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预案和教后反思二.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3年“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预案和教后反思二.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预案和教后反思二.pdf(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预案和教后反思(二)薛正桧 教学内容 苏教版国标本五年级下册第 80、81 页。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运用计算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2、在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能够主动地进行观察与操作、猜想与验证、比较与分析 等活动,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感受“转化”思想在解决新问题中的价值。3、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体验成功学习的乐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设计理念 1、更换问题情境,精心设计探究题,使学生的学习更具挑战性,计算的方法更加开放。2、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在认知的冲突中加深对计算算理的理解。3、知识的背后体现方法,让知识不再
2、是一种沉重的负担;方法的背后隐含思想,让方 法不再是一种笨拙的工具。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从学生熟悉的情境中生成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并揭示课题。1、情境:同学们,再过几天就到什么节日了?我想你们一定盼望很久了吧?为了渲染 出更欢乐的节日气氛,学校手工小组的同学决定做 40 面彩旗,装扮我们的校园。2、信息:男同学已经做好了 20 面,如果用分数来表示,他们完成了这批任务的几分之 几?女同学做好了 16 面,又完成了这批任务的几分之几?3、问题:如果只用这两条有关分数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用什么算式来解 答?4、揭题: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样的计算,给一个恰当的名称。二、感知体验 1、
3、初步感知,根据以往做加法的经验,直觉猜测并质疑。(1)猜测:第一题是一道分数加法(1/2+2/5),根据以往做加法的经验,你认为结果 可能是多少?你是怎么想的?其他同学也是这样认为的吗?(2)质疑:科学探究从来不会、也不应该只停留在猜想这一步上,它需要我们作进一 步的验证!所有的同学都深入地再想一想,3/7 对吗?你们是从什么地方看出它的结果不可 能是 3/7 的?2、深层体验,利用已有的知识,自主探索异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方法。如此看来,直接相加 的这个经验不能帮助我们解决这个新问题了。它究竟等于多少呢?同学们自己先独立思考,在稿纸上写下自己的解法,然后在小组内 交流。三、互动交流。1、学生汇
4、报、交流各自不同的算法。预设的方案:通分、化成小数、化成整数。2、在不同方法的比较中突出“转化”思想,优化算法。虽然方法不同,但思路却差不 多,都是(转化)。比较各种不同的转化方法,你更喜欢哪一种?说说原因。3、完成异分母分数减法的计算,实现方法的迁移。你能像加法一样,用“通分”这种 方法这种方法计算出这道减法的结果吗?(1/2 2/5)4、提醒学生验算,强调计算结果能约分的要约分。(1)验算:我们学计算,一方面要学会计算的方法,另一方面也要借计算来养成认真 做事的好习惯。分数加减法的验算方法和以前学的整数、小数加减法验算一样。这道加法怎 样验算?减法呢?(2)约分:作为结果,能约分的应该怎么
5、办?5、从更新的视角解决整数与分数的减法问题,突出分母相同的必要性。(1)问题:那么你能不能算出还剩下这批任务的几分之几?(1 9/10)(2)深化:分母为什么用 10,而不用其它数呢?四、建构生成 1、说一说,明确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注意点。2、涂一涂,进一步理解分数单位相同的分数才能直接相加的道理。练习十四第 1 题,将图中的划分线去掉,由学生思考应平均分成几份,在对比中明确分数单位相同的分数才能直接相加的道理3、练一练,在巩固计算方法的同时增强应用意识。(1)练习十四第 3 题,在原题的基础上加上“其它海洋的面积大约是地球表面的 2/15”这个条件再解答。(2)练习十四第 4 题,先从
6、图中隐去小军家的位置。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通过计算,你还能知道什么?如果小军家离学校 1/5 千米,那么他从家到体育馆要走多少千米?他的家还有可能在哪?这时,他从家到体育馆又要走多少千米?4、比一比,让学生在活动中形成必要的计算技能。(1)两人计算接龙:()1/3 1/2()(2)三人计算接龙:()1/6 1/2 1/3()五、拓展延伸。上面一组题中有规律吗?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规律?教后反思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发展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智慧的生成。然而,长期以来由于教学观念的滞后,我们一直以为:这些任务是在空间与图形、解决问题的策略、找规律等典型课堂内实现的,计算课最主要的任务仍
7、然是教给学生计算的法则,在大量的练习之后帮助学生形成熟练的运算技能、技巧,在这里谈不上什么发展思维,即使有也是冰山一角、微乎其微。这次教科院特意安排了“分数的加减法”这节计算课,作为研讨的话题,应该说是对我们的一次警醒,她让我们重新对此作了深刻的反思.在摸索中,我们欣喜地发现,计算课也大有文章可做。下面我将从三个方面谈谈我们在这节课上的实践与思考。一、关于开放问题空间的设置我们知道,智慧的生成需要一个理想的“融炉”,而这个“融炉”就是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挑战性问题情境的结合体。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激荡学生的思维,激活学生的创新灵感。可以预想,一个没有思维含量的问题解决活动是不可能生成智慧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分母 分数 加减法 教学 预案 反思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