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城2020高二物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历城2020高二物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城2020高二物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pdf(2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山东省济南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一、选 择 题(本题共1 4 小题,共 6 2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 1 8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每小题4 分,第 9 1 4 题有多个选项正确每小题5 分,全部选对的得5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 分)1.如图所示,一小球(可视为质点)沿斜面匀加速下滑,依次经过A、B、C三 点.已 知 A B=1 8 m,B C=3 0 m,小球经过A B 和 B C 两段所用的时间均为2 s,则小球经过A、B、C三点时的速度大小分别是()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A.1 2 m/s,1 3
2、 m/s,1 4 m/sB.1 0 m/s,1 4 m/s,1 8 m/sC.8 m/s,1 0 m/s,1 6 m/sD.6 m/s,1 2 m/s,1 8 m/s【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根据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差是一恒量求出小球的加速度,通过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求出B点的瞬时速度,结合速度时间公式求出A、C的瞬时速度.根据Ax=at2得a=学=如 谓=3m/s2,B点的瞬时速度等于AC段的平均速度,则vB=竺 皆m/s=12m/s,则 C 点的速度Vc=vB+at=12+3 x 2m/s=18m/s,A 点的速度VA=vB-a t=12-3 x 2m/s=6m/
3、s,故D正确.2.如图所示,一个固定在水平面上的光滑物块,其左侧面是斜面A B,右侧面是曲面A C,已知A B 和 A C 的长度相同.两个小球p、q 同时从A点分别沿A B 和 A C 由静止开始下滑,比较它们到达水平面所用的时间().A.p小球先到 B.q 小球先到 C.两小球同时到 D.无法确定【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作速度时间图线,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可知沿斜面A B,曲面A C 运动到底端时速率相等,在 A B 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 A C 上做加速度越来越小的加速运动,而运动的路程相等,从图象可以看出tP t,.故 q 小球先到底部,故选B.V【名师点睛】本题采用图象法解决比较方
4、便,在 AB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 AC上做加速度越来越小的加速运动,作出速率时间图象,面积表示路程,从图象上直观地比较时间的长短。3.甲、乙两位同学进行百米赛跑,假如把他们的运动近似为匀速直线运动来处理,他们同时从起跑线起跑,经过一段时间后他们的位置如图所示,在下图中分别作出在这段时间内两人运动的位移X、速度v 与时间t 的关系图象,正确的是().【答案】B【解析】由题意知甲乙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甲与乙的速度保持不变,X-t图像的斜率表示速度,故 X-t图像为一条倾斜的直线,而 v-t 图像是一条平行t 轴的直线,在相等时间t 内X甲 X?,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故 B正确.4.如图所示,
5、木块A、B并排且固定在水平桌面上,A的长度是L,B 的长度是2L,一颗子弹沿水平方向以速度力射入A,以速度打穿出B,子弹可视为质点,其运动可视为匀变速直线运动,则子弹穿出A时的速度为()nAB,A 2 M +V2)B 卜(v;+4)c 版+v;口 也【答案】c【解析】由运动学公式可知对子弹射入A的过程有V*-V;=2aL,对子弹射入B的过程有L 2 2V;-V*=2 a *2 Z,联立可得 V A=学+,C 对;5.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物体用细绳拴住放在水平粗糙的传送带上,物体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P ,当传送带分别以口、v z 的速度做逆时针运动时(v K v z),绳中的拉力分别为R、
6、的,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受到的摩擦力F a%B.物体所受摩擦力方向向右C.F1=F2D.传送带速度足够大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可为0【答案】C【解析】对木块受力分析,受重力G、支持力N、拉力T、滑动摩擦力f,由于滑动摩擦力与相对速度无关,两种情况下的受力情况完全相同,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必然有丘=F2,F fi =Ff?根据摩擦力的性质可知,摩擦力的方向向左,A B 错误C正确;无论传送带的速度多大,传送带和物体之间总有相对运动,所以摩擦力不可能为零,D错误.6.如图所示,楔形物块a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在其斜面上静止着小物块b.现用大小一定的力F分别沿不同方向作用在小物块b 上,小物块b 仍
7、保持静止,如下图所示.则a、b 之间的静摩擦力一定增大的是().【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根据平衡条件,运用正交分解法列出平衡方程,再判断静摩擦力的变化.不加力F时,对物块进行受力分析,将重力分解,根据平衡条件得出f=mgsind对A图受力分析,有f=m g s in e+F,故摩擦力一定增大,A正确;对B、C图受力分析如图所示,如果F mgsinQ,f=mgsinS-F,则摩擦力变小.如果FNmgsin。,f=F-mgsinB,由于不知道F的大小,所以摩擦力变化不确定,f可能增大,可能减小,也可能大小不变,C与B相似,摩擦力变化不确定,f可能增大,可能减小,也可能大小不
8、变,B C对D图受力分析,如图所示,根据平衡条件得出f=mgsinO,故摩擦力不变,D错误.7.一颗子弹水平射入置于光滑水平面上的木块A 并留在其中,A、B 用一根弹性良好的轻质弹簧连在一起,如图所示.则在子弹打击木块A 及弹簧被压缩的过程中,对子弹、两木块和弹簧组成的系统()一 4 Bm mA.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B.动量不守恒,机械能守恒C.动量守恒,机械能不守恒D.无法判定动量、机械能是否守恒【答案】C【解析】在子弹打击木块A 及弹簧压缩的过程中,对子弹、两木块和弹簧组成的系统,系统所受的外力之和为零,则系统的动量守恒.在此过程中,除弹簧弹力做功外还有摩擦力对系统做功,所以系统机械能不守
9、 恒.故 C 正确,ABD错 误.故 选 C.点睛:本题考查动量守恒和机械能守恒的判断和应用能力.动量是否守恒要看研究的过程及研究系统受合外力是否为零,要细化过程分析,不能笼统;机械能是否守恒是看有无其他能量产生.8.如图所示,一个菱形的导体线框沿着自己的对角线匀速运动,穿过具有一定宽度的匀强磁场区域,已知对角线A C 的长度为磁场宽度的两倍且与磁场边界垂直.下面对于线框中感应电流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电流以ABCD顺序流向为正方向,从 C 点进入磁场开始计时)正确的是().【解析】线圈在进磁场的过程中,磁通量增加,根据楞次定律可知,感应电流的方向为ABCD方向,为正;在出磁场的过程中,磁通量减小
10、,根据楞次定律知,感应电流的方向为ADCBA,为负.在线圈进入磁场的前一半的过程中,切割的有效长度均匀增大,感应电动势均匀增大,则感应电流均匀增大,在线圈进入磁场的后一半过程中,切割的有效长度均匀减小,感应电动势均匀减小,则感应电流均匀减小;故 B 正确,ACD错误.故选:B.9.利用速度传感器与计算机结合,可以自动作出物体运动的图象.某同学在一次实验中得到的运动小车的B,小车运动的最大速度约为0.8 m/sC.小车的位移一定大于8 mD.小车做曲线运动【答案】ABC【解析】试题分析:速度时间图线反映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不是物体运动的轨迹,根据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求出位移的大小.图象的斜率
11、等于加速度,结合这些知识分析即可.在 v-t图象中,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的大小,根据图象可知,小车先做匀加速运动,然后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加速运动,达到最大速度0.8m/s后,开始做加速度逐渐增大的减速运动,由于其速度方向一直为正方向,因此小车做直线运动,故 AB正确D 错误;在 v-t图中,图线与坐标轴所围的面积在数值上表示位移的大小,图中每小格的面积表示的位移大小为0.1m,总格数约为83格(大于半格计为一格,小于半格忽略不计),总位移&3 m,大于8 m,故 C 正确.10.如图所示,在足够高的空间内,小球位于空心管的正上方h 处,空心管长为L,小球球心与管的轴线重合,并在竖直线上.当释放
12、小球,小球可能穿过空心管,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1IIIIA.两者同时无初速度释放,小球在空中不能穿过管B.两者同时释放,小球具有竖直向下的初速度v。,管无初速度,则小球一定能穿过管,且穿过管的时间与当地重力加速度无关C.两者同时释放,小球具有竖直向下的初速度V。,管无初速度,则小球一定能穿过管,但穿过管的时间与当地重力加速度有关D.两者均无初速度释放,但小球提前了 At时间释放,则小球一定能穿过管,但穿过管的时间与当地重力加速度无关【答案】A B【解析】试题分析:明确两物体的运动情质,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公式,抓住位移之差等于L进行分析求解.若两者无初速度同时释放,则在
13、相同时间内下降的高度相同,可知小球在空中不能穿过管,故 A正确;两者同时释放,小球具有向下的初速度,管无初速度,根据A x =vot +j g t2-|g t2=L 知,经过t =小球穿过管,故 B正确C错误;两者均无初速度释放,但小球提前了A t 时间释放,根据A x =fg t +A t)2-j g t2=|g A t2+g t A t =L,可知小球能穿过管,穿过管的时间与当地的重力加速度有关,D错误.1 1.如图所示,将一物块分成相等的A、B两部分靠在一起,下端放置在地面上,上端用绳子拴在天花板上,绳子处于竖直伸直状态,整个装置静止,贝!1().A.绳子上拉力可能为零B.地面受的压力可
14、能为零C.地面与物体间可能存在摩擦力D.A、B之间可能存在摩擦力【答案】A D【解析】试题分析:如果绳子拉力为零,物体受重力、支持力和静摩擦力,三力可以平衡;故 A 正确;对B 分析,受重力、支持力,A 对 B 可能有摩擦力和压力,根据平衡条件,地面对B 的支持力不可能为零,故地面受到的压力不可能为零,故 B 错误;对 AB正确分析,受重力、支持力、细线的拉力,不可能受地面的摩擦力,否则不能平衡,故 C 错误;对于物体A,如果细线的拉力小于重力,则物体A B 间存在摩擦力,故 D 正确;故选AD.考点:物体的平衡12.如图所示,重叠物A、B 接触面间动摩擦因数都为U,地面都光滑.当物体A 受到
15、水平拉力F 作用,A、B 处于相对静止时,关于A、B 所受摩擦力对它们运动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F_ _,甲 乙A.两图中A 物所受摩擦力都是阻力,方向都水平向右B.两图中B 物所受摩擦力都是动力,方向都水平向左C.两图中B 物所受摩擦力都为动力,甲图中方向为水平向左,乙图中方向水平向右D.甲图中B 所受摩擦力为动力,乙图中B 所受摩擦力为阻力,它们的方向都是水平向左【答案】AD【解析】对甲图分析可知,甲中A 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静摩擦力,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故为阻力;8 物体受到的A 的摩擦力为动力,方向向左;乙 图 中,A 8 相 对 静 止,只能是A B 均 静 止,故 A 受摩擦
16、力 向 右,B受摩擦力向左;B受到的摩擦力与运动方向相反,故为阻力,A D 正确.1 3.如图所示,I、II分别是甲、乙两小球从同一地点沿同一直线运动的v-t 图线,根据图线可以判断()A.甲、乙两小球做的是初速度方向相反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相同,方向相同B.两球在t=8 s 时相距最远C.两球在t=2 s 时刻速率相等D.两球在t=8 s 时相遇【答案】CD【解析】试题分析:甲、乙两小球作的均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a=器,解得:2甲=-:L0m/s2,av=y m/s*2.故 A错误;从零时刻到两小球速度相等,乙物体向反方向运动,甲物体向正方向运动,它们的间距在增大,直到速度相等时
17、间距最大,有图象可知,该时间点在4s-6 也 间,故 B错误;两球在t=2s时刻甲乙两物体的速度分别为20m/s、-2 0 m/s,所以它们的速率相等,方向相反,故 C正确;甲物体8s内的总面积为零即总位移为零,说明甲物体由回到出发点,乙物体前25内静止,后6s内的总位移为零,说明乙物体也回到了出发点,又因为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出发,所以两物体此时相遇,并且相距最近,故 D正确。*1 2 D 1 rn M 2 (rx M 1 TA.-m v B v C-NumgL D-NumgL2 2m+M 2-二【答案】BD【解析】由于箱子M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则由箱子和小物块组成的整体动量始终是守恒的,直到箱
18、子和小物块的速度相同时,小物块不再相对滑动,有 mv=(m+M)%系统损失的动能是因为摩擦力做负功21 2 1 2 mMv阻=一 Wf=pmg x NL=/v-?(M+m)%=丽+前选项BD正确,AC错 误.故 选 BD.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名师点睛】本题是为速度一时间图象的应用,要明确斜率的含义,知道在速度一时间图象中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的含义,能根据图象读取有用信息。1 4.质量为M、内壁间距为L 的箱子静止于光滑的水平面上,箱子中间有一质量为m的小物块,小物块与箱子底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P.初始时小物块停在箱子正中间.如图所示.现给小物块一水平向右的初速度 v,小物块与箱壁碰撞N
19、次后恰又回到箱子正中间,并与箱子保持相对静止.设碰撞都是弹性的,则整个过程中,系统损失的动能为()点 睛:两个相对运动的物体,当它们的运动速度相等时候,往往是最大距离或者最小距离的临界条件.本题是以两物体多次碰撞为载体,综合考查功能原理,动量守恒定律,要求学生能依据题干和选项暗示,从两个不同角度探求系统动能的损失.又由于本题是陈题翻新,一部分学生易陷入某种思维定势漏选B或者D,另一方面,若不仔细分析,易认为从起点开始到发生第一次碰撞相对路程为J ,则发生N次碰撞,相对路程为;位,而错选C.二、计算题(本题共4小题,共 3 8 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计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
20、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 5.甲、乙两质点在同一时刻、从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质点甲做初速度为零、加速度大小为出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质点乙做初速度为v。、加速度大小为a?的匀减速直线运动至速度减为零保持静止.甲、乙两质点在运动过程中的位置x 速度v图象如图所示,虚线与对应的坐标轴垂直.(1)在 x-v图象中,图线a 表示质点(填“甲”或“乙”)的运动,质点乙的初速度v=;(2)求质点甲、乙的加速度大小为、觎【答案】(1).甲 6 m/s (2).2 m/s2 1 m/s2【解析】试题分析:(1)质点甲匀加速直线运动,速度随位移增大而增大,对照图像可得a是
21、甲的位移速度图像。乙匀减速,速度虽位移的增大而减小,对照图像b是乙的位移速度图像,初速度为v 0 =6 m/s(2)设质点乙、甲先后通过x=6 m处时的速度均为v,对质点甲:v 2 =2 a 1 x 1 分对质点乙:d-v j =-2 a2x l 分联立解得:a i+a2=3 m/s?1 分当质点甲的速度V I =8 m/s,质点乙的速度V 2 =2 m/s 时,两质点通过相同的位移均为。对质点甲:=2a/1分对质点乙:v;-V,=-2 a2xl分联立解得:aT=2 a 2 1 分联立解得:a】=2m/s2 a2=lm/s?2分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1 6.假设某航母的飞行跑道长L=160 m,
22、舰载机发动机产生的最大加速度a=5 m/一,舰载机所需的起飞速度为v=50 m/s.舰载机在航母跑道上起飞的过程可以简化为匀加速直线运动.(1)若航母静止,请通过计算判断舰载机能否靠自身的发动机从舰上起飞?为了使舰载机安全起飞,弹射装置给舰载机的初速度至少为多大?(2)若航母沿舰载机起飞的方向以某一速度匀速航行,为了使舰载机安全起飞,航母匀速运动的速度至少为多大?【答案】(1)不能30 m/s(2)10 m/s【解析】(1)(a)航母静止时,飞机靠发动机加速,加速度a=5m/S2初速度为V。=o,位移L=160m,末速度为4,由运动学公式得,vJ-Vo=2aL.解得V1=40m/s 5 0 m
23、/s,故舰载机不能靠自身发动机从舰上起飞.(b)弹射装置给舰载机的初速度为V 2,起飞的速度为v=50m/s,由运动学公式得,V2-V2=2aL,解得 丫2=30 m/s.(2)设舰载机起飞所用的时间为t,位移为1_2,航母的位移为L i,匀速航行的最小速度为V3.由运动学公式得,v=V3+at,v2-v|=2aL2,L =v3t,L2=L+Lx代入数据,联立解得航母匀速航行的最小速度为V3=10 m/s.1 7.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AB长12 m,以v=5 m/s的速度匀速运动,运动方向向右,另有一物体以v=10m/s的速度滑上传送带的右端,它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g=10 m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历城 2020 物理 学期 期末考试 试题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