爱小兔子(我把小兔子的图片贴在黑板上)接下来,引导学生观看小兔子的前面、后面有哪些小动物?学生在观看中很简单发觉小兔子的前面是小松鼠,后面是小乌龟。同时也可能有学生会发觉小兔子的前面是小松鼠和小鹿,后面是小乌龟和小蜗牛。 只要答复合理,我都赐予表扬说“你真棒”、“观看得真认真”等等,并用小红花作为嘉奖。 通过这一问题,引发学生的兴趣和问题意识,使学生产生自主探究和解决问题的积极心态。同时,动态的信息资源给学生供应了充分的思维空间,让学生从情境中发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一年 级数 学说 15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