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骚(节选)》复习学案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docx
《《离骚(节选)》复习学案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离骚(节选)》复习学案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docx(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一轮复习学案之离骚一、 挖空训练 1.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2.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3.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余虽好()修姱(ku)()以(j)()羁()兮,謇(jin)()朝(zho
2、)谇(su)()而夕替()。既替()余以蕙()纕xing()()兮,又申()之()以揽()茝(chi)()。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f)民心。众女嫉(j)()余之蛾眉()兮,谣诼(zhu)()谓()余以()善淫()。固()时俗()之工巧()兮,偭(min)()规矩而改错()。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忳(tn)()郁邑()余侘(ch)傺(ch)()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宁()溘(k)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挚(zh)()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何()方
3、圜(yun)()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rng)()诟(gu)()。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4.悔相(xing)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制()芰(j)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高()余冠之岌岌(j)()兮,长()余佩之陆离()。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忽反顾
4、()以游目()兮,将往观乎四荒()。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民生各有所乐兮,吾独好修()以为常()。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chng)()。二、 易错字填空帝高阳之苗兮,朕皇考曰伯。摄提贞于孟兮,庚寅吾以降。皇览余度兮, 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 。纷吾有此内美兮,。江离与兮,纫秋兰以为。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朝 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 ,春与秋其代序。草木之零落兮, 。 ,何不改乎此度?乘以兮,来吾夫先路! ,哀民生之多艰。余虽好以兮,朝而夕替。 ,又申之以。亦余心之所善兮, 。众女疾余之兮, 。 ,规矩而改。 ,竞周容以为度。余兮, 。 ,余不忍
5、为此态。 ,自前世而固然。 ,夫异道而相安。屈心而兮, 。 ,固前圣之所厚。悔相道之不兮, 。 ,及行迷之未远;步余马于兮, 。 ,退将复修吾初服。制以为衣兮, 。 ,苟余情其信芳。 ,长余佩之。芳与泽其兮, 。忽以游目兮,将往观乎四荒. ,芳菲菲其。民生各有所乐兮,。 ,岂余心之。三、 理解性默写1离骚一文中以博大的胸怀,对广大劳动人民寄予深深同情的语句是: , 2 离骚中写自己虽崇尚美德约束自己,多少年仍然遭到贬黜的两句: , 3 , 诗人直抒胸臆、表白心志写自己对美好德行的追求,至死不改。4 离骚中用香草做比喻说明自己遭贬黜是因为德行高尚的两句: , 5 诗人怨恨楚怀王昏聩糊涂,轻信谣言
6、的语句是: , 6离骚中表明自己遭到不公正对待的原因之一是在上位者的荒唐的两句: , 7离骚中表明自己因为德行美好而遭到小人诽谤的两句: , 8离骚中表明自己所处的社会本来就是善于投机取巧,违背规矩的现状的两句: , 9离骚中表明当时社会中的人们违背准则,把苟合取悦别人奉为信条的两句: , 10离骚中表明作者在黑暗混乱社会中烦闷失意,走投无路的两句: , 11离骚中表明作者宁可死去,也不会和世俗小人一样媚俗取巧的两句: , 12离骚中用大鸟和小鸟不合群来比喻说明自己绝不随波逐流的两句: , 13离骚中用方圆不相合说明自己和世俗小人不相容的两句: , 14离骚中表明作者保持清白为正道而死,也是以
7、古贤为榜样的两句(表明自己追慕古代圣贤,宁死不失正义): , 15离骚中屈原委婉表达自己后悔选择做官,想要归隐的两句: , 16离骚中屈原表达趁着迷途未远,赶紧回到正路的两句: , 17离骚中屈原通过自己退隐后骑马到达长满兰草的水边和长满椒树的山岗表明自己从朝廷隐退为了修养自己的两句: , 18离骚中屈原表明自己在朝中被指责,不如隐退的两句: , 19 离骚中屈原用荷花表明自己要修养自己的两句: , 20离骚中屈原表明即使没有人了解自己也无所谓,只要自己内心买好就可以的两句话: , 21离骚中屈原通过加高自己的帽子和佩带表明要使自己品格更加高洁的两句: , 22离骚中屈原表明人各有各的乐趣,而
8、他穷其一生追求美政的两句: , 23离骚中用反问句表明屈原即使受挫也不会改变自己志向的两句: , 24离骚中表明自己即使佩带芳草和玉佩,但是自己光明纯洁的品质没有亏损的两句: , 25表现诗人忧国忧民、热爱祖国的诗句: , 26表现诗人坚持真理、献身理想的诗句: , 27表现诗人嫉恶如仇、不同流合污的诗句: , 28表现诗人刚正不阿、一身正气的诗句: , 29表现诗人洁身自好、自我完善的诗句: , 四、文言知识总结1.古今异义词1.恐美人之迟暮。2.怨灵修之浩荡兮()3.固时俗之工巧兮()4.吾独穷困乎此时也()5.制芰荷以为衣兮()6.偭规矩而改错()7.宁溘死以流亡兮()8.长余佩之陆离(
9、)2.通假字扈江离与辟芷兮()来吾道夫先路!()偭规矩而改错;()忳郁邑余侘傺兮,()何方圜之能周兮()伏清白以死直兮延伫乎吾将反()进不入以离尤兮()芳菲菲其弥章()3.词类活用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不抚壮而弃秽兮()亦余心之所善兮()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屈心而抑志兮()步余马于兰皋兮()4.特殊句式1.恐年岁之不吾与()2.不吾知其亦已兮()3.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4.虽体解吾犹未变兮()5.又申之以揽茝()6.集芙蓉以为裳()五、离骚节选常识 屈原(约公元前340公元前278年),中国战
10、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出生于楚国丹阳秭归(今湖北宜昌)。芈姓,屈氏,名平,字原。出身楚国贵族,是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少年时受过良好的教育,博闻强识,志向远大。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兼管内政外交大事。 他提倡“美政”,主张对内举贤任能,修明法度,对外力主联齐抗秦。因遭贵族排挤诽谤,被先后流放至汉北(古地名,在今湖北省内,为屈原在楚襄王时,遭受排挤后的驱逐流放地。)和沅湘(沅水、湘水,湖南省的长江流域洞庭湖水系)流域。楚国郢都被秦军攻破后,屈原自沉于汨罗江,以身殉国。 屈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家,开辟了“香草美人
11、”的传统,被誉为“辞赋之祖”“中华诗祖”。屈原作品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其主要作品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以屈原作品为主体的楚辞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之一,与诗经并称“风骚”,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影响。 1953年,在屈原逝世2230周年之际,世界和平理事会通过决议,确定屈原为当年纪念的世界四大文化名人(屈原、但丁、哥白尼、莎士比亚)之一。创作背景 关于离骚的创作年代,司马迁在史记太史公自序里说:“屈原放逐,著离骚。”据此则当作于屈原放逐之后。今人对此说法不一,有说作于楚怀王时屈原被疏远以后,还是作于楚顷襄王时屈原被流放以后,有说作于怀王末顷襄王初,有说
12、始作于怀王时而成于顷襄王初,迄无定论。 关于离骚的创作缘由,司马迁在史记屈原列传中引刘安离骚传说:“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又说:“屈原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屈原的“忧愁幽思”和怨愤,是和楚国的政治现实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离骚就是他根据楚国的政治现实和自己的不平遭遇,“发愤以抒情”而创作的一首政治抒情诗。由于其中曲折尽情地抒写了诗人的身世、思想和境遇,因此也有人把它看作是屈原生活历程的形象记录,称它为诗人的自叙传。楚辞 楚辞是屈原创作的一种新诗体,并且也
13、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1、文学体裁。 “楚辞”之名,始见于西汉武帝之时,这时“楚辞”已经成为一种文学体裁。它是战国后期以屈原为代表的诗人,在楚国民歌基础上开创的一种新诗体。屈原的抒情长诗离骚,具有浪漫主义风格,是楚辞的代表作,楚辞作品或者效仿楚辞的体例,被称为“楚辞体”或“骚体”。 宋朝黄伯思翼骚序云:“屈宋诸骚,皆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故可谓之楚辞。”这就是说,“楚辞”是指具有楚国地方特色的乐调、语言、名物而创作的诗赋。2、诗歌总集。 楚辞是屈原创作的一种新诗体,并且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楚辞经历了屈原的作品始创、屈后仿作、汉初搜集、至刘向辑录等历
14、程,成书时间应在公元前26年至公元前6年间。 西汉末年,刘向将屈原、宋玉的作品以及汉代淮南小山、东方朔、王褒、刘向等人承袭模仿屈原、宋玉的作品汇编成集,计十六篇,定名为楚辞。是为总集之祖。后王逸增入己作九思,成十七篇。分别是:离骚九歌天问九章远游卜居渔父九辩招魂大招惜誓招隐士七谏哀时命九怀九叹九思。这个十七篇的篇章结构,遂成为后世通行本。 刘向楚辞原书早亡,后人只能间接通过被认为保留最完整的东汉王逸楚辞章句(原书亦佚)、宋洪兴祖楚辞补注(楚辞章句的补充)追溯、揣测原貌。 楚辞运用楚地(今湖南、湖北一带)的方言声韵,叙写楚地的山川人物、历史风情,具有浓厚的地域文化色彩,如宋人黄伯思所说,“皆书楚
15、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东观余论)。全书以屈原作品为主,其余各篇也都承袭屈赋的形式,感情奔放,想象奇特。与诗经古朴的四言体诗相比,楚辞的句式较活泼,句中有时使用楚国方言,在节奏和韵律上独具特色,更适合表现丰富复杂的思想感情。 楚辞部分作品因效仿楚辞的体例,有时也被称为“楚辞体”或“骚体”。“骚”,因其中的作品离骚而得名,故“后人或谓之骚”,与因十五国风而称为“风”的诗经相对,分别为中国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鼻祖。后人也常以“风骚”代指诗歌,或以“骚人”称呼诗人。3.解题1、司马迁在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说:“离骚者,犹离忧也。”-“离忧”2、班固赞骚序说:“离,遭也;骚,忧也。明己遭忧作辞也。
16、”-“遭忧”3、东汉王逸释为:“离,别也;骚,愁也。”-“别愁”4、北史儒林传论:“ 孝籍 徒离骚其文,尚何救也。” 苏辙 次韵子瞻见寄:“ 贾生 作传无封事, 屈平 忧世多离骚。”-“牢骚”5、近世学者,则有人据大招“伏戏驾辩。楚劳商只”及王逸注“驾辩劳商,皆曲名也”,认为“劳商”与“离骚”均系双声字,“离骚”即“劳商”之转音,因而推论离骚本为楚国古乐曲名。4.美政理想 屈原的“美政”理想表现在诗人的作品离骚中,就是“举贤而授能兮,循绳墨而不颇”。所谓“举贤授能”,就是不分贵贱,把真正有才能的人选拔上来治理国家,反对世卿世禄,限制旧贵族对权位的垄断。所谓“循绳墨而不颇”,就是修明法度,即法不
17、阿贵,限制旧贵族的种种特权。 屈原“美政”的另一基本内容就是民本思想。这在他的作品中有很清晰的表述。他在离骚、九章等作品中反复谈到“民”的问题,“皇天无私阿兮,览民德焉错辅。夫惟圣哲之茂行兮,苟得用此下土”;“瞻前而顾后兮,相观民之计极”(离骚);“愿摇起而横奔兮,览民尤以自镇”(九章抽思)。这实际上是古代所谓“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孟子万章引)思想的发展。所谓圣君贤相,所谓美政,就是要看能否解决民生疾苦问题,能否致民于康乐之境。 屈原的“美政”理想反映了他与楚国腐朽贵族集团的尖锐对立,表达了他革除弊政的进步要求,而其最终目的就是要挽救祖国危亡,使楚国走上富强的道路。他的思想在中国历史
18、上是先进的,在世界史上也是先进的,但他强烈地把治国安邦之心系附在楚王身上,有悖于现实,最终被扼杀在摇篮里。 与此相关,屈原的作品还深刻揭露了楚国政治的黑暗、楚国贵族集团的腐朽和楚王的昏庸,表现了他坚持“美政”理想、坚持节操,“虽九死而犹未悔”的斗争精神;同时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矢志献身祖国的决心。5.人物形象 屈原在离骚中,成功地塑造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形象丰满、个性鲜明的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体现了屈原伟大的思想和崇高的人格。 离骚抒情主人公形象高大。首先,他有着突出的外部形象的特征(“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很多屈原的画像即使不写上“屈原”二字,人们也可以一眼认出是屈原,就是因为有诗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1、高中语文精品资料 新高考语文精品专题 高考作文指导 统编版高中语文课件 高考语文解题指导 高中语文学案 高考语文拓展资料 高中语文模拟试卷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