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衡阳市高三第12次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
《湖南省衡阳市高三第12次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衡阳市高三第12次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湖南省衡阳市高三月考试题语 文一、现代文阅读(39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中唐时期,思想文化的发展处于一个关键点,在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互相激荡中,中国文化应该沿着怎样的道路发展,韩愈给出了自己的方案。韩愈对一些古代著作如论语鹖冠子等,都下过校勘、注释、疏解的深细功夫。对诸子百家的学说,他也有一个比较、辨析、批判、吸收的过程,读荀读鹖冠子读仪礼读墨子等一系列读书札记都以深入的比较研究为基础,提出了许多独特的学术见解。如读荀中提出的“孟氏,醇乎醇者也;荀与杨,大醇而小疵”;读墨子中认为“孔子必用墨子,墨子必用孔子,不相用不足为孔墨”等,皆以壁立千
2、仞的勇毅提出新见,成为建立其道统思想体系的基础。唐代的官学虽仍以儒家经典为主,但就民间和知识界的信仰与风尚而言,佛教实有风靡之势,思想文化方面的情形有类于战国时期的“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韩愈在与孟尚书书中说: “汉室以来,群儒区区修补,百孔千疮,随乱随失,其危如一发引千钧,绵绵延延,浸以微灭。于是时也,而唱释老于其间,鼓天下之众而从之。呜呼,其亦不仁甚矣!”在这种沧海横流的大势下,韩愈“障百川使东之,挽狂澜于既倒”,以勇毅之力排击异端,护持道统,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笔。理论上,他著原道,从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出发批判佛老二教的蠹国害民,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论证儒家形成、发展的必然性和
3、历史贡献;在实践上,他逆批龙鳞,谏迎佛骨,反对官方对佛教的宣扬。学术史上关于韩愈与佛教关系的讨论出现过多次,谈论的问题颇为丰富复杂。陈善认为,韩愈赠浮屠诸诗文中,不仅没有丧失辟佛的儒者立场,而且有着引导佛子改弦更张、归顺儒道的良苦用心。而国学大师陈寅恪指出,韩愈原道中提出的道统说,实受到新禅宗“教外别传”的传法世系的影响;其扫除章句、直指人伦的论述方法,也受到新禅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说的影响。当代学者也有一些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如饶宗颐先生韩愈南山诗与昙无忏译马鸣、陈允吉论唐代寺庙壁画对韩愈诗歌的影响等。韩愈为了应对佛老思想的挑战,创新性地提出了“道统”说法,强调尧、舜、禹、汤、文、式、周
4、公、孔子、孟轲一脉相传的儒学传统,成为宋代以后新儒学的开山。为了与佛学心性论对抗,对儒家心性学派的思想予以关注,他举出礼记大学中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论述,以批判“置天下国家于不顾”的佛老学说,从而把儒学从伦理政治的思维路径,引导到修齐治平由内而外的道路上,对新儒学价值核心的确立起到了导夫先路的作用。(摘编自杨国安韩愈的传统文化观)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在与孟尚书书中,韩愈对汉代以来儒学渐衰、佛老盛行的情形表达了忧虑和不平。B. 在韩愈与佛教关系的讨论中,作者提出了韩愈的文学创作与佛教文化之间存在关联的见解。C. 韩愈创新性地提出
5、了“道统”说法,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新儒学的先行者。D. 韩愈以儒家思想为依托接受传统文化,常常用审视、批判的眼光去看待古代文化著作。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文章从学习研究经典、对待外来文化的立场与态度等方面,论述了韩愈的传统文化观。B. 文章采用了举例论证手法,讲述韩愈学习研读古代著作的特点在于其研究性和批判性。C. 文章论述学术史上关于韩愈与佛教关系的讨论,是按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顺序推进的。D. 文章以唐代佛老二教挑战儒家为背景,阐明了韩愈对抗佛学坚持儒学道统的坚定态度。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传统文
6、化面临佛教挑战时,韩愈排斥了佛教思想甚至佛教徒本身,为儒学的传承和发展争取了空间。B. 韩愈坚守民族文化本位,建构符合唐代社会发展趋势的思想文化体系,成为新儒学的领军人物。C. 韩愈对传统文化往往有新的认知角度,并以此为基础,进行文化创新,指出了新儒学核心价值内容。D. 对于传统文化,韩愈注重融会贯通其精神,不保守其内容,有一种植根于传统又关注现实的质量。(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46题。材料一:长征运载火箭起步于20世纪60年代,1970年4月24日“长征一号”运载火箭首次发射“东方红一号”卫星成功。长征火箭已经拥有退役、现役共计4代17种型号。其中长征
7、一号、长征二号、长征二号E、长征三号、长征四号甲5个型号已退役;长征二号丙、长征二号丁、长征二号F、长征三号甲、长征三号乙、长征三号丙、长征四号乙、长征四号丙、长征五号、长征六号、长征七号和长征十一号12个型号在役。另有长征五号乙、长征六号甲、长征七号甲、长征八号、长征九号5个型号在研,长征十一号甲1个型号论证中。长征火箭具备发射低、中、高不同地球轨道不同类型卫星及载人飞船的能力,并具备无人深空探测能力。低地球轨道(LEO)运栽能力达到14吨,太阳同步轨道(SSO)运载能力达到15吨,地球同步转移轨道(GTO)运载能力达到14吨。截至2019年3月10日,我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已发射300次,发
8、射成功率达到95.33。(摘编自“百度百科”)材料二: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已进行了300次发射,实现了从量变到质变的跨越。这靠的是什么?龙乐豪院士认为,靠的是牢牢把握住了创新这个“第一动力”。以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家族的拓路者长征六号火箭为例,2015年它以“一箭二十星”创造了中国航天一箭多星发射的新纪录。长征六号瞄准国际运载火箭先进技术水平。浑身上下几乎都是新的。很多技术在世界上没有成功应用的先例,自主创新成果达十几项。据介绍。长征五号突破了12项重大关键技术和247项关键技术,代表着我国科技创新与工业制造的高水平,不仅使整个火箭技术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而且带动国内工业制造能力的提升。未来,比长
9、征五号更大的重型火箭长征九号,将研制95米级的火箭箱体,也将带动国内新材料、新工艺、新器件、新装备等向前发展。(摘编自余建斌、王伟童长征火箭成为闪亮的中国名片,人民日报2019年04月01日)材料三:据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3月11日报道,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研制,是中国火箭的绝对主力,承担了中国964的发射任务,发射航天器总质量占中国发射总质量的992。报道称,一组数字可以反映出长征系列火箭的快速进步:自1970年4月长征一号运载火箭首飞至2007年6月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发射鑫诺三号卫星。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实现100次发射用时37年,年均发射27次;再至2014年12月,长征
10、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中巴资源卫星,长征火箭第二个100次发射用时7.5年,年均发射13.3次;至2019年3月10日,长征火箭实现第三个100次发射。仪用了4年多时间,年均发射235次。报道称,尽管长征系列火箭也曾发射失败,尤其是2017年大型运载火箭长征五号第二次发射失败。但长征系列火箭接近96的发射成功率,在世界上仍属于先进水平。而且,与前50次发射相比,长征系列火箭后250次发射的成功率明显提升。在第三个100次发射中,长征火箭共将225个航天器送入预定轨道,发射成功率高达97。特别是2018年,长征火箭年发射连续成功次数达到37次,首次位居世界航天发射次数年度第一位,并创下世界航天发
11、射的新纪录。报道称,中国航天科技的进步与中国特色的举国体制有密切关系。如果革弊兴利得当,这种体制在需要高投入、高协调、高精准但见效慢的航天领域还是颇具竞争力的。报道称,这些年,中国航天打破论资排辈的弊端,青年人才挑大梁的局面蔚然成风。不拘一格用人才也是中国航天科技进步的“秘诀”和保障。(摘编自参考消息2019年3月12日)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我国长征运载火箭于上世纪70年代首次发射成功,目前共拥有4代17种型号,其中包括退役型号、现役型号、在研型号和论证型号。B我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已实现300次发射,其成功率达到9533,这在世界上属于先进水平,长征火箭成
12、为闪亮的中国名片。C作为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的拓路者,长征六号火箭创造了“一箭二十星”中国航天新纪录,很多技术创造了成功应用的先例。D长征五号大型运载火箭,在关键技术和重大关键技术上均有突破,使火箭技术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拉升我国工业制造能力。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无论是从承担的发射任务,还是从发射航天器的总质量来看,都堪称中国火箭的绝对主力。B长征火箭在3个100次的发展历程中,从所用的时间、年均发射次数以及发射成功率,可看出它在快速进步。C作为在研的重型运载火箭长征九号,它将比长征五号更大,更能带动国内材料、工艺、器件、装备等创新
13、发展。D长征火箭在2018年捷报频传,成功率进一步提升,年发射连续成功次数首次居世界第一,并刷新世界纪录。6根据以上材料,简要概括中国航天科技进步的“秘诀”。(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儿 女丰子恺回想四个月以前,我突然地把小燕子似的一群儿女从上海的租寓中拖出,载上火车,送回乡间,自己仍回到租寓独居。这举动究竟出于什么旨意与计划,现在回想起来,连自己也不相信。其实旨意与计划,都是虚空的,自骗自扰的,实际于人生有什么利益呢?只赢得世故尘劳,作弄几番欢愁的感情,增加心头的创痕罢了!朋友们说我是因为关心儿女。我对于儿女的确关心,在独居中更常有悬念
14、的时候。但我自以为这关心与悬念中,除了本能以外似乎尚含有一种更强的加味。因为我的儿女都是孩子们,所以我对于儿女的关心与悬念中,有一部分是对于普天下的孩子们的关心与悬念。他们成人以后我对他们怎样?现在自己也不能晓得,但可推知其一定与现在不同,因为不复含有那种加味了。 回想过去四个月的悠闲宁静的独居生活,在我也颇觉得可恋,又可感谢。然而一旦回到故乡的平屋里,被围在一群儿女的中间的时候,我又不禁自伤了。因为我那种生活,或枯坐,默想,或钻研,搜求,或敷衍,应酬,比较起他们的天真、健全、活跃的生活来,明明是变态的、病的、残疾的。有一个炎夏的下午,我回到家中了。第二天的傍晚,我领了四个孩子九岁的阿宝、七岁
15、的软软、五岁的瞻瞻、三岁的阿韦到小院中的槐荫下,坐在地上吃西瓜。夕暮的紫色中,炎阳的红味渐渐消减,凉夜的青味渐渐加浓起来。微风吹动孩子们的细丝一般的头发,身体上汗气已经全消,百感畅快的时候,孩子们似乎已经充溢着欢喜,非发泄不可了。最初是三岁的孩子的音乐的表现,他满足之余,笑嘻嘻摇摆着身子,口中一面嚼西瓜,一面发出一种像花猫偷食时的声音来。这音乐的表现立刻唤起了瞻瞻的共鸣,他接着发表他的诗:“瞻瞻吃西瓜,宝姊姊吃西瓜,软软吃西瓜,阿韦吃西瓜。”这诗的表现又立刻引起了七岁与九岁的孩子的散文的、数学的兴味:他们立刻把瞻瞻的诗句的意义归纳起来,报告其结果:“四个人吃四块西瓜。” 于是我在心中评判他们的
16、作品。我觉得阿韦的音乐的表现最为深刻而完全,最能全般表出他的欢喜的感情。瞻瞻把这欢喜的感情翻译为诗,已打了一个折扣;然尚带着节奏与旋律的分子,犹有活跃的生命流露着。至于软软与阿宝的散文的、数学的表现,比较起来更肤浅一层。然而看他们的态度,全部精神投入在吃西瓜的一事中,其明慧的心眼,比大人们所见的完全得多。天地间最健全者的心眼,只是孩子们的所有物,世间事物的真相,只有孩子们能最明确、最完全地见到。我比起他们来,真的心眼已经被世智尘劳所蒙蔽、所斫丧,是一个可怜的残废者了。我实在不敢受他们“父亲”的称呼,倘然“父亲”是尊崇的。 我在平屋的南窗下暂设一张小桌子,上面按照一定的秩序布置着,不喜欢别人任意
17、移动。我我们大人平常的举止,总是谨慎、细心、端详、斯文,故桌上的布置每日依然,不致破坏或扰乱。因为我的手足的筋觉已经由于屡受物理的教训而深深地养成一种谨惕的惯性了。然而孩子们一爬到我的案上,就捣乱我的秩序。他们拿起自来水笔来一挥,洒了一桌子又一衣襟的墨水点;他们用劲拔开毛笔的铜笔套,手背撞翻茶壶,壶盖打碎在地板上.这在当时实在使我不耐烦,我不免哼喝他们,夺脱他们手里的东西,甚至批他们的小颊。然而我立刻后悔:哼喝之后立刻继之以笑,夺了之后立刻加倍奉还,批颊的手在中途软却,终于变批为抚。因为我立刻自悟其非:我要求孩子们的举止同我自己一样,何其乖谬!我我们大人的举止谨惕,是为了身体手足的筋觉已经受了
18、种种现实的压迫而痉挛了的缘故。孩子们尚保有天赋的健全的身手与真朴活跃的元气,岂像我们的穷屈?揖让进退、规行矩步等大人们的礼貌,犹如刑具,都是戕贼这天赋的健全的身手的。于是活跃的人逐渐变成了手足麻痹、半身不遂的残疾者。残疾者要求健全者的举止同他自己一样,何其乖谬! 儿女对我的关系如何?我心中常是疑惑不明,又觉得非常奇怪。我与他们完全是异世界的人,他们比我聪明、健全得多;然而他们又是我所生的儿女。这是何等奇妙的关系!世人以膝下有儿女为幸福,希望以儿女永续其自我,我实在不解他们的心理。我以为世间人与人的关系,最自然最合理的莫如朋友,朋友之情,实在是一切人情的基础。“朋,同类也。”并育于大地上的人,都
19、是同类的朋友,共为大自然的儿女。世间的人,忘却了他们的大父母,而只知有小父母,以为父母能生儿女,儿女为父母所生,故儿女可以永续父母的自我,而使之永存。于是无子者叹天道之无知,子不肖者自伤其天命,其实天道有何厚薄于其齐生并育的儿女!这小燕子似的一群儿女,是在人世间与我因缘最深的儿童,他们在我心中占有与神明、星辰、艺术同等的地位。 (有删改)7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作者先叙述自己本来是有“旨意与计划”地把一群儿女送回乡间,但最后都成为“虚空”,含蓄地表达了作者的无奈和苦闷。B作者在文中用简淡的笔墨描述四个天真的儿女坐在地上吃西瓜的场景,语言平易流畅,
20、给人以平凡生动、亲切温馨的感觉。C“夕暮的紫色中,炎阳的红味渐渐消减,凉夜的青味渐渐加浓起来”,作者用精雕细刻的笔法描摹风景的色和味,颇富神韵。D本文真实而生动地体现了作者率真的个性、真诚的反思的人格,展现了一个正直、宽厚的“仁者”形象,兼具情趣理趣。8结合作品赏析文章最后一段。(6分) 9丰子恺散文的一大特征是 “浅显中见深意”,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本文的“深意”。(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耶律俨,字若思,析津人。本性李氏。父仲禧重熙中始仕清宁初同知南院宣徽使事四年城鸭子混同二水间拜北院宣徽使。咸雍初,坐误奏事
21、,出为榆州刺史。俄诏复旧职,迁汉人行宫都部署。六年,赐国姓,封韩国公,改南院枢密使。时枢臣乙辛等诬陷皇太子,诏仲禧偕乙辛鞫之,蔓引无辜,未尝雪正。乙辛荐仲禧可任,拜广德军节度使,复为南院枢密使,卒,谥钦惠。俨仪观秀整,好学,有诗名,登咸雍进士第。守著作佐郎,补中书省令史,以勤敏称。大康初,历都部署判官、将作少监。后两府奏事,论群臣优劣,唯称俨才俊。改少府少监,知大理正,赐紫。六年,迁大理少卿,奏谳详平。明年,升大理卿。丁父忧,夺服,同签部署司事。大安初,为景州刺史。绳胥徒,禁豪猾,抚老恤贫,未数月,善政流播,郡人刻石颂德。二年,改御史中丞,诏按上京滞狱,多所平反。同知宣徽院事,提点大理寺。六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湖南省 衡阳市 高三第 12 月考 语文试题 Word 答案
限制150内