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商与无锡城市近代化.docx
《锡商与无锡城市近代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锡商与无锡城市近代化.docx(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锡商与无锡城市近代化 摘要1895年第一家工厂的出现,拉开了无锡从一个小县城向近代化转型的大幕。一批优秀的实业家群体成了无锡城市近代化的强力拉动者,在他们的努力下,无锡外来人口增多,消费市场扩容,城市基础设施升级换代。 关键词无锡城市近代化实业家 近代城市必需有工业基础。工业革命带来了工厂制度它使成千上万的人从农村和小镇移居城市,从而为城市的发展供应了强大的动力和保证。 近代工厂的出现,拉开了无锡城市近代化大幕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近代化,意味着以农业为基础的经济向以工业为基础的经济的转型。明代以来,优越的地理区位条件和传统手工业、商业的兴盛使无锡形成了远近著名的米市布码头。但是近代以前无锡市场贸
2、易的土布、蚕丝,全是个体小农户以副业的方式生产的,劳动力成本极其低廉,不能诱发城市中出现机器生产,也难以吸引农夫进城从事纺织和蚕丝劳动。直到清末民初以前,无锡只不过是地处苏常之间,隶属于常州府的一个不起眼的三等小县城,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远逊于苏州、常州、镇江、扬州,除米市外,经济地位在全国各县微乎其微。无锡最早的工厂是从西方移植的产物。以机器为动力的近代工业的产生和发展,导致无锡的传统经济逐步解体,近代经济体系渐渐形成。 清末,无锡是江苏第一个出现工业企业的县份。1895年10月,杨宗濂、杨宗瀚兄弟筹资24万两白银,在锡城东门外羊腰湾创办了无锡第一家民族资本企业业勤纱厂,拉开了近代无锡机器生产的
3、序幕。无锡城市近代化由此起步。同过去的手工作坊相比,该厂资本与规模都是空前的,其有800名女工、200名男工与73名童工。1 1900年,无锡其次家工厂保兴面粉厂诞生。 1904年,上海滩出名的“煤铁大王”周舜卿在其家乡无锡县东土夅投资8万两白银,开办无锡第一家机器缫丝厂裕昌丝厂,自行仿造意大利式缫车96台,替代传统的土法繅丝。业勤、保兴、裕昌三家工厂的先后诞生,开创了无锡地方创办实业的先河,为无锡近代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也为后继企业的创办跟进树立了样板。其后,号行商人、钱庄老板、政府官员纷纷投资近代工业,到1911年,已建棉纺厂、面粉厂、缫丝厂、碾米厂、染织厂16家,资本额150万元,工业总
4、产值350万元,无锡成为全国民族工业的发祥地之一。 1933年,全国工业新增产值6.4亿元,农业总产值187.6亿元,两者之比约为1:29。同年无锡县工业产值7736万元,农业产值869万元,农业产值大约相当于工业产值的10%。因为无锡的工业绝大部分是制丝、纺织、制粉等农产品加工,若根据原料生产产值一般占工业总产值73%计算的话,核到工业新增产值约2318万元,即农业与工业的比例约为1:3。工业取代农业成为经济增长的主体,给城市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由此推动无锡城市的功能结构和市容市貌发生根本性的变更。它标记着从前自然成长起来的城市已经变成了近代化的大工业城市。经过短短二三十年,无锡一跃成为苏南
5、经济中心,工业实力雄居江苏榜首,全国第五。经济地位的改变导致城市级别的提升,无锡从一个一般县治上升为地区的行政中心。1934年,江苏省分为9个行政督察区,无锡区辖无锡、武进、江阴、常熟、太仓、昆山、吴县、吴江8县。汪伪时期,督察专员公署仍驻无锡。相形之下,传统的府城苏州、常州和新兴的明星城市南通亦黯然失色。 1936年,无锡有纺织、面粉、缫丝、碾米、榨油、化工、建材、造纸等20个工业门类,294家工厂。资本总额3860万元,工业总产值13550万元。基本形成了以纺织、面粉、缫丝为支柱,其它工业门类相配套的轻工业生产体系。从全省和全国范围来考察,无锡工业经济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无锡缫丝厂和缫丝车
6、分别占全省的94%和95%,居全国首位,出口量约占全国28%,成为名副其实的丝都。面粉工业不论是工厂数还是生产实力,均居全省第一位。纺织业纱锭24万多枚,布机3500多台,分别占全省的38%和92%。21937年2月的统计,无锡工业资本总额1407万元,在全国工业城市中居第五位;年总产值7736万元,仅次于上海、广州,居第三位;产业工人总数6万多人,居上海之后位列全国其次。全国民族资本每一百零一元资本年产值为286元,上海、天津、武汉、广州、青岛、无锡六大工业城市平均为386元,而无锡达到549元,工业生产水平居全国领先地位。经济发达造就了城市的旺盛,无锡由此以“小上海”而著称海内外。 环顾无
7、锡周边城市,近代工业经济的发展各有千秋,但均远落后于无锡。到全面抗战前夕,无锡的工业实力已雄踞全省之冠,成为推动城市近代化最强劲的动力。 人口集聚是城市建设发展的必要条件,又是城市发展水平的详细体现。近代无锡城市发展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城区人口快速递增。据统计,民国初年无锡城乡人口为79万余人,其中城区仅56万人。1920年全县人口将近92万,城区人口突破10万,与民国初年相比,前者增加16%左右,后者增加60%以上。1928年,全县人口94万余人,而城区人口接近20万。8年时间,全县人口增长约2%,城区人口则翻了一番,已达到民国政府一般市条件,无锡因此有筹备废县设市之举。1930年头,无锡城市人
8、口进入30万大关,而全县人口最高峰在1936年为121.9万人。又一个8年,全县人口增长近30%,城区人口增长50%。1933年的调查统计,无锡县全部人口中,农业人口占51%,非农业人口占49%,相比于当年全国农业人口与非农业人口之比73:27来看,当时无锡城市化水平已达到相当高的程度。到1949年,市区人口已达到48.67万人,将近40年时间内,无锡全县人口增长不到40%,城区人口增长5倍左右。 城市化动力的推拉因理论认为:农村人口大量涌进城市,造成城市人口膨胀,成为城市发展的“推因”;城市工业发展供应大量就业机会,把农村人口拉了进来,成为城市发展的“拉因”。就近代无锡城市发展而言,推动和拉
9、动两种因素同时起作用。近代无锡因工而兴。仅以纺织、面粉、缫丝三大产业而言,从手工劳动变为机器生产,工业技术带来了生产规模的巨大膨胀、产业链条的延长、分工的增加和细化,从而产生了对劳动力持续增加的需求。城市劳动力主体不再是手工作坊和商店的雇工、学徒,而是与社会化大生产紧紧相连的产业工人。正如薛明剑所指出的,甲午斗争前,“全邑劳工仅以扛运肩夫(是时更盛行轿行)之小工(苦力)居多数,即有艺工,亦仅属于农闲时之家庭手工,无所谓劳方资方之明显区分”。一次大战后,无锡机器工业发展,“全邑工厂均感缺乏工作人员,每一新工厂之设立产生,往往发生招工纠纷,如拉揽技术工人等。”3无锡近代产业工人队伍呈现出由小到大,
10、由少到多的成长态势。1919年全城工人数为25616人,占全县人口2.8%,城区人口1/5。1929年达到7万人,占全县人口8%,城区人口1/3,城区劳动力的60%73%。1933年,产业工人占全县人口12%,1948年工业人口达到89263人,工人人口的持续增加及其占总人口比例的逐步提升,从一个侧面呈现近代无锡由传统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的转化过程。 大机器生产的工业城市兴起后,引起了城市结构的根本改变。大工业的生产方式,使人口像资本一样集中起来。“这也是很自然的,因为在工业中,人工人,仅仅被看做一种资本,他把自己交给厂主去运用,厂主以工资的名义付给他利息。大工业企业须要很多工人在一个建筑物
11、里面共同劳动;这些工人必需住在近处,甚至在不大的工厂近旁,他们也会形成一个完整的村镇。他们都有肯定的须要,为了满意这些须要,还需有其他的人,于是手工者、裁缝、鞋匠、面包师、泥瓦匠、木匠都搬到这里来了。于是村镇就变成小城市,而小城市又变成大城市。城市愈大,搬到里面来就愈有利,因为这里有铁路,有运输河,有马路;可以选择的娴熟工人愈来愈多;这就确定了大工厂城市惊人快速地成长。”4 工厂选址,变更城市布局 作为经济和人口集聚的载体,城市的地域空间规模与经济和人口规模亲密相关。肯定的城市空间规模,既是发挥城市功能,满意经济和人口增长须要的前提条件,又是由经济和人口的集中程度所确定。明清时期,无锡县城布局
12、所呈现的局促狭窄,零乱随意,是与传统农业经济相适应的。米市布码头的旺盛,虽在南北城门之外形成八段米市和沿河商业街巷,但还不足以对城市化进程产生根本影响。近代工业诞生后,这一状况才得以变更。 旧城无法容纳,绝大部分工厂只能建在城外,由此带动了周边地区的开发,使城市规模渐渐扩大。1917年,杨翰西于锡城北郊丁村长源桥建广勤纱厂,最初工人1400多,最多2200多人。当时火车站以北还是一片旷野,广勤开工后,这里人烟渐多,后筑周山浜至广勤厂的广勤路,成为火车站以北的第一条公路,又“于道旁接连修建市房,招引商贾,日趋成市,使一片旷野渐渐旺盛喧闹起来。”19191936年间,周山浜地区先后开办了十多家工厂
13、,用工一万人左右。杨又接连开办小学、医院,建小型发电厂,沿广勤路安装路灯。1921年,更辟于胥乐公园,建公共体育场。公园入夜灯火通明,有多种文艺演出活动,市民俗称其为“夜花园”。在周山浜广勤路口,还建有华盛顿西菜馆和西式客房,市区新潮人士趋之若鹜,成为当时无锡一景。周山浜和夜花园地区渐渐与火车站以南的商业闹市连成一片。 作为无锡最主要的工业区,西门外集中了锦记丝厂、茂新面粉厂、申新三厂、兴业布厂等几十家大中型工厂。这些工厂对原辅材料的需求,又催生了大批配套协作厂商。纺织厂浆纱用淀粉需求日增,西门一带粉坊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进而产生规模更大的淀粉厂。工厂产品包装用蒲包、草绳需求日增,专营蒲包草绳的
14、店号随之跟进。大工业带动手工业和商贸服务业,使西门外棚下街一带很快形成锡城又一商业闹市。 1911年至1937年,无锡城新建各类建筑达120万平方米以上,其中55万平方米为工业建筑,占46%左右。1949年底,无锡城区建筑面积315万平方米,其中工商业用房110万平方米,住宅180万平方米。在住宅中,新兴工商业者占了73万平方米。因此,工商业资本占有的房产将近60%。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工商经济在城市发展中所起的作用。 由于工商业的拉动,无锡城市起先形成轴向发展和组团发展的布局特征。一是工商业沿着运输河、铁路、马路等主要交通线向外延长,呈带状分布,工厂、商店、堆栈、码头、货场相对集中,如北塘蓉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无锡 城市 近代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