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邵东县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Word版含答案).doc
《湖南省邵东县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Word版含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邵东县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Word版含答案).doc(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湖南省邵东县高三第三次月考试卷语文卷面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一、 现代文阅读(一) 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个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诗品与人品肖瑞峰我们经常说两句话,“文如其人”“言为心声”。中国古代传统诗论习惯于将诗品与人品相联系,以为人品决定诗品,诗品出于人品,因而总是强调“有第一等襟抱,第一等学识,才有第一等真诗”。考察中国古典诗歌的历史流程,“文如其人”确实是比较普遍的现象,这是一种史实,但我要向大家揭示的另一史实是,在中国古代诗歌史上,也不难找到“言非心声”的例证,在一些诗人那里,诗品和人品其实是割裂的,背离的,永选无法契合的。如果坚持认为“诗品醇者,人品必
2、正”,显然是一种罔顾文学史实的想当然的误判。提及“诗品”,熟悉中国文学史的很容易联想到梁代钟嵘和唐代司空图的两部同名著作,所谓“品”,是就区分诗歌的不同风格、境界而言的,可以理解为类别。今天我们讨论的“诗品”,有别于钟嵘、司空图的指称,指的是诗的品质、品格和品味;与此相应,所谓“人品”指的是人的品行、品性、品德。人们常常将诗品与人品相提并论。二者之间确实有密切的联系,但却不能等同,也无法对应。它们呈现出的是若即若离、错综复杂的双边关系。主张诗品与人品相统一,是追求诗歌理想与人格之美彼此契合的集中反映。在这方面最简明的一个论断就是清人刘熙载在艺概中倡言:“诗品出于人品。”最早将诗品与人品联系在一
3、起的是先秦时期的“诗言志”思想。所谓“诗言志是指诗应当抒写人的情志,应当是人的心灵世界的外在表现。这实际上已涉及到“文如其人”和“言为心声”的命题。“文如其人”这一命题,可以追溯至汉代扬雄的法言问神、梁代刘勰的文心雕龙体性。但从现存的文献看,明确表述“文如其人”这一命题的是苏轼的答张文潜书:“子由之文实胜仆,而世俗不知,乃以为不如。其为人,深不愿人知之;其文如其为人,故汪洋淡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这段话是苏轼评论他弟弟的。后人都认为三苏里面最有才气的是苏轼而不是苏辙。在苏轼的眼里,弟弟的文章超过了他,而世人不理解。后来表达类似“文如其人”的观点就太多了,比如徐增而庵诗话
4、里提到,诗是人心灵的一种外化表现,见诗如见其人。验之创作实践,在中国诗歌史上,确实有许多诗人的诗品与人品是统一的,和谐的,读其诗,可以推知其人;反之,观其人,亦可想见其诗。比如李白,文如其人的典型代表;比如刘禹锡,中国古典诗歌中不屈的典型。在中国诗歌史上,“言非心声”的情况也很多。相当一部分诗人的诗品与人品其实是割裂的,背离的,永远无法契合的,以致出现了创作与生活严重脱节的现象:诗品高洁,而人品卑劣。读其诗,分明为志士仁人;观其行,显然是无耻败类。西晋诗人潘岳,后世称他潘安,是少有的美男子代表。他在作品闲居赋中,描述自己对功名的蔑视之情。但现实是,权贵贾谧手下有二十四个谄友,排在首位的就是潘安
5、。南宋开国皇帝宋高宗赵构,畏敌如虎,丧权辱国,但是读他的诗题金山却是豪气万丈:“屹然天立镇中流,弹压东南二百州。狂虏来临须破胆,何劳平地战貔貅。”俨然以御敌英雄自命。这可归因于人格的二重性:内心深处未必无意御敌,却因懦弱自私故而终不敢御敌。考察中国古典诗歌的历史流程,尽管“言非心声”的现象并不罕见,也许永远无法杜绝,但我们仍然倡导坚守“文如其人”的传统,倡导诗品与人品的统一,鄙弃诗品与人品相背离的非正常行为。我们有理由强调:欲醇诗品,先正人品。只有不断加强道德修养,实现人格的自我完善,才能真正提升诗的品质、品格和品位,达到诗品与人品的完美融合。要正诗品就要像孟子说的,养吾浩然之气。(节选自浙江
6、人文大讲堂有删改)1根据文本,下列选项中无法说明“有第一等襟抱,第一等学识,才有第一等真诗”的一项是( )(3分)A对中国古典诗歌发展的历程做一个全面的考察,“文如其人”确实比较普遍,这是一种史实。B诗的品质、品格和品位不断提升,人的品行、品性、品德也会不断提升。C清人刘熙载在艺概中倡言:“诗品出于人品。”可见主张诗品与人品相统一,是追求诗歌理想与人格之美彼此契合的集中反映。D要达到诗品和人品的完美融合,就要像孟子说的,养浩然之气。2下列选项,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A“文如其人”“言为心声”等由来已久的说法,说明我们直在倡导诗品与人品的统一。B世人以为苏轼的才气胜于苏辙,苏轼却认为苏
7、辙的文章超过了他,苏辙其文如其为人,诗品和人品达到了统一。C我们只要倡导坚守“文如其人”的传统,倡导诗品与人品的统一,鄙弃诗品与人品相背离的非正常行为,就可以杜绝“言非心声”的现象。D李白、刘禹锡的“文如其人”和潘安、赵构的“言非心声”形成了对比,说明了“诗品与人品”并不能完全相统一。3综观全文,下列理解和分研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诗品与人品是可以统一的,这是对诗歌理想与人格之美彼此契合的追求。B诗品出于人品。诗如其人,从作品中就足见其人的品质、德行,有了好的人品,就能创造出优秀的作品。C诗人尽量达到诗品与人品的完美结合,坚守“文如其人”的传统,加强道德修养,实现人格的自我完善。D诗品
8、与人品也有割裂、背离、无法契合的情况,以致出现了创作与生活严重脱节的现象。(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材料一:由人民网开展的2015年两会热点调查显示,食药品安全以428845票位居热点排行第四,关注度仅次于收入分配、重拳反腐、经济新常态。两会上有关食品安全的提案议案非常多,代表委员们的提案议案高度聚焦食品安全,回应了网民对食品安全的高热关注,食品安全的官民舆论场达到“最大公约数”。附表“最关心哪些食品安全问题”调查(摘编自2015年全国两会舆情速递,2015年12月17日人民网)材料二:尽管国家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出台了食品安全法又成立了国务院食品安全
9、委员会,但由于食品安全领域的积弊由来已久,彻底解决从农田到餐桌的安全还需要很长的过程。目前我国食品工业整体发展水平较低,大多数食品生产规模小、集约化程度低,经营方式落后,普遍缺乏必要的食品安全监管设施。企业缺乏规模直接导致企业间的恶性竞争:盲目降低价格、放松生产监管、忽视食品质量。恶性竞争的后果是出现大量低劣食品的挤出效应,破坏了公平的市场秩序。除了故意的恶性竞争带来的食品危机外,还有一些食品安全事故是由于部分食品生产企业缺乏相关生产知识,不了解食品添加剂的限制等原因出现的非故意的食品安全问题。土壤重金属超标对食品安全的影响则是近年来频繁出现的一类新问题。我国每年因污染超标影响的农产品已经是一
10、个很大的数字。这些农产品不仅影响人体健康,而且最近几年来还导致一些地区出现群体性事件。除了企业自身的问题外,现行食品安全分段监管的模式存在缺陷,这种管理机制上的问题造成了食品安全更大的漏洞。我国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长期以来采取的是分段监管为主、品种监管为辅的模式,监管权限分属卫生、农业、食品药品监督、质检、工商等多个部门,各监管部门容易从自身利益出发,遇到好处抢监管,遇到难题齐推诿。有识之士提出,食品安全应该纳入各级政府的政绩考核,进一步完善食品安全法,加大对不法企业的处罚力度。在监管模式方面,探索国家全程监管、地方重点监管和民间参与监管的三位一体模式。首先,对米面粮油肉蛋等老百姓日常必备的食品
11、和婴幼儿食品实行全过程监管,从源头加大检查力度,对各环节严格把关,切实保障食品安全。对地域性较强的食品,由地方政府组织力量从生产、加工、销售环节重点监管。另外,还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模式,建立民间监督体系。同时,国家应该加大对食品安全基层监管部门的投入。目前食品安全基层监管部门面临经费、设备、人员不足的困境,有的县级检验机构已经处于半停止状态,几年前政府投资建设的蔬菜残留药检监测中心,实际上已经没有运作。另外,相关部门应摸清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底数,建立完善的监测体系。同时,加强对农产品产地环境污染源的治理。既要切断污染源,减少农产品产地的新增污染,又要对污染地进行治理修复,对比较严重的地区进行治理
12、试点。(摘编自农田到餐桌安全如何监管, 2016年3月10日中国青年报,有删改)4下列关于食品安全相关情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食品安全是众高度关注的问题,并且也得到了两会委员的高度重视和媒体积极回应。B图表显示,6项食品安全问题调查中“奶制品和奶源”问题关注度略低,其它大致相当。C.目前我国食品安全分段监管的模式存在缺陷,由此也导致了食品安全漏洞的频繁显现。D各个食品生产企业的恶性竞争以及缺乏安全生产知识是导致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要因素。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材料一显示了食品安全成了举国上下关注的问题,并指出了民众最关心的6个方面,材料二概
13、括了食品安全存在的原因。B尽管政府重视,法律具备,但由于我国在食品安全领域方面存在积聚已久的弊,想根本解决食品安全问题是难以实现的。C目前我国食品工业的整体发展水平较低,许多食品生产企业规模小,经营方式落后,因此难以保证食品生产的安全系数。D.近几年发生的食品安全事故大多与食物赖以生长的土壤重金属超标有一定的关系,由此也导致一些地区出现群体性事件。6.就食品安全的监管问题,文章提出了哪些合理的建议,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6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古渡头叶紫太阳渐渐地隐没到树林中去了,晚霞散射着一片凌乱的光辉,映到茫无际涯的淡绿的湖上,现出各种
14、各样的色彩来。微风波动着皱纹似的浪头,轻轻地吻着沙岸。破烂不堪的老渡船,横在枯杨的下面。渡夫戴着一顶尖头的斗笠,弯着腰,在那里洗刷一叶断片的船篷。我轻轻地踏到他的船上,他抬起头来,带血色的昏花的眼睛,望着我大声说道:“过湖吗,小伙子?”“唔,”我放下包袱,“是的。”“那么,要等到明天啰。”他又弯腰做事去了。“为什么呢?”我茫然地,“我多给你些钱不能吗?”“钱?你有多少钱呢?”他的声音来得更加响亮了,教训似的。他重新站起来,抛掉破篷子,把斗笠脱在手中,立时现出了白雪般的头发,“年纪轻轻,开口就是钱,有钱就命都不要了吗?”我不由得暗自吃了一惊。他从舱里拿出一根烟管,饱饱地吸足了一口,接着说:“看你
15、的样子也不是一个老出门的。哪里来的呀?”“从军队里回来。”“军队里?”他又停了一停,“是当兵的吧,为什么又跑开来呢?”“我是请长假的。我妈病了。”“唔!”两个人都沉默了一会儿,他把烟管在船头上磕了两磕,接着又燃第二口。夜色苍茫地侵袭着我们的周围,浪头荡出了微微的合拍的呼啸。我的心里偷偷地发急,不知道这老头子到底要玩什么花头。于是,我说:“既然不开船,老人家,就让我回到岸上去找店家吧!”“店家,”老头子用鼻子哼着,“年轻人到底不知事。回到岸上去还不同过湖一样的危险吗?到连头镇去还要退回七里路。唉!年轻人就在我这船中过一宵吧。”他擦着一根火柴把我引到船艘后头,给了我一个两尺多宽的地方。好在天气和暖
16、,还不至于十分受冻。当他再擦火柴吸上了第三口烟的时候,他的声音已经和缓多了。我躺着,一面细细地听着孤雁唳过寂静的长空,一面又留心他和我谈的一些江湖上的情形,和出门人的秘诀。“就算你有钱吧,小伙子,你也不应当说出来的。这湖上有多少歹人啊!我欢喜你这样的孝顺孩子。是的,你的妈妈一定比我还欢喜你,要是在病中看见你这样远跑回去。只是,我呢?我,我有一个桂儿。你知道吗?我的桂儿,他比你大得多呀!你怕不认识他吧?外乡人那个时候,我们爷儿俩同驾着这条船。我给他收了个媳妇”“他们呢?”“他们?那一年,北佬来,你知道了吗?北佬打了败仗,从我们这里过,我的桂儿给北佬兵拉着,要他做伕子。桂儿,他不肯,脸上一拳!我,
17、我不肯,脸上一拳!小伙子,你做过这些个丧天良的事情吗?“小伙子!你看,我等了一年,我又等了两年,三年我的儿媳妇改嫁给卖肉的朱胡子了,我的孙子长大了。可是,我看不见我的桂儿,我的孙子他们不肯给我他们说:等你有了钱,我们一定将孙子给你送回来。可是,小伙子,我得有钱呀!“结冰,落雪,我得过湖;刮风,落雨,我得过湖“年成荒,捐重,湖里的匪多,过湖的人少,但是,我得找钱“小伙子,你是有爹妈的人,你将来也得做爹妈的。我欢喜你,要是你真的有孝心,你是有好处的,像我,我一定得死在这湖中。我没有钱,我寻不到我的桂儿,我的孙子不认识我,没有人替我做坟,没有人给我烧纸钱我说,我没有丧过天良,可是天老爷他不向我睁开眼
18、睛”他逐渐地说得悲哀起来,终于哭了,不住地把船篷弄得呱啦呱啦地响;他的脚在船舱边下力地蹬着。可是,我寻不出来一句能够劝慰他的话,心头像给什么东西塞得紧紧的。外面风浪渐渐地大了起来,我翻来覆去地睡不着,他也翻来覆去地睡不着。可是,第二天,又是一般的微风,细雨。太阳还没有出来,他就把我叫起了。他的脸上丝毫看不出一点异样的表情来,好像昨夜间的事情,全都忘记了。我目不转睛地瞧着他。“有什么好瞧呢?小伙子!过了湖,你还要赶你的路程呀!”离开渡口,因为是走顺风,他就搭上橹,扯起破碎风篷来。他独自坐在船艘上,毫无表情地捋着雪白的胡子,任情地高声朗唱着:我住在这古渡前头六十年。我不管地,也不管天,我凭良心吃饭
19、,我靠气力赚钱!有钱的人我不爱,无钱的人我不怜! (有删改)7、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作品以抒情的笔调叙述了渡夫的人生遭遇和心灵世界,反映了动荡不安的现实,表达了作者对底层劳动人民的同情和对当时社会的不满。B渡夫不愿马上开船送“我”过湖,还教训“我”:“年纪轻轻,开口就是钱,有钱就命都不要了吗?”这让“我”暗自吃惊,因为“我”担心他谋财害命。C渡夫没有让“我”回到岸上去,而是让“我”在他船里过一宵,因为他看“我”太年轻,怕“我”遇到不测,想告诉“我”一些江湖上的情形和出门在外的经验。D第二天一早,“我”被渡夫叫起来之后,目不转睛地瞧着他,发现他的脸上没有什
20、么异样的表情,想知道他为什么把昨夜的事情全都忘记了。8、作品中的渡夫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9、作品为什么以渡夫的任情高歌为结尾?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6分)二、 古诗文阅读(34分)(一) 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杨士奇,泰和人。建文初,集诸儒修太祖实录,士奇已用荐征授教授当行,王叔英复以史才荐。遂召入翰林,充编纂官。永乐五年,广东布政使徐奇载岭南土物馈廷臣,或得其目籍以进。帝阅无士奇名,召问。对曰:“奇赴广时群臣作诗文赠行臣适病弗预以故独不及令受否来可知且物微当无他度”帝遽命毁籍。六年,帝北巡,命与蹇义、黄淮留辅太子。太子喜文辞,王汝玉以诗法进。士奇曰:“殿下当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湖南省 邵东县 上学 第三次 月考 语文试卷 Word 答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