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安全管理管理制度(优秀10篇).docx
《工厂安全管理管理制度(优秀10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厂安全管理管理制度(优秀10篇).docx(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工厂安全管理管理制度(优秀10篇)工厂安全管理制度 篇一 一、目的 为指导重大危险源的辨识,规范工厂的危险源管理,保证工厂的安全生产,保障员工的人身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工厂内的重大危险源管理。 三、职责与分工 主管部门;工厂办公室负责指导本公司重大危险源辨识和对重大危险源的管理工作。 相关部门;工厂各班组负责本班组重大危险源的辨识和管理工作。 四、内容与要求 1、重大危险源辩识 重大危险源;指长期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贮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临界量;指对于某种或某类危险物质规定的数量,若单元中的物质数量等于或超过该数量,则该
2、单元定为重大危险源。 2、重大危险源的管理 (一)工厂自行对重大危险源进行安全评估,并根据评估结论、意见进行改进,保证重大危险源单元处于良好的安全状态。 (二)生产车间配有事故消防水源、灭火器、防毒面具、空气呼吸器、防毒衣等消防防护用品,做为处理事故之用,所属工厂要加强管理,使之处于良好的备用状态。 (三)加强重大危险源的检查。所属区域操作工要做好当班的巡回检查;管理人员至少每天巡检一次;工厂安全员至少每周巡检一次,每月进行一次综合检查。查静电跨接,查避雷设施,查安全附件等。查出问题立即整改,不能整改的,立即上报。 (四)严格外来人员登记制度无关人员严禁进入库区,非本工序、本车间人员确需进入的
3、,必须经领导批准,并由工厂人员陪同,进入重大危险源单元必须严格登记,库区管理员交待清注意事项并监护。 (五)重大危险源应急预案编制及演练 工厂按应急预案的编写导则,编制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工厂员工发现险情必须迅速启动事故应急预案进行处理并上报。 (六)重大危险源登记 工厂对所有重大危险源进行了登记建档,并严格进行检查,监控,使危害辩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成为一个持续的过程。 工厂安全管理制度 篇二 1、为了确保人身安全、机电设备正常运行,降低消耗,保证生产用电、维修用电的安全,特制订车间安全用电管理制度。 2、严禁指派无证电工管电,生产线上停送电操作由值班电工执行。并且办理停送电手续,其
4、他任何人不得进行操作。 3、车间所有临时用电(电焊机、水泵、照明、切割机、磨光机等)必须由电工安装接线,不得私拉乱接,特殊情况的接电必须经车间领导同意。 4、电气设备维修、检修必须由正式电工进行作业。 5、设备投料前,尽量减少空机运转时间。减少耗电(指不检查设备时)。 6、车间电力室、变压器室、电器设备上的安全标志牌,除原来放置人员或负责的运行值班人员外,其他任何人员不准移动,也不得随意乱挂或摘除。 7、车间电力室非工作人员及外来人员不准随便出入。 8、检修设备时应切断电源,挂好警示牌,必要时派专人监护。 9、所有车间人员不准用电炉,碘钨灯等烧饭、取暖。 10、电工作业时,应正确穿戴防护用品。
5、不准带电作业,特殊情况下,须虎知道采取安全措施,并有人监护。检修高压电气设备,必须先断电、放电、验电,确认已经放电完全了才可进行检修。 11、使用手持电动工具时,必须检查电缆有无破损,烧蚀以及绝缘情况。 12、使用电气设备时,遇紧急情况的应立即切断电源。 13、非电工不准拆装、修理电气设备,发现破损的电线、开关、灯头及插座应及时与电工联系修理,不得带故障运行。 14、移动非固定安装的电气设备时,如:电风扇、照明灯、电焊机等,必须先切断电源再移动。导线要收拾好,不得在地面上拖来拖去,以免磨损。 15、工作台上机床使用的局部照明灯的电压不得超过36V。 16、不准使用检修中机器的电气设备。 17、
6、不准用水冲洗各带电体,如电机、开关盒、线槽等。 18、发现有漏电情况时,马上停机,将电源关掉后立即去找电工处理。 19、在更换保险丝时,要按负荷选择合格保险丝,不得任意加大或以铜丝代替。 20、严禁用铁柄毛刷清扫或用湿布擦拭电器开关。 工厂安全管理制度 篇三 1、车间安全技术员在生产主管的领导下,负责车间的安全技术工作,贯彻上级安全生产的指示和规定,并检查督促执行。在业务上接受安全监督部门的指导,对班组安全员进行业务指导。有权直接向安全技术监督部门汇报工作。 2、负责或参与制定、修订车间有关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并检查执行情况。 3、负责编制车间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和隐患整改方案,及
7、时上报和检查落实。 4、协助车间主任做好职工的安全思想、安全技术教育工作,负责新入厂人员的车间级安全教育、指导并督促检查班组(岗位)的安全教育。 5、负责安排并检查班组安全活动,经常组织防反事故演习。 6、按照安全技术规范、标准的要求,参加车间新建、改建、扩建工程的设计、竣工验收和设备改造、工艺条件变动方案的“三同时”审查,落实设备装置检修、停开工的安全措施。 7、负责车间安全技术装备、灭火器材、防护和急救器具的管理,掌握车间尘毒情况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8、每天深入现场检查,发现隐患及时整改。制止违章作业,在紧急情况下对不听劝阻者,可停止其工作,并立即报请领导处理。检查落实动火安全措施,确保
8、动火安全。 9、参加车间各类事故的调查处理,负责统计分析,按时上报。 10、健全完善安全管理基础资料,做到齐全、实用、规范化。 安全疏散设施管理制度 篇四 一、建立逐级消防安全责任制和岗位消防安全责任制,明确各自职责,落实巡查检查制度。 二、公司安全部人员每日对公司进行防火检查。公司安全部、环安部每月对公司进行防火检查并复查追踪改善。 三、检查中发现火灾隐患,检查人员应填写记录,并按照规定,要求有关人员在记录上签名。 四、检查部门应将检查情况以书面形式及时通知受检部门,受检部门负责人应按通知要求及时整改火灾隐患。 五、对检查中发现的火灾隐患未按规定时间及时整改的。,根据公司规定给予处罚。 工厂
9、安全管理制度 篇五 1、领导重视,措施完善,把安全工作放在本单位各项工作的首位。 2、健全各项安全制度,建立安全责任制,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并有专人负责此项工作,层层签订安全责任书。 3、建立健全安全保卫制度,对财务室及贵重物品要有专人负责,确保安全。 4、校办工厂要有一个独立封闭的环境,要与教学区和学生活动区分离,一以确保学校和师生的安全。 5、对校办工厂的职工要进行岗前培训,对从事特殊行业的职工要按照国家有关部门的具体要求参加培训,并取得从业资格。 6、加强对职工的安全知识培训,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做好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7、定期检查更换消防器材,配足消防材料,防止火
10、灾事故发生。 8、定期检查电路设备,严禁线路私拉乱扯,确保工厂安全运行。 防火巡查检查制度 篇六 一、新职工入厂,须进行消防安全的职前培训,培训内容包括:消防安全基本常识、灭火器及消火栓的操作使用等。 二、对每名员工每年至少进行一次消防安全培训教育,培训情况记录存档。 三、公司每个季度对全体职工进行疏散演习,对义务消防队员进行灭火演习专门培训,使每个队员都能熟练使用灭火器材。 四、公司的消防安全责任人、消防安全管理人、专兼职消防管理人员、消防控制室的操作人员等有关人员应接受消防安全专门培训。 五、电焊、气焊、锅炉工等在具有火灾危险区域作业的人员和自动消防系统的操作人员,必须经过消防培训,持证上
11、岗。 六、各车间、班组等部门展开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应根据各部门、各阶段、各字的特点进行针对行的教育。 七、公司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多种形式开展经常性的消防安全宣传教育。 工厂安全管理管理制度 篇七 一、目的 为规范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管理,防止人员伤亡事故,促进安全生产,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如下几类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管理;电工、金属焊接、切割、起重、厂内车辆驾驶、压力容器操作。 三、职责与分工 主管部门;办公室。负责组织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考核、取证工作;负责建立特种作业人员档案,规范特种作业行为。 相关部门;各班组。负责电工、电焊工、钳工、起重工、压力容器操作工的管
12、理。门卫。负责厂内车辆驾驶员的管理。 四、内容与要求 1、特种作业人员应具备的条件 a.年龄满18周岁; b.身体健康,无妨碍从事相应工种作业的疾病和生理缺陷; c.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具备相应工种的安全技术知识,参加国家规定的安全技术理论和实际操作考核并成绩合格; d.符合相应工种作业特点需要的其他条件。 2、特种作业人员在独立上岗前,必须进行与本工种相适应的、专门的安全技术理论学习和实际操作训练。 3、特种作业人员必须通过市级以上安全生产综合管理部门的考核,并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证。 4、工厂应当加强管辖范围内特种作业人员的管理,按照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办法(国家经贸委号令)做好申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工厂 安全管理 管理制度 优秀 10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