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中国制造2025.docx
《解读中国制造2025.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解读中国制造2025.docx(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解读中国制造2025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历史性交汇。 为抓住这一重大历史机遇,国家提出制造业强国战略,力争通过三个十年的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引领世界制造业发展的制造强国;“中国制造2025”是我国制造强国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 汽车产业作为我国制造重点突破领域之一,如何精确把握制造业强国战略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如何有效应对是摆在全行业最紧迫的任务。 机遇 “中国制造2025”是制造业强国战略的详细行动纲领和指南,为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供应了难得的机遇,主要表现为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汽车产业作为典型的制造业也被列入重点突破的领域之一,包括传统内燃机汽车节能减
2、排和新能源汽车发展。国家将接着支持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支持和激励汽车低碳化、高效内燃机、先进变速器、轻量化材料、动力电池和驱动电机等核心技术的工程化和产业化实力。 二是与汽车相关支持性产业也被列入重点突破领域,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新材料。某一产业的创新实力和竞争实力不仅仅取决于产业本身,而且取决于相关产业的支撑。我国汽车产业大而不强、自主创新实力弱,也与我国的电子工业、机床工业和新材料工业创新实力不强有干脆关系。“中国制造2025”所提出的这类重点突破产业将为我国汽车产业创新实力建设供应重要支撑。 三是强化工业基础实力被确定为战略任务和重点,将有利于汽车产业的基
3、础实力与核心实力建设。核心基础零部件、先进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和产业基础(简称“四基”)等工业基础实力薄弱,是制约我国制造业创新发展和质量提升的症结所在。“中国制造2025”明确提出“四基”要重点突破,解决制造业发展瓶颈。 四是国家制造业创新体系完善将为汽车产业创新供应更好的环境。“中国制造2025”提出加快以创新中心为核心载体,以公共服务平台和工程数据中心为重要支撑的制造业创新网络,建立基础探讨于关键共性重大技术探讨协同机制。推动制造业创新中心(工业技术基础探讨基地)建设工程,到2022年重点形成15家左右的制造业创新中心,力争到2025年形成40家左右。 五是相关制度建设和政策将惠及汽车
4、产业。为保障制造业强国及第一个十年战略目标的实现,国家势必将接着深化体制机制改革、营造公允市场竞争环境、完善金融扶持政策、加大财税政策支持力度、健全多层次人才培育体系、完善中小企业政策(这有利于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发展)。这些举措,也是我国汽车产业创新所亟须的。 挑战 制造业强国战略及“中国制造2025”对我国汽车产业既供应重大转型升级的机遇,但同时也提出了重大挑战,主要包括如下四个方面: 一是目标的挑战。我国力争用三个十年的时间,通过“三步走”实现制造业强国的战略目标。 第一步,用10年时间迈入制造业强国行列;其次步,到2035年,我国制造业整体达到世界制造强国的中位;第三步,到建国一一百零
5、一零一周年,制造业大国更加巩固。 不同于我国高铁和航天制造业,汽车产业是我国大而不强制造业典型代表,也经常被社会所诟病或自主创新的反例,中国汽车产业还有许多核心技术没有突破,加之传统内燃机汽车和新能源汽车要同时实现核心技术突破,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实现由“大而不强”转变成 “既大又强”的确是不小的挑战。 制造业强国的详细显性指标包括三个:拥有世界级企业、世界级产品和世界级品牌是中国汽车产业尽快自2022年就已经成为年产销第一的世界大国,但达到这三个世界级指标还差得太远,到2025年真的能跨入汽车强国的行列吗? 二是核心实力的挑战。行业内外关于我国汽车产业为什么大而不强的缘由探讨存在一种相识误区,即
6、主要是缺少核心技术。 从理论层面上看,核心实力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而核心实力既来源于核心技术,也来源于核心管理以及其他核心业务实力。 从实践上看,核心管理实力不足仍是我国汽车产业的短板,这包括政府对汽车产业的管理也包括汽车企业的管理。 纵观世界汽车产业演化史,汽车产业的每一次里程碑有些是核心技术突破,有些是核心管理的突破。就微观而言,福特公司变更世界的流水线生产方式、通用汽车的事业部管理体制和丰田公司的精益生产方式都是管理突破经典案例。 就宏观而言,作为后发国家汽车产业崛起的代表,韩国和日本政府对产业的有效管理和政策起到了重要作用。而我国政府如何提高对汽车产业管理和政策水平仍是亟待解决的课题
7、,例如“多头管理”、“九龙治水”是中国汽车产业管理的痼疾。 三是新技术与新业态融合的挑战。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正在引发影响深远的产业革命,形成新的生产方式、产业形态、商业模式和经济增长点。任何不适应或提前应对这一革命趋势的企业都已经或将在竞争中衰落或消亡,诺基亚、柯达以及日本消费电子企业的苍老就是真实的写照。 就汽车产业而言,3D打印正在变更汽车制造技术及工艺,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正在变更汽车产业的生产方式和经营方式。 Tesla的去传统汽车企业的4S店、在线修理和放开专利商业模式(丰田在燃料电池上也放开了专利),正在挑战101多年的底特律模式。我国汽车产业能否实现机械化、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解读 中国 制造 2025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