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地理教学工作总结(7篇).docx
《七年级下册地理教学工作总结(7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下册地理教学工作总结(7篇).docx(3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七年级下册地理教学工作总结(7篇) 人类的聚居地聚落 【教材说明】 本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三节后两个标题内容。本节内容是:体会聚落差异源自环境差异,熟悉聚落与环境的关系;了解聚落的进展表现,在变化中发觉问题传统聚落在消逝,在探讨传统聚落价值中熟悉爱护文化遗产的意义。 【设计理念】 本课教学应当以体验领悟、分析为主,重在培育学生的探究兴趣,体验人地关系的和谐与进展,顺应学生心理进展趋势,深入浅出地突破学生学习的畏难心理,了解地理学问的现实和应用价值,在思想上获得文化遗产是我们民族安家立命的精神家园,产生无限的民族骄傲感和分散力、制造力。为其合作学习、多元化
2、学习、终生学习打下坚实的根底。 【教学目标】 1、学问与技能 (1)举例说明聚落与环境的关系。 (2)懂得爱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分析聚落形成与进展的有利条件,理解聚落是环境的产物,必需适应环境才能更好地进展。 (2)通过理解体会传统聚落的内涵与价值,懂得爱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聚落与环境的相互适应,进一步理解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2)体会人类文明的兴旺程度和思想实践上的才智高度,培育民族骄傲感和自信念,增加民族分散力和制造力。 (3)培育学生的求知欲;培育学生乐于分析问题,透过现象看本质,乐于合作与沟通。 【教学重点】
3、聚落对环境的适应表现,爱护传统聚落的意义。 【教学难点】 聚落对环境的适应表现。 【教学方法】 整个教学过程运用教师引导启发;学生积极思索,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问题引导法、沟通合作法、自主学习法。 【教学过程】 一、推陈出新,创设情境 展现课件中不同聚落的图片,启发学生分析:分出乡村还是城市,人们从事什么样的劳动生产活动,师生互动得出聚落的本质差异在于劳动生产方式。 转承:劳动生产方式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适应环境,谋求生存与进展的手段,所以必需立足于环境。因而,聚落与环境有着密不行分的关系。(课件演示) 二、水到渠成,新知分布 1、聚落与环境 师:探究事物间的关系必需弄清两个方面:(1)
4、弄清两者之间的作用与影响。(2)理解相互适应表现。 师生共同分析归纳教材中影响聚落分布的自然和人文因素。 设计意图:学生可以依据书上的图,还可以联系生活,活泼了思维并勇于探究发觉和推断,使他们在参加中感受胜利的喜悦,从而更加自信,能更好地投入到学习当中去。 师:聚落是环境的产物。(学生认同后连续)是人类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产物。不仅具有鲜亮的环境特征,还深刻地表达了人类对环境的适应才智和改造水平。 展现课件中东南_雨林区的民居,西_沙漠区的民居,学生争论。 转承:民居建筑适应于环境,更适用于生活,它表达了环境更表达了人类的才智。随着人类文明的进展,聚落也在不断的进展变化。可以说:传统聚落记录人
5、类才智的进展进程,它是浓缩了的历史,而现代民居则表达了当今科学技术的进展水平,并在飞速进展中。 2、聚落的进展与爱护 师:进展是一把双刃剑,回望历史,农耕文明的进展,生态退化消失了;如辉煌的巴比伦古国就是在进展农耕中,生态恶化后过早陨落的;工业文明的进展,环境污染随之而来。所以我们在进展与变革中,肯定要顺应自然规律,权衡利弊,以保证进一步的进展。聚落的进展我们应如何面对呢?(课件演示) 学生快速阅读教材总结聚落进展表现及消失的变化。 设计意图:设置问题学生答复,教师赐予确定,引发学生对消逝中的传统聚落的关注,先抑后扬,牵引着学生的心。 生:总结传统聚落的价值。 师:全世界人民都已意识到这一点,
6、并已经把在乡村和城市建立中,如何爱护聚落中有价值的纪念地、建筑群和遗址,处理好进展与爱护的关系,作为全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了。 生:依据生活所见答复。 师:总结归纳:(1)立法爱护,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_(2)圈建爱护。(3)异地迁建爱护。 转承:有些极其宝贵的有代表性的文化遗产已经不再是某国某地为爱护自身特色和历史的珍宝,而成了全世界人民的文化珍宝了,那就要把它们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加以爱护了。 生:依据课件中图片答复,了解37处世界文化遗产及其中有6处属于传统聚落类的文化遗产。 三、开阔视野,迁移拓展 师:放眼世界,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传统聚落还有许多,这里是?(课件演示) 生:意大利水城威尼斯
7、! 师:真棒哦!我们了解一下意大利水城威尼斯。那么这里?(课件演示) 生:中国的威尼斯苏州。 师:我们来谈谈你们对苏州的印象。 生:水乡,园林,人间天堂,苏州工业园区。 师:苏州是我们中国首批的历史文化名城,小桥流水、民居老街、大小园林,真可谓是移步易景啊! 四、晒晒收成,展我风采 师:展现课件中关于苏州的组图。 生:依据课件所展现的图片分组争论。 设计意图:通过对苏州园林的建筑风格与环境的适应,和对苏州进展的建议,让学生把本节所得的思想加以应用,实现内化。 五、归纳总结,收获累累 学生总结,教师点拨,强化重点难点。 六、兴趣盎然,走进生活 师:苏州在进展,我们家乡也在进展,请分析一下我们的家
8、乡,有哪些与环境相适应的表现,它的进展应留意哪些问题?到网上查找具体资料,写成小论文,相互沟通。 七年级下册地理教案人教版 篇二 世界的语言和宗教 一、教学内容分析: 世界的语言和宗教是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四章居民与聚落的其次节。通过前三章的学习,学生已经从宏观的角度,对世界有所了解。第四章就是在此根底上,熟悉有关世界“人”的特点,为下学期学习世界分区地理奠定根底。 课标的要求是:1、运用地图说出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的主要分布地区。2、说出世界三大宗教及其主要分布地区,举例说出不同国家和地区存在着不同的宗教信仰及文化传统。 由此可以看出,本课的学习内容比拟简洁,主要任务是
9、培育学生的读图力量。 二、学情分析: 初一学生的空间思维感还不是很强,通过第一章的学习,只是初步学会了看图的根本方法,还不太娴熟,甚至还有一局部学生没学会;二、三章的学习是对学生读图力量的进一步培育;学习第四章时,本学期已接近尾声,学生应比拟娴熟的把握读图的力量,为以后的学习打下一个良好的根底。所以,本节课的任务重点是培育学生的读图力量,对于这一任务学生是可以比拟轻松完成的。 三、教学目标分析: 学问与力量:运用地图说出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的主要分布区; 说出世界三大宗教极其分布地区。 举例说出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存在着不同的宗教信仰和文化传统。 通过读图分析,培育学生的识图
10、、析图力量、分析推理力量和解决问题的力量。 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学生收集资料、运用图表、分析解决问题得出结论,注意培育学生的合作学习、自主探究的力量。 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学习,培育学生喜爱祖国语言,敬重其他语言。2、使学生正确对待宗教信仰的差异,树立无神论的观念。 教学重点:世界上使用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的国家和地区; 世界三大宗教及其分布地区。 教学难点:形成世界主要语言和宗教分布的空间观念。 四、教学总体设计思路: 以学生活动为主,培育学生读图、析图以及合作探究力量。 五、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随着我国经济文化的快速进展,我们与世界各国的交往越来越
11、频繁。为了加强与世界各国的友好往来,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些世界的语言和宗教的有关学问。 设计意图:直接导入新课。 新授: 一、世界的语言 教师启发:同学们想一想,我们现在正在使用的是什么语言?除了我们使用的语言外,你能说出世界上还有其他什么语言吗? 学生活动:自由发言列举出知道的语言。 设计意图:挖掘学生已有的学问阅历,激发学习兴趣。 活动一: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73第1自然段,P74图4.12“不同的语言文字”和阅读材料“世界语言知多少”。独立完成以下问题: 世界大约有多少种语言? 哪6种语言是世界上最主要的语言,也是联合国的工作语言? 哪种语言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 哪种语言是世界上使用
12、较广的语言,也是国际上通用的语言? 设计意图:在学生自学的根底上,教师组织学生就上述问题以及他们所知道的其他语言,自由发言,相互沟通。使学生拓宽和加深对这些问题的熟悉和了解。 过渡:这些语言都分布在世界哪些地方?请在图上找到。 活动二: 学生分组读“世界主要语言的分布”图,完成课后活动题表格。 设计意图:培育学生读图力量和小组合作力量。 二、世界三大宗教 教师:前面我们了解了世界六种主要语言,那么世界上不同语言的人们的宗教信仰有何差异呢?下面我们学习世界三大宗教。 活动一:沟通自己搜集的关于宗教的各种资料,初步了解宗教的有关学问。 教师通过课件供应有关三大宗教的文字和图片资料补充。 教师:宗教
13、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是人们的一种精神寄予,它对人们的生活以及很多国家的历史、文化都有深刻地影响。我们对信徒们都应当非常敬重。你能说出三大宗教的不同吗?你信仰宗教吗?你四周有信仰宗教的人吗? 学生看资料后争论沟通。 设计意图:通过各种活动,让学生了解宗教的产生、影响及区分,尤其是三大宗教的特色建筑。 活动二:组织学生读世界三大宗教分布图找到其分布地区。 小结:宗教在进展过程中汲取了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民俗、经济、哲理等诸多要素。所以,宗教进展到今日,不能简洁地视为迷信,而应当看成是一种文化现象、社会现象。对信仰宗教的人不能卑视反对,而应敬重信教人的信仰自由,爱护宗教。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正确的熟
14、悉宗教信仰。 完毕:让学生总结学习的主要内容,并谈谈感想。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始至终做课堂的仆人。 七年级地理下册教案 篇三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其次页第一自然段。指导学生找到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分界限。学生阅读。教师进展总结。 一、“亚细亚”和“欧罗巴” 1大洲名称的由来 2亚欧大陆 亚洲和欧洲的大陆局部连在一起,合称亚欧大陆,是世界上最大的大陆。学生通过阅读图61,进展争论后总结。提问亚洲的地理位置如何呢? 3亚洲的地理位置 (1)经纬度位置 北部深入北极圈内,南部延长到赤道以南。纬度范围:南纬10度北纬80度之间;经度范围:东经25度西经170度之间;主要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 (2)海陆位置
15、 亚洲东、北、南三面分别濒临太平洋北冰洋和印度洋,西与欧洲相连,西南与非洲为邻,东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是世界第一大洲。 我们通过对亚洲的学习,直到熟悉一个大洲的地理位置应当从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两方面来说明。 承接:通过我们对亚洲的学习,请同学们都欧洲的地理位置,来描述一下。 学生通过读地图61,对欧洲的地理位置进展描述。 活动:分小组争论,发表各自意见,然后进展总结。 欧洲: 纬度范围:北纬36度北纬71度之间;经度范围:西经9度东经66度之间。 总结归纳:了解一个大洲的地理位置可以从哪几个方面入手? 学生答复:经纬度位置(半球位置)、海陆位置两方面。 点拨 利用你所把握的描述亚洲地理位
16、置的方法和步骤来分析把握欧洲的地理位置。 2(学生小组探究完成) (1)读图61:欧洲大陆经度范围:9W66E;纬度范围:36N71N。 (2)全部位于北半球,绝大局部位于东半球。 (3)北临北冰洋,西临大西洋,南临地中海,西南隔直布罗陀海峡与非洲相邻,西北隔丹麦海峡与北美洲相望,东面与亚洲相邻。轮廓破裂,海岸线曲折。 (课堂总结) 本节课我们重点把握了如何利用地图去分析某一大洲的地理位置,即从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两方面来分析。了解了亚洲和欧洲的地理位置特点。 板书设计 第一节亚洲及欧洲 一、“亚细亚”和“欧罗巴” 1大洲名称的由来2亚欧大陆3亚洲的地理位置 第2课时(课堂导入) 我们现在是北
17、京时间上午11点的时候,那么现在美国应当是什么时间呢? 为什么会有这种不同呢?这与什么有关呢?今日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下世界上的时间? 指导学生读图62世界时区图并通过自制的时钟模型演示6城市的区时,以北京(东八区)正午12点为准。也可用数轴图表示学生答复:晚上。 (讲授新课) 二、学会换算不同地点的时间 1地方时 叙述把太阳位置最高的时候定为当地的12点,并依此推定一天的时间。这就是地方时间,简称世界时。 2时区及换算 叙述全球一共划分成24个时区,每一个时区跨15度经度。其中零时区(也叫中时区),从西经75度东经75度。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和为一个时区,称东西十二区。依据数轴图示法争论、完成课
18、文中的思索题。阅读材料:学会换算不同地点的时间学生小组争论: 1为什么会产生“地方时”? 2时区是怎样划分的? 3什么是“区时”? 4我国采纳的是哪个时区的区时? 5地球上“今日”与“昨天”的分界限在哪里? 3北京时间 叙述北京时间即为东八区的区时。 4国际日期变更线 叙述为了避开日期上的混乱,国际上规定大致以180度经线,作为国际日期变更线。自西向东越过国际日期变更线。日期要减去一天。 板书设计 二、学会换算不同地点的时间1地方时2时区及换算3北京时间4国际日期变更线 第3课时 4(课堂导入) 展现青藏高原、珠穆朗玛峰等风光图,引入亚洲地形的学习。 复习提问:陆地地形可分为哪几种根本类型?高
19、原、平原、山地、丘陵、盆地。(亚洲全有地形简单) (讲授新课) 三、高原山地为主的亚洲地形 提问亚洲地形有什么特征? 活动: (1)读图63,亚洲地形图,6 4世界大洲陆地海拔高度比拟图,找出青藏高原、帕米尔高原、喜马拉雅山脉、珠穆朗玛峰、西西伯利亚平原、死海的位置。(填图练习) (2)依据地理方位说明亚洲的山地、高原主要分布在哪里?中部 (3)亚洲以帕米尔高原为中心向四周延长有哪些山脉?(天山山脉、昆仑山脉、喜玛拉雅山脉、兴都库什山脉等) (4)亚洲大陆四周有哪些大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印度河恒河平原等)归纳亚洲地势有什么特点?中部高,四周低 (5)小组
20、争论: 找出亚欧大陆东侧、东南侧的一组弧形群岛,说明这组岛弧的形成缘由以及典型的地质现象是什么? 讲解从北向南分别是阿留申群岛、千岛群岛、日本群岛、硫球群岛、马来群岛。利用板块构造学说来解释。 (6)请依据对亚洲地形特征的分析说出大洲地形的特点主要从哪几方面来总结? 地形类型及分布、地势特征、相对高差、平均海拔、特色地形等方面。 小结亚洲地形的特征: (1)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较高; (2)地面起伏大,凹凸悬殊; (3)地势中部高,西部低。 活动依据以上步骤和方法,依据图63和资料总结归纳欧洲地形特征。 (课堂总结) 这节课主要学习亚洲的地形特征,结合对亚洲地形的分析方法,来总结出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下册 地理 教学工作 总结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