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诵读《登岳阳楼》学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古诗词诵读《登岳阳楼》学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诗词诵读《登岳阳楼》学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docx(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登岳阳楼一轮复习学案登岳阳楼杜甫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一、 知人论世1、杜甫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现存诗1400余首,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2、 杜诗风格特色杜甫诗作以现实主义为主,其诗歌被称为诗史,诗作主要内容可大致分为:反映民生疾苦,表现对人民的同情。
2、忧国忧民,表现出深挚的爱国情感。揭露统治阶级的荒淫腐朽,表现强烈的憎恶之情。歌咏自然景物,抒写亲友之间的深厚情谊;其诗作主要风格为沉郁顿挫,“沉郁”指思想内容。“沉”即“深”,指内容的深刻、深广、深厚。“郁”即“积”,指内容的真实、凝重、含蓄。“顿挫”则指艺术形式。指遣词用句的停顿转折。情感的千回百折、节奏的徐疾相间、音调的抑扬顿挫、旋律的跌宕起落,形成了“顿挫”音乐美。3、写作背景公元767年(唐代宗大历二年),杜甫五十七岁,距生命的终结仅有两年,当时诗人处境艰难,凄苦不堪,年老体衰,患肺病及风痹症,左臂偏枯,右耳已聋,靠饮药维持生命。大历三年(公元768年),杜甫离开夔州(今重庆奉节)沿江
3、由江陵、公安一路漂泊,来到岳阳(今属湖南)。登上神往已久的岳阳楼,凭轩远眺,面对烟波浩渺、壮阔无垠的洞庭湖,诗人发出由衷的礼赞;继而想到自己晚年飘泊无定,国家多灾多难,又不免感慨万千,于是在岳阳写下登岳阳楼。二、诗作分析1、解题“登”,点明诗人登高望远。“岳阳楼”,位于湖南省岳阳市岳阳楼区洞庭北路,地处岳阳古城西门城墙之上,紧靠洞庭湖畔,下瞰洞庭,前望君山;始建于东汉建安二十年(215年),历代屡加重修,现存建筑沿袭清光绪六年(1880年)重建时的形制与格局;因北宋滕宗谅重修岳阳楼,邀好友范仲淹作岳阳楼记使得岳阳楼著称于世。自古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之美誉,与湖北武汉黄鹤楼、江西南昌滕王
4、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是“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楼”之一,世称天下第一楼。2、诗句分析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虚实结合、今昔对比。“昔闻”“今上”有今昔对比之感,表达了初登岳阳楼的喜悦。“昔闻”写从前对洞庭湖光山色的向往;“今上岳阳楼”交代时间、地点为下文描写洞庭湖做铺垫。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意为大湖广阔浩瀚把吴楚两地东南隔开,天地象在苍茫的湖面上日日夜夜漂浮荡漾。侧重写洞庭湖气势宏大,吞吐乾坤。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颈联写自己漂泊江湖,亲朋故旧早不知闻,无有书信往来;诗人衰老多病生活在一只小小的舟船上,自己的孤寂与上联的湖阔雄伟形成鲜明的对比。此联情感丰富细腻,表达了诗人年老多病的哀愁、孤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1、高中语文精品资料 新高考语文精品专题 高考作文指导 统编版高中语文课件 高考语文解题指导 高中语文学案 高考语文拓展资料 高中语文模拟试卷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