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古诗词鉴赏.pdf
《2018年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古诗词鉴赏.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古诗词鉴赏.pdf(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山东省济宁市 2018 年中考 窘况为许衡州赋 郑燮 半缺柴门叩不开,石棱砖缝好苍苔。地偏竹径清于水,雨冷诗情瘦似梅。山茗未赊将菊代,学钱无措唤儿回。塾师亦复多情思,破点经书手送来。【注释】许衡州:郑燮之友,生活困窘。塾师:指郑燮。(1)分析诗中“竹”“梅”“菊”等意象的作用。(2 分)(2)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2 分)11.(1)【答案】一方面用来表现许衡州生活的困窘,另一方面喻指困境中保持高洁情操的追求。【评分标准】每点 1 分,共 2 分。(2)【答案】表达了对朋友的关心体贴之情。山东省德州市 2018 年中考 陇 西 行(唐)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
2、骨,犹是春闺梦里人。7.本诗从题材上属于(),这一题材的唐代代表诗人还有()。(2 分)8.“貂锦”在句中指战士,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前两句表现了他们怎样的精神风貌?(3 分)9.末两句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请简要分析。(4 分)7.(2 分)边塞诗 高适(岑参)8.(3 分)借代 英勇无畏,视死如归。9.(4 分)“河边骨”是实写,“梦里人”是虚写,强烈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人民的同情,对和平的渴望。借助想象,扩大意境,深化主题。山东省东营市 2018 年中考 渔 翁 柳宗元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注:本诗写于谪居永州期间
3、。西岩,湖南永州西山。欸乃,摇橹声。8.“渔翁”形象在诗中有何作用?(2 分)9.前人评价本诗“有奇趣”“内蕴活脱,曲尽其妙”,对此任选角度谈谈你的理解。(2 分)8.答案:贯穿诗歌内容。渔翁作为核心形象,既贯穿起对山水的描写,又与山水结成不可分割的整体。渔翁因这样的山水显出品行的高洁,山水因渔翁的活动赋予了奇趣和魅力。以之自况。渔翁是追慕高洁志趣和超然物外、独得其乐生活的诗人的化身。寄寓心志,表达心境。渔翁是表情达意的凭借和载体,借渔翁形象寄托诗人对自由安适生活的热切向往,表现悲怆无奈、清冷凄苦的心境。评分:答对其中一种得 2 分,共 2 分。意思对即可。9.答案示例:构思一,直中见曲,平静
4、中见波澜。以时间为序,完整呈现渔翁从夜宿到白天行舟江上的过程,行文流畅而又曲折跌宕,引人入胜。构思二,发现独到,匠心独运。截取渔翁生活的一个片断,将渔翁活动与自然景色的变幻和谐统一起来,突出表现渔翁于山水间的独得自乐、无忧无虑,寄寓诗人的情怀。构思三,以诗人感受建立起渔人与自然的关系,创造出神秘新奇的境界。“烟销日出”,渔翁该与诗人见面了,却“不见人”,反常创造出了奇趣。耳闻“欸乃一声”与目见“山水绿”之间本不相干,但诗人却使之建立起依存关系,仿佛“山水绿”为“欸乃一声”所致,让日光下山水顷刻变得青翠碧绿、赏心悦目。可谓曲尽其妙。写法一,以虚写实。“欸乃一声山水绿”一句,渔翁不以形现,而以声出
5、,以虚写实,给读者留下无限的想象空间,为渔翁的形象笼上一层神秘的色彩。写法二,寄情于景。诗人热切向往自由安适的生活,渴望摆脱内心的苦闷和抑郁,于是在自然山水中找到了寄托,平静淡雅的自然山水在诗人眼里骤然变得充满奇异色彩和神妙趣味,进而创造出物我合一、情景交融的意境。写法三,借写渔翁写自己。诗人通过描写渔翁置身于山水天地之间,创设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境界,巧妙传达出诗人寄情山水、追慕隐者的心态。语言一,避俗出新。“汲清湘燃楚竹”造语新奇,诗人不说汲“水”燃“薪”,而用“清湘”“楚竹”来借代,写出诗人超凡脱俗、孤高孑立的品性。语言二,平中见奇。“绿”字既化静为动,写出山水变幻的疾速,又创造出旷远清新
6、、怡人心神的境界。语言三,形象活脱。“岩上无心云相逐”,运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景物的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反衬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怅惘。评分:答对得 2 分,共 2 分。从构思、写法、语言中任一方面答出其中一个角度即可。其 他答案符合题意亦可。(浙江丽水、金华 2018 中考)古诗阅读(4 分)遣意【唐】杜甫 啭枝黄鸟近,泛渚白鸥轻。一径野花落,孤村春水生。衰年催酿黍,细雨更移橙。渐喜交游绝,幽居不用名。【注释】选自杜诗详注,遣,抒发。酿黍:酿酒。移橙:栽橙。14古诗讲究对应,每每佳句天成。首联中的“近”,从“啭”字听来;“轻”,从“(1)”字看出。颔联中的“(2)”对应着首联的“啭枝”,“春水生
7、”对应着首联的“泛渚”。15杜诗详注说这首诗“叙写草堂春日之景,藉以遣意”,诗人所遣何“意”?(2 分)(浙江衢州 2018 中考)17参照示例,根据提示,赏析三衢道中马上口占。(4 分)示例 商山早行【唐】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实景赏析】前三联写眼前的景,行人的足迹、板桥上的白霜、山路上的落叶和明灭的枳花,构成了一 个寂寞清冷的世界。【虚景赏析】尾联想象故乡的景,池塘里满是自在戏水的禽鸟,一派生机,表达诗人对故乡的无限向往之情。三衢道中马上口占【宋】胡宿 短亭疏柳映秋千,马上人家谷雨前。几树枪旗茶霍靡,一溪鳞
8、甲水潺湲。莺期别后闻余弄,蚕候归来见小眠。可惜西湖湖上月,夜来虚过十分圆。【注释】胡宿:衢州开化人,宋朝状元。霍:疾速的样子。弄小曲。【实景赏析】(1)【虚景赏析】(2)17实景赏析:前三联写眼前景,短亭与疏柳,茶树与溪水,莺韵与蚕眠,这些景象充满亲切闲适的生活气息。虚景赏析;尾联想象西湖夜景,潮水空寂,月圆人缺,寄托着诗人对西湖的眷念之情。成都 2018 中考 阅读下面的五代词,完成 1-2 题。南乡子 李珣 烟漠漠,雨凄凄,岸花零落鹧鸪啼。远客扁舟临野渡,思乡处,潮退水平春色幕。1烟、雨、落花、鹧鸪组合在一起,除了点明暮春时节之外,还有哪些作用?请简要作答。(2 分)2下面哪一个选项的诗句
9、最能表达词中“远客”的心境?请作出判断并简要分析。(2 分)A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B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C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D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1【参考答案】从“思乡”二字告诉我们这是一首思乡小词。词中写岸边烟雨朦胧,花瓣伴着雨滴飘落水中,鹧鸪几声啼叫,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一幅凄凉孤寂的画面,借景抒情,为下文渲染了离愁别恨的崽乡之情做铺垫。2【参考答案】答:C。南乡子表达的远客心境是,身在遥远异乡,内心孤独凄凉,思归心切,却只能在潮退的日暮春色里,遥寄乡愁。而 C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也是表达了作者深处边疆之“远”,保家卫国,但功业未建,只有
10、在杯酒中表达内心的孤独凄凉,寄托思乡之愁。10(南充中考)诗歌鉴赏。浣溪沙 苏轼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澳水西流。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问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1)上阙描写 暮春(季节)的景色,表现该季节特征的景物有 兰芽、子规。(2)下阙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请结合具体词句分析。(2)借溪水西流表现作者老当益壮,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浙江.湖州 2018 中考(四)古诗阅读(3 分)晓过鸳湖 【清】查慎行 晓风催我挂帆行,绿涨春芜岸欲平。长水塘南三日雨,菜花香过秀州城。13.请从内容、情感角度,在下面三首诗中选择与晓过鸳湖最相近的一首(
11、填写字母),并简述你选择的理由。(3 分)A.夜书所见【宋】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B.有感【明】张以宁 马首桓州又懿州,朔风秋冷黑貂裘。可怜吹得头如雪,更上安南万里舟。C.绝句【宋】志南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13.C 理由:两首诗中的“风”都是春风;两首诗写的都是动人的春景;两首诗都写出春天的美好;(4)两首诗都表达诗人内心的喜悦。评分标准:共 3 分,选择 1 分,理由 2 分。两点理由即可。湖北咸宁 2018 中考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次北因山下 唐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
12、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20.下列选项中,对这首诗解说错误的一项是()A.律诗有严格的格律要求,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而这首五言律诗除中间两联外,第 一联也是对仗的。B.肖联先写“客路”而后写“行舟”,其人在江南、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已流露于字里行间,与末联的“乡书”“归雁”,遥相照应。C.领联的“潮平两岸阔”,写出了春潮涌涨、江水浩渺的情景,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岸平了,船上人的视野也因之开阔。D.颈联把“日”与“春”作为流逝的时光的象征,提到主语的位置加以强调,并且用“生”字和“入”字使之拟人化,赋予它们人的意志和情思。21.请赏析颔联第二句“风正一
13、帆悬”。【答案】20.D 21.“正”是指风顺而不猛,“悬”是端端直真地高抹着的样子。“风正一帆悬”,只有既是顺风,又是和风,帆才能够“悬”,写出了小船在江面上顺风前行的样子。【解析】20.试题分析:D 项“作为流逝的时光的象征”对这首诗解说错误。应该是把“日”与“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21.试题分析:赏析颔联第二句“风正一帆悬”。读懂诗句是作答的前提和基础。可从炼字的角度赏析。“悬”是端端正正地高挂着的样子。诗人不用“风顺”而用“风正”,是因为光“风顺”还不足以保证“一帆悬”。风虽顺,却很猛,那帆就鼓成弧形了。只有既是顺风,又是和风,帆才能够“悬”。那个“正”字,兼包“顺”与“和”的
14、内容。这一句写小景已相当传神。但还不仅如此,这句诗的妙处,还在于它“以小景传大景之神”。可以设想,如果在曲曲折折的小河里行船,老要转弯子,这样的小景是难得出现的。如果在三峡行船,即使风顺而风和,却依然波翻浪涌,这样的小景也是难得出现的。诗句妙在通过“风正一帆悬”这一小景,把平野开阔、大江直流、风平浪静等的大景也表现出来了。湖北随州 2018 中考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 11-12 题。蝶恋花 柳永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注释】柳永,北宋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其词多写羁旅、思人
15、之苦。望极:极目远望。会:理解。阑:同“栏”。强(qi ng)乐:勉强欢笑。强,勉强。衣带渐宽:指人逐渐消瘦。消得:值得。1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 分)A上片写凭栏望远,以景物描写渲染悲凉气氛,抒发愁思苦绪。B“拟把”三句,写诗人狂饮高歌,“一醉”而“春愁”尽消。C最后两句为千古名句,反映出诗人对心上人忠贞执着的感情。D全词语言新颖工巧、清新流畅,表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技巧。12王国维认为,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他以“农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为第二境。请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谈谈由此获得的启示。(2 分)11(3 分)B 12(2 分)要点:在学习(生
16、活)中,我们要有坚定的信念,执着的精神。(意近即可)湖北孝感 2018 中考(一)古诗词赏析(3 分)次北固山下(作者: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8.本诗表达了诗人 的情感。(1 分)9.明代胡应麟在诗薮内编里说,本诗颈联“形容景物,妙绝千古”,你能从炼字上说说它妙在哪里吗?(2 分)8.思乡 9.妙在诗中用“日”“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并且用“生”“入”两字使之拟人化。贵州安顺 2018 中考(一)阅读蒹葭,完成 911 题。(7 分)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
17、,宛在水中央。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9这首诗歌中运用了景物描写,这些景物描写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2 分)10你如何理解这首诗所抒发的感情?(2 分)11重章叠唱是诗经典型的艺术特色,请简要分析这首诗重章叠唱的表达效果。(3 分)9(2 分)这首诗向我们展示了一幅萧瑟、凄清(或冷寂、萧索、凄凉)的晚秋画面。10(2 分)对美好爱情(恋人、意中人、幸福生活)的追求、向往或相思之苦。(意思对即可)11(3 分)全诗三章,采用重章叠唱的形式,一唱三叹,
18、节奏鲜明,旋律优美,而且还显示了主人公情感的逐层加深,具有强烈的感染力。湖北黄石 2018 中考(二)阅读下面两首古代诗歌,完成 13-14 题。(共 4 分)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13下列对两首古代诗歌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2 分)A渔家傲秋思围绕“异”字写出了塞外的萧瑟荒凉,体现了将土们生活的艰苦。B“小桥流水人家”呈现一派清雅,安适的景象,使沦落异乡的游
19、子更添悲然。C天净沙秋思意在描绘一幅深秋晚景图,人在其中起陪衬作用。D两首诗歌,一首是宋词,一首是元曲,都抒发了诗人的思乡之情。14这两首古代诗歌皆以“秋思”为题,请指出它们所表达的“秋思”有何不同。(2 分)13.C 14.渔家傲秋思表达的“秋思”是身处边寒的征人之情:既有建功立业的情怀,又有 功业难成、有家难归的愁绪。天净沙秋思表达的“秋思”是天涯论落人的孤寂愁苦之情(羁旅之愁)。江苏泰州 2018 中考(一)阅读苏轼的木兰花令梧桐叶上三更雨一词,完成第 7 题。(6 分)梧桐叶上三更雨,惊破梦魂无觅处。夜凉枕蕈已知秋,更听寒蛩促机杼。梦中历历来时路,犹在江亭醉歌舞。尊前必有问君人,为道别
20、来心与绪。【注】簟(dian):竹席。蛩(qiong):蟋蟀。江亭:江边的亭子。君:指其弟子由。此时,兄弟二人天各一方。7.(1)上阕通过 和 两个细节点明“秋”之时令。(2 分)(2)赏析划线句。(4 分)7、(1)夜凉 寒蛩(2)这首词的下片,写路途上的美好回忆。“梦中历历来时路”,在上半夜人睡时,梦见走这条遥远而漫长的路,要历经河北、河南、江苏,然后进入江西。一路风尘,历历在目,记忆犹新。“犹在江亭醉歌舞”,到达虔州,还在清江畔的歌舞亭里接受好友的宴饮享受。这两句,通过写梦,写出了作者内心的凄凉、愁苦和对好友的深切思念。北京 2018 中考(二)阅读次北固山下,完成 810 题。(共 6
21、 分)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8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诗人离乡远游,来到北固山下,看到残夜未尽而旭日已经升起、旧年未逝而春意已经显现,生发了 的感慨。他想托鸿雁捎一封家信到洛阳,问候家乡的亲人。(1分)9阅读画线诗句,观察下面两幅图画,简要说明哪一幅能够表现这一联诗句所描绘的景象。(3 分)答 10这首诗描写了长江的风光。在我国古代诗词中,还有许多含“江”(长江)的诗句,其中,你读过的两句诗是“”和“”。(每句诗中允许有一个不会写的字用拼音替代)(2 分)湖南郴州 2018 中考(二)古诗鉴赏(4
22、分)望岳 杜甫(唐)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9.本诗中“”一字生动地写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和雄伟挺拔的气势。(2 分)割 10.青年杜甫曾过了一段“裘马轻狂”的漫游生活,其诗作也洋溢着一股蓬勃向上的青春朝气。请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为例进行赏析。(2 分)9.割 10.二十岁后,杜甫开始了漫游生活。他南游吴越,北越齐赵,饱览了祖国壮丽的河山,开阔了他的视野和心胸,并在洛阳与李白等同时代的著名诗人结为肝胆相照的朋友。这个时期的生活和创作,具有浓厚的浪漫色彩和情调。望岳一诗表现了他青年时代的气概和抱负,是他早期的代表作
23、品。“会当凌绝项,一览众山小”直抒胸脑,表现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掌登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福建福州 2018 中考(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 4-5 题。(5 分)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4.下列对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东临碣石”中的“临”,写诗人登高观沧海,起笔气势不凡。B.“水何澹澹,山岛竦峙”用动静结合的手法描写水波和山岛。C.诗中描写了萧瑟的秋风、汹涌的波涛,营造悲凉伤感的意境。D.本诗寓情于景,体现
24、诗人博大的胸襟和建功立业的豪迈情怀。5.“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描绘怎样的景象?请简要分析。(2 分)4.(3 分)C 5.(2 分)大海吞吐日月星辰,景象壮丽。说明:意思答时即可。湖北恩施 2018 中考(四)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 2022 题。(6 分,每小题 2 分)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上册)20.描述颈联“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呈现的画面。(2 分)21.通读全诗,概括诗人表达的情感。(2 分)22.品味颔联中“钟”字或“割”字的妙处。(
25、2 分)20.山中的云气,层出不穷,在胸中荡漾;(1 分)定睛凝望,鸟儿飞归,眼眶也似乎要裂开。(1 分)21.诗人通过描写泰山雄伟磅礴的气象,(1 分)抒发了自己攀登顶峰,俯瞰一切的雄心壮志。(1 分)22.“钟”字是聚集之意,运用拟人手法,表现大自然对泰山情有独钟,将神奇和秀丽聚集于泰山的情感。“割”字,泰山分割天色之意,描绘了泰山将天色分割,山北山南昏晓分明的画面,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湖北荆门 2018 中考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各题。虞美人听雨 宋 蒋捷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巳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8 年中 语文 分类 汇编 古诗词 鉴赏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