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中毒及应急处置128.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食物中毒及应急处置128.ppt(2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食物中毒事件及应急处置vv食物中毒食物中毒n n概念 进食了含有进食了含有生物性生物性、化学性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或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或者把有毒有害物质当作食品摄入而出现的非传染性者把有毒有害物质当作食品摄入而出现的非传染性急性、急性、亚急性亚急性疾病。食物中毒是食源性疾病的疾病。食物中毒是食源性疾病的暴发形式暴发形式。n n特点 1 1、中毒病人在相近的时间内均食用过某种共同的中毒食品,、中毒病人在相近的时间内均食用过某种共同的中毒食品,未食用者不发病未食用者不发病 2 2、潜伏期短,发病急骤,短时间内有多人发病、潜伏期短,发病急骤,短时间内有多人发病 3 3、所有中毒病人临床表现相似,
2、病程短、所有中毒病人临床表现相似,病程短 4 4、停止食用中毒食品后,发病很快停止、停止食用中毒食品后,发病很快停止 5 5、人与人之间无传染性、人与人之间无传染性 6 6、有一定的季节性、有一定的季节性食物中毒食物中毒n n危害 食物中毒是一类经常发生的、对人民健康和生命造成严重食物中毒是一类经常发生的、对人民健康和生命造成严重损害的中毒性疾病,多年来其中毒发生起数、中毒人数和损害的中毒性疾病,多年来其中毒发生起数、中毒人数和死亡人数一直居高不下,给病人、家庭、社会造成了沉重死亡人数一直居高不下,给病人、家庭、社会造成了沉重的经济负担,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不容忽视的影响,是我的经济负担,给社会
3、经济发展带来不容忽视的影响,是我国现阶段最为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国现阶段最为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n n分类n n细菌性食物中毒细菌性食物中毒n n真菌毒素性食物中毒真菌毒素性食物中毒n n化学性食物中毒化学性食物中毒n n有毒动植物食物中毒有毒动植物食物中毒n n投毒性食物中毒投毒性食物中毒哪些原因可导致食物中毒等食源性疾病发生哪些原因可导致食物中毒等食源性疾病发生 n n冷藏方法不正确,如将煮熟的食品长时间存放于室温下冷冷藏方法不正确,如将煮熟的食品长时间存放于室温下冷却,把大块食物贮存于冰柜中,或冷藏温度不够。却,把大块食物贮存于冰柜中,或冷藏温度不够。n n从烹调到食用的间隔时间太长
4、,使细菌有足够的繁殖时间。从烹调到食用的间隔时间太长,使细菌有足够的繁殖时间。n n烹调或加热方法不正确,加热不彻底,食物中心温度低于烹调或加热方法不正确,加热不彻底,食物中心温度低于7070。n n由病原携带者或感染者加工食品。由病原携带者或感染者加工食品。n n使用受污染的生食品或原辅料。使用受污染的生食品或原辅料。n n生熟食品交叉污染。生熟食品交叉污染。n n在室温条件下解冻食物。在室温条件下解冻食物。n n厨房设备、餐具清洗、消毒方法不正确。厨房设备、餐具清洗、消毒方法不正确。n n使用了来源不安全的食物。使用了来源不安全的食物。n n加工制备后的食物受污染。加工制备后的食物受污染。
5、食物中毒症状n n食物中毒者最常见的症状是剧烈的呕吐、腹泻,同时伴有中上腹部疼痛。常会因上吐下泻而出现脱水症状,如口干、眼窝下陷、皮肤弹性消失、肢体冰凉、脉搏细弱、血压降低等,最后可致休克。常见的植物性食物中毒常见的植物性食物中毒v v生豆浆中毒n n毒性毒性胰蛋白酶抑制剂抑制蛋白质胰蛋白酶抑制剂抑制蛋白质消化和吸收消化和吸收/皂素刺激胃粘膜皂素刺激胃粘膜n n剂量剂量(以脲酶计以脲酶计):儿童儿童60mg/kg 60mg/kg 成人成人200mg/kg200mg/kgn n症状症状 :较轻:较轻 不发热不发热 胃肠刺激症状胃肠刺激症状 n n预防:防预防:防“假沸假沸”,全沸后再持续加热,全
6、沸后再持续加热1010分钟分钟 。常见的植物性食物中毒常见的植物性食物中毒发芽土豆中毒 n n毒性 龙葵素龙葵素 耐热耐热 耐酸耐酸 不溶于水不溶于水 腐蚀性和粘膜刺激腐蚀性和粘膜刺激;溶解血溶解血球,引起球,引起 脑血肿和水肿脑血肿和水肿;使运动和呼吸中枢麻痹使运动和呼吸中枢麻痹 n n剂量 中毒中毒200mg200mg,严重中毒,严重中毒300400mg300400mg n n症状 初始咽喉瘙痒初始咽喉瘙痒 舌腮麻木舌腮麻木 苦涩或呛辣感苦涩或呛辣感 心口烧灼或阵痛继之心口烧灼或阵痛继之 恶心呕吐恶心呕吐 腹痛腹泻腹痛腹泻 血压下降血压下降;体温升高体温升高 羞明畏光羞明畏光 惊厥抽搐惊厥
7、抽搐 瞳孔散大重症意识障碍瞳孔散大重症意识障碍 呼吸困难和昏迷呼吸困难和昏迷 因心衰因心衰 呼吸麻痹而呼吸麻痹而 致死但一般致死但一般1212天可康复天可康复 极少预后不良。极少预后不良。n n预防 低温低温 避光储存避光储存;彻底剜除芽及周围彻底剜除芽及周围0.5cm0.5cm后马铃薯后马铃薯常见的植物性食物中毒常见的植物性食物中毒扁豆中毒扁豆中毒n n毒性:皂素和红细胞凝集素毒性:皂素和红细胞凝集素 缺少剂量缺少剂量n n症状:咽干症状:咽干 恶心呕吐恶心呕吐 腹泻腹痛腹泻腹痛 四肢麻木四肢麻木 可因严重溶血可因严重溶血 呼呼吸麻痹或肾功能障碍而危及生命吸麻痹或肾功能障碍而危及生命 预后良
8、好预后良好n n预防:烧熟煮烂,预防:烧熟煮烂,100100经经1530 min1530 min蚕豆中毒 n n毒性:蚕豆嘧啶葡糖苷和伴蚕豆嘧啶核苷毒性:蚕豆嘧啶葡糖苷和伴蚕豆嘧啶核苷n n症状:起病急,病情重,进展快,预后差。症状:起病急,病情重,进展快,预后差。多发病于食后多发病于食后524524小时小时,皮肤粘膜发黄皮肤粘膜发黄,疲惫疲惫,嗜睡嗜睡,贫血血红蛋白尿。常贫血血红蛋白尿。常发生肝脾肿大发生肝脾肿大,食欲不佳食欲不佳,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眼结膜水肿苍白眼结膜水肿苍白,视网视网膜静脉扩张等。膜静脉扩张等。n n预防预防先天性溶血性贫血者把住先天性溶血性贫血者把住
9、“入口入鼻入口入鼻”关关 生熟都会中毒生熟都会中毒常见的植物性食物中毒常见的植物性食物中毒烂(腌)叶菜中毒 n n毒性毒性亚硝酸盐为强氧化剂亚硝酸盐为强氧化剂 使低铁使低铁HBHB氧化为高铁氧化为高铁HBHBn n剂量:中毒剂量:中毒0.20.5g0.20.5g,致死,致死13g 13g n n症状:胃肠反应症状:胃肠反应+紫绀紫绀 多多1 12 2天内恢复天内恢复 n n预防:蔬菜要新鲜,腌制菜要预防:蔬菜要新鲜,腌制菜要2020天后再吃天后再吃鲜黄花菜中毒 n n毒性:秋水仙碱毒性:秋水仙碱食入食入类秋水仙碱类秋水仙碱强烈刺激胃肠和肾脏系统强烈刺激胃肠和肾脏系统n n剂量:成人剂量:成人0
10、.10.10.2mg0.2mg (相当鲜黄花菜相当鲜黄花菜1 12 2两两)可可中毒中毒,20mg,20mg可致人死亡可致人死亡n n症状:咽干症状:咽干 烧心烧心 口渴口渴 恶心呕吐恶心呕吐 腹痛腹泻腹痛腹泻 严重者血便血严重者血便血尿或尿闭尿或尿闭食物中毒应急处置组织 食物中毒应急处食物中毒应急处食物中毒应急处食物中毒应急处置置涉及涉及涉及涉及 食品药品监管部门食品药品监管部门食品药品监管部门食品药品监管部门 卫生行政部门卫生行政部门卫生行政部门卫生行政部门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医疗救治机构医疗救治机构医疗救治机构医疗救治机构 其他有关部门其他
11、有关部门其他有关部门其他有关部门食物中毒应急处理职责n n食品药品监管部门:食品药品监管部门:n n1.1.1.1.组织制定实施预案组织制定实施预案组织制定实施预案组织制定实施预案n n2.2.2.2.统一组织、协调、指挥调查处理统一组织、协调、指挥调查处理统一组织、协调、指挥调查处理统一组织、协调、指挥调查处理n n3.3.3.3.指定调查处理的专业技术机构指定调查处理的专业技术机构指定调查处理的专业技术机构指定调查处理的专业技术机构n n4.4.4.4.采取临时控制措施采取临时控制措施采取临时控制措施采取临时控制措施n n5.5.5.5.发布信息发布信息发布信息发布信息n n6.6.6.6
12、.建立队伍,组织专家评定建立队伍,组织专家评定建立队伍,组织专家评定建立队伍,组织专家评定n n7.7.7.7.协调有关部门、物质准备协调有关部门、物质准备协调有关部门、物质准备协调有关部门、物质准备卫生行政部门:卫生行政部门:组织医疗救治组织医疗救治组织医疗救治组织医疗救治n n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职责: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职责:负责食物中毒负责食物中毒负责食物中毒负责食物中毒事件的技术调查、取证、处置、控制和评价工作事件的技术调查、取证、处置、控制和评价工作事件的技术调查、取证、处置、控制和评价工作事件的技术调查、取证、处置、控制和评价工作n n1.1.接报告后,立即派员赶赴现场接报告后,立即
13、派员赶赴现场n n2.2.尽快查明事件发生经过,查明中毒食品、确尽快查明事件发生经过,查明中毒食品、确定致病因素,查明原因定致病因素,查明原因n n3.3.采集食物中毒样品采集食物中毒样品n n4.4.提出采取控制措施提出采取控制措施n n5.5.协助医疗救治协助医疗救治n n6.6.组织力量及时、准确地开展样品检测组织力量及时、准确地开展样品检测n医疗救治机构职责:n n1.1.提供医疗救治提供医疗救治n n2.2.及时报告食物中毒(属地化原则)及时报告食物中毒(属地化原则)n n3.3.特效药物的储备特效药物的储备n n4.4.病历记录完整、详实病历记录完整、详实n n5.5.收集、保存有
14、关样品收集、保存有关样品n n6.6.协助有关专业技术机构调查工作协助有关专业技术机构调查工作n食物中毒发生单位的责任食物中毒发生单位的责任n n1.1.立即停止生产经营活动,并向所在地立即停止生产经营活动,并向所在地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报告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报告n n2.2.协助调查、如实提供细节协助调查、如实提供细节n n3.3.保留可疑食品、工具、现场保留可疑食品、工具、现场n n4.4.追回可疑食品追回可疑食品n n食物中毒的发现食物中毒的发现食物中毒事故可通过以下途径发现:食物中毒事故可通过以下途径发现:食物中毒事故可通过以下途径发现:食物中毒事故可通过以下途径发现:1.1.1.1.食源性
15、疾病监测系统食源性疾病监测系统食源性疾病监测系统食源性疾病监测系统;2.2.2.2.发生食物中毒或疑似食物中毒事故的单位报告发生食物中毒或疑似食物中毒事故的单位报告发生食物中毒或疑似食物中毒事故的单位报告发生食物中毒或疑似食物中毒事故的单位报告;3.3.3.3.接受食物中毒或疑似食物中毒病人治疗的单位报接受食物中毒或疑似食物中毒病人治疗的单位报接受食物中毒或疑似食物中毒病人治疗的单位报接受食物中毒或疑似食物中毒病人治疗的单位报告告告告;4.4.4.4.个人、单位、社会和媒体举报个人、单位、社会和媒体举报个人、单位、社会和媒体举报个人、单位、社会和媒体举报n n食物中毒事件分级食物中毒事件分级
16、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病人数达到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病人数达到3030例及以上时,应例及以上时,应按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处理,事件分级如下按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处理,事件分级如下 1 1、属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属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级级)的食物中毒事件:的食物中毒事件:一次食物中毒人数超过一次食物中毒人数超过100100人并出现死亡病例人并出现死亡病例;或出或出现现1010例以上死亡病例。例以上死亡病例。2 2、属较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属较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属较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属较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级级级级)的食物中毒事的食物中毒事的食物中毒事的食物中毒事件件件件 :一次食物中毒人数超过
17、:一次食物中毒人数超过:一次食物中毒人数超过:一次食物中毒人数超过100100人人人人;或出现死亡病或出现死亡病或出现死亡病或出现死亡病例。例。例。例。3 3、属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属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属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属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级级级级)的食物中毒事的食物中毒事的食物中毒事的食物中毒事件:件:件:件:发病人数在发病人数在发病人数在发病人数在30309999人,未出现死亡病例人,未出现死亡病例人,未出现死亡病例人,未出现死亡病例 对影响特别重大的食物中毒事件由国务院卫生行对影响特别重大的食物中毒事件由国务院卫生行对影响特别重大的食物中毒事件由国务院卫生行对影响特别重大
18、的食物中毒事件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报国务院批准后可确定为特别重大食物中政部门报国务院批准后可确定为特别重大食物中政部门报国务院批准后可确定为特别重大食物中政部门报国务院批准后可确定为特别重大食物中毒事件。毒事件。毒事件。毒事件。n n报告方式报告方式 分首次报告、进程报告和结案报告。根据事件的分首次报告、进程报告和结案报告。根据事件的严重程度、事态发展和控制情况及时报告事件进严重程度、事态发展和控制情况及时报告事件进程程n n报告内容报告内容 初次报告要快,包括事故的单位、地址、时间、初次报告要快,包括事故的单位、地址、时间、中毒人数、主要临床表现、可疑食物、处理情况、中毒人数、主要临床表现、
19、可疑食物、处理情况、联系电话等内容,还包括报告单位、报告人及联联系电话等内容,还包括报告单位、报告人及联系方式等;进程报告要新,根据事件的严重程度、系方式等;进程报告要新,根据事件的严重程度、事态发展和控制情况及时报告;结案报告要全,事态发展和控制情况及时报告;结案报告要全,不仅包括上述内容,还应有诊断、流行病分析、不仅包括上述内容,还应有诊断、流行病分析、经验教训等。经验教训等。报告时限和程序n n发生食物中毒或疑似食物中毒事故的单位发生食物中毒或疑似食物中毒事故的单位和和接受食物中毒或疑似食物中毒病人的医疗卫生人员,初步核实后2小时内向当地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报告n n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接报后,
20、应在初步核实后2小时内向同级人民政府和上级食品药品监管政部门报告。控制措施控制措施n n(一)对造成或可能造成食物中毒的食品,可以(一)对造成或可能造成食物中毒的食品,可以采取下列临时控制措施:采取下列临时控制措施:1 1、封存造成或可能造成食源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封存造成或可能造成食源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食品及其原料;的食品及其原料;2 2、封存被污染的食品工具、用具;、封存被污染的食品工具、用具;3 3、召回已售出的造成或可能造成食源性突发公共、召回已售出的造成或可能造成食源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食品。让消费者和有关部门知晓突发卫生事件的食品。让消费者和有关部门知晓突发事件,确保全部可疑食物
21、均被召回。如有必要,事件,确保全部可疑食物均被召回。如有必要,将有关情况通报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将有关情况通报食品药品监管部门;4 4、经过检验,属于被污染的食品,予以销毁或者、经过检验,属于被污染的食品,予以销毁或者安全化处理;未被污染的食品予以解封。安全化处理;未被污染的食品予以解封。n n(二)对造成突发事件或者有证据证明可能导致突发事件的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应当采取下列相应措施 1、考虑在突发事件的初期关闭相应的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立即停止生产经营活动;2、责令改正不正确的食品加工制作习惯;3、责令受感染的食品加工人员离开工作岗位,直至其临床症状消失48小时;4、封存造成或可能导致食源性突发
22、公共卫生事件的食品及其原料、工用具、设备等;5、配合调查,按有关部门的要求如实提供有关材料和样品;6、当发现中毒范围仍在扩展时,应立即向当地政府报告。发现中毒范围超出本辖区时,应通知有关辖区的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并向共同的上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报告;7、根据事件控制情况的需要,建议政府组织食药监部门、卫生、医疗、公安和新闻单位等部门采取相应的控制和预防措施。行政控制的注意事项行政控制的注意事项n n严格控制封存范围,尽量缩短控制时间,避免将严格控制封存范围,尽量缩短控制时间,避免将严格控制封存范围,尽量缩短控制时间,避免将严格控制封存范围,尽量缩短控制时间,避免将不相干的食品和物品列入封存范围,能封
23、存部分不相干的食品和物品列入封存范围,能封存部分不相干的食品和物品列入封存范围,能封存部分不相干的食品和物品列入封存范围,能封存部分的,不封存全部。对易腐易坏的食品物品,应尽的,不封存全部。对易腐易坏的食品物品,应尽的,不封存全部。对易腐易坏的食品物品,应尽的,不封存全部。对易腐易坏的食品物品,应尽量缩短封存时限,在责令当事人承担保全责任时,量缩短封存时限,在责令当事人承担保全责任时,量缩短封存时限,在责令当事人承担保全责任时,量缩短封存时限,在责令当事人承担保全责任时,酌情予以一定帮助。酌情予以一定帮助。酌情予以一定帮助。酌情予以一定帮助。n n 对封存价值高,批量大的食品、物品时要注意听对
24、封存价值高,批量大的食品、物品时要注意听对封存价值高,批量大的食品、物品时要注意听对封存价值高,批量大的食品、物品时要注意听取当事人的陈述和申辩,要把法律的规定讲深讲取当事人的陈述和申辩,要把法律的规定讲深讲取当事人的陈述和申辩,要把法律的规定讲深讲取当事人的陈述和申辩,要把法律的规定讲深讲透,避免简单、粗暴。尽量减少敌对情绪。当周透,避免简单、粗暴。尽量减少敌对情绪。当周透,避免简单、粗暴。尽量减少敌对情绪。当周透,避免简单、粗暴。尽量减少敌对情绪。当周围群众表示不满时,应做出必要的解释,争取支围群众表示不满时,应做出必要的解释,争取支围群众表示不满时,应做出必要的解释,争取支围群众表示不满
25、时,应做出必要的解释,争取支持与协助持与协助持与协助持与协助n n 检验和卫生学评价后认为可解封的应尽快解封检验和卫生学评价后认为可解封的应尽快解封检验和卫生学评价后认为可解封的应尽快解封检验和卫生学评价后认为可解封的应尽快解封食物中毒事件专题总结报告的撰写n n(一)前言(一)前言 突发事件的简短总结。突发事件的简短总结。n n(二)背景(二)背景 1 1、描述事件发生的背景。事件是否与特殊场合有关?、描述事件发生的背景。事件是否与特殊场合有关?2 2、哪些个体与突发事件有关?人口学特征,包括年龄、性、哪些个体与突发事件有关?人口学特征,包括年龄、性别、职业等。别、职业等。3 3、病例人数(
26、哪些符合病例定义的人)。、病例人数(哪些符合病例定义的人)。4 4、暴露人数。、暴露人数。5 5、病例的临床表现,包括:生病、住院、死亡、症状和体、病例的临床表现,包括:生病、住院、死亡、症状和体征等。征等。6 6、事件发生地点,例如:家庭、工作单位、学校等。、事件发生地点,例如:家庭、工作单位、学校等。食物中毒事件专题总结报告的撰写 n n(三)方法(三)方法 1 1、采用了哪些调查方法?例如,病例对照研究、采用了哪些调查方法?例如,病例对照研究、队列研究等。队列研究等。2 2、开展了哪些实验室检测?实验室检测是依据临、开展了哪些实验室检测?实验室检测是依据临床表现还是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床表
27、现还是流行病学调查结果?3 3、调查资料的统计分析方法。、调查资料的统计分析方法。n n(四)结果(四)结果 1 1、描述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包括流行曲线、各类、描述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包括流行曲线、各类图表。图表。2 2、分析致病因子、原因食品、事件的引发因素。、分析致病因子、原因食品、事件的引发因素。3 3、实验室检测结果,是否支持假设。、实验室检测结果,是否支持假设。食物中毒事件专题总结报告的撰写n n(五)讨论(五)讨论n n(六)控制措施(六)控制措施n n(七)控制效果评价(七)控制效果评价 1 1、主要的问题是否已经解决。、主要的问题是否已经解决。2 2、评价控制措施的效应。、评价控制措施的效应。3 3、评价目前的监测系统。、评价目前的监测系统。n n(八)总结经验教训(八)总结经验教训 1 1、目前的监测系统是否足以预测未来的暴发?哪、目前的监测系统是否足以预测未来的暴发?哪些地方需要改进?些地方需要改进?2 2、探讨重要的发现。、探讨重要的发现。谢谢!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