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要义ppt课件.ppt
《中国文化要义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文化要义ppt课件.ppt(2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国文化要义 社会实践部读书分享作者简介 梁漱溟(1893年10月18日1988年6月23日)原名焕鼎,字 寿铭。曾用笔名寿名、瘦民、漱溟,后以漱溟行世。原籍广西桂林,生於北京,现代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现代新儒学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社会活动家,爱国民主人士。梁漱溟出身于“世代诗礼仁宦”家庭,早年颇受其父梁济(巨川)的影响。青年时代又一度崇信康有为、梁启超的改良主义思想。辛亥革命时期,参加同盟会京津支部,曾热衷于社会主义,著社会主义粹言小册子,宣传废除私有财产制。二十岁起潜心于佛学研究,几度自杀未成,经过几年的沉潜反思,重兴追求社会理想的热情,又逐步转向了儒学。梁漱溟说:“我愿终身为华夏
2、民族社会尽力,并愿使自己成为社会所永久信赖的一个人。”本书简介原书写于1949年 被誉为中国文化研究和西方文化比较的经典作品,书中充满着问题意识。每个人从少年起就回避不了的人生意义问题,古老中国在清末以来所遭逢的民族前途问题,都把梁漱溟引向同一个中国文化。在梁漱溟看来,中国文化既是这两大问题的根源,也是这两大问题的解答,关键在于如何来认识这种文化。对中国文化本身,梁漱溟也从一些发人深省的问题入手来探讨。中国的知识、经济和政治无一称强,却何以历史悠久、广土众民,以至于面对强悍日寇仍能持久抵御?人们总说西方人是个人本位、中国人是社会本位,但如何解释中国人的一盘散沙,甚至缺乏公德呢?中国文明那么早就
3、灿烂辉煌,但何以一直没有发展出像样的科学体系?中国缺的是民主本身,还是西洋近代国家那样的民主?本书结构一 总论:中国社会及文化的特征二 中西集体生活与文化三 中国的伦理道德与宗教四 中国的阶级,政体与政治活动五 世界文化的早熟及其对中国的影响六 结论中西文化根本差异中国伦理本位,理性 西方个人本位,理智中国是伦理本位的社会何为伦理本位伦理之于经济伦理之于政治伦理有宗教之用此其重点果何在一何为伦理本位伦理:人是社会性的存在体,伦理作为对人的社会关系的应然性认知体系,是维持人的社会性存在的基础,它指导着个人在社会生活中的价值尺度和处事原则,是道德行为规范的基础.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相互关系时应遵循
4、的道理和准则梁漱溟:所谓“伦理本位”是针对西方人“个人本位”而言的。义务 自由 权利 平等团体与个人,在西洋俨然两个实体,而家庭几若为虚位。中国人却从中间就家庭关系推广发挥,而以伦理组织社会消融了个人与团体这两端。中国西洋对照图二伦理之于经济梁漱溟:“中国亦非社会本位的,乃伦理本位的经济也。”共财之义 分财之义 通财之义 然则其财产不独非个人有,非社会有,抑且亦非一家庭所有,而是看做凡在其伦理关系中者,都可有份的了,谓之伦理本位的社会 关于物权、债权问题原因结论人情为重,财物斯轻一切基于义务观念梁漱溟:“中国法律早达到极其精详的地步。但各国法典所至详之物权债权问题,中国几千年却一直是忽略的。中
5、西比较言之,在社会方面西方重法律,而中国社会秩序得以维持则倚重于礼俗。西方是个人本位与国家相对峙,故维系社会秩序的乃是超伦理的大团体力量即体现国家权力的法律。在中国,一家族却可自成范围而有其中枢,有其公共事物即政治。政治亦家庭情谊化,讲忠讲孝。中西方政治比较把政治作为伦理间之事,讲情谊而不争权利,用礼教以代法律;这是政治的伦理化三 伦理之于政治 1 政治构造纳于伦理关系中:比国君为大宗子,称地方官为父母,视一国如一大家庭。但知有君臣官民彼此间之伦理的义务,而不认识国民与国家之团体关系。2 其政治上之理想与途术,亦无不出于伦理归于伦理者。理想:“天下太平”,天下太平之内容,就是人人在伦理关系上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文化 要义 ppt 课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