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谏太宗十思疏》教案.docx
《《谏太宗十思疏》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谏太宗十思疏》教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谏太宗十思疏教案 【教学目的】 一、学习本文声情并茂、文质兼美、骈散结合的写作方法。 二、把握“安”、“信”、“求”、“治”等实词的义项,辨析文言虚词的不同用法,留意古今词义的不同。 三、背诵全文,归纳成语典故。 四、学习古人“居安思危”、“戒奢以俭”、“虚心纳下”的治国思想及为人之道。 【教学设想】 一、教学时首先了解写作背景,重点介绍唐太宗和魏征“明君诤臣”的关系。 二、诵读课文,理清层次构造,体会本文华美流畅的语言及“居安思危”的思想。 三、背诵全文,归纳词义,落实练习。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 一、介绍作品背景及文体特点。 二、疏通文字障碍,以诵读为主,初步了解文章大意。 【教学步骤】
2、 开场白:一个新的政权建立之初它面临的主要是什么问题?实行“仁政”,让百姓疗养生息。当这个政权稳固之后,消失了“太平盛世”,它是不是就没什么问题了呢?假如有问题,那将是哪些问题呢?让我们看看魏征在贞观十一年(637)写给唐太宗的一篇奏章吧。 一、简介及写作背景 1、:魏征(580643),字玄成,巨鹿曲阳(今河北晋县)人,唐代文学家、政治家、史学家,初为太子洗马,太宗即位后,擢为谏议大夫,常召入内室询以政事得失,魏征知无不言,敢于直谏,史以“诤臣”称之。 曾主持隋书、群书治要的编撰工作,隋书的序论及梁书陈书齐书的总论,皆出其手,时称良史。 本文谏太宗十思疏,被太宗置于案头,奉为座右铭。其文风影
3、响到宋代欧阳修、苏轼。 2、背景:唐太宗李世民跟随其父李渊反隋时作战英勇,生活简朴,颇有作为。公元627年,李世民即位,改元贞观。在贞观初年,他鉴于隋炀帝覆亡的教训,进一步保持了节省、慎重的作风,实行了不少有利国计民生的政策。经过十几年的治理,经济得到进展,百姓生活也富有起来,加上边防稳固,内外无事,唐太宗渐渐骄奢忘本,大修庙宇宫殿,广求珍宝,四处巡游,劳民伤财。魏征对此极为忧虑,他糊涂地看到了在富强兴盛的后面隐蔽着危机,在群臣齐唱赞歌时,独能屡次上疏进谏,使太宗猛醒。文章力劝太宗“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太宗看后感到很惭愧,表示从谏改正。 二、通读全文,正音。 1、留意读音 求木之长(zh
4、ng)浚(jn)源塞(s)源载(zi)舟 壅(yng)蔽谬(mi)赏 2、对比解释,朗读课文,争取比拟流畅地读下来。 3、检查朗读状况。单个读,齐读。也可范读。 三、结合“练习”(一),了解每段段意。 1、第一段:以“固本浚源”为喻,说明“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重要性。 2、总结历史阅历,并从创业守成、人心向背等方面,论述“居安思危”的道理。 3、提出“居安思危”的详细做法,即“十思”,核心是“正己安人”。 其次课时 【教学重点】 一、翻译并分析第一、二段,背诵第一、二段。 二、辨析词义,归纳义项。 【教学步骤】 一、检查熟读课文状况。 二、翻译并分析第一段。 1、论点的提出:非开门见山,而是
5、用两个比方引出要论述的问题。这样写可以使浅显的道理形象化、通俗化,易于让人承受。 2、正反比照的论证方法:先正面论述“固本”才能“木长”,“浚源”才能“流长”,“德厚”才能“国安”;再从反面论述,反之,国不能安。引出本文的中心论点“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可就下面的问题进展争论: 节省是中华民族的美德,还是一种陋俗?) 三、背诵第一段。 四、翻译并分析其次段 1、总结历史阅历,说明自己的担忧不是“杞人忧天”。 2、创业困难,易得人心;守成简单“傲物”,使人离心离德。 3、人民的力气是可怕的,水可载舟亦可覆舟。所以不能懈怠。 五、背诵其次段。 六、作业 “练习”(二) 第三课时 【教学重点】
6、一、翻译并分析第三段。 二、找出本课的成语,通过做课后练习,把握有关的文言词语的意思。 三、背诵、默写全文。 【教学步骤】 一、检查一、二段的背诵。 二、翻译并分析第三段。 见可欲戒知足以自戒 将有作浪费知止以安人 念高危戒谦冲而自牧 惧满溢傲慢江海下百川 1、居安乐盘游戒“五戒”三驱以为度“十思” 忧懈怠纵欲慎始而敬终解决问题 虑壅蔽戒虚心以纳下 惧谗邪轻人言正身以黜恶 恩所加戒无因喜以谬赏 罚所及赏罚不公无以怒而滥刑 2、抱负的政治境地: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并用,垂拱而治。 三、背诵第三段。 四、写作特点。 1、骈散结合,华美流畅; 2、正反论述,务尽其旨;
7、 3、比方排比,生动有力。 五、从课文中找出几条成语,体会它们的表达作用。 居安思危载舟覆舟择善而从(之) 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善始善终)垂拱而治 谏太宗十思疏优秀教案2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讽谏帝王,是冒险的事。批“龙鳞”,逆“圣听”,需要大勇与大智。多少忠臣义士,赤心耿耿,尽忠进谏,结果呢,有的被挖心,有的被放逐。比干、屈原凄惨的故事,千古流传。但是,唐代闻名谏官魏征进谏唐太宗,却大多被接受,不但没有招来杀身之祸,还常常得到唐太宗的表扬。魏征写了谏太宗十思疏上奏后,唐太宗特别欣赏,亲自写诏书嘉许魏征,并放置案头,以资警觉。 让我们一起来观赏一下他是怎么写这篇文章的。 (设计意图:通
8、过比照突出魏征超群的劝谏艺术,引起同学剧烈的阅读兴趣。前三句引用了臧克家纳谏与止谤中的原话。) 二.解题 这是贞观十一年(公元637年)魏征写给唐太宗的奏章。唐太宗初年励精图治,颇称英明。后来却渐渐骄奢,追求珍宝异物,兴建宫殿园囿,魏征就不断用前代兴亡的历史教训来提示他。这一年魏征连上四疏。本文是其中的一篇。文章写得语重心长,剀切深厚。 魏征(580643),字玄成,巨鹿曲城人,后迁居相州内黄(今河南省内黄县)。他是唐朝初年闻名的政治家和历史学家。隋朝末年,为避乱,曾一度出家为道士。后参与李密的反隋起义军。李密失败后,他降唐,辅佐唐高祖李渊和唐太宗里李世民。拜谏议大夫、检校侍中,领导周、隋各史
9、的修撰工作。书成,拜迁左光禄大夫,封郑国公。 魏征先后上书二百多事,大多被唐太宗接受。 标题中“谏疏”是古代大臣写给帝王的就某事进展劝告的奏章,是一种特别的文体。“十思”是本次劝谏的内容。 三.研习课文 方案为“反复诵读逐层领悟当堂背诵”。以诵读为中心,通过诵读带动其他。 第一次,试读,正音。边读边正音。已经熟悉的字词不但要读准声调,还要读清平舌与翘舌、前鼻音与后鼻音。以读出汉语的美感来。生疏的字词则边读边看解释或查阅词典。 其次次,粗读,正义。边读边看解释,以粗知句义;同时边读边揣摩句内停顿,如: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 第三次,连读,整体把握文意。连读时
10、要流畅,语音精确,停顿正确,并且读出感情。通过连读可知全文先运用比方和比拟,后引出“十思”的详细内容,点明其重要意义。 第四次,细读,理清各层大意,把握全文思路。通过细读可知,文章第一段通过比方引出道理:积存道义是治国之本;其次段通过比照说明竭诚待人(特殊是待百姓)的重要性;第三段水到渠成地引出“十思”及意义。 第五次,品尝,涵咏。本文语言简约,整散结合,整句音韵和谐,琅琅上口;散句意到笔随,笔力雄健,酣畅淋漓,需要专心品尝。同时对“十思”的内容要细细领悟,这其中蕴涵着丰富的民族传统美德,差不多每句都有现实教育意义,特殊是“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惧满盈,则思江海下百川”这些句子,对每个一
11、般人的修身养性都极有启发,具有丰富的人文价值。 第六次,熟读,背诵。背诵时能将以上理解兼收并蓄,背出意蕴,背出情感,也背出自己的理解,获得心灵的愉悦和精神的满意。 (本方案主要针对当前语文教学中“讲解多、诵读少,理解多、积存少”的现状而设计。) 四.课内训练 1.写出文中难懂的词语和句子,精确地进展解释和翻译; (此题因人而异,不求统一) 2.当堂完成课文后面“思索和练习”中的字词练习。 (书上有,此略) 五.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反复诵读,我们逐层领悟了超群的劝告方法和积极的治政、修身思想。文言文中有不少蕴涵着传统文化精华的佳作,领悟它、把握它,对于我们奠定语言功底及文化功底,都有直接的好处
12、,它会让我们享受终身。 六.课外作业 1.下面是宋代洪迈容斋随笔中的魏郑公谏语,请与课文作比拟阅读,并答复文后问题。 魏郑公谏止唐太宗封禅,中间数语,引喻剀切,曰:“今有人十年长患,疗治且愈,此人应皮骨仅存,便欲使负米一石,日行百里必不行得。隋氏之乱,非止十年,陛下为之良医,疾苦虽已y(此字打不出,“刈”字去掉右边)安,未甚充实。告成天地,臣切有疑。”太宗不能夺。(中国世界语出版社1995年10月版) 从课文及此文这两处你可看出魏征劝谏有什么特点?请用百余字稍作绽开,用自己的话表述。 (从这两处可看出魏征劝谏不但有大勇,还有大智。他很讲究劝谏艺术,擅长用比方来说理。课文谏太宗十思疏一开头就是比
13、方,用“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引出道理:积存道义是治国之本。本文则以“十年长患”来比方“隋氏之乱”,以“疗治且愈”“日行百里必不行得”来说明“告成天地”(封禅)之事的不行行。魏征劝谏的确是“引喻剀切”,得体动人,能让唐太宗心服。) 2.阅读李斯的谏逐客书(前三段),与课文作比拟阅读,并答复文后问题。 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 昔穆公求土,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来丕豹、公孙支于晋。此五子者,不产于秦,而穆公用之,并国二十,遂霸西戎。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惠王用张仪之计,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谏太宗十思疏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