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白交织中自然生灵的艺术再现.docx
《蓝白交织中自然生灵的艺术再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蓝白交织中自然生灵的艺术再现.docx(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蓝白交织中自然生灵的艺术再现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要】南通蓝印花布是有着悠久历史的传统民间手工艺制品,其早期印染技艺可追溯至战国时期,但真正成型于宋朝,并于明清时期达到鼎盛。明清时期四大名绣风靡中国,南通蓝印花布以其独特又显明的艺术特色在一百零一家争鸣的织绣印染中一枝独秀,并由江南传至北方,影响范围特别大。当代南通人对蓝印花布印染工艺仍有着较好的继承和发展,南通已成为“中国蓝印花布之乡”,南通蓝印花布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书目、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本文将从南通蓝印花布染织工艺的发展轨迹入手,对清朝南通蓝印花布动物纹的艺术特点做初步探讨。 【关键词】南通;蓝印花布;动物纹;造
2、型特点;蓝白之色;文化内涵 【中图分类号】J523 【文献标识码】A 前言 蓝印花布具有精致的工艺特征和丰富的艺术内涵,深受群众的宠爱。其中,南通的蓝印花布在我国传统民间印染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其印染工艺自宋代江南起源,流传至全国,经验千年的发展演化,于明清时期达到鼎盛。它独特的印染技艺及纹样造型,无论是技法还是艺术价值都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准。南通蓝印花布在清朝崇尚繁缛华丽之风的艺术思潮中,较于昂贵的缂丝云锦更别具一番韵味,它以自然朴实、丰富多变的艺术特色,成为全国各地蓝印花布中的典型代表。 一、南通蓝印花布概述 蓝印花布,又称靛蓝花布,是中国传统的手工印染工艺品,距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古人也称
3、蓝印花布为“药斑布”或“浇花布”。它是传统的镂空版防染印花布,以蓝草制作的蓝靛染料为印染原料,从纺纱、织布到印染全部是纯手工而成,其质朴的色调、多变的纹样、素雅的风韵、清爽明快的格调、美妙的寓意创建出一个淳朴自然、千变万化、绚丽多姿的染织艺术。 (一)历史沿革 早在战国时期,就有国人以蓝草色素制作靛蓝染料染布,元明时期靛蓝染料配制工艺和型版工艺进一步发展,棉纺织业日益兴盛,为清朝南通蓝印花布印染技艺的提高和旺盛发展奠定了基础。清朝南通纺织业的普及和发展形成了空前的浩大规模,南通艺人以自己独特的审美与聪慧,在曾经简洁、粗糙的图案造型基础上,借鉴和融合了刺绣、剪纸、木雕等传统艺术图案,取其精髓,无
4、论题材、纹样,还是图案造型上,都具有文化共性,纹样也更丰富、精致,为各地人民所接受。近现代,位于江北的南通由于地域偏僻,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受到近现代先进纺织技术的冲击和影响较小,幸运地保留着原始的朴实与自然,当下,南通蓝印花布的传承人和守护者仍未间断蓝印花布的小规模生产。 (二)制作工艺 南通蓝印花布的印染技艺是以传统的夹缬工艺和镂空刻版技术为基础,在各地印染技艺的相互传承和影响下、历朝历代能工巧匠探究探讨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其工序较困难,采纳手纺、手织、手染的方式制作,即油纸手工镂刻花版的印染工艺,以油纸裱糊作底板,用刀镂刻成花版,覆于织物之上,用石灰、豆粉等调和成防染浆刷于花版,待干后,
5、将布浸入蓝靛,晾干,后刮去防染浆即成,其手工刻版、手工刮浆、手工染色的每一道工序都须要丰富的阅历和技术,更须要情感和心灵的注入。 虽然蓝印花布技艺在中国古代印染工艺中出现的最晚,但其覆盖面、应用面都是最广的,蓝印花布的产生、发展离不开当时当地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环境,南通优越的地理位置、相宜的气候、充裕的印染原料、兴盛发达的染织行业及纯朴内敛的民风等因素,共同促进了清代南通蓝印花布的旺盛发展。 二、清代南通蓝印花布动物纹的艺术特点 (一)概述 清朝的南通蓝印花布在数量上是中国历朝历代中最多的,也是发展最为鼎盛的时期,在满意本地需求之外,还远销外地,有“木棉花布甲诸郡”(清光绪年间通州直录州志)之誉
6、。其题材广泛,涵盖了植物、动物、人物、几何、文字、神话故事、历史故事等,图案中的花卉、山水、人物、动物、几何以及书法等纹样,经过艺人的奇妙构思,组合在一幅画面中,并运用象征、谐音等手法,表达图案的中心思想,以飞禽走兽、花鸟游鱼等生动的物象用夸张变形的装饰手法来概括、提炼,采纳自然现象中的日月形、波浪形、回旋形等不同形态,以多变的手法组成各种丰富多变的纹样,细心印染,具有以意写实的平面感和装饰味,不仅使图案的题材内容更深刻,也使图案的形象更显明,引发人们美妙的联想,唤起心灵上的共鸣,生动地描绘着人们对美妙生活的追求。这也是蓝印花布能够长期根植于人们生活之中,并被喜闻乐见的缘由之一了。 从其纹样图
7、案反映的主题和寓意来看,大致可将其分为多子多孙、健康长寿、富贵祥瑞、神话传闻四大类,动物作为一种特别常见的元素,涉及了各种祥瑞的意义。接下来笔者将简要分析动物纹的藝术特点。 (二)动物纹造型特点 这块狮子戏绣球的蓝印花布是一块包袱布(如图1),纹样主体由狮子、凤凰的形象和梅兰竹菊等植物纹组成,此纹样是南通蓝印花布中特别常见的祥瑞图案。凤凰自古被誉为瑞鸟,为鸟中之王,多与牡丹组合,既有富贵祥瑞寓意,也是华蜜和谐的象征。一百零一姓将狮子视为守护神,守护宅院。以求阖家平安。俗传雌雄二狮游戏时,它们的毛缠在一起,滚而成球,英勇的小狮子便从其中诞生,因而古代也视绣球为祥瑞之物,狮子戏绣球也是祥瑞如意的象
8、征。这种画面的包袱布,一般是家庭添丁、婚庆、祝寿等大型活动时亲朋好友相赠。其造型特点有: 1.形态各异的点 因为雕版工艺的局限,艺人们变被动为主动,将工艺的局限转化为优势,形成了蓝印花布特有的断刀雕版方式,所以点成为了创建形象的基础,是形成和丰富画面效果的主要因素。民间艺人们在艺术实践中创建了各种形态的斑点,有圆形、半圆形、瓜子、竹叶、鱼鳞、月牙、枣核、鸡心、蟹爪、兰花瓣、三角、十字、水滴形、扇形、不规则形等,既便于镂刻,又具有各自的形式美和表现力。以图1为例,在这块蓝印花布中的狮子和凤凰纹样,艺人奇妙地利用点的大小、疏密、依次组合成了生动逼真的狮子、凤凰形象,狮子的头部、尾部主要以短线勾画轮
9、廓,躯干部位由短线有序错落而成,内部由粗细、长短不同的短线和形态、大小不同的点组合而成,其中头部以圆形点、不规则形点构成,颈部以不规则形点构成,躯干部位以圆形点、心形点构成,四肢以圆形点、水滴形点构成。凤凰的形象没有勾出轮廓,但其翅膀、头部、躯干、尾巴都已不同形态的点组合而成,其中头部以月牙形、心形点构成,翅膀以扇形、竹叶形构成翅膀,凤尾以圆形点、兰花瓣形点、柳叶形点构成,非线勾形,而是以面造型,颇有素描风光之感。整幅画面丰富多变又不失质朴淳厚的美感,这是蓝印花布特有的艺术语言的充分体现。 2.笔断气连的线 线是除了点之外的另一个重要元素符号,在动物纹样设计中,常会有线条过长、弯曲弧度大的造型
10、,同样由于工艺的制约,纹样造型中无法出现连贯的长线,南通艺人采纳“断刀”的表现手法,将长线分解、断裂为一节节的短线,线虽为断线,但也有粗线、细线、短线、长线、直线、曲线、折线之分,通过细心构思和奇妙布局,这些形态各异的线在有序的组合中形成肯定的方向感,笔虽断气却连,组合成一个个生动的物象,产生了独特的装饰效果和美感,给人以美的享受。 图中狮子由短线勾画了轮廓,但内部纹样依旧是由点或断线来分割、构成,在造型表现上也有着大巧若拙的特点,取之象外,突破了原有形象的限制。这虚实相生、笔断气连的断线也是南通蓝印花布动物纹样造型的重要手法之一,是以布为载体的中国传统虚实相生审美观的艺术表现。 3.概括夸张
11、的形 中国民间艺术多以传情为主,而不沉溺于写型,蓝印花布动物纹样造型上也有着相同的审美观,其动物纹样是对自然对象进行了高度的提炼、概括,有着概括夸张的形,其图案造型大胆取舍,高度概括、提炼,更趋于传情,不受固有形式的制约,艺人们发挥想象,任情而为,用点、断线的位置排列和疏密关系,结合不同的物象特征,敏捷运用,恰到好处地表现物象的形象、结构、质感等,所创作的艺术形象率真活泼、生动自然,仿佛没有人工雕琢的痕迹。通过视察不同的兽类形象,虽然只以单一的点和线表现,但点与线的组合却是千变万化,通过不同的画面组织,刻画的形象也是丰富多变、充溢张力的,而不是一成不变的。 如图1的狮子戏绣球,我们可以看到中心
12、纹样中的凤凰,其五彩的凤尾被刻画成两根羽毛,每根羽毛的形态已圆点、竹叶形点构成,翱翔的凤凰与富态的牡丹相互衬托,以静衬动,平稳中可见生命的律动。狮子头部硕大,几乎占据了整个狮子身形的一半,狮子的尾巴也刻画得非常突出,恰好印证了“十斤狮子九斤头,一斤尾巴掉后头”的画诀章法,将狮子表面的威勇可爱,四只狮子在有限的空间中,欢快地舞动着,烘托出喜庆喧闹的场面。虽只表现单一对象,但纹样结构严谨,层次分明,狮子头部主要以较大的点、较粗的线来表现,而躯干、四肢、尾巴则由小点、细线表现,对比剧烈,有较强的视觉冲击力。在南通艺人们的艺术思维中,描绘的对象都以正面形象出现,以这幅图为例,狮头正面,两只眼、两只耳朵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交织 自然 生灵 艺术 再现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