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货汽车发动机再制造技术的发展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载货汽车发动机再制造技术的发展分析.docx(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载货汽车发动机再制造技术的发展分析 摘 要:针对载货汽车发动机再制造技术,在简洁背景叙述的基础上,对其应用和发展进行深化分析,提出将来的发展方向,如采纳并发展纳米电镀技术、高速电弧喷涂技术等,为发动机再制造技术充分发挥应有作用效果供应参考借鉴。 关键词:汽车发动机;发动机再制造 中图分类号:U4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14-7344(2022)35-0218-02 再制造目前是正处快速发展时期的新兴技术与产业,它是包含表面技术等在内的诸多新技术整合到一起,依据发动机及其零部件实际状况,进行针对性的修复或优化改造,能使已经运用很长一段时间或已经报废的零部件重新获得高的运用价值,可见这
2、是一项完全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技术。现在许多技术人员都对加快再制造技术发展达成共识,对此开展的专题探讨与实践也不断增多。信任在不久的将来,这项技术将得到大范围普及,使汽车及其零部件产业更上一个台阶。 1 技术背景 再制造技术很早就出现在汽车零部件领域,目前国外已形成规模极大的产业。SAE曾数次举办再制造技术主题会议,对包含转向器、离合器与发动机等在内的重要零部件,给出再制造技术标准。PERA协会定期都会出版和再制造技术有关的快报,同时自主创办了对应专业杂志。90年头之后,美国汽车零部件领域的再制造市场销售总额大幅增加,尤其是车辆动力市场,有近90%的产品为再制造产品。目前,国内三大汽车集团
3、正致力于建立零部件再制造的生产储存和业务沟通中心,以此对回收的零部件予以充分利用,可干脆降低成本和高效利用资源。许多家大规模公司已达成共识结成联盟,设立特地的拆卸中心,对不同零部件的拆除、再制造及装配进行深化分析1。 现国内对再制造技术的探讨还处在起步的阶段,大部分项目都集中于单项技术。在汽车行业的再制造技术中引入表面工程技术能有效提高新产品质量。我国最早开展表面工程技术分析的机构为“全军装备修理表面工程探讨中心”,引入等离子喷涂等先进技术对零部件实施再制造修复和优化改进。试验表明,采纳再制造技术完成的零部件,其耐磨性能得到明显提升,最高可以提高8.3倍延长23倍的运用寿命。我国上海、武汉与济
4、南等多个地区都已形成发动机这一关键零部件的再制造自动生产线,再制造实力得以大幅提升。加之科研机构大力投入,使新产品质量得到了更显著的提升。 2 技术应用与发展 对于再制造工程而言,其须要的技术类型非常广泛,比如利用表面或复合表面技术对零部件上已经失效的表面进行修复。发动机再制造在整个汽车再制造领域中是关键性问题,详细包含以下几种零部件:缸体、缸盖、曲轴与连杆,在再制造相关技术中,表面技术具有重要作用,可通过对热喷涂或纳米电刷镀相关新技术的应用来提高产品质量。 2.1 纳米电刷镀 因纳米材料有良好的力学性能,所以可在超硬与高强材料的制造中运用,也可用于形成高硬度或高韧性涂层,除了可以获得良好原材
5、料,还能借助表面技术对不同的零部件实施修理与再制造,最终得到性能符合高标准的新零件。对于纳米硬粉比如纳米陶瓷与纳米金刚石,不仅硬度极高而且耐高温,用于镀层能有效改善镀层整体机械性能。此外,对纳米材料和新型电刷镀技术进行充分结合,通过镍包覆处理所用纳米粉表面,能大幅提高鍍层中纳米粉的总沉积数量,保证镀层中纳米粉分布匀称性。由于纳米材料具有弥散强化作用,形成的镀层在此作用下可以表现出远好于单一镀层的综合性能。目前,该技术已广泛用于轴承及轴承座等零部件,对受损的零部件表面实施修复与强化,提高镀层在标准负荷作用下的抗磨损及抗疲惫实力2。 2.2 高速电弧喷涂 利用这项技术可以制作具有极强耐磨性能、防滑
6、性能和防腐性能的土层,也可用于对磨损严峻的零部件进行修复与强化。相对于传统电弧喷涂技术,新技术粒子速度较高,且具有更好的雾化效果;增加涂层结合强度,无论是粗糙度还是孔隙率均较低。此外,这项技术还具有成本低、效率高和质量好等优势,在当前的发动机再制造领域有良好发展前景。现阶段主要利用该技术形成复合式涂层,以此复原原有轴径尺寸,同时还能显著提高耐磨性能与表面硬度,最终使综合性能均得以大幅提高。 2.3 划伤快速填充 该技术主要是借助脉冲点焊装置及专用材料修复零部件上被划伤的部位。利用高能电脉冲来大幅提高温度,促使经过先行处理的零部件表面及新材料发生熔化,然后对两者进行微区焊接。这项技术可以对零部件
7、发生的棱边损伤、磨损及沟槽进行急速修补,使零部件复原到原来的形态与尺寸,精度满意设计要求,质量牢靠。 2.4 纳米固体润滑干膜 随着表面减摩大量引入,各种机械特殊是汽车机械的润滑性、耐蚀性、耐磨性等性能明显提升设备寿命得以大幅延长,可长时间稳定运行,大量削减了修理的次数。而固体润滑干膜则属于全新减摩技术,可在高温或超低温、高负荷及真空等特别条件下进行有效润滑。 该技术通过具有抗磨性能的纳米粒子的适量添加,对干膜自身润滑性能及耐磨性实力予以改善,可以在一般润滑油脂无法运用的条件下依旧实现润滑,而且还不会造成污染与渗漏。比如,采纳纳米氧化铝为添加粒子的干膜,其耐磨性能最高可以提升5倍。另外,这种全
8、新的润滑膜对摩擦部位形态和尺寸没有要求,具有极高的适用性,并且还能改善动密封与防腐蚀等其它性能,削减机械运转时产生的振动及噪音。现在这项技术已广泛用于大型载货汽车,在提高零部件耐磨性能,削减摩擦与腐蚀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成效3。 除此之外,超音速等离子喷涂与纳米减摩原位动态自修复等新技术也正用于再制造,渐渐起到重要作用。其中,前者将等离子弧作为主要热源,将复合粉或微纳米陶瓷粉作为喷涂材料,在喷涂前将其加热至熔融的实际状态,然后在超音速射流作用下形成高强涂层,这一涂层的孔隙率一般很低,特殊适用于再制造领域。而后者则是将由纳米材料制成的添加剂添加到润滑油当中,然后通过摩擦化学作用使零部件表面产生微损伤
9、复原,可有效减小零部件的磨损,并起到肯定降低油耗的作用,保证零部件运用率,充分发挥其良好性能。 2.5 质量限制 对生产和制造来说,质量是每个产业的生存、发展的生命!对于再制造而言,其质量限制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板块:毛坯件基本性能及尺寸数据等的检测和推断;加工时的过程优化及动态监督与限制;产品成型的无损检测和正常生产状况下进行破坏性抽检。毛坯件是再制造加工主要原材料,不仅具有独特性,而其性能往往不稳定,须要在正式加工前进行全面检测,这是保证产品质量的重要基础。从废舊产品中拆下的零部件,必需进行全面检测,然后以检测结果为依据,通过评价,确定这一零部件是否适合再制造,同时编制相应的方案。对内部质量进
10、行检测时,一般采纳无损检测方法,内容包括强度、应力集中、孔隙及裂纹,确认是否存在对零部件后续运用有较大影响的缺陷。常用技术包括超声检测、射线检测等,也可运用工业内窥镜干脆进行检测。对毛坯件进行外观检测,重点是检查其外形尺寸和表面性能是否满意要求。假如毛坯件形态规则,则可由人工运用一般工具进行检测即可,而那些形态较为困难的零部件,要运用特地的检测工具,比如现在常用的三坐标测量装置。产品成型后需做质量检验,根据现行检验标准严格执行。产品入库前,要对其整体外观、加工精度、性能参数等进行全面检验。通过检验,能明确产品的质量是否满意质量等级要求,若存在缺陷,还要对其进行类型、位置、成因和严峻程度进行预料
11、,最终为后续的质量改进工作供应参考依据4。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发动机是汽车的重要组成零部件,干脆影响到汽车的动力和性能,同时发动机又是汽车中较易损坏和发生故障的部分。因此,通过对再制造技术的合理应用,能有效解决发动机磨损等问题,并使发动机具有更丰富的性能,延长运用寿命,削减汽车修理次数。 参考文献 1郑文城.我国汽车发动机再制造技术发展探讨J.广东教化:职教,2022(7):186188. 2李振兴,佟立新,王海明.论我国汽车发动机再制造技术价值与发展J.中国科技投资,2022(08):2324. 3娄义峰.我国汽车发动机再制造技术的应用价值及技术J.中国科技财宝,2022(11):2021. 4朱 艳,张新岩,王 帅.车用发动机再制造产业发展影响因素分析J.汽车好用技术,2022(10):241244. 收稿日期:2022-11-16 作者简介:韦志成(11019-),男,助理工程师,本科,主要从事制造技术工作。 第7页 共7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