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思想品德课上册教案(8篇).docx
《七年级思想品德课上册教案(8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思想品德课上册教案(8篇).docx(3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七年级思想品德课上册教案(8篇) 一、 教材分析: 1、 本课的地位: 改革开放增加了我国的综合国力是初三年级思想政治课教材第三课的其次框内容。第三课讲增加综合国力,这是对其次课熟悉祖国地位的进一步分析与讲解。第三课包括三个框题,即:综合国力打算国家地位、改革开放增加了我国的国家地位和综合国力的增加和人民生活的提高。本课是第一框题和其次框题的过渡和连接局部。该框主要叙述了3个学问点,即:改革的目的和作用、开放的目的和作用、改革开放的作用。改革开放的作用是这一框的核心内容。了解和把握这局部学问,对于正确评价改革开放的成果、正确熟悉我国与兴旺国家之间的差距及其从内心拥护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
2、路线等有重要的意义。 2、 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本课的重点是:“改革开放增加了我国的综合国力”。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政府就致力于经济建立和综合国力的提高。但是由于种种历史缘由,我国经受了10年“-”的浩劫,期间我国的综合国力虽然也有短暂的提高,但是大局部时间是徘徊或下降。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进展了改革开放。改革开放大幅度地提高了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了我国的国家地位。 本课的难点是:“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进展的重要动力”。 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进展的动力之一,而不是社会主义社会进展的动力,而且改革不是社会主义社会进展的根本动力,由于社会主义社会进展的根本动力是生产力的不断进展。改革就
3、是调整不适应生产力进展的生产关系,使之与生产力相适应,促进社会进展与进步。由于这些学问特别理论化、特别抽象,而且学生对这些学问的了解特别少,再加上没有学过生产力的概念,所以在学习中就会消失理解上的偏差。 3、 本课的特点: 学生依据自己家乡上海的巨大变化与现实状况,特别简单理解和承受本课的观点,而且本课也以事例见长,通过大量列举活生生的例子加深学生对改革开放的了解与熟悉。 但是由于本书在某些学问(例如:生产力、生产关系)编排上的存在着肯定的问题,这就给学生学习本课带来了不必要的麻烦。“生产力”这个政治常用术语在本课甚至第一课就已经消失了,但是对“生产力”的具体讲解是在本书的第七课认清历史趋势中
4、的第一框题。这就阻碍了学生承受和深刻理解本课学问,也给教学带来了肯定困难。 4、 本课的侧重点: 本课的侧重点在于理论学问和现实事例同在,通过鲜活的事例,使学生简单承受相关的学问和观点。 5、 本课的教学目标: 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学生实际,我将本课内容的教学目标确定为3个方面。认知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理解“改革开放”的目的、作用以及“改革开放”对“综合国力”的影响。情感目标:通过教学,通过改革开放给我们带来巨大变化的事例来培育和激发学生的爱国意识、民族骄傲感,使学生从内心去理解和支持改革开放,从内心去拥护党的根本路线。第三:行为方面,引导学生树立为国奉献的意识,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
5、,努力学习科学文化学问,把自己培育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立事业的合格的接班人和建立者。 二、 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1、教学模式:中学思想政治课案例教学和问题导学法的教学模式。 2、教学流程图: 教师创设肯定的情境 教师依据情境和教材提出一些问题 学生对所给情境进展争论、发言 教师和学生得出结论 3、理论依据:马克思认为,人是具有能动性的,所以人不是教育的消极产物。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需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制造潜力,而不能把学生看作是被“塑造”的消极客体。因此,在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必需遵循“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 “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不仅符合瑞
6、士心理学家让皮亚杰的“构造主义”理论,也符合美国现代心理学家布鲁纳的“认知构造学习”理论。构造主义认为,教育过程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学习。教师的作用是指导者、帮助者、协,学生才是教育过程的真正主体,全部教育活动都是围绕学生为中心进展的。固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探究、思索离不开教师事先所作的细心的教学设计,更离不开协作学习过程教师画龙点睛的引导。在多媒体教学中,教师要依据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深入开掘教材的内涵,提炼重点和难点,细心地为学生的学习创设足够的、简单被承受的“情境”,唤起学生长期记忆中有关的学问或表象,从而使学生能够利用原有的学问构造中的有关学问与阅历去“同
7、化”当前学到的新学问。 3、 学问点连接: (1)导入新课: 以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和激活学生学问体系为导入新课的指导思想,启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的思维尽快进入新课的轨道。 (2)新课教学: 通过“材料3”的争论,来引出“改革的目的”;通过出示“材料4”,来得出“改革的作用”;通过“开放也是一种改革”,来导入“开放”问题的讲解;接着就叙述“开放的目的”和“开放的作用”。 (3)小结: 三、 学法设计: 1、学情设计: 初三年级学生一般都诞生在1986年或1987年,他们虽然感受到了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变化,但是由于学生对改革开放前的背景学问不是很了解,再加上他们没有学习过人类社会进展简史,
8、对整个人类社会的进展没有一个完整的熟悉,这就使得学生的感受特别之浅薄。同时,学生比拟喜爱听“故事”,简单承受和记住教师所举的“实力”,但是对书本上的理论学问比拟难于承受。因此,教师要充分重视学生“重事例、轻理论”的现实状况。初三年级学生经过了九年义务教育,具有了肯定的同化新学问的学问体系和对事物进展抽象思维的力量,而且他们每个都有自己的闪光点,这就可以去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开掘他们的潜在力气,来活泼课堂。 2、学法指导:在自己的学问体系中搜集有效信息,使用这些信息来同化新学问,并将新学问放置在自己的学问体系的适当位置。 3、师生关系:师生关系是公平的,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地进展思索和
9、分析,提出自己的见解与观点。 七年级思想品德课上册教案 篇二 家的意味 【学习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育学生认同中华文化,喜爱家庭,孝敬父母的情感。 力量目标:能够领悟家的内涵,用实际行动表达孝敬之心。 学问目标:了解家庭含义、家庭功能、家庭确实立,明确家的丰富内涵。 【重点难点】 重点:家的内涵。 难点:理解家的主要特点。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多媒体播放歌曲我想有个家。 师:同学们,听了刚刚的歌曲,你有何感想? 学生答复。 师:是呀,家里有我们暖和的牵挂,有真情的关心和守候,今日我们就“家意味着什么”这一话题绽开学习家的意味。 自学互研、生成力量 (一)自主预习 1.一般来说,家庭
10、是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结合成的亲属生活组织。 2.我们的生命是父母赐予的,我们的成长也离不开家庭的培育和支持。 3.家是我们心灵的港湾。家里有亲人,家中有亲情。 4.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家是代代传承,血脉相连的生活共同体,是甜美、暖和、轻松的避风港。 5.在中国的家庭文化中,“_孝_”是重要的精神内涵。 6.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每个中国公民的法律义务。 (二)合作探究 学问模块一、生命的居所 探究一:教材P71运用你的阅历 请合你的生活体验,说说“家”是什么。 答案提示:此问可让学生从不同角度理解家,如:家是地域,是住宅,家是暖和的避风港,家是心灵的港湾 探究二:教材P7
11、2相关链接及探究与共享 (1)学生共享家庭关系确立的多种情形 (2)家庭作为社会的细胞,担当着多种功能。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共享你对下面这些家庭功能的熟悉。 探究三:教材P73阅读感悟 (1)学生共享课本P73两个故事。 (2)思索感悟,从这两个故事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答案提示:(1)略。(2)体会到了家不止是一所房子、某个地域、家里有亲人、家中有亲情、家是我们心灵的港湾。 学问模块二、中国人的“家” 探究四:教材P73探究与共享 思索:你从春运时人们拥挤的身影和焦灼的神情中感受到怎样的情感?你有这样的经受吗? 答案提示:我感受到人们对与亲人团聚的期盼,迫切想回家的着急心情。 探究五:教材P
12、74探究与共享 (1)收集我国传统文化中广为流传的“家规”“家训”。 (2)分析这些“家规”“家训”的内容,说说哪些内容应当继承并发扬光大。 答案提示:(1)可让学生上网收集,并进展整理,如:孔子家训“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诸葛亮的诫子书“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安静无以致远。”等等。(2)古代“家规”“家训”中的内容包含了很多积极因素,如提倡节省,注意礼仪,勤劳和善等,这些内容都应继承和发扬光大。 探究六:教材P74相关链接,及P75方法技能 (1)共享我国法律有关孝亲敬长的法律规定。 (2)学生共享P75“如何孝亲敬长”,了解一些详细做法。 (3)在今后的生活中,
13、你准备如何来孝亲敬长? 答案提示:(3)爱父母,理解关怀父母;行动上,为父母分忧,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学习上,努力学习,积极上进;等等。 沟通展现、生成新知 1.分组分别展现自主预习的内容,此局部可以一组展现,另一组负责评价,学生展现完后,必需有肯定时间强化记忆,稳固根本学问点。 2.合作探究局部,组与组之间绽开竞争、评比。 七年级思想品德课上册教案 篇三 礼貌显魅力 一、教材分析 (一)本课在本书中的地位与作用 初二思想品德课的主题是我与他人,而本框“礼貌显魅力”是与人交往的前提,是融入现代社会做一个文明人的根本要求;加之当代青少年文明礼貌的欠缺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基于以上两个方面,此框对于
14、学生文明礼貌素养的形成是大有帮忙的,必将为学生今后的可持续进展奠定根底。因此,本框在全书的思想品德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 (二)教学目标及确立的依据 依据课程标准中力求“把学会交往作为主题,培育学生的交往力量是力量培育的重点”的宗旨及初二学生的实际,本框的教学目标确定如下: 教学目标 【学问目标】 懂得讲文明、有礼貌是做人的根本品德,是社会交往的需要,是敬重他人的表现。 【力量目标】 在实际生活中,逐步学会以礼待人,与人交往时做到语言文明、态度和气、举止优雅,并能够在不同的情境中表达自己的礼貌。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体验文明礼貌带给自己的乐趣以及对人生进展的价值,树立不讲礼貌为耻、讲礼貌
15、为荣的交往态度,并乐于以礼待人。 (三)教学重点、难点及确定的依据 在社会变迁的进程中,传统的交往礼仪在青少年身上正在逐步消逝,不少家长只关注孩子的智力、学业的进展,而无视了礼貌、礼仪方面的教育,致使一些孩子不懂礼貌,缺乏礼貌。针对青少年的现状及教学的践行性,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确定为如何将礼貌落到实处,即在实际生活中,与人交往时做到讲文明有礼貌。 二、教学理念 注意活动,淡化说教。文明礼貌问题假如操作不当,很有可能演化成一种说教,致使教学回到传统政治课的老路上去。本节课我充分利用活动资源,在生动活泼的场景中让学生感受和体验文明礼貌的魅力。 关注认知,强化体验。引导学生对文明礼貌的熟悉是必要的
16、,对有关问题也要进展分析乃至说理。与此同时,我尽可能地在活动中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受去体验,这样有利于教学内容的内化。 表层切入,深层领悟。文明礼貌问题是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教学过程中我留意从根本的生活问题入手,让学生透过生活中的小事、寻常事领悟做人的深刻道理。 三、教法、学法与教学手段的选择 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的双主互动过程。初二学生有思想,乐于表现,他们既成熟又稚嫩,直观形象思维强,抽象的规律思维较弱。基于此点,我设计的教学方法是“活动探究教学法、情感体验教学法”, 表达“学生活动为主,教师讲解为辅”的精神,让学生自己去活动、探究、体验、领悟,在关键之处教师赐予适当的点拨,以起到“画
17、龙点睛”的作用。 1、关注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参加教学过程,通过小品表演、观看动画、即兴表演等活动形式,让学生参加沟通与合作,给学生自主进展的空间与时间,从而形成肯定体验,共享胜利的欢乐,给学生自由驰骋的蓝天。 2、教学手段采纳多媒体,进而使抽象的道理形象化,创设让学生思维层层绽开的教学情景,有助于学生分析力量、综合力量的提高。 四、教学程序设计与分析 1、开门见山,自然导入。 同学们,一看大屏幕,我们就明白了,今日要学什么?(礼貌显魅力) 2、活动一:观赏小品公交车上、动画上车,明确为什么要讲礼貌? 从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坐公交车问题切入,引发学生对礼貌问题的思索。学生自己表演,给他们展现自我
18、的时机,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动画历来深受学生宠爱,内容形象生动,既幽默又带有挖苦意味,让学生多感官感受,能引发学生共鸣,通过此环节的教学,使学生形成“礼貌是敬重的详细表现,礼貌是文明的表达”的道德熟悉。 3、活动二:观赏动画大蕃薯的故事,明确应当怎样讲礼貌? 对人有礼貌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由于本课时间仅有30分钟,加之这局部涉及的内容较多,故而重点讲了语言文明的表现,其他一带而过。 4、活动三:即兴表演,生活考场 通过此环节的教学,使学生能够运用在前两个活动中形成的认知,在不同的情境中表达自己的礼貌,熟悉到礼貌是一种习惯,要将礼貌落到实处,即在生活中,与人交往时做到讲文明有礼貌。 5、
19、教师总结,升华全篇 6、课后实践,阳光行动 通过此活动的践行,实现教学内容的内化。 2023年最新七年级上册思想品德教案 篇四 【三维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熟悉自我,悦纳自我,培育接纳自己的开心心情和情感。 2.力量目标:客观熟悉和评价自己,确定优点,克制缺点,树立自信;正确对待他人的评价,形成比拟清楚的自我整体形象。 3.学问目标:了解熟悉自我的方法和途径。 【重点难点】 1.重点:能正确评价自己,客观熟悉自己的优缺点。 2.难点:正确对待他人评价,当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差异较大时要客观分析。 【学情分析】 少年期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评价从“自我模糊”向“自知之明”过渡,少年期的
20、学生不再像童年时那样依从或看重父母和教师对自己的评价了,他们已能较独立地评价自己。由于此时的认知进展水平和自我熟悉力量还不够完善,所以对许多事物和现象还不能进展全面正确的熟悉和评价,特殊是不能正确对待“抱负自我”和“现实自我”之间的莫大差距。这样,“自我觉醒”带给青春期少男少女的经常不是“成长的惊喜”,而往往是无尽的苦恼和苦闷,严峻的还可能引发孤独、抑郁等消极心情。本节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全面客观地对待自己,能够晚纳自己,并通过扬长避短发觉自己有很多得意之处,敢于展现自己。 由于教学内容主要指向学生自身,使学生在端详自身后构建对自己的新熟悉,所以教师应当设置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和活动,帮忙学生澄清熟
21、悉上的误区,帮忙学生做出正确的自我评价,正确熟悉他人评价,树立自信。在活动的进展过程中准时正面地确定学生的优点,活泼气氛,提高课堂参加率。学生学习的过程也是内省自身的过程。 【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法、争论教学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故事导入 小马过河:小马驮着粮食来到了小河边,河上没有桥,只能自己趟过去。小马不知道河水有多深。老水牛说:“不深,不深,才到我的小腿。”小松鼠说:“这河可深啦,前两天我的一个伙伴不当心掉进了河里,河水就把他卷走了。”老水牛说河水浅,小松鼠说河水深,这可怎么办呀? 师:小马没主见的缘由是由于对自己没有正确的熟悉。小马只要和老水牛、小松鼠比比身高,就知道该听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思想品德 上册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