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一等奖创新教案.docx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一等奖创新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一等奖创新教案.docx(2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一等奖创新教案第六单元教材分析 教材简析:本单元由4篇课文、“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组成。课文包括文言文二则小英雄雨来(节选我们家的男子汉芦花鞋。小英雄雨来(节选)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儿童雨来为掩护交通员李大叔,和日本鬼子勇敢做斗争的故事,歌颂了抗日根据地儿童热爱祖国、勇敢机智地和敌人斗争的优秀品质。我们家的男子汉是一篇成年人写孩子趣 事的文章,课文生动而细腻地描写了一个男孩子成长的过程,刻画了一个逐步成长的小“男子汉”的形象。芦花鞋改选自曹文轩的小说青铜葵花,通过纯美隽永的文字讲述了青铜冒着风雪妻芦花鞋的故事,情感真挚,温暖动人。 “
2、口语交际”的主题是“朋友相处的秘诀”,“习作”的主题是“我学会了”。“语文园地由“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和“日积月累”3个栏目组成。 学情分析:教学本单元的课文,应尽可能让学生独立阅读思考,放手让他们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在较快默读课文的基础上,学习用小标题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引导学生边读边想,关注人物形象,前后联系,关注情节和环境,读出自己的感受。教师注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在重点、难点上给予必要的点拨。 单元核心素养目标: 1.掌握本单元要求会认、会写的字。 2.学生初步学习运用“小标题串联法把握长文章的主要内容,了解用空行标
3、示长文章各部分的方法。 3.学会运用边读边想、前后联系的方法,感悟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4.学会阅读长文章,默读有一定的速度。 5.运用工具书领悟课文内容。 6.通过合作探究,讨论交流,联系生活体验,领悟文章的中心。 7.感受小说人物形象丰富的内心世界感受课文蕴含的深意。 8.带领学生品读小说,激发学生阅读整本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教法与学法:在本单元的教学中教师应把握通过小标题串联文章主要内容这条主线,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感悟能力、提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首先,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有方法、有目的地阅读,读出体会,读出感情。此外,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对一些重点词句进行
4、分析,思考情节描写,环境描写,人物神态、语言、动作、心理捕写等对表现人物的作用,学习表达方法,为写作奠定基础。 课时安排:本单元共安排14课时 18.文言文二则_2课时 19.小英雄雨来_2课时 20.我们家的男子汉 1课时 21.芦花鞋_1课时 口的交际_ 1课时 习作六(我学会了) 2课时 语文园地_ 2课时 单元测试与讲评_3课时 18.文言文二则 核心素养目标: 【文化自信】 1.正确朗读本课的生字新词。 【语言运用】 2.借助注释,理解课文中每句话的意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囊萤夜读。 【思维能力】 通过理解字词的意思,进而理解句子的意思,让学生更好地学习文言文。 【审美创造】
5、 感受车胤勤学苦读的精神。懂得不论做什么事,只要有决心,肯下苦功夫,就一定能做好。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本课的生字新词。 教学难点:借助注释,理解课文中每句话的意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囊萤夜读。 教法与学法: 教法:讲授法、引导法 学法:小组探究法、合作交流法 课前准备:课件、教案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核心素养目标: 文化自信:正确朗读本课的生字新词。 语言运用:借助注释,理解课文中每句话的意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囊萤夜读。 思维能力: 通过理解字词的意思,进而理解句子的意思,让学生更好地学习文言文。 审美创造:感受车胤勤学苦读的精神。懂得不论做什么事,只要
6、有决心,肯下苦功夫,就一定能做好。 课时重点:借助注解,先理解课文中每句话的意思,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课时难点:背诵囊萤夜读 教具准备:课件 学习活动设计: 一、图画导入,揭示课题 1出示图片,教师谈话:同学们,这两幅图片讲了哪两个故事?谁能说一说。 2学生讲述故事。 3教师谈话: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两则故事。 4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初学课文 1教师范读课文,做到读得有声有色,流畅自如(最好能背诵),从而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 2读后学生评价,及时归纳出朗读文言文的要点:一是读的速度要慢;二是停顿要得当。老师也可出示原文和停顿符号,以帮助学生朗读。 3学生模仿教师自由练读,直
7、到读通读顺为止。 4同桌互读课文,互相纠正。 三、精读课文,理解文意 1学生对照文中注释,自己尝试弄懂每句话的意思,理解故事的内容,如有困难教师及时帮助。 2同桌之间既可以互相解疑释惑,合作学习,讨论每句话的意思,也可向教师请教。 3学生对照注释,讲解自己对文中语句的理解,教师及时讲解学生的疑问。 4交流:车胤是个什么样的人?你从他的身上学到了什么? 四、再读课文,力求正确、流利 1同桌互读。 2全班展示读。 四、作业布置: 基础性作业:抄写本课的生字新词。_ _ 提升性作业:完成小练习册1-2题_ 拓展性作业:通过阅读书籍、杂志或者上网查找资料,看囊萤夜读的视频。 五、板书设计: 囊萤夜读
8、家贫 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 夜以继日 _ 勤奋、刻苦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核心素养目标: 【文化自信】 学习铁杵成针。 【语言运用】 借助注解,先理解课文中每句话的意思,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思维能力】 懂得不论做什么事,只要有决心,肯下苦功夫,就一定能做好。 【审美创造】 让学生懂得做什么事都要下功夫。 课时重点:理解每句话的意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课时难点:明白只要下功夫,就必定会有收获的道理。 教具准备:课件 学习活动设计: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出示图片:针、铁棒。)问:这是什么?说说针和铁棒的样子,很粗的铁棒能被磨成针吗? 2揭示课题:铁杵成针。生读题。 二、读通
9、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把课文试读一次,要求读准字音,若有读不准的字,请画出来,同桌交流。 2大家在读好字音的基础上再读课文,注意句子的停顿。 3选择自己认为读得最好的一句读给大家听,老师随机指导朗读。 4听老师范读。(生边听边领悟读法,注意每句话的停顿、语气。) 5全班齐读课文。 三、精读课文,理解文义 1四人小组合作学习,先借助注释自由读课文,理解每句话的意思,再找出自己读不懂的地方在组内交流,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再由小组长记下来,等会儿在全班交流。 (教师先列举一句作示范,让生明白怎样读懂每一句话。) 2组织交流。先由小组长交流本组不懂的问题,再抽几位学生说说整篇文章的大意。 3课件出示
10、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再读课文,并从课文中找出答案。 (1)解释加点字,并说出这句话的意思。 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 过是溪。 逢老媪方磨铁杵。 还卒业。 (2)课文中李白因为什么又回去完成了学业? 4学生回答上述问题,并注意重点语句的朗读指导。 四、分享交流,感悟寓意 1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你们从课文中获得什么启示? 2学生交流。 五、交流学法,培养能力 1我们是采用什么方法学习这篇文言文的? 2课件出示:反反复复读课文,联系注释讲文意,讨论交流明道理。 3.小结:我们可以用这样的方法阅读自己喜欢的文言文,老师给你们推荐几篇成语小故事。如揠苗助长守株待兔掩耳盗铃。 六、作业布置; 基础
11、性作业:流利地朗读并背诵铁杵成针; 提升性作业:完成练习册习题; 七、板书设计: 铁杵成针 做事情下苦功成功 课后反思: 19、小英雄雨来 核心素养目标: 文化自信 1.自主学习字词,会认、会写生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 2.正确读写文中重点词语。 语言运用 1. 结合课文内容,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 2.学会怎样把握长文章的主要内容。 思维能力 1. 体会本课中描写景色的优美句子和丰富的词语。 审美创造 2.了解雨来为掩护革命干部和日寇英勇斗争的故事,学习雨来热爱祖国、勇敢机智的品质。 教学重点: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学会怎样把握长文章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理解每部分的内容,并能说出每
12、一部分的主要意思,给每一部分加上小标题。 教法:讲解法 学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教学准备: 学生:预习课文,自学生字熟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_ _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查找课文相关资料。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核心素养目标: 文化自信:1、自主学习字词,会认15个生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正确读写词语。 语言运用:2、正确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重点) 审美创造:3. 体会本课中描写景色的优美句子和丰富的词语。(难点) 教法:讲解法 学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教学准备: 学生:预习课文,自学生字熟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_ _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查找课文相关资料。 学习活动设
13、计: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放录音。配乐诗小英雄啊,雨来!思考:此时此刻,你有什么想法?你还了解小英雄雨来的其他事迹吗? 2. 出示图片:小雨来与鬼子斗争的片断。 3.教师小结:通过以上的朗诵以及观看图片,我们仿佛置身于课文所描绘的特定的情境中,我们的心中仿佛燃起了一把熊熊的民族反侵略战争之火。 4.出示课题:小英雄雨来(节选)(板书:小英雄雨来) 二、初读课文,解决字词。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自学课文生字词,可以用笔在文中圈出来,然后用合适的方法来解决生字词。 2.检查字词掌握情况: 3.检查学习效果,相机指导。 三、出示提纲,初步感知。
14、过渡:学习课文的生字新词后,我们再回到课文中,学习故事,了解内容。 1.思考题: A文章通过哪件事表现雨来机智勇敢的优秀品质?(掩护李大叔、和鬼子斗争)B文章的其它部分与表现雨来是一个小英雄有什么关系?(围绕各部分重点问题讨论,教师加以点拨。) 第一段:芦花村的自然环境怎么样? 通过一件什么事说明雨来勇敢机智灵活,游泳本领高? 第二段:从哪看出雨来上夜校,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在书中用“_”画下来。 第五段:芦花村的乡亲对雨来不怕牺牲的精神表示怎样的赞叹? 第六段:雨来怎样机智脱险的? 2以学生的自学为主(分为若干学习小组),注意养成边读、边想、边标画的方法。 四、汇报预习,交流解疑。 1.汇报预
15、习的情况。 2.分角色朗读,参与评价。 (1)确定重点段:哪段最能表现小雨来是一位小英雄,哪段就是重点段。(第四段写的是雨来与鬼子展开英勇斗争,决不说出李大叔的藏身之处。) (2)分组讨论:作者是根据哪些情节和词语表现雨来是一个小英雄的?把有关的词语标画出来。(敌人的手段是哄、骗、恐吓、毒打,甚至用死来威胁。而雨来始终说:“没看见。”) (3)试着读一读,在组内分角色读一读。 (4)指名在班上分角色朗读课文或者表演。 A自愿读或者表演 B大家评议。 五、作业设计: 1.基础作业:抄写本课生字。 2.提升作业:完成小练习册基础题。 3.拓展作业:能够复述出这个故事。 六、板书设计: 19、小英雄
16、雨来 美丽的芦花村 爱国主义教育 不怕牺牲 机智脱险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核心素养目标: 文化自信:1、结合课文内容,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能简要复述课文内容。 语言运用:2.抓住关键词句来理解课文内容,知道雨来是个怎样的人。(重点) 思维能力:3.了解雨来为掩护革命干部和日寇英勇斗争的故事,学习雨来热爱祖国、勇敢机智的品质。(难点) 学习活动设计: 一、复习巩固,回忆旧知。 1.指名说出文章各部分的主要内容。 2.说说小英雄雨来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3.指名朗读课文的第四段。 二、回顾全文,深入探究。 1.从重点内容入手,理清段间联系。 (1)鬼子抓住雨来为什么要枪毙
17、他?(因为雨来不肯说出李大叔的藏身之处。) (2)雨来在鬼子面前为什么表现得如此坚强?(因为他要保护李大叔。) (3)雨来又是怎样从鬼子手中逃脱的?他为什么能这样做?(枪响之前,雨来趁鬼子不防备,一头扎到河里去了。) (4)你认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爱国、有骨气的中国人。) 2.归纳各段的主要意思,提炼成为小标题。 (1)归纳各段的主要意思 本文分为六个大部分,每个部分的意思是什么呢?小组讨论交流。 (2)提问思考:怎样编写小标题呢? 小组讨论,交流如下: 师根据交流结果,总结:可以是句子,也可以是词语。可以用书上的语句,也可以用自己的话编写。 (3)提炼课文的小标题: 3.讨论段间的联系。
18、师:这六个部分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呢? 分小组讨论交流,展示交流如下: 描写还乡河景色美,点明雨来的家乡美,并为后来雨来脱险打下伏笔;雨来在夜校受到爱国主义的教育,是雨来临危不惧,英勇斗争的思想基础;鬼子阴险狡诈,能反映出雨来坚强不屈;众乡亲对雨来的评价,点明雨来是一个好孩子;雨来脱险没有死,不仅与文章开头互相照应,也是小雨来优秀品质的体现。 4.讨论景物描写的作用。 文章开始写:晋察冀边区的北部有一条还乡河,河里长着很多芦苇。河边有个小村庄。芦花开的时候,远远望去,黄绿的芦苇上好像盖了一层厚厚的白雪。风一吹,鹅毛般的苇絮就飘飘悠悠地飞起来,把这几十家小房屋都罩在柔软的芦花里。因此,这村就叫芦花
19、村。十二岁的雨来就是这村的。 师:这一自然段的描写,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师小结:文章中三次景物描写,都表达了一定的思想情感。由此看来,成功的景物描写,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表达文章的中心。 三、作业设计: (2)延学作业单: 1.基础作业:抄写本课生字、新词。 2.提升作业:完成小练习册快乐阅读。 3.拓展作业:收集爱国小英雄的故事,大家交流一下。 四、板书设计: 19.小英雄雨来 不肯说出李大叔的藏身之处 鬼子毒打枪杀 爱国、有骨气的中国人 课后反思: 20、我们家的男子汉 核心素养目标: 文化自信:1.自主识字,认读本课“徽 谜”等15个生字,学习理解新词。 语言运用:2.学会把握长文章的主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部编版 语文 四年级 下册 第六 单元 一等奖 创新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