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导学案 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docx
《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导学案 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导学案 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docx(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一单元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复习目标】 1.通过了解秦朝的统一业绩,认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 2.通过了解秦朝的社会矛盾和农民起义,认识秦朝崩溃的原因;3.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即客观辩证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民族认同感与自豪感。【知识梳理】一、秦的统一1、统一的条件长期战乱给社会带来巨大灾难,人民渴望安定统一;各地域经济的发展,要求打破政治分裂带来的阻碍,这都为统一准备了客观条件。秦“据殽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地理位置优越,物质基础雄厚。秦王励精图治,广纳贤才,吏治较为清明。商鞅变法后,秦实行法治,奖励耕战,国家日益强盛
2、,具备了统一的历史条件。秦国采取远交近攻策略,分化瓦解,各个击破法家理论的指导分封制瓦解,诸侯国割据混战,实现局部统一民族融合也推动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与形成2、统一的过程统一东方六国。公元前230年公元前221年,秦国采取远交近攻、分化瓦解,相继灭掉东方六国。征服南方越族地区,加强对滇、黔一带西南夷的控制。北击匈奴,修筑长城。加强对西南夷的控制。【任务驱动】任务一:图片中的历史,探究由分裂到统一的历史趋势图1、图2、图3是中国古代三个历史时期(春秋、战国、秦朝)的政治形势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分别提取图1、图2、图3的政治形势信息,并据此说明与其相对应的历史时期。3.制度创建与政权巩固皇帝制
3、特点及表现皇帝独尊嬴政兼采三皇、五帝名号,将新王朝的君主定名为皇帝,并通过许多具体规定和礼仪突出皇帝的独尊地位。皇位世袭赢政自称“始皇帝”,望子孙能够世代传承,永掌政权,显示了权力的不可转移。皇权至上皇帝对国家事务拥有至高无上的决定权。皇帝总揽全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等一切大权;中央和地方的主要官员都由皇帝任免;军队的调动以虎符为凭据,虎符由皇帝控制、发给。拓展:皇权至上秦始皇不只是用皇帝名号以颂功德,更是利用各种历史资源将其神圣化:以“五德终始说”宣称其正当性,神秘性;以古老天命观意味的“天子”称号,强化夺得天下的神秘性,制造与臣民的距离感,塑造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威。中央官制三公九卿皇帝之下由三
4、公九卿组成中央政府,负责管理全国的政务。三公指丞相(行政)、太尉(军事)、御史大夫(监察),九卿泛指分掌具体事务的诸卿。拓展:三公九卿主要职责丞相是百官之长,行政中枢所在,秉承皇帝旨意,统领百官;太尉掌管军事;御史大夫是副丞相,协理国政,掌管图籍、文书,监察百官。三公之下是分掌各类政务和皇室事务的卿任用标准三公的任用标准是“贤”与“能”相互关系互不统属、互相牵制、相互配合主要作用三公九卿共同组成中央政府,任何人都无法独揽朝政,军国大权最终操纵在皇帝一人之手。拓展:秦朝中央官制的特点以皇权为中心。形式上分权:三公分掌政治、军事及监察大权,秉承皇帝意旨,总领文武百官。家国同构:诸卿负责管理国家(政
5、府)事务,亦兼管皇室事务。不得世袭:秦朝百官由皇帝任免。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地方制度郡县制设立郡、县两级行政机构,其主要官员由中央任免和考核。县以下设乡、里和亭,分别负责管理民众和治安。拓展:郡县制起源起源于春秋后期,战国时期,各大国已广泛实行。郡郡守、郡丞、郡尉、郡监御史郡守为最高长官,郡丞辅佐郡守管理行政和刑狱事务;郡尉掌军事和治安;郡监掌监察。县县令、县丞、县尉县令、县丞、县尉的职责与郡守、郡丞、郡尉的职责相同。乡里三老、里正三老掌教化;里正主里政,检举善恶。作用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有利于国家统一;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但郡县制下,地方听命于中央
6、,缺少独立性。拓展:秦朝县以下的行政机构及其职能秦朝县以下是乡、里基层行政机构。县以下基层行政机构的管理人员多属乡官和职役性质,其职能多以教化、赋税征收、治安为主,一般不属于职官系统。皇权对县以上和县以下采取不同的治理模式,县以上通过建立科层式的官像机构进行直接统治,而对县以下借助三老、里正等带有职役性质的基层组织进行间接统治。拓展:郡县制与分封制的异同类别分封制郡县制建立基础血缘关系按地域划分传承制度诸侯王位世袭官吏由皇帝任免调动,官位概不世袭官吏权利拥有封地和相应的爵位官吏只有俸禄,无封地与中央关系诸侯国有很强的地方独立性郡县是地方行政机构,绝对服从中央官员职责范围封地内有行政权,拥有土地
7、管理权辖区内只行使行政管理权,对土地无管理权历史作用前期巩固了统治,但易导致割据势力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的统一相同点都是地方行政制度;在维护统治方面都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文书行政管理制度秦朝各级官僚机构以文书行政,建立了以邮驿为中心的文书传送系统,以保障皇帝和中央的政令能够传送到全国各地。拓展:文书行政管理制度所谓文书行政是指国家相关政策法令的颁布、执行,各方面政务的处理,各级政府机构的信息沟通等主要以文书方式来进行。邮是传书的机关,不止限于郡县行政组织间普通文书,上封事或奏疏也都是可以利用邮的。从中央的典客行人令和太尉府下的法曹,到军国的督邮,再到每个驿站的厩啬人、传舍啬人,邮书椽等,构
8、成一个不同于地方行政系统的邮传管理系统。加强思想统一以法家化的政治建构,“以法为教,以吏为师”。消解贵族政治及其文化传统中的离心倾向为其施政宗旨。“焚书坑儒”。标志着秦王朝在文化政策上由“兼”“融”向专制、禁锢转化,昭示着秦朝文化政策的取向是以“力”制文,实质是文化专制。其他措施此外,秦朝还大规模推行巩固统一的措施,如统一车轨、文字、货币和度量衡,颁行法律,编制户籍,迁徙六国贵族豪强,整顿社会风俗等。拓展:秦律秦汉秦统一六国后,秦始皇把秦国的法律推行全国,第一次建立起全国统一的封建法制。秦二世即位后,又修订了秦朝的律令。秦律的律文涉及到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思想、生活等各个方面,使各行各业各
9、个领域皆有法式。秦律有调整封建经济的作用,并且基本上是镇压农民的反抗,巩固地主阶级专政的工具。秦律为以后的汉律所继承。【任务驱动】任务一:探究秦朝中央官制观察上图,就图中的权力结构及运作的信息作出合理的解释。任务二:探究秦朝地方官制观察上图,就图中的权力结构及运作的信息作出合理的解释任务三:探究秦朝文书行政管理制度材料一 有事请殹( y 也),必以书,毋口请,毋羁请。 睡虎地秦墓竹简内史杂材料二 行命书及书署急者,辄行之;不急者,日毕,不敢留。留者以律论之。 睡虎地秦墓竹简行书材料三 行传书、受书,必书其起及到日月夙莫(暮),以辄相报殹。也书有亡者,亟告官。隶臣妾老弱及不可诚仁者勿令。 睡虎地
10、秦墓竹简行书根据材料思考文书行政制度是如何加强中央集权的。任务四:探究秦朝的法律制度近几十年来,出土文献大量涌现,往往能够印证、纠正或补充传世文献。请说明上述材料对研究秦朝国家治理的史料价值。4.统一的历史意义(1)秦的统一,建立起“东至海暨朝鲜,西至临洮、羌中,南至北向户,北据河为塞,并阴山至辽东”幅员辽阔的国家,奠定了此后历代疆域的基本版图。(2)空前统一的封建国家,促进了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与交融,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3)彻底打破了传统的贵族分封制,奠定了中国古代大一统王朝制度的基础。其中央和地方官制的基本原则为历代王朝所继承,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11、实现了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提高了行政效率,强化了对地方的控制。拓展:文化认同在此之前,中国实际上是分裂的,所谓“诸夏”或“中国”,只是一个笼统的概念,并无确切的范围和实际的组织。直到秦统一,“中国”二字才有具体的表现,它代表着一个具有明确政治制度的庞大帝国和明确地理区域的广大国土和民众。更重要的是,“大一统”观念由此深入人心,促使中国各民族产生融合智慧、发展共同文化的伟大理想。 【任务驱动】探究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秦人统一,此期间有极关重要者四事:一、为中国版图之确立;二、为中国民族之抟成;三、为中国政治制度之创建;四、为中国学术思想之奠定。 摘编自钱穆国史大纲秦灭六国,而中国史遂开始有
12、大规模的统一政府出现。根据所学,对材料中钱穆的观点加以说明。二、秦朝的暴政1表现秦始皇穷奢极欲,大兴土木,建造宫殿、陵墓;求仙访药,巡游、封禅,征发繁重;刑法严苛接受李斯的建议,实施“焚书坑儒”,钳制思想秦二世残忍昏庸,实行严刑峻法,加重人民负担2.结果:阶级矛盾和统治阶层内部矛盾尖锐化,最终爆发了农民起义。三、秦末农民起义与秦的速亡 人民因为负担沉重、法律严酷反对秦朝的统治;知识分子因为“焚书坑儒”反对秦朝的统治;六国旧贵族企图恢复旧有的权势反对秦朝的统治。1.农民起义(1)爆发: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发动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陈胜自立为王,号为“张楚”。天下云集响应,起义迅速蔓
13、延。(2)发展:陈胜起义失败,项羽、刘邦等领导的反秦势力日益壮大。公元前207年,刘邦的军队进占咸阳,秦朝灭亡。2.楚汉战争秦朝灭亡后,刘邦和项羽展开了长达四年的楚汉战争。刘邦“约法三章”;项羽刚愎自用,最终被刘邦击败。拓展:秦朝速亡的原因1、在君治实践上,统治者严重忽视“君为政本”的治国原则。2、在社会民生上,秦政之失在于蔑弃“民为国本”的治国原则。3、在战争行为上,统治者背离了“义为兵本”的治国原则。4、吏治的败坏:官吏作为秦朝政策的具体执行者和赋役和催征者,吏治逐渐败坏,使得官吏可以借法欺民,进一步增强苛法的破坏作用,加重了官吏与人民的对立。5、在文化同化上,由于地域不同各国文化上存在一
14、些差异,秦在制度、思想学术、语言文字、宗教意识上与六国存在的这些差异,表现出强烈的对抗性。拓展:秦亡对古代中国政治的影响1、儒家独尊地位的确立。鉴于秦亡的教训,汉武帝接受了董仲舒的建议,把改造后的儒家思想作为王朝的正统思想,儒学成为学术文化思想的主流。2、民本思想的有限回归。秦亡充分展示了人民的力量,使统治者重新认识了民众的力量,促使君主调整治民政策,有利于人民的休养生息和王朝的长治久安。3、君主权力的适度制约。秦朝灭亡后,后世君主和思想家深刻反思:在承认君权至上的前提下,如何对君主权力加以适度限制,防范君权走向极端而失控,保证君主政治的正常运行4、民族问题上的羁縻政策。汉代以来,统治阶级反思
15、了秦朝民族政策上的教训,制定了羁縻政策,包含了对民族地区政治现状的宽容和默认,以及通过分化实现“以夷制夷”。这对民族间的交流与交融、地方社会的稳定与发展以及中央集权的加强都起到了积极作用。【任务驱动】任务一:史料辨析关于陈胜吴广起义与秦朝法律的关系,史记陈涉世家是这样记载的:“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戍卒)。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据此,一些史学家推断,“失期当斩”是陈胜吴广起义爆发的直接原因。1975年出土的战国晚期到秦始皇时期的睡虎地秦简徭律,对“失期”有如下条文:“失期三日到五日,誶(斥责);六日到旬,貲(罚)一盾;過旬,貲(罚)一甲。”据此有人认为,作为文物出
16、土的睡虎地秦简,无论在时间亦或是可靠程度上,都比史记要权威得多,由此一些人认为史记的记载是错误的。注:戍卒不仅需从事必要的劳役而且还要负责作战,其中作战是他们的主要职能。徭役一般是指在没有特殊情况下单纯从事普通劳役的人员,如筑长城、修建宫室等等。从秦朝开始,历代的法律都称为“律”,比如汉律、唐律、大明律,几乎没有称“法”的。你是否认同用睡虎地秦简徭律来否认史记?请阐明理由。(8分)任务二:周秦之变材料一 (中国政制)达臻“文明”一途,实应归功于西周的创造,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浓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因此古贤多称周秦之间为“天下一大变局”
17、。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材料二 华夏国家是依靠封建制而形成的国家形态但是,随着封建制赖以存在的宗法制日渐败坏的时候,再依靠封建制重建国家的企图,就难以实现了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中国必须再一次重新寻找制度建构的理路,重新踏上制度建构的征程,这就是从华夏国家到官僚制国家的嬗变。刘建军编著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十六讲与“早期国家”相比,秦朝开创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相当于中国古代国家的“升级版”。结合以上材料和所学,对秦朝的国家“升级”做出合理的解释。小结:秦国顺应春秋战国的历史潮流,通过兼并战争快速建立起一个统一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在疆域、制度、思想和社会经济方面对中国历史产生了重大而深远影响。 秦朝暴政导
18、致农民起义,六国贵族迅速加入,同时,在秦朝大一统之下,各地文化、心理认同冲突仍然存在,由于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秦朝走向速亡。这给汉朝的政治建设和文化建构产生了重要影响。【真题体验】1.(2019年高考新课标全国文综(历史)卷24)战国后期秦国建造了一批大型水利工程,如郑国渠都江堰等一些至今仍在发挥作用,这些工程能够在全国完成,主要是因为A公田制度逐渐完善 B铁制生产工具普及C交通运输网络通畅 D国家组织能力强大2(2019.4浙江高考26)【加试题】走进历史博物馆,人们经常能看到说明书上画着一个“马”字,但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国的写法却很是不同,使人感到,如果不是秦始皇统一文字,方块字
19、还不知道会裂变成几种古怪的文字呢!印象一旦形成,往往根深蒂固。然而有学者翻检史书注意到,战国时的外交活动非常频繁,纵横家们到处上书,谋求列国君主信用,却没有出现任何文字障碍的例子。研究战国七雄的文字,发现90%以上是一样的,秦统一文字的工作只是“罢其不与秦文合者”。这说明()A治史之难,难在问题的发现与提出,难在观点的梳理与解读B认识事物有一个摸索的过程,但材料无疑是历史研究的出发点C对人们视为定论的说法,不可盲从,应当搜集原始材料去检验D处理问题与史料的关系时,须杜绝先树观点,再找材料的做法3(2016上海高考6)读通鉴论曰:“两端争胜,而徒为无益之论者,辨封建者是也。,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历史精品资料 新高考历史精品专题 统编版高中历史资料 高中历史课件 高中历史学案 高中历史设计 高中历史试卷 高考历史指导 高中历史练习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92452136.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