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专题六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 导学案人民版必修2.pdf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专题六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 导学案人民版必修2.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专题六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 导学案人民版必修2.pdf(4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考 地理 历史 第 1 课“自由放任”的美国 课标要求 了解 19291933 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影响,认 识罗斯福新政的历史背景。一、世界经济大危机 1原因(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2)主要原因:生产与消费的矛盾。(3)直接原因:股市崩溃。01 02 2爆发:1929 年 10 月,以股票市场大崩溃为先导,首先在美国爆发。03 3表现:各国工业生产水平大幅度下降,世界贸易额剧减;农业遭受灭顶之灾,农 民大量破产;失业人数急剧增长。4主要特点(1)来势凶猛:危机发生后,迅速波及整个经济部门。(2)范围广:首先在美国爆
2、发,然后迅速蔓延到资本主义各国及其殖民地和附属国。(3)破坏性大:各国工业生产水平大幅度下降,世界贸易额剧减,失业人数急剧增长。(4)持续时间长:1933 年,各国经济进入“大萧条”的高峰,成为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 的世界性经济危机。5影响 04(1)经济危机:破坏了 社会生产力和浪费社会资源。(2)社会危机:激化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工人罢工运动、农民运动不断高涨。05(3)国际局势紧张:激化了资本主义国家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间和资本主义国家 间的矛盾。概念阐释 经济危机 经济危机指的是一个或多个国家或地区国民经济或整个世界经济在一段比较长的时间 内不断收缩(经济呈现负增长)。是资本主义经济
3、发展过程中周期爆发的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也是经济周期中的决定性阶段。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体制的必然结果,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 盾生产的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的集中体现。由于资本主义的特性,其爆发也存在一定的规律。易错提醒 经济危机中的生产过剩,并不是绝对的过剩,而是一种相对的过剩,不是说高考 地理 历史 生产出来的东西超过了广大人民的实际需求,而是同劳动人民的购买力相比,超过了有支付 能力的需求。特别提醒(1)由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世界经济成为一个紧密联系的整体;加之 当时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中处于支配地位,所以这场发生于美国的经济危机很快演 变成一场世界性经济大危机。(
4、2)这场世界性经济大危机的影响不仅波及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各领域,还引起 各国的政治、信仰危机;同时也激化了国际间的矛盾。二、杯水车薪 思维点拨 1自由放任主义政策 自由放任主义政策认为资本主义的经济秩序能够通过市场机制自行调节,政府对于经济 领域中的问题应当实行自由放任的原则,用不着干预经济生活,也不必直接参加再生产过程。高考 地理 历史 政府的经济职能仅限于保护自由竞争,保护私有财产,建立某些必要的公共事业和公共设施。2胡佛经济政策的特点 胡佛的经济政策始终带有“自由放任”的传统经济学理论的特点。他否认危机的严重性,确信市场的自我调节功能,把自由竞争、自由调节放在高于一切的地位,并未摆
5、脱“自由放 任”的旧模式。三、病入膏肓的经济 1经济 这场经济危机是美国建国以来最严重的全面危机。(1)金融危机:股市崩溃、银行破产,金融业处于休克状态。01(2)工业危机:工业生产持续下降,重工业部门所受打击尤为沉重。(3)农业危机:农业遭到毁灭性打击,农产品价格暴跌。(4)商业危机:对外贸易减少了三分之二。2政治(1)失业现象严重;全国范围内的罢工、抗议示威、骚乱暴动此起彼伏,社会矛盾激化,整个社会一片混乱。02(2)人们对资本主义制度丧失了信心,将美国资本主义制度推到崩溃的边缘。知识点 世界经济大危机的起因 材料探究 材料一 当时美国的流行说法是:“一美元首付,一美元月供。”据统计,19
6、241929 年,分期付款销售额从 20 亿美元增加到 35 亿美元。那时,农民贷款购买土地、化肥和农用 设备;城里人贷款买汽车、收音机、洗衣机;投资者贷款买股票。1926 年约有 70%的汽车,是用分期付款的形式购买的。选自人教版 材料二 19201929 年,美国工人工资增长 2%,工厂中生产率却增长 55%。农业工人 工资还不到非农业工人的 40%,到 1929 年,美国国家财富的三分之一由只占人口总数的 1%的人拥有。在致命一天到来前的 18 个月里,华尔街股票市场的牛市似乎是不可动摇的,一些主要 工业股票的价格竟翻了一倍多,一段时间以内,每天的成交量多达 500 万股。1929 年
7、9 月 3高考 地理 历史 日,一天的成交量超过 800 万股。(1)结合材料一分析 20 世纪 20 年代的分期付款方式对美国经济产生了哪些影响?(2)材料二反映了美国社会中的哪些现象?提示:(1)银行信贷和分期付款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美国经济的繁荣。但也造成市场的 虚假繁荣,资本家盲目扩大生产,商品大量积压,而广大劳动人民无力购买,这是导致美国 经济危机爆发的直接原因。(2)美国贫富差距过大,广大劳动人民生活相对贫困,是导致供需矛盾扩大的主要原因;股票投机过度,股票投机活动增加了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要点归纳 全面认识 19291933 年资本主义世界空 前严重经济危机的原因(1)爆发的原因
8、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分期付款和银行信贷刺激了市场的虚假繁荣。而资本家为眼前利润所驱使,盲目扩大 生产,使得生产与销售间的矛盾日益尖锐。过度的股票投机活动。股票市场的这种投机活动恰好掩盖了生产与销售之间本已存在 的尖锐矛盾,使矛盾最后激化。(2)特别严重的原因 基本矛盾更加尖锐。由于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使财富过度集中,同时社会生产力的发 展使生产社会化程度进一步加强。于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 占有之间的矛盾更加突出,这是造成危机特别严重的根本原因。泡沫经济特别严重。“一战”后美国经济出现虚假繁荣,大量的分期贷款和股票投机
9、 活动使美国经济泡沫程度极高,因此泡沫破灭后,危机程度更深。政府的无作为。面对危机,胡佛政府对内没有行之有效的政策,对外没有加强合作,使经济危机更加持久,加深了危机。(3)由美国波及全世界的原因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整个世界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一国爆发危机,其他国家 亦受影响。美国是资本主义世界头号经济大国,美国经济对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和世界市场有 着极其重要的影响。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对美国有很大的依赖性。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普遍存在。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 有制之间的矛盾。当时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在资本主义各国普遍存在,所以经济危机的范 围必定会超出一国范围,波
10、及整个世界。高考 地理 历史高考 地理 历史 知识点 19291933 年经济危机的影响 材料探究 材料一 1929 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后不久,1930 年 5 月,美国国会通过了对 890 种商品提高征税的方案。由美国挑起的关税战,激起了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的恐惧和愤慨。有 33 个国家提出了抗议。到 1931 年底,有 25 个国家采取报复措施,到 1932 年 4 月更增加 到 76 个国家以上。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 材料二 在彼此对抗的集团中,德、日、意显现出其不利地位。它们一方面竭力摆 脱对其他国家的依赖,另一方面则宣扬对外扩张的理论。德、日继意大利之后于 30 年 代初公开
11、建立法西斯专政,企图从战争中寻求出路。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 材料一、二反映了什么问题?就当时情况而言,你认为采取怎样的措施,效果会更好些?提示:问题: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激化,并出现了法西斯势力上台并对外侵 略扩张的势头。措施:政府应该干预资本主义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尽可能地扩大市场;同时 要减少贸易壁垒,避免因争夺市场或殖民地而形成某些政治或经济集团,给世界带来不安与 恐怖。要点归纳 世界主要国家应对经济危机的对策及其教训(1)对策 提高关税:可以阻止、限制外国产品进入本国市场,以尽可能地保护本国工业。实行货币贬值:可以提高本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以增加商品出口。(2)教
12、训 各国在发展经济时,不仅要关注目前的直接效益,更要着眼于未来,要确保经济的持 续发展,要清醒地看到经济发展中可能存在的潜在危机,防患于未然。政府要居安思危,要适时调整内部机制和政策。各国要注意协调国际经济关系,削减贸易壁垒,实现贸易自由化。在经济区域化和经 济全球化趋势加强的当今世界,国际合作尤其重要。1大危机前,美国的流行说法是:“一美元首付,一美元月供。”这一现象直接造成 了()A股票投机盛行 B工业利润剧增高考 地理 历史 C市场虚假繁荣 D经济危机爆发 答案 C 解析 大危机前,“一美元首付,一美元月供”的现象造成了市场的虚假繁荣,故选 C 项。材料与股票投机无关,A 项错误;材料也
13、与工业利润无关,B 项错误;“一美元首付,一美元月供”并非经济危机爆发的直接原因,D 项错误。2“美国资本家用小麦和玉米代替煤炭作燃料,把牛奶倒进密西西比河,使这条河变 成了银河。巴西一年就有 2200 万袋咖啡倒入大海。”这则材料从侧面反映了 1929 年爆 发的经济危机()A来势汹涌 B范围广 C破坏性强 D持续时间特别长 答案 C 解析 由题干材料可以看出 19291933 年经济危机对社会经济造成的严重破坏。故选 C 项。3胡佛政府倡导地方和民间团体实施“自愿联合政策”,为此,他批准了“邻里互助计 划”。这反映了胡佛政府()A开始采取计划经济 B强调合作和协助 C政府进行直接救助 D加
14、强对经济干预 答案 B 解析 题干表明胡佛政府支持“自愿联合”“互助”,体现出合作和协助的特点,故 B 项正确。A 项在美国不存在;C、D 两项恰是胡佛排斥的方法。41930 年,美国通过法案提高进口关税。这一行动引起连锁反应,各国纷纷调高关税。这反映了经济危机爆发后,西方国家()A一致提高关税,共渡难关 B整顿金融体系,扩大内需 C设置关税壁垒,转嫁危机 D实行国家干预,限制出口 答案 C 解析 调高关税属于贸易保护的表现,是不利于世界经济良性发展的。A、D 两项表述 与题干信息不符,B 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选 C 项。5下图中,美国汽车产量 1933 年发生了较大变化。其主要原因是()高
15、考 地理 历史 A消费者购买力下降 B厂家生产能力下降 C政府限制汽车生产 D汽车销售价格上涨 答案 A 解析 观察图表,美国汽车产量在 1929 年达到最高值,1933 年迅猛下降,这与当时美 国发生的经济大萧条有很大关系,经济大危机下,大量工人失业,失去了收入来源,美国消 费者的购买力下降,直接导致了汽车企业产量的下降,故选 A 项。B、D 两项与史实不符,排除。政府限制汽车生产是在罗斯福新政时,时间是在 1933 年,与题干时间不吻合,排除 C 项。第 1 课“自由放任”的美国 时间:30 分钟 一、选择题 1“美国国内经济的不平衡与国际经济的不平衡一样严重,根本原因在于工资落后于 不断
16、上升的生产率,从 1920 年到 1929 年,工人每小时的工资只上升了 2%,而其生产率却 猛增了 55%。”这说明 1929 年美国爆发经济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是()A政府推行自由放任 B金融市场投机严重 C社会经济虚假繁荣 D市场供需严重失衡高考 地理 历史 答案 D 解析 题干中说到的经济危机的原因是工人工资的增长幅度远远低于社会劳动生产率,工人的工资决定了市场的购买力或者是市场需求,而不断上升的生产率就等于市场的供给,由此就会导致供需严重失衡,即供给远远大于需求,故选 D 项。2下表是 19291933 年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危机期间各国工业生产和失业情况。美国 德国 英国 法国 日本
17、世界 工业下降 46.2%40.6%28.4%16.5%8.4%1/3 外贸缩减 70%69.1%50%48%50%2/3 失业人数 1700 万 600 万 近 300 万 85 万 300 万 3000 万 表格中的数据,可以直接用于说明()A经济危机破坏性大 B危机爆发的根源 C危机的持续时间长 D危机下的各国矛盾 答案 A 解析 表格中的数据有三项,“工业下降”“外贸缩减”“失业人数”,综合起来可得 出危机的破坏性大,故 A 项正确。3有一张汽车上的出卖说明,内容大致是:“100 美元即可买走这辆车,我所有的钱 都已在股市中化为乌有了。”与这种现象最相对应的体验是()A“牛奶面包供不应
18、求”B“找工作如登天一般”C“为共渡难关各国亲密无间”D“整个西方世界像一潭死水般平静”答案 B 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题干所描述的是 1929 年经济危机时的社会现状:股市崩溃引起 连锁反应,企业倒闭,工人大量失业,牛奶面包供大于求,销毁的不计其数,A 项错误;为 转嫁经济危机,各国高筑贸易关税壁垒,C 项错误;D 项不符合题意;“找工作如登天一般”说的正是失业现象,符合大危机的表现,故 B 项正确。4下图形象地反映了20 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经济危机,它主要说明了这次经济危机()高考 地理 历史 A时间长 B范围广 C危害大 D发展快 答案 B 解析 图片反映了一只章鱼覆盖在整个地球上,形象地说
19、明了 20 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经 济危机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它的影响甚至扩展到整个地球,说明了经济危机波及的范围 广。故选 B 项。5经济大萧条时期,一位雕塑家说:“如果你放一朵玫瑰花在胡佛手里,它就会枯 萎。”“玫瑰花”枯萎的原因是胡佛()A个人能力不足 B坚持自由放任政策 C实施国家干预的政策 D灰心绝望情绪 答案 B 解析 经济危机爆发后,胡佛政府仍采取自由放任的政策,导致经济萧条加剧,题干材 料表达了人们对胡佛政府自由放任政策的强烈不满。故 B 项正确。6美国总统胡佛最初把随着股票市场崩溃而来的不景气看做是一种心理现象。他亲自 选用了“萧条”这个字眼,因为它不像“恐慌”或“危机”那么吓
20、人。1930 年 6 月,经济 形势急剧恶化,有代表团建议兴办公共工程救济失业,他竟对他们说:“先生们,你们来晚 了 60 天,萧条时期已经过去了。”据此可知胡佛()A鼓励公共救济事业 B试图大规模干预经济 C反对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D对经济危机的严重性认识不足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历史问题与历史现象的能力。结合题干信息可知,胡佛反对兴办公 共工程救济失业,这说明胡佛坚持自由放任主义政策,认为经济不景气并不可怕。故 A、B、C 三项排除,答案选 D 项。719291933 年美国经济危机期间,俄亥俄州的示威者喊出了“我们必须夺取政权,建立工农共和国”的口号。这最能说明这次危机()A对经
21、济的破坏十分严重 B使人民生活十分困苦 C引起了政治危机 D促进政府调整政策 答案 C 解析“夺取政权,建立工农共和国”说明经济危机引发了政治危机,故选 C 项。820 世纪 30 年代被称为“电影的黄金时代”,在好莱坞每年制作的约 500 部电影中,有大量的黑帮片、牛仔片和马克斯兄弟的搞笑片,还有大量的历史冒险剧和荒诞戏剧。这些 电影在美国广泛流行是因为电影中的()高考 地理 历史 A欢娱和幻想给恐慌中的人们以消遣 B诙谐和幽默给战争中的人们以抚慰 C夸张和想象给富足中的人们以鼓舞 D历史和冒险给革命中的人们以引领 答案 A 解析 20 世纪 30 年代,美国受大危机影响巨大,材料中的电影广
22、泛流行,其主要原因 是欢娱和幻想给恐慌中的人们以消遣,故选 A 项。20 世纪 30 年代,美国并未卷入战争之中,故 B 项错误;由于经济危机的影响,人们的生活并不“富足”,故 C 项错误;当时美国并未 爆发“革命”,D 项错误。二、非选择题 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胡佛总统时期的财政部长梅隆说:“我不相信我们有什么秘诀或灵符能补救我 们今日所受的灾害,我不相信我们的社会制度在基本上有什么不对的地方。”世界通史资料选辑 材料二 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德曼强调危机的原因在于美国采取了错误的货币政策,萨缪 尔森则强调危机是由一系列偶然事件促成的,胡佛始终强调危机起源于欧洲,而欧洲学者强 调美国
23、对欧洲的冲击。卢文璞世界现代史 材料三 美国工人的工资在危机期间下降 40%,1932年相当于 1900 年的水平,20 年代 曾获得经济大师称号的胡佛这时被人们称作“饥饿总统”。世界近代史参考资料(1)根据材料,归纳美国人对 19291933 年的经济危机的基本论点。(2)材料一、二反映出当时美国人对危机的看法在哪些方面达成了共识?有何共同缺陷?(3)材料三反映的现象和前两则材料有何内在联系?答案(1)梅隆认为经济危机无法遏制,它的发生与资本主义制度没有必然联系;弗里 德曼认为美国错误的货币政策导致了危机的发生;萨缪尔森则强调危机是偶然事件引起的;胡佛认为欧洲的危机影响了美国。(2)在经济危
24、机的严重危害问题上达成共识。共同缺陷:都没有认识到危机爆发的根本 原因在于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3)正如前两则材料所反映的那样,对经济危机缺乏本质的认识加剧了经济危机的危害 性。解析 第(1)问,要从材料中提取相关的信息,对他们各自的观点扼要概括。第(2)问,据材料可知,他们对经济危机的危害有所认识,但都没有找到危机发生的根源,只是看到表 面现象。第(3)问,前两则材料是对危机的错误认识,导致出现材料三中危机加深的局面。高考 地理 历史 第 2 课 罗斯福新政 课标要求 列举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认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探讨其在资本主义 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一、实干家罗斯福 1“新政”
25、的提出 01(1)1932 年,罗斯福以“新政”为竞选口号,当选美国总统。02(2)罗斯福上台后,果断地放弃了自由放任主义政策,推行新政。2新政的指导思想:实行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3新政的准备(1)起用一批锐意进取的专家和教授组成“智囊团”,为他打造新政的纲领。03(2)把一大批有志于改革的人士安置在政府各个部门中进行新政的试验。04(3)国会授权罗斯福进行大规模的干预和调节,支持他改革经济运行机制。05(4)罗斯福用“炉边谈话”的形式向人民解释新政,争取人民的支持。(5)个人能力:罗斯福具有坚强的信心和审时度势、大胆突破的作风。4新政的目的 06 通过国家干预来结束经济混乱状态,摆脱危机。5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专题六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 导学案人民版必修2 2019 2020 学年 高中历史 专题 罗斯福 新政 当代 资本主义 导学案 人民 必修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