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来装备中国.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谁来装备中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谁来装备中国.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谁来装备中国 装备工业是工业化的脊梁,但是在中国,很多重要领域的关键设备,都严峻依靠进口。没有装备支撑的制造业,从根本上讲是另外一种无根工业。 引进一个现代化? 日本的工业机器人,德国的连轧设备,奥地利的数控系统,美国的包装机械这是2004年的春天,在中国一家闻名钢铁企业的现代化冷轧流水线参观时,笔者看到的一幕终生难忘的情形。 这条奇异的流水线,是为了保持全套引进设备的“世界先进水平”,多次用“世界先进技术”改造的结果。当我们津津乐道于钢产量达22亿吨,超过美、日产量总和的时候,或许很少有人意识到,更无人计算过,我们的钢材有多少是用外国装备和流水线生产出来的。 其实何止是钢材。由于国产装备不能
2、满意产业发展和技术进步需求,中国国民经济很多重要领域的关键设备,都严峻依靠进口。据统计,近年来中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设备投资的23依靠进口。2002年,机械产品进出口贸易逆差25l亿美元,2003年增加到392亿美元。 不行否认,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对提升中国制造业水平起到了明显推动作用。特殊是像“三峡模式”,依托工程项目引进技术、合作制造,以市场换技术,是一个较为胜利的探究。 但总的来看,“引进消化型”技术创新模式,由于偏重通过引进技术缩短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用于新产品、新工艺研发的投入不足,而消化汲取、二次开发实力不强,导致装备制造业基础探讨薄弱,自主发展实力差,关键技术过分依靠
3、国外。 中国装备制造业虽然规模不小,居世界第五位,但国际竞争力仍旧不强,真正体现行业竞争力的高精尖工艺和国民经济重点领域的重大技术装备仍很薄弱,包括核电关键设备,大型火电设备、水电设备,大型燃气轮机,大规模集成电路等在内的成套设备长期主要依靠进口。 两个答案 谁都无法否认,“中国制造”已走遍世界。当人们惊呼中国正成为“世界工厂”和“制造中心”的时候,另外一个事实同样无法忽视。那就是我们制造和出口的,大多是作为生活资料的消费品。 主要向世界输送消费类产品而不是生产类机器的制造业,表明我们还远远称不上“世界工厂”,而至多是世界的加工厂。装备制造业的薄弱确定了中国的制造业也只能是低水平的制造业,中国
4、制造业总体上还处于OEM(托付加工)的阶段。装备制造业发展滞后,严峻制约制造业的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 在世界制造业比较优势渐渐由中国获得、国际制造业加速向中国转移的同时,中国国内也面临着加快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始于20世纪下半叶的工业化进程,进入了以重化工业为主导的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将对机械装备产生巨大需求。 仅从能源重大装备领域看,到2022年,中国发电装机将达65亿千瓦,年均增加3440万千瓦;采煤和运煤装备方面,据预料,2022年煤炭需求量将达18亿吨。中国装备制造业市场前景非常广袤。 很难想像13亿人口的大国,能够买来一个工业化和现代化。谁来装备中国,这是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装备 中国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