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海洋中的痕量金属ppt课件.ppt





《第6章-海洋中的痕量金属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6章-海洋中的痕量金属ppt课件.ppt(8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六章海洋中的痕量金属第六章海洋中的痕量金属第第1 1节引言节引言v痕量金属是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组分之一,其生物痕量金属是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组分之一,其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对于了解海洋生态系的结构和功能具地球化学循环对于了解海洋生态系的结构和功能具有重要意义。有重要意义。v某些痕量金属对于海洋生物的生长起着促进作用,某些痕量金属对于海洋生物的生长起着促进作用,而某些金属则对海洋生物有毒性作用,而且这些作而某些金属则对海洋生物有毒性作用,而且这些作用与痕量金属的存在形态有关。用与痕量金属的存在形态有关。v不少痕量金属在古海洋学研究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不少痕量金属在古海洋学研究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解
2、开地球环境变迁历史的重要指标。用,是解开地球环境变迁历史的重要指标。v随着工农业的发展,由废水排放等引起的海洋重金随着工农业的发展,由废水排放等引起的海洋重金属污染已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属污染已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一、痕量金属在生物生长中的作用一、痕量金属在生物生长中的作用v痕量金属几乎参与了海洋生命的方方面面,痕量金属几乎参与了海洋生命的方方面面,从细胞壁形成到蛋白质合成,无不存在痕量从细胞壁形成到蛋白质合成,无不存在痕量金属的踪迹。金属的踪迹。参与一系列生化反应中,起催化剂的作用,激发、参与一系列生化反应中,起催化剂的作用,激发、调控或抑制某些生化反应的进行。调控或抑制某些生化反应
3、的进行。在原子量大于在原子量大于5050的元素中,大约有十几种元素已的元素中,大约有十几种元素已经知道具有生物学作用,并影响到海洋生物地球经知道具有生物学作用,并影响到海洋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它们通常作为海洋生物蛋白质的构成化学过程,它们通常作为海洋生物蛋白质的构成元素或酶体系的调控元素。元素或酶体系的调控元素。海洋重要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及可能起作用的痕量金属海洋重要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及可能起作用的痕量金属痕量金属元素的毒性作用痕量金属元素的毒性作用v即使是生物生长所必需的某些痕量金属元素,即使是生物生长所必需的某些痕量金属元素,在其浓度过高时也会对生物生长产生抑制或在其浓度过高时也会对生物生长产生
4、抑制或毒性作用。毒性作用。v问题问题毒性效应产生机制毒性效应产生机制海洋生物应对策略海洋生物应对策略研究意义研究意义二、海水痕量金属的测定问题二、海水痕量金属的测定问题v19701970年之前,由于仪器年之前,由于仪器灵敏度不足灵敏度不足以及采以及采样与分析过程的样与分析过程的污染污染等,所报道的数据存等,所报道的数据存在较大问题在较大问题不同时期所测海不同时期所测海水中部分痕量金水中部分痕量金属元素浓度属元素浓度1969年年Caribbean Sea样品比对结果样品比对结果v对于现在的研究,采样、分析过程,污染问对于现在的研究,采样、分析过程,污染问题仍然是一个严峻的考验题仍然是一个严峻的考
5、验MITESS痕量金属采样系统痕量金属采样系统开阔大洋表层水部分金属开阔大洋表层水部分金属溶解态浓度溶解态浓度第第2 2节海洋痕量金属元素的来源与迁出节海洋痕量金属元素的来源与迁出一、海洋中痕量金属的来源一、海洋中痕量金属的来源(1)大陆径流)大陆径流(2)大气沉降)大气沉降(3)海底沉积物间隙水向上覆水体的扩散)海底沉积物间隙水向上覆水体的扩散(4)海底热液作用)海底热液作用(5)人类活动)人类活动(1 1)大陆径流输入)大陆径流输入v河流是海洋颗粒态、溶解态金属的主要来源河流是海洋颗粒态、溶解态金属的主要来源之一。之一。吸附、解吸作用吸附、解吸作用沉淀作用沉淀作用(2)大气沉降)大气沉降v
6、对于某些金属元素大气沉降是进入海洋的最对于某些金属元素大气沉降是进入海洋的最主要来源,如主要来源,如As、Pb等等对于开阔大洋中心区域的环流区,由于远离陆地,对于开阔大洋中心区域的环流区,由于远离陆地,河流输送量很少,而垂直混合又受到层化作用的河流输送量很少,而垂直混合又受到层化作用的抑制,由深层水向上输送的量也有限,大气输送抑制,由深层水向上输送的量也有限,大气输送变得非常重要。变得非常重要。(3)海底沉积物间隙水向上覆水体)海底沉积物间隙水向上覆水体 的扩散的扩散v沉降颗粒物输送痕量金属到沉积物后,沉积沉降颗粒物输送痕量金属到沉积物后,沉积物中所发生的化学反应可将部分痕量金属重物中所发生的
7、化学反应可将部分痕量金属重新溶解,这个过程称为新溶解,这个过程称为再生重动再生重动。v富含有机质的沉积物(如近岸沉积物)由于富含有机质的沉积物(如近岸沉积物)由于具有高金属浓度以及有机物相对不稳定的性具有高金属浓度以及有机物相对不稳定的性质,通常是痕量金属元素从沉积物重新回到质,通常是痕量金属元素从沉积物重新回到海洋的重要区域。海洋的重要区域。(4)海底热液作用)海底热液作用v海底热液通常富含痕量金属元素。海底热液通常富含痕量金属元素。(5)人类活动)人类活动v人类活动同样会向海洋输入痕量金属元素,人类活动同样会向海洋输入痕量金属元素,绝大部分是通过河流和大气沉降的途径进入绝大部分是通过河流和
8、大气沉降的途径进入海洋。海洋。二、海洋中痕量金属的迁出v海水中痕量金属的浓度均很低,原因在于它们被快速而有效地清除至颗粒物上,并随颗粒物从海洋中迁出。迁出的具体途径主要包括:(1)氧化环境下颗粒物表面的吸附和沉淀(2)结合进入到生源颗粒物(3)还原性环境的沉淀(4)海底热液作用(1)氧化环境下颗粒物表面的吸附和沉淀)氧化环境下颗粒物表面的吸附和沉淀海洋中的颗粒物,在海水pH条件下一般带少量负电荷,阳离子可被静电吸引至它们表面。被吸附的痕量金属可随颗粒物从水体迁出至沉积物。溶解态金属从海水中清除、迁出的速率与程度取决于:v(1)金属元素本身的性质;v(2)颗粒物的丰度;v(3)其它溶质的浓度;v
9、(4)水深。对于清除、迁出速率高的区域,溶解态金属浓度将明显偏离其全球平均值,且溶解态金属浓度比较低。v痕量金属的清除、迁出痕量金属的清除、迁出速率速率可用可用周转时间周转时间(turnover time)或)或停留时间停留时间(residence time)来表示来表示。周转时间:通过一系列周转时间:通过一系列过程将海洋中某一特定过程将海洋中某一特定组分全部清除、迁出海组分全部清除、迁出海洋所需要的时间。也代洋所需要的时间。也代表通过一系列过程重新表通过一系列过程重新产生海洋中现有储量所产生海洋中现有储量所需要的时间。需要的时间。(2)结合进入生源颗粒物)结合进入生源颗粒物海洋生物会将某些痕
10、量金属元素富集于他们的组织和骨骼中,这些痕量金属元素通常被称为微量营养盐。生物可能也以一定比例吸收某些痕量金属元素:某一金属元素在生物体内被富集的程度用富集因子表示:v一般生物富集金属元素的特点:海水中的主要阳离子的富集因子最低铁具有最高EF值不同生物富集痕量金属的能力不同。一般而言,越低等生物往往有高的EF值。浮游植物和褐藻中部分金属元素的浮游植物和褐藻中部分金属元素的富集因子(富集因子(EF)v富集因子的影响因素:生物对阴、阳离子亲和力的大小通常与离子价态有关。离子价态越高,富集因子一般较大:对于同一族的阴离子,富集因子一般随中心原子重量的增加而减小:(3)还原性环境的沉淀)还原性环境的沉
11、淀沉积物中颗粒有机物氧化分解可导致缺氧环境,释放结合的金属元素,同时细菌可将硫酸盐还原为S2-,由此产生的S2-和溶解态金属浓度足以产生硫化物沉淀。如在有机物含量高的沉积物中经常可发现FeS2矿物。(4)热液活动)热液活动海底热液活动是海洋Mg的一个重要迁出途径,但这一迁出途径对其它痕量金属的作用有多大仍不是十分清楚,其中冷却的玄武岩的低温风化可能是海水中一些金属元素的重要迁出路径。第第3 3节海洋痕量金属的垂直分布节海洋痕量金属的垂直分布v海洋中溶解态金属的水平或垂直分布受控于其输入海洋中溶解态金属的水平或垂直分布受控于其输入与迁出的速率,因此,通过海洋中溶解态金属的垂与迁出的速率,因此,通
12、过海洋中溶解态金属的垂直分布可反映该元素收支平衡的状态。直分布可反映该元素收支平衡的状态。v根据垂直分布的特点,可分成根据垂直分布的特点,可分成7 7类类(Bruland,1983Bruland,1983):(1)保守行为型(2)营养盐型(3)表层富集型(4)中层极小值型(5)中层极大值型(6)中层亚氧层的极大或极小值型;(7)缺氧水体的极大或极小值型。一、保守行为型一、保守行为型v少量痕量金属,少量痕量金属,如如RbRb+、CsCs+、MoOMoO4 42-2-、WOWO4 42-2-等,等,其垂直分布与温其垂直分布与温度或盐度的变化度或盐度的变化相一致,说明其相一致,说明其分布仅受控于物分
13、布仅受控于物理过程。理过程。v这类金属元素通这类金属元素通常不会明显富集常不会明显富集在生源物质中,在生源物质中,故也是生物非限故也是生物非限制性元素。制性元素。二、营养盐型二、营养盐型v类似于主要营养盐,均在类似于主要营养盐,均在深层水存在富集现象,如深层水存在富集现象,如ZnZn、CuCu、NiNi、CdCd等。等。v产生原因:这些元素在上产生原因:这些元素在上层水被浮游生物吸收,生层水被浮游生物吸收,生物死亡后,部分在上层水物死亡后,部分在上层水体再循环,另有部分通过体再循环,另有部分通过颗粒沉降输送至颗粒沉降输送至中深层中深层。进入中深层水体的颗粒物进入中深层水体的颗粒物发生发生再矿化
14、再矿化作用,重新回作用,重新回到水体中,由此形成表层到水体中,由此形成表层低而中深层高的分布。低而中深层高的分布。中心北太平洋溶解态中心北太平洋溶解态NiNi、CuCu、ZnZn、CdCd的垂直分布的垂直分布NiCuZnCd营养盐型痕量金属与主要营养盐之间营养盐型痕量金属与主要营养盐之间往往存在良好的线性正相关关系往往存在良好的线性正相关关系中心北太平洋溶解态中心北太平洋溶解态ZnZn与与H H4 4SiOSiO4 4、溶解态、溶解态CdCd与与HPOHPO4 42-2-的关系的关系v对于对于营养盐型痕量营养盐型痕量元素,深层水相对元素,深层水相对富集程度富集程度与以与以下下(影响)因素(影响
15、)因素有关:有关:(1 1)元素在生物体的富集因子()元素在生物体的富集因子(EFEF););(2 2)元素的颗粒沉降通量;)元素的颗粒沉降通量;(3 3)水体运动的相对速率。)水体运动的相对速率。v不同的元素,其垂向富集程度不同。不同的元素,其垂向富集程度不同。v营养盐型营养盐型垂直分垂直分布的布的3 3种种子类型子类型:(1 1)中层深度)中层深度存在极大值;存在极大值;(2 2)深层水存)深层水存在极大值;在极大值;(3 3)中层与深)中层与深层同时存在极大层同时存在极大值。值。中心北太平洋溶解态中心北太平洋溶解态NiNi、CuCu、ZnZn、CdCd的垂直分布的垂直分布三、表层富集型三
16、、表层富集型v由供给源输送至表层水,而后迅速并永久地由供给源输送至表层水,而后迅速并永久地从海水中迁出。它们在海洋中的周转时间远从海水中迁出。它们在海洋中的周转时间远短于水体混合时间。短于水体混合时间。v引起表层富集的过程主要有:引起表层富集的过程主要有:(1 1)大气输送进入海洋,导致)大气输送进入海洋,导致表层富集表层富集(2 2)由河流输送或由陆架沉积物释放,而后通过)由河流输送或由陆架沉积物释放,而后通过水平混合进入开阔大洋,形成表层或次表层极大水平混合进入开阔大洋,形成表层或次表层极大值值(3 3)生物过程导致的氧化还原反应会使还原态金)生物过程导致的氧化还原反应会使还原态金属元素在
17、表层或次表层出现极大值属元素在表层或次表层出现极大值(1 1)大气输送进入海)大气输送进入海洋,如洋,如PbPb。PbPb主要通过人类燃烧主要通过人类燃烧含含PbPb汽油进入大气,汽油进入大气,并被大气气溶胶颗粒并被大气气溶胶颗粒所吸附,其后颗粒态所吸附,其后颗粒态PbPb主要通过降雨输送主要通过降雨输送进入海洋表层。进入海洋表层。北大西洋百慕大时间系列站表层水北大西洋百慕大时间系列站表层水溶解态溶解态PbPb浓度的时间变化浓度的时间变化(2 2)由河流输)由河流输送或由陆架沉送或由陆架沉积物释放,而积物释放,而后通过水平混后通过水平混合进入开阔大合进入开阔大洋,形成表层洋,形成表层或次表层极
18、大或次表层极大值(如值(如MnMn)。)。北太平洋沿岸海域、开阔大洋溶解态北太平洋沿岸海域、开阔大洋溶解态Mn的垂的垂直分布及表层水溶解态直分布及表层水溶解态Mn随离岸距离的变化随离岸距离的变化北太平洋东北太平洋东部沿海部沿海北太平洋北太平洋中心海域中心海域北太平洋表层水北太平洋表层水(33N,123W)(33N,145W)经度经度MnMnMn水水深深水水深深(3 3)生物过程导致的氧化还原反应会使还原态)生物过程导致的氧化还原反应会使还原态金属元素在表层或次表层出现极大值,例如金属元素在表层或次表层出现极大值,例如Cr(III)Cr(III)、As(III)As(III)。四、中层极小值型四
19、、中层极小值型v表层水溶解态表层水溶解态AlAl较高的较高的浓度来自大气沉降的输浓度来自大气沉降的输入,而深层水溶解态入,而深层水溶解态AlAl较高的浓度来自沉积物较高的浓度来自沉积物中中AlAl重新溶解后向上覆重新溶解后向上覆水体的扩散。中层水体水体的扩散。中层水体的极小值是由于该区域的极小值是由于该区域距离源区较远,同时通距离源区较远,同时通过吸附至沉降硅质外壳过吸附至沉降硅质外壳而迁出共同形成。类似而迁出共同形成。类似的痕量金属元素有的痕量金属元素有SnSn。五、中层深度极大值五、中层深度极大值v缘于痕量元素存在中层来源,如海底热液的水缘于痕量元素存在中层来源,如海底热液的水平输送。平输
20、送。六、中层亚氧层的极大或极小值六、中层亚氧层的极大或极小值 v海洋的次表层相对于溶解氧通常是不饱和的,海洋的次表层相对于溶解氧通常是不饱和的,在存在少量溶解氧的情况下,称为亚氧化环在存在少量溶解氧的情况下,称为亚氧化环境(境(suboxicsuboxic)。)。v最明显的亚氧化环境出现在沿岸上升流区和最明显的亚氧化环境出现在沿岸上升流区和水体运动不活跃的区域水体运动不活跃的区域太平洋的秘鲁上升流区太平洋的秘鲁上升流区印度洋的阿拉伯海。印度洋的阿拉伯海。v在亚氧化环境中,部分金属元素会发生还原在亚氧化环境中,部分金属元素会发生还原作用,如果其作用,如果其还原形态还原形态比氧化形态比氧化形态溶解
21、度更溶解度更大大的话,那么元素在该水层中将出现极大值。的话,那么元素在该水层中将出现极大值。v如果某金属元素的如果某金属元素的还原形态还原形态比氧化形态比氧化形态溶解溶解度小度小的话,则将产生极小值的分布形态,如的话,则将产生极小值的分布形态,如CrCr3+3+。七、缺氧水体中的极大或极小值七、缺氧水体中的极大或极小值v开阔大洋几乎没有缺氧现象,但在边缘海开阔大洋几乎没有缺氧现象,但在边缘海(如黑海)和深海沟中(如(如黑海)和深海沟中(如Carciaco Carciaco TrenchTrench)可以见到。)可以见到。v痕量金属在中深层水体存在极大或极小值的痕量金属在中深层水体存在极大或极小
22、值的原因与亚氧化条件下相同。原因与亚氧化条件下相同。黑海水体中溶解态痕量金属的垂直分布黑海水体中溶解态痕量金属的垂直分布第第4 4节海洋痕量金属的水平分布特征节海洋痕量金属的水平分布特征一、太平洋与大西洋深层水痕量金属浓度的比较一、太平洋与大西洋深层水痕量金属浓度的比较1、许多元素在太平洋深层水中的浓度高于大西洋许多元素在太平洋深层水中的浓度高于大西洋深层水,原因在于太平洋深层水较老的年龄让它累深层水,原因在于太平洋深层水较老的年龄让它累积了更多来自上层水体的金属元素。积了更多来自上层水体的金属元素。2 2、例外例外的情况是的情况是PbPb2+2+和和AlAl3+3+,太平洋深层水中的,太平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海洋 中的 痕量 金属 ppt 课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