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教案设计小学数学一年级教案设计(三篇).docx
《一年级数学教案设计小学数学一年级教案设计(三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数学教案设计小学数学一年级教案设计(三篇).docx(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一年级数学教案设计小学数学一年级教案设计(三篇)关于一年级数学教案设计(推举)一 一、课堂教学 1、创设好玩情境,培育问题意识 一年级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培育学生的问题意识。学会发觉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在课堂教学中要常常开展一些好玩的活动,让学生在玩中学习。 2、数学学习源于生活,用于生活 从教材的选材上已经留意与学生生活严密联系,不再是空洞而枯燥的学问排列,在实际教学中,应依据本班实际状况可制造性的使用教材,查找与学生熟识的生活情景有关的数学学问为切入点,使生活与数学有机的融为一体。在学习熟悉物体一课时,学生对长方体,正方体,球体等这些物体的概念比拟生疏。但是他们对各种球,魔方,牙膏
2、盒等东西比拟熟识。于是,课堂上我就通过学生对这些东西的分类,看一看,摸一摸等方法,逐步建立起长方体,正方体,球体的概念,并初步了解他们的特征之后,又让他们在生活中查找这些物体,进一步加强学生对这些物体的理解,这样从学生现有的生活阅历动身和已有的学问背景动身,得到充分进展数学实践活动的时机,获得广泛的数学生活阅历,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仆人。 二、学习方式 1、主动参加,擅长合作。 教学中,我留意为学生供应合作学习的时机,同时细心预备每次合作,是他们在有效、有序共同学习中得到沟通,受到启发。教师在引导学生绽开争论沟通合作学习时应留意不要将合作学习变成走过程、形式化,没有必要每个学问点,每个学习内容
3、都必需要实行合作的学习方式,只有在某个学问点上意见发生分歧或需多方面解决问题时适时采纳争论沟通的合作学习方式,这样使学生在充分沟通中汲取了别人的想法,增加了学问面又在与同学沟通中建立了良好的人际关系,得到愉悦的情感体验,树立学习的信念。 2、注意体验勤于动手 数学教学,不再是向学生传授学问的过程,而是鼓舞学生观看、操作、发觉,更加注意了对学生动手力量的培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充分动口、动手、动脑,主动收集、沟通、加工和处理学习信息。 3、培育学生边看书边思索的习惯 当学生初步形成课堂常规,有了肯定的自制时,便实行讲一讲看一看的方法。教师先将一段,让学生看一段,思索一些简洁的问题。也就是书
4、上的例题一步一步的看,边看边思索,例题是怎么说的,书上的插图是什么意思,再看看是怎么算的,然后让学生完整的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例题的意思。 总之,在小学低年级的数学教学中,要求不宜过高,只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并持之以恒 关于一年级数学教案设计(推举)二 一、学情分析: 本班人数22人,其中男生10人,女生12人。班上大局部学生会数10以内的各数,会认这些数,会写这些数;少局部学生已能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但也有一局部学生对课堂学习不太适应,课堂上集中留意力较短,依据这些状况,在教学时,我应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动身,留意建立良好的师生情感,让学生爱教师、爱数学,并通过以后的学习,体会到学数学的乐趣和作
5、用。 二、教学理念:让不同的孩子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进展。 三、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人教版)。 四、教材分析: 本册试验教材是以课程标准的根本理念和所规定内容为依据。一共分为十个单元:数一数、比一比、1-5的熟悉和加减法、熟悉物体和图形、分类、6-10的熟悉和加减法、11-20的熟悉、熟悉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及总复习和两个数学活动(数学乐园和我们的校园。) 第一单元“数一数”教材设计了一个“漂亮的校园”情景,一方面帮忙学生了解学校生活,另一方面初步感知10以内各数,体会数存在于我们生活当中,使教师初步了解学生数数、观看和语言表达力量状况,为以后教学做好预备
6、。本单元教学重、难点是使学生充分感知10以内的数,关键是要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和生活情境让学生充分数数。 其次单“比一比”是学习认数、计算和量的预备性学问,重点是初步感知“多少、长短、高矮”的含义。难点是学会比拟物体多少长短高矮的方法。关键是把握比一比的方法。 第三单元“15的熟悉和加减法”是数概念中最根底的学问之一。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开头。重点:教学生写数字和初步建立数感、符号感。难点:建立数感、符号感。关键:使学生经受数概念的形成过程。 第四单元“熟悉物体和图形”是学生学习空间与图形学问的开头,主要是从外形这一角度使学生初步熟悉物体和图形。重、难点:把握图形特征,建立空间观念。关键:通过直观操
7、作,感受图形特征。 第五单元“分类”力量的进展对于将来理解、承受和把握系统化的学问,形成科学、严谨的思维方式很有好处。重、难点:确定分类标准,把握分类方法。关键:把握初步的分类方法。 第六单元“610的熟悉和加减法”是学生进一步学习20以内数的熟悉和加减法计算最直接的根底。重、难点:建立数感、符号感,把握610的加减法。关键:让学生体会数可以用来表示和沟通。 第七单元“1120各数的熟悉”为学习20以内的加减法做预备。重、难点:熟悉数位和计数单位,把握数的组成。关键:通过直观操作,逐步形成数概念。 第八单元“熟悉钟表”主要是使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会看整时和半时,初步熟悉钟面。重、难点:会看
8、整时和半时。关键:把握看整时和半时的方法。 第九单元“20以内的进位加法”是20以内退位减法和多位数计算的根底,也是进一步学好数学必需练好的根本功之一。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洁的问题,既有利于学生在用数学中领悟加减法的含义,又可以为以后发觉和解决稍简单的问题打下根底。重点:把握20以内的进位加法。难点: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洁的问题。关键:把握一种20以内进位加法的方法。 五、重点是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 六、难点是用正确的数学语言表述比拟的结果,娴熟地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会口述计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思维过程。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这两局部学问与20以内的退位减法是学
9、生学习认数和计算的开头,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同时它们又是多位数计算的根底。因此,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小学数学中最根底的内容。是学生终身学习与进展必备的根底学问和根本技能,必需让学生切实把握。 除了认数和计算外,教材安排了常见几何图形的直观熟悉,比拟多少、长短和高矮,简洁的分类,以及初步熟悉钟面等。虽然每一单元内容都不多,但都很重要,有利于学生了解数学的实际应用,培育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六、教学目标: 依据新课标的要求,结合试验教科书第一册的内容和我班的试验状况,从学问技能、数学思索、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这四个方面确定全册的教学目标。 (一)学问与技能 1.经受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一年级 数学教案 设计 小学 数学 教案设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