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综合艺术课程的“大题小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综合艺术课程的“大题小做”.docx(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论综合艺术课程的“大题小做” 摘 要:综合艺术课程是面对世界人才综合化需求应运而生的一门新型课程。文章首先把综合艺术课程与传统的单科艺术课程教学进行横向和纵向比较,深化探讨了综合艺术课程中“大题小做”的详细含义、学科特点以及课程优势。然后阐述综合艺术课程“大题小做”策略的操作和实践,把艺术学科与其他学科进行多元性、人文性、综合性的有机整合,以此来激发学生的艺术潜能,滋养学生的艺术生命,培育学生多元智能发展的综合实力,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综合艺术;互融;大题小做;综合实力;艺术素养;全面发展 中图分类号:G633.95 文献标记码:A 文章编号:1018-3561(
2、2022)32-0052-02 艺术课程是新一轮基础教化课程改革中诞生的一门新型课程,它是在音乐、美术课程基础上构建的一门新的、综合的课程。课程的综合不仅是独立的一门艺术学科的创作技巧、文化背景、风格流派、学问要点等内容的综合,而且是音乐、美术、戏剧、影视、舞蹈等多种艺术学科的综合以及艺术学科与其他学科的综合,是面对世界人才综合化需求应运而生的一门新型课程。它的出现标记着艺术教化从单科艺术趋向综合艺术,从重视学科技能技巧趋向人文精神的张扬,关注的是学生整体艺术文化素养的提高。当前,面对艺术老师都只具备单科艺术背景的状况,对教材的操作存在较大困难,因此,老师如何融会贯穿地组织教学,须要进行缜密细
3、致的探讨。 一、学科综合的“大题小做” 对于综合艺术课程的理解,可以是艺术(美术、音乐、舞蹈和戏剧等)各学习领域内的综合,也可以是本学习领域内的综合,甚至可以是艺术与非艺术学科之间的综合,综合的形式应当是多样化的,但不论何种形式的综合,都是为了学生的艺术审美生成和发展。 综合艺术课程与单科艺术课程相比,最大的教化价值是它在通过艺术单科的某一个点,向其他相关学科综合与融汇的过程中,不仅实现单科艺术追求的学问技能目标和审美的情感目標,同时更自然、有机地实现并凸显着人文性综合艺术教化的目标。所以,综合艺术课程被定位在人文艺术课程范畴,更多的是通过或借助艺术的形式、手段引领学生实现或感受更详细、更美妙
4、的人文志向。从课程功能来说,艺术课程不仅能够促进学生的特性和创建实力的发展,还有利于完善学生的人格。艺术教化不仅教会学生音乐美术的技能,还能够使学生有机会观赏、理解和评论更多的人类文明成果,从而提高整体文化素养。在此基础上,艺术教化渐渐发展成为一种综合式艺术教化或以多学科为基础的艺术教化。 以综合艺术课程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一课“森林的故事”为例,本课介绍的是音乐剧与音乐剧的经典作品猫,并通过实践活动从化妆、简洁道具制作方面入手,尝试让学生学习音乐剧的表演,是对音乐、美术、戏剧表演等学科的综合。对音乐剧的相识不能局限于音乐剧作品与艺术家,还应相识音乐剧的起源、发展历史和特点,以及从猫剧的舞台美
5、术感受“西方重写实,东方重写意”的美学差异。综合艺术课程的价值就在于通过艺术促进学生对文化与社会的深层相识。在此基础上,老师要将艺术史、美学、心理学等人文学科学问融会贯穿于课堂之中,引导学生探究、实践,培育学生的艺术实力,当好艺术课堂的“二传手”,使综合化的艺术教化不仅有各艺术门类的综合,还有艺术领域内不同学科的综合。 闻名音乐教化家奥尔夫说:“从来没有孤立的音乐,而只有与动作、舞蹈、语言同时存在的音乐。”因此,老师要充分相识综合化是当今艺术教化发展的主流,要不断加强自身的艺术修养和文化修养,还要多接触哲学、历史、美学等文化领域。艺术老师应共同备课,加强沟通,在学科的综合上“大题小做”,提高艺
6、术学科的综合整体价值,给予艺术课程教学更多的人文色调。 二、艺术实践活动的“大题小做” 综合艺术课程是重视体验、综合和创新的课程,在实施过程中,须要引导学生通过多种艺术的体验、交叉融合,发展学生的多种艺术才能,使学生在愉悦的艺术学习中健康成长。老师在长期的艺术教学中有这样的感受和体会:单一的艺术观赏使学生无缘于艺术创建活动,便无法产生自我真实的感受和切身体验。单一的课堂教学也使得课堂缺少艺术的互动机会,其必定的后果是学生渐渐失去对艺术的学习热忱。因此,必需让艺术学习具有多样的学习形式,让学生对艺术有多种不同的体验。而综合艺术实践活动能让学生同时领会和表现多种艺术语言的魅力。人们常说“建筑是静止
7、的音乐”“雕塑是凝固的舞蹈”“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无非都是说明艺术语言之间的融会贯穿,文人崇尚琴棋书画俱通也是同样的道理。 课堂艺术实践活动可以依据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支配,也可以利用学校、社区的艺术资源,将活动落实、做细。详细的有:“听一听”“看一看”“学一学”“做一做”等。“听一听”和“看一看”是最简洁的活动,便于学生了解和把握各类艺术的不同特点,获得感性体验,为进一步拓展学习活动做好铺垫。但“听”和“看”的素材选择要遵循“精彩、有代表性”的原则。例如,综合艺术课程七年级上册其次单元第四课“江南水乡”,老师选择拓展观赏2022年春晚的舞蹈小城雨巷:缓缓绽开的画卷唯美至极,创作、音乐、舞美和
8、表演的完备结合,如同一幅梦幻般的江南水墨画,让人们在身临其境中读到了一个诗意的江南。在这样的作品中,学生所能感受到的心理体验是无法用语言来替代的。在听和看的艺术活动中感受、探讨、比较,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听一听”和“看一看”,再进一步到“学一学”,艺术课程为学生绽开了一扇大门。如学一学为影视中的一段情景配音;试着仿照一段音乐剧的表演;学习“龙飞凤舞”中的楷书、行书和草书,同时也跟着做几个舞蹈动作,凭借学习的感受和理解实现书法和舞蹈这两种艺术的思维迁移;还有学一学戏曲中的台步、亮相;学习“足尖上的艺术”,让学生穿上芭蕾舞鞋,轻轻踮起脚尖进行感受。这些活动不必用专
9、业的眼光去谛视学生,重要的是让学生体验活动的过程,进而内化为自己的艺术素养。 “做一做”是让学生发挥才智,丰富想象,揭示审美和文化价值,让艺术实践活动形成自己看得见的作品,是学生的艺术素养从感悟、理解升华为创建、表现的过程。例如每节综合艺术课的课前表演;在课堂上的小创作、展示;创编自己班级的集体舞;将自己宠爱的动漫人物搬上舞台;为自己的美术作品配上合适的音乐,放在网上进行评比和展示;实行班际服装设计展示,包括在校内里开展的一系列舞蹈大赛、歌手大赛、现场书画大赛、主持人大赛、朗诵竞赛以及校内音乐会、新年晚会,等等。这些活动完善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拓展了学生的学习空间,将人文目标、学问技能目标融入各
10、种丰富多彩的艺术活动之中,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的艺术实力和素养,也调动了学生的参加主动性。 三、结束语 艺术门类丰富多样,各具特色,既相互联系,又相互渗透。综合艺术课程是新一轮基础教化课程改革中诞生的一门新型课程,是在音乐、美术分课课程基础上构建的一门新的、综合的课程。课程的综合不仅是独立的一门艺术学科的创作技巧、文化背景、风格流派、学问要点等内容的综合,而且还是音乐、美术、戏剧、影视、舞蹈等多种艺术学科的综合以及艺术学科与其他学科的综合,是面对世界人才综合化需求应运而生的一门新型课程。老师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应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养,擅长从各种艺术门类中找寻共同的美学本质,发掘艺术门类之间的内在
11、联系,以艺术教化的多样性、综合性激发学生的艺术潜能,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审美实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教化部.义务教化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高校出版社,2022. 2程明太、林桂光.艺术综合教学探究课程探讨/课例与评析M.上海:上海教化出版社,2022. 3李于昆.综合艺术课程的实施与策略J.天津师范高校学报,2022(02). 4苏亮.以丰富多样的手段促进中学生艺术审美素养的培育和提高J.美术教化探讨,2022(01). 5高智勇.综合艺术课程试验中的思索J.音乐天地,2022(06). 6李淑.音乐剧:中学音乐课堂教学的志向载体J.内蒙古师范高校学报:教化科学版,2022(12). 第7页 共7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